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坝渗漏值的工程类比与评价方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与评价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中,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水和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检测与评价方法是建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评价指标混凝土抗渗性能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指标:1.渗透深度:指水分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深度,是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渗透系数: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水分子通过混凝土的能力,也是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水泥渗透性:指水分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能力,是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检测方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质量法:通过测量混凝土的质量变化来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对于水分的检测较为困难。
2.计算法:通过计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和渗透深度来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精度较低。
3.电阻法:通过测量混凝土电阻值来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但是需要专门的设备。
4.腐蚀法:通过浸泡混凝土试样在腐蚀液中的时间来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
四、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评价方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可靠性评价法:通过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可靠性分析,来确定混凝土的可靠性。
2.工程实测法:通过对建筑物中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实测分析,来评价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实验室试验法:通过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实验室试验,来评价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五、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提高方法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高品质的混凝土原材料。
2.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3.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和密实。
4.采用防水材料进行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六、结论在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抗渗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对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抗渗性能评估标准

混凝土抗渗性能评估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材料。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潮湿、化学侵蚀等,会导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抗渗性能评估的目的和意义1.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2.通过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的缺陷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修补和加固,避免事故发生。
3.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为混凝土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指导和建议,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抗渗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指标1.渗透试验法渗透试验法是评估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和渗透速度等指标来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常用的渗透试验方法包括:表面渗透试验法、渗透压力试验法、重力渗透试验法等。
2.抗渗性能指标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指标主要包括:渗透系数、渗透深度、渗透率等。
其中,渗透系数是评估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越小代表混凝土抗渗性能越好。
四、混凝土抗渗性能评估标准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用混凝土技术规范》GB 50010-2010中,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规定了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以及相关的检验标准和要求。
2.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防水技术规范》JGJ/T 214-2015中,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评估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规定了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以及相关的检验标准和要求。
此外,该标准还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工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3.地方标准各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混凝土抗渗性能评估标准,具体内容和要求各不相同。
五、混凝土抗渗性能评估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要求在混凝土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工程渗漏试验标准

混凝土工程渗漏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工程渗漏试验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渗漏试验能够直接反映混凝土结构的渗透性能,对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耐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混凝土工程渗漏试验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二、试验范围及定义2.1 试验范围混凝土结构渗漏试验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渗透性能试验。
2.2 定义2.2.1 渗透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差下,单位面积上的液体通过混凝土的量。
2.2.2 渗漏量:单位时间内混凝土结构中渗出的液体总量。
2.2.3 渗透压力:混凝土结构中液体通过混凝土的压力。
2.2.4 混凝土结构:由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经过搅拌、浇注成型的结构体。
三、试验设备及材料3.1 试验设备3.1.1 渗透试验仪:用于测定混凝土结构的渗透性能。
3.1.2 液压泵:提供试验所需的压力。
3.1.3 测压仪:测量试验过程中液体通过混凝土结构时的压力。
3.1.4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验材料。
3.1.5 测量仪器:用于测量试样尺寸、温度等参数。
3.2 试验材料3.2.1 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配制的混凝土。
3.2.2 水:用于试验的纯净水。
3.2.3 试样: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试块。
四、试验方法4.1 试样制备4.1.1 试样制备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试样尺寸和数量。
4.1.2 试样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4.1.3 试样应在标准湿度条件下养护至试验时。
4.2 试验前准备4.2.1 渗透试验仪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检定和校准。
4.2.2 试验前应校准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2.3 试验前应将试样表面清洁干净,并在试样表面涂上密封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3 试验过程4.3.1 将试样放置在渗透试验仪中,并加压使其达到试验要求的压力。
4.3.2 记录试验开始时的压力和试验结束时的压力。
4.3.3 在试验过程中,应定期记录试验参数,如压力、温度等。
混凝土面板坝坝体渗漏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截渗的一般规定

