《康复中心应急预案》
康复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概述1. 目的:为提高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确保康复治疗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康复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患者跌倒、癫痫发作、晕针、意外伤害等。
3. 组织机构:成立康复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二、应急预案内容1. 患者跌倒(1)发现患者跌倒,立即通知值班护士。
(2)值班护士迅速到达现场,询问患者跌倒经过,并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3)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X光、CT等。
(4)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如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
(5)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并通知家属。
(6)详细记录患者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处理措施。
2. 癫痫发作(1)发现患者癫痫发作,立即通知值班护士。
(2)值班护士迅速到达现场,松解患者衣物、腰带,确保呼吸道通畅。
(3)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气道。
(4)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经患者臼齿处放入,防止患者咬伤舌头。
(5)不要用力按压患者躯体,以免造成骨折。
(6)癫痫发作后,保持患者休息,给予足够的氧气。
3. 晕针(1)发现患者晕针,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起出。
(2)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3)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4)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
4. 意外伤害(1)发现患者意外伤害,立即通知值班护士。
(2)值班护士迅速到达现场,评估患者伤情,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3)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如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
(4)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并通知家属。
(5)详细记录患者意外伤害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处理措施。
三、应急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急救技能。
康复科应急预案

康复科应急预案一、引言康复科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医疗设备故障、患者突发疾病、火灾、地震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康复科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设备故障等。
三、应急组织及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以康复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各治疗组组长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包括:1、全面负责康复科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
2、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
3、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突发事件的情况,并根据上级指示做出相应决策。
(二)医疗救援组由康复科医生组成,其职责包括:1、对突发疾病的患者进行紧急救治,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2、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护理组由康复科护士组成,其职责包括:1、协助医生进行救治工作,包括测量生命体征、输液、吸氧等。
2、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四)设备保障组由康复科设备管理员和维修人员组成,其职责包括:1、定期对康复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或联系厂家维修。
(五)后勤保障组由康复科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其职责包括:1、保障应急物资的供应,如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
2、协调医院其他部门,为应急工作提供支持。
四、预防措施(一)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康复科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设备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康复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三)环境安全管理保持康复科环境整洁、卫生,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
(四)患者评估与管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某某医院康复科应急预案(三篇)

某某医院康复科应急预案根据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要求,制定了某某医院康复科应急预案。
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
以下是该预案的范文(____字):某某医院康复科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应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某某医院康复科。
第三条康复科应急预案是康复科制定的针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一系列预先安排和措施,以确保医院应急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应急组织和职责第四条某某医院康复科应急组织包括指挥部和各职能部门。
第五条康复科应急指挥部设立院长或副院长为指挥部指挥长,康复科主任为副指挥长,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应急职责如下:1. 康复科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康复工作的应急措施和紧急处置方案,加强康复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2. 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演习,提供患者疏散和安置的保障。
3. 设备科负责检修和维护康复设备,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4. 各病区负责疏散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
第七条康复科应急组织负责制定康复科应急预案的训练计划,定期进行组织培训和演练,并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第三章应急措施和流程第八条康复科应急措施包括预警、紧急疏散、医疗救护和信息报告。
第九条康复科应急流程如下:1. 康复科接到预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指挥部和各职能部门。
2. 指挥部根据预警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紧急疏散。
3. 如需进行紧急疏散,康复科负责组织患者有序疏散,并提供护理人员和安置场所等保障。
4. 康复科通过与医疗队、急救中心等相关部门协调,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
5. 康复科负责按照规定的信息报告要求,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相关情况及时报告给指挥部和上级部门。
第四章应急培训和演练第十条康复科应急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康复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康复患者及医护人员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康复科所有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跌倒、火灾、地震、突发疾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康复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监督康复安全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医疗救治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疏散救援小组:负责组织患者和医护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筹备、调配和供应。
(4)信息报送小组:负责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应急信息。
四、应急处置流程1. 跌倒事件(1)医护人员立即上前查看患者情况,评估伤情。
(2)根据伤情,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治或送往就近医院。
(3)对跌倒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火灾事件(1)发现火情后,立即拉闸断电,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
(2)组织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利用现场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4)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3. 地震事件(1)地震发生时,立即组织患者和医护人员躲到安全地带。
(2)确认安全后,组织患者和医护人员有序疏散。
(3)协助地震灾区救援工作。
4. 突发疾病事件(1)发现患者突发疾病,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2)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治或送往就近医院。
(3)加强患者病情监测,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康复科医护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定期检查康复设施设备,确保安全运行。
3. 保持康复治疗区域环境整洁,防止滑倒、绊倒等事故发生。
4.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5. 加强与消防、地震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康复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康复诊疗应急预案

