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流动性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标准

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标准

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标准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业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的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而混凝土的流动性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混凝土流动性试验也成为了混凝土检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标准的相关内容。

二、试验方法混凝土流动性试验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斯特兰法,即通过钢漏斗将混凝土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观察其流动性能。

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斯特兰钢漏斗、振动台、钢刮子、金属量筒、测温计、电子秤等。

2.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包括:混凝土、水、砂、石子等。

3. 试验过程(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2)试验前准备① 清洁量筒,检查是否有破损或者损坏。

② 将钢漏斗放在振动台上,并调整好振动频率和振幅。

③ 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将其温度调整到20±2℃。

(3)试验步骤① 将混凝土样品拌和均匀,并倒入钢漏斗中,直至充满钢漏斗。

② 打开钢漏斗的挡板,让混凝土自由落下。

③ 用钢刮子将剩余的混凝土刮入量筒中,并记录混凝土的重量。

④ 用量筒中的水清洗钢漏斗和刮子,重复试验。

4. 试验结果的处理(1)计算流动度将两次试验的混凝土重量取平均值,再计算混凝土的相对密度。

根据斯特兰法计算混凝土的流动度。

(2)判定结果根据混凝土流动度的结果,判定混凝土的流动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试验结果的分析混凝土流动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当混凝土流动度过大时,混凝土容易出现流失和分层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当混凝土流动度过小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差,施工难度大。

因此,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控制混凝土的流动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和施工效率。

四、试验标准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设备的型号和规格。

(2)试验材料的配比和使用要求。

(3)试验过程的步骤和操作要求。

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标准

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标准

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标准一、背景介绍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的流动性则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混凝土流动性进行检测,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流动性检测的目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能,以便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混凝土流动性检测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斜锥度试验法斜锥度试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从斜锥中流出的时间来评价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2. 泥棒度试验法泥棒度试验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从泥棒中流出的时间来评价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3. 球形度试验法球形度试验法主要通过测量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从球形模具中流出的时间来评价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流动性较好的情况。

4. 水平流动度试验法水平流动度试验法主要通过测量混凝土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距离来评价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流动性较差的情况。

四、混凝土流动性检测的标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 GB/T 50080-201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080-201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中国建筑行业中最常用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标准之一。

该标准规定了斜锥度试验法和泥棒度试验法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2. ASTM C143/C143M-15a《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lump of Hydraulic-Cement Concrete》ASTM C143/C143M-15a《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lump ofHydraulic-Cement Concrete》是美国混凝土行业中常用的混凝土流动性检测标准之一。

混凝土流动性评判方式

混凝土流动性评判方式

1.1.3混凝土流动性研究方式从大体组成和施工方式来看,耐火浇注料属于混凝土,也称作耐火混凝土。

仅就施工作业性而言,他们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研究耐火浇注料流动性和全组分流变性时,完全能够借鉴混凝土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式。

混凝土流动性的传统研究方式有塌落度实验、维勃稠度实验、跳桌实验、重塑实验和变形实验等。

传统的实验方式不能令人中意,它们或多或少都带有体会性和随意性,不能专门好地模拟实际施工条件,所取得的实验数据与新拌混凝土的大体性质并无本质上的联系[8]。

最近几年来,一些新的研究方式不断被提出,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种为:(1)坍落流动度实验进行坍落度实验时,同时测定塌落度、拌和物扩展到直径50cm所需的时刻T50和流动终止时的扩展直径,依据这三个参数可综合判定新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吴中伟院士[9]在其专著《高性能混凝土》介绍了一种与之相关的工作性简易评判方式,即用坍落度结合扩展值来评判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

如下图。

图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简易评判S l-坍落度S f-扩展值The evaluation of the workability of fresh HPCS l-Slump S f-Slump flow spread(2)Orimet法英国学者Bartons提出用Orimet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速[10-12],实验装置见图。

该法用竖管中拌和物的流出速度来反映粘性系数的大小,流出速度小,那么粘性系数大,反之那么小。

拌和物的粘性系数要紧阻碍施工进程中拌和物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填充密实的程度与可泵性。