混凝土面板坝坝体渗漏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截渗的一般规定1)适用于坝高60m以内、坝身质量差、渗漏范围普遍的均质坝和心墙坝。
2)防渗墙形式。
一般采用槽孔式防渗墙。
3)防渗墙应布置在坝体防渗体内,一般沿坝轴线偏上游布置;防渗墙底应支承在坚实的基岩上,而且要嵌入不透水或相对不透水岩面以下0.5~1.0m;防渗墙的厚度应按抗渗、抗溶蚀的要求计算确定,一般为0.8~1.0m;槽孔长度应根据坝体填筑质量、混凝土连续浇筑能力确定,一般为4~9m。
4)槽孔建造。
应设置测量控制基准点开展中心线和高程的控制;槽孔应分单、双号孔,先完成单号孔的建造及混凝土浇筑后,再开展双号孔的施工,间隔时间一般为7天;槽孔孔壁应保持平整垂直,孔斜率不得大于0.4%;一、二期槽孔套接孔的孔位中心在任一深度的偏差值,不得大于设计墙厚的1/3;槽孔水平断面上不应有梅花孔和小墙;有关机具安设、固壁泥浆、槽孔钻进、终孔工作应按SDJ82—79《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5)防渗墙混凝土的标号。
应根据抗渗要求确定,一般抗渗标号为S6一S8,水泥标号应采用425号;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应到达0.8~1.0kPa;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能在直升导管内自然流动和在槽孔内自然扩散的要求确定,一般入孔时的塌落度为18~22cm,扩散度为34~48cm,最大骨料粒径不大于4cm。
6)混凝土的浇筑。
泥浆下浇筑混凝土应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直径一般为20~25cm,相邻导管间距不大于2.5m,导管距孔端的距离为1.0~l.5m,二期槽孔为0.5~1.0m;导管底部孔口应保持埋在混凝土面下l~6m;槽孔内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高差不大于0.5m,混凝土上升速度每小时不小于lm;混凝土终浇面应高出墙顶设计要求50cm左右。
7)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测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每30min测一次槽孔内的混凝土面,每2h测一次导管内的混凝土面,防止导管提升时脱空。
龙马面板堆石坝渗漏水下检查及处理效果分析

龙马面板堆石坝渗漏水下检查及处理效果分析龙马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常用的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构造。
它可以用来防止土壤侵蚀、调节水流、堆积河砂和沉积物,以及增加水库的储水能力等。
随着龙马面板堆石坝使用时间的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渗漏水。
渗漏水不仅会影响龙马面板堆石坝的正常使用,还可能造成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
针对龙马面板堆石坝渗漏水的检查以及处理效果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渗漏水的检查方法1. 目视检查法:通过观察龙马面板堆石坝表面是否有水迹以及周围植被是否异常生长等方法,来判断龙马面板堆石坝是否发生渗漏水现象。
2. 探伤法:利用钻孔、探棒等工具对堆石坝进行探伤,探测堆石坝内部是否存在渗漏裂缝。
3. 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堆石坝渗漏水进行采样分析,确定渗漏水的成分以及来源,有助于确定渗漏水的具体原因。
4. 水质监测法:对堆石坝下游水质进行监测,通过对比上下游水质的差异,可以初步判断堆石坝是否存在渗漏水的问题。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以确保对堆石坝渗漏水问题的全面、准确的检查。
1. 补漏法:对于发现的渗漏点,可以采用填补漏洞的方法来加固,例如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填充渗漏处,以阻止渗漏水的进一步扩散。
2. 加固法:对于已经出现严重渗漏的堆石坝,可以考虑采用加固措施,例如在堆石坝表面铺设聚酯防渗膜,或者进行渗透加固工程,以提高堆石坝的抗渗能力。
3. 排水法:适时对堆石坝进行排水处理,降低堆石坝内部水压,以减缓渗漏水的压力,有利于堆石坝渗漏水问题的治理。
4. 系统维护法:定期对龙马面板堆石坝进行系统维护,保持其表面的光滑度和防渗性能,避免渗漏水问题的出现。
以上几种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堆石坝的具体情况综合选择,以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三、处理效果分析采取有效的检查和处理方法对龙马面板堆石坝的渗漏水问题进行治理,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灾害隐患:渗漏水处理后,能够有效减少堆石坝的渗漏风险,降低因渗漏导致的坝体沉降、开裂等灾害隐患,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某面板堆石坝渗流监测与成果分析评价