为提高康复诊疗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康复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患者跌倒、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
三、组织架构1.成立康复诊疗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四、应急处理流程1.患者跌倒(1)发现患者跌倒,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3)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安慰,协助起身;若患者意识不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处理,如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
(5)将患者送至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2.突发疾病(1)发现患者出现突发疾病症状,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3)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患者病情较轻,可给予相应药物;若患者病情较重,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救护车。
(4)对患者进行监测,确保病情稳定。
(5)将患者送至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1)发现患者出现意外伤害,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3)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患者伤势较轻,可给予相应处理;若患者伤势较重,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救护车。
(4)对患者进行监测,确保病情稳定。
(5)将患者送至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应急处理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配备必要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救护车等。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安抚情绪。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进行修订。
七、附则本预案的解释权归我院康复诊疗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所有。
康复治疗室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康复治疗室的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治疗室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跌倒、癫痫发作、晕针、金针疗法意外、患者意外伤害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康复治疗室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小组,包括医疗救治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
四、应急预案1. 跌倒事件(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跌倒,立即将患者平稳移至安全位置。
(2)询问患者跌倒原因,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3)如有骨折、出血等外伤,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必要时进行止血、包扎。
(4)通知值班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转送至相关科室。
(5)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2. 癫痫发作(1)发现患者癫痫发作,立即将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解开患者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用纱布包裹压舌板,置于患者口腔,防止舌咬伤。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进行吸氧、监护等。
(5)通知值班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转送至相关科室。
3. 晕针、金针疗法意外(1)发现患者晕针、金针疗法意外,立即停止治疗,将患者移至安全位置。
(2)询问患者晕针原因,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3)给予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温开水或糖水。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进行吸氧、监护等。
(5)通知值班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转送至相关科室。
4. 患者意外伤害(1)发现患者意外伤害,立即将患者平稳移至安全位置。
(2)询问患者伤害原因,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3)如有骨折、出血等外伤,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必要时进行止血、包扎。
(4)通知值班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转送至相关科室。
(5)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康复治疗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康复中心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康复中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康复中心正常运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中心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康复中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康复中心应急管理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协调。
3.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应急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四、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2)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3)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小组采取以下措施:a. 对受灾区域进行现场勘查,评估损失情况。
b. 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c. 协调相关部门提供物资和设备支持。
d. 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紧急处置(1)根据突发事件性质,采取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
(2)对受灾区域进行消毒、隔离,防止疫情蔓延。
(3)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4)对受灾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救助。
3. 应急恢复(1)组织相关部门对受灾区域进行评估,制定恢复方案。
(2)根据恢复方案,逐步恢复受灾区域的正常运营。
(3)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设立应急值班制度,确保应急信息畅通。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2)与相关部门建立物资供应渠道,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位。
3.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2)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保障应急资金需求。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演练内容应涵盖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康复中心应急预案范文

一、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康复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对康复中心的影响,保障康复中心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康复中心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康复中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应急工作,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2)医疗救护组:负责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护工作,包括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
(3)安全保卫组:负责突发事件中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康复中心安全稳定。
(4)物资保障组:负责突发事件中的物资保障工作,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5)宣传报道组:负责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发布、宣传报道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各部门按照应急指挥部指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六、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1)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组织人员开展救援、转移受灾群众。
(3)加强康复中心设施设备检查,确保安全。
2. 事故灾难:(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救援。
(2)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 公共卫生事件:(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疫情监测、报告。
(2)组织人员开展卫生防疫、消毒等工作。
(3)加强康复中心内卫生管理,防止疫情扩散。
4. 社会安全事件:(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中心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
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一、轻度晕针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
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