某面板堆石坝渗流监测与成果分析评价某电站蓄水后,面板坝坝后出现渗水,通过对大坝坝基渗流、周边缝渗流、绕坝渗流及坝后流量的持续监测及对监测成果的分析评价,为判断渗流通道及渗漏产生原因、检验工程治理效果及开展下一步工程治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标签:面板堆石坝;坝后渗漏;渗流监测;分析评价1、工程概况某水电站枢纽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溢洪道、右岸导流洞、左岸引水隧洞、冲沙洞及左岸岸边主、副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742 m,趾板建基高程602m,最大坝高140m,坝顶轴线长450m,坝顶宽度为10m,上、下游坝坡均为1:1.4,在面板上游660m高程以下设粘土铺盖及盖重料,提高面板及趾板的防渗安全性。
面板下游侧依次设垫层料、过渡料和堆石料区,下游坝坡设1.0m厚干砌石护坡。
该电站水库蓄水后坝后出现渗水,库水位低于660m高程,渗水较少,不大于30 L/s;库水位达到723.8m高程,坝后量水堰渗水量约为1761 L/s;库水位回落至704m高程,坝后渗水量相应降至1277L/s。
此后采取了右岸帷幕补强灌浆、左岸帷幕灌浆消缺、坝前粘土抛填等一系列工程治理措施后,库水位在705m高程时,坝后渗水量降至586 L/s,蓄至正常蓄水位737m高程,坝后量水堰流量约为963 L/s。
2、渗流监测设计概况渗流对坝体和坝基稳定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大坝安全和水库蓄水效益,该电站面板堆石坝渗流监测项目包括坝基渗流监测、周边缝渗流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和坝后渗流量监测。
在大坝坝基布置了10支渗压计进行坝基渗流监测,通过监测堆石体与坝基接触部位渗透压力,掌握坝基渗流情况。
在左右岸及河床部位周边缝止水下部布置10支渗压计进行周边缝渗流监测,渗压计与三向测缝计对应布置,通过综合分析周边缝的开合状态与止水下部渗透压力的变化情况了解周边缝的工作状态。
在左右岸灌浆廊道端头、左右岸坝肩及岸坡沿流线大致走向共布置8个水位孔,监测绕坝渗流的变化情况。
龙马面板堆石坝渗漏水下检查及处理效果分析

龙马面板堆石坝渗漏水下检查及处理效果分析龙马面板堆石坝是一种新型的水利工程形式,其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和材料,具有单体体积小、积水式稳定、建造周期短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工程使用中,面板堆石坝也会存在一定的渗漏问题,这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面板堆石坝渗漏问题的检查和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堆石坝渗漏问题的检查方法1. 渗漏水源定位方法在面板堆石坝渗漏问题的检查中,首先需要确定渗漏水源的位置,以便对其进行处理。
目前,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质分析法:通过对渗出水进行成分和性质的分析,了解其化学组成和来源,从而推断出渗漏水源的位置。
例如,在矿产区内,地下水可能含有大量的钠、铁、钼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可以通过水质分析法被检测出来,从而定位渗漏水源。
(2)地下水位测量法:通过测量不同深度的地下水位,分析渗透水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推断出渗漏水源的位置。
(3)负压法:在地面上制造负压,通过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确定渗漏水源的位置。
(1)传统的人工取样和实验室化验方法。
(2)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如pH值检测、电导率检测等。
(3)自动在线检测方法,可安装在线水质检测设备,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并及时处理。
1. 渗漏防治工程方案设计面板堆石坝的渗漏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1)设置渗漏隔离层:在堆石坝底部设置一定厚度的防渗隔离层,以隔离渗漏的水流。
(2)堆石坝表面覆盖:在堆石坝表面布设覆盖材料,以降低墙体渗漏。
(3)边坡保护:在坝体边缘设置护坡,以防止沿边渗漏。
2. 渗漏处理材料的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渗漏问题,可选择不同的渗漏处理材料,如粘土漆、水泥胶浆等。
其中,粘土漆是一种常用的防渗材料,具有施工简便、防止渗口扩大等优点。
在进行渗漏处理工程时,需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式、施工时间、施工标准等。
其中,施工标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防渗效果。
推荐:混凝土面板坝坝体渗漏采用土工膜截渗的规定