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
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二)滞针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滞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
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病人常痛不可忍。
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
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
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行针时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断针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
[处理]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
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预防]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剥剔出不用。
选针时,针身的长度要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5分。
针刺时,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一部分在体外。
进针时,如发生弯针,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
对于滞针和弯针,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拔出。
(四)晕厥的应急程序医生接到通知→立即评估病情→立即平卧患者→初期简单处理脚抬高→松解衣扣、腰带及其它紧身的饰物→用指甲掐患者的人中,将头偏向一侧→测量生命体征,给氧→迅速转移至急诊科进行后续治疗。
对症处理(1)予氧气吸入,开通静脉;(2)低血糖者迅速补充葡萄糖;(3)突发心绞痛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4)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予心肺复苏;第二篇:康复科应急预案康复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使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保证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以人为本,快速反应。
4.科学处置,协调合作。
二、组织机构(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陈东风副组长:鲍圣涌组员:科室全体成员(二)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据其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及时、有效开展监测、分析和决策工作,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三、应急处置流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当事人按照事件性质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核实具体情况后提出是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应急预案,直接安排相关人员落实;如需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迅速介入,组织实施相应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①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a.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b.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c.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消毒伤口,如有必要需作包扎处理;②皮肤或粘膜暴露后的处理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③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报告a.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首先进行职业暴露的初步评估,并电话报告感控科。
b.当事人疑hiv职业暴露,由感染管理意外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分管副院长,并组织专家及时评估暴露级别,确定是否需预防性应急用药。
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①医务人员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医务人员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②医务人员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③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戴防护面罩或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④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⑥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盖帽。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患者跌倒预案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
6.请穿防滑的鞋子。
7.病人服用安眠药等特殊药物或感到头晕,需要帮助而无家属在场时,请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附:特殊药物包括:镇静剂、镇痛剂、降压药、降糖药等)患者坠床预案立即通知医生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神智、瞳孔、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查有无伤口,有无头部着地。
汇报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单,必要时报告医院总值班。
持续加强跌倒宣教,病人、家属加深预防跌倒意识,记录患者坠床的过程及抢救措施。
患者烫伤预案1、立即停止使用热疗2、根据烫伤情况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如涂湿润烧伤膏)3、汇报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4、必要时请护理会诊康复意外紧急处理预案癫痫的突发处理癫痫发作时要让癫痫患者平卧,防止跌倒或受伤并马上通知医生。
衣领、腰带必须解开,以使呼吸通畅。
将毛巾、手绢或压舌板塞入齿间,以防止舌部咬伤。
惊厥时不可按压癫痫病://6dgww/10zx/jkzx/xx03/11/txx0311_1477735.患者肢体,以免发生骨折、脱臼。
在背后垫一软枕可防止椎骨骨折。
将癫痫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使分泌物流出,避免窒息。
突发性休克处理措施休克发生时,患者往往出现皮肤湿冷、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表情冷漠、体温下降,这是微循环血流不足的表现。
此外,患者伴随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是心脑缺血的表现。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要特别警惕,这是休克的预兆。
1.马上通知医生,尽量少搬动、少打扰病人,保持其安静。
2.松解病人衣领、裤带,使之平卧。
休克严重的头部应放低,脚稍予抬高。
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用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
3.注意病人保暖,但不能过热。
4.有时可给病人喂服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
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6.对某些明确原因的休克者,如外伤大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结扎,但要注意定时放松,以免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死;骨折疼痛所致休克者,应固定患肢,并服用止痛药以止痛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突发再梗(一)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必要时给吸氧。
除血压特高外一般不降压。
勤翻身,注意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预防褥疮。
(二)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500毫升静滴,连用两周。
(三)血管扩张剂间断吸入混合气体(6—7%的二氧化碳,50—95%氧),5%碳酸氢钠250毫升静点,每日1—2次,罂粟碱100毫克加入250毫升葡萄糖液内缓慢静点,每日一次共两周。
血管扩张剂仅用于发病初1—2天或病后3周以后,否则可出现脑内盗血综合征,反而会加重脑组织缺氧损害。
(四)抗凝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肝素12500单位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10%的葡萄糖液1000毫升中缓慢静脉点滴(以每分钟20滴的速度维持24—48小时。
第一天可同时口服抗凝药物,如新双香豆素300毫克、双香豆素100—200毫克、新抗凝4—8毫克)。
(五)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葛根、当归、红花等。
可酌选用。
(六)手术治疗颈动脉阻塞者可作血栓摘除术。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颅内动脉系统阻塞者,可于病侧进行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吻合术。
(七)新针、头针、激光或超声波等治疗均可选用。
突发脑出血紧急处理首先应小心轻轻地抬到卧室和宽敞的场所,尽量减少病人身体及头部的震动、摇晃、颠簸,加重颅内出血及发生脑疝。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病人解开衣领、裤带,必要时将上衣用剪刀剪开,以减少对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体位以侧卧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
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下颌托起。
当病人出现抽搐时,可用一块半寸宽的竹板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头被咬伤。
同时可用静脉注射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脱水,以防发生脑疝。
运动中突发性骨折的处理方法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化,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简单固定后送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