混凝土面板坝坝体渗漏采用土工膜截渗的规定
【学员问题】混凝土面板坝坝体渗漏采用土工膜截渗的规定?
【解答】1)适用于均质坝和斜墙坝。
2)土工膜厚度选择应根据承受水压大小而定。
承受30m以下水头的,可选用非加筋聚合物土工膜,铺膜总厚度0.3~0.6mm;承受30m以上水头的,宜选用复合土工膜,膜厚度不小于0.5mm.
3)土工膜铺设范围,应超过渗漏范围上下左右各2~5m.
4)土工膜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热合宽度不小于0.1m;采用胶合剂粘接时,粘接宽度不小于0.15m;粘接可用胶合剂也可用双面胶布粘贴,要求粘接均匀、牢固、可靠。
5)铺设前应进行坡面处理,先将铺设范围内的护坡拆除,再将坝坡表层土挖除30~50cm,要求彻底清除树根杂草,坡面修整平顺、密实,然后沿坝坡每隔5~10m挖防滑沟一道,沟深1.0m,沟底宽0.5m.
6)土工膜铺设,将卷成捆的土工膜沿坝坡由下而上纵向铺放,同时周边用V形槽形式埋因好;铺膜时不能拉得太紧,以免受压破坏;施工人员不允许穿带钉鞋进入现场。
7)回填保护层要与土工膜铺设同步进行;保护层可采用沙壤土或沙,厚度不小于0.5m;先回填防滑槽,再填坡面,边回填边压实;保护层上面再按设计恢复原有护坡。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
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V 4 .3 T 61 4
i f e c n d m e in o e a in a d ma a e n n e i o — kn .B s d o h ntrn a a o 7 c n t ce n u n e o a d sg , p r t n n g me ta d d c s n ma i g a e n t e mo i i g d t f6 o sr td l o i o u CF RDs i o s c a d a r a ,t e e g n e n n lg n v l a in meh d o e k g s o F s p o o e f r n d me t n b o d h n i e r g a a o y a d e au t t o n l a a e f C RD i r p s d at i i o e a o t g t e c mp e e sv e me b l y c e iin fc n r t c , n u n t t e f r u a a d i p l ai n i a e d p i h o r h n i e p r a i t o f c e t o c ee f e a d a q a t ai o n i o a i v m l n t a p i t a c s s c o n
H d pw r eerh B in 00 8 C i ; . hns ao a C m t eo ag a s B in 0 0 8 C ia y r o e sac , e i 10 3 , hn 2 C i eN t nl o mie nL r D m , e ig10 3 , hn) o R jg a e i t e j
水 力 发 电
第 3 卷第 1 期 7 O
21 年1 0 1 0月
混 凝 土 面 板 坝 渗 漏 值 的
工 程 类 比 与 评 价 方 法
贾金 生 ,郝 巨涛 ,徐 耀 1 , 2
( .中国水 利 水 电科 学研 究 院流 域 水 循 环模 拟 与调 控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1
北 京 10 3 ;2 中 国大 坝 协会 ,北 京 10 3 ) 008 . 00 8
摘 要 :渗漏评价是 混凝土面板坝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对大坝的设计 、运行管理及决策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国内
外 已建 6 座 面 板 坝 的运 行 监 测成 果 ,运 用 面 板综 合 渗 透 系数 法 ,提 出 了 面板 坝 渗 漏 值 的 工程 类 比与评 价方 法 ,给 出 7
Abtat L aaeea ai fcn rt f ercfldm ( F D i a m o ati u nd m d s n ad hsget s c: ekg vl t no oce a ok l a C R ) s n ip r n s ei a ei , n a ra r u o e c i t s g
法 反 映 面 板 的 不 均 匀 渗 漏 情 况 ,如 当 面 板 周 边 缝 渗
漏 较 大 ,特 别 是 发 生 集 中 渗 漏 时 ,均 化 了 的 面 板 综
合 渗 透 系 数 从 而 不 能 给 出 准 确 的 渗 漏 位 置 和 准 确 评
小 判 断 比较 复 杂 ,与 工 程 情 况 、水 库 来 水 量 的 大 小 、 经 济 效 益 损 失 、 有 可 能 带 来 的 安 全 问 题 等 有 关 。 在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59 9 4 (0 1 1- 0 8 0 0 5 - 3 2 2 1 )0 0 2 - 3
1 混凝土面板坝渗漏值 的工程类 比评价法
混 凝 土 面 板 坝 渗 漏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渗 漏 量 的 大
能 够简 便地 对 面 板坝 的 渗漏 进 行评 价 ,其缺 点是 无
JaJn h n , o J to, o, i i s e g 2 Ha u a Xu Ya
(. tt K yLbrtr o Sm ltna dR gltno Wa r yl i i r ai, h aIstt o tr eore n 1 Sa e a oa y f i uao n euao f t c Rv s C i tu f e sucs d e o i i e C en e B n n n i e Wa R a
了量 化 表达 方 式 和 算 例 ,可 供 混 凝 土 面板 坝 工 程类 比与 评 价参 考 。 关 键 词 :面板 坝 ;综合 渗 透 系 数 ;渗漏 ;评 价 方法
M e h d o n i e rn a o y a d Ev l a i n OlCFRDs Le k g s t o fE g n e i g An l g n a u to i a a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 d r s g e e i. h e e o a e s eee c n ie r g n l ya de a a o f F D poe t t y a a o i nh r n T en w m t dc nb f n et e gn e n a g n v l t no R r c u el v e h ar r o i a o u i C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