Orimet仪能较好地模拟拌和物在泵管中的运动情形,操作简单,测定快速,而且重复性良好,便于现场施工时工作性的检测与操纵。

可是Orimet法也存在一些局限[13,14]:由于它的竖管直径取决于拌和物中集料的最大粒径,而且竖管下端连接的插口为缩径,因此该装置对集料的超径现象比较灵敏,超径集料容易堵管并造成较大测试误差。

混凝土流动性试验原理

混凝土流动性试验原理

混凝土流动性试验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易成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因此,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二、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概述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混凝土的流动性能,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施工性能和流变性能。

流动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混凝土的流动性,以便确定混凝土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条件,为混凝土的配合设计提供依据。

三、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方法1. 斯特兰德流动度试验法斯特兰德流动度试验法是混凝土流动性试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在给定条件下的流动度来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

试验时,将混凝土样品放置在一个标准的漏斗中,然后打开门,让混凝土流出,测量混凝土的流动距离,从而得到混凝土的流动度。

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混凝土。

2. 凯泽流动试验法凯泽流动试验法是一种比斯特兰德流动度试验法更精确的混凝土流动性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在加压下通过一个圆柱形模具时的流动性来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

试验时,将混凝土样品放置在一个圆柱形模具中,在一定的加压下,测量混凝土在模具中的流动距离,从而得到混凝土的流动度。

该方法适用于高流动性混凝土和低流动性混凝土。

四、混凝土流动性试验原理1. 斯特兰德流动度试验法原理斯特兰德流动度试验法主要基于混凝土在自由流动过程中的水力阻力。

混凝土通过漏斗时,由于漏斗的狭缩和重力的作用,混凝土内部的压力会增加,从而产生水力阻力,使混凝土流动缓慢。

当混凝土流出漏斗时,水力阻力会逐渐减小,混凝土的流动速度也会逐渐加快。

当混凝土到达一定流动距离时,漏斗的水平面高度会达到一定高度,此时的混凝土流动距离称为斯特兰德流动度。

2. 凯泽流动试验法原理凯泽流动试验法主要基于混凝土在加压下的变形特性。

混凝土在加压下会发生变形,当达到一定压力时,混凝土内部的孔隙会逐渐闭合,使混凝土流动性能增强。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是指测量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养护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主要有两种方法:扩展法和坍落度法。

扩展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通常用于现场施工。

测试时,首
先将混凝土样品放置在一个密闭的扩展模具中,然后用一定的压力将
混凝土样品压缩,直到混凝土样品边缘与模具接触。

接下来,打开模具,观察混凝土样品的展开程度,即可得出混凝土的流动性。

坍落度法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测试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

测试时,
首先将混凝土样品放置在一个标准的坍落漏斗中,然后用一定的压力
将混凝土样品压缩。

接下来,打开阀门,让混凝土流入一个标准的坍
落模具中,然后测量坍落深度,即可得出混凝土的流动性。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是通过测量混凝土的流动性能来评估混凝土
的质量。

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取决于其成分、配合比、粘度和表面张力
等因素。

通常,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与水灰比、粒径分布和粘度有关。

水灰比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粒径分布越均匀,混凝土的流动
性越好;粘度越低,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对于现场施工和混凝土制品生产过程中都是非常
重要的。

在现场施工中,流动性测试可以帮助施工人员调整混凝土的
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在混凝土制品生产过程中,流动性测试可以帮助厂家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保证混凝土制品的性
能和品质。

混凝土流动性测试原理

混凝土流动性测试原理

混凝土流动性测试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针对混凝土流动性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流动性测试的原理。

二、混凝土流动性的定义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在自重和外部力的作用下流动的能力。

混凝土的流动性主要由水胶比、粘度、表观黏度、流动度等因素影响。

流动性差的混凝土在施工中难以填充模板,易使混凝土中产生空洞、夹杂、骨料分离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三、混凝土流动性的测试方法混凝土流动性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斯托克斯法、托尔比法、塞贝克法、马歇尔法等。

其中,托尔比法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测试方法。

四、托尔比法的原理托尔比法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模拟施工时的流动性来评价混凝土的流动性。

托尔比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充满锥形模具,然后让混凝土流出模具,测量流出时间,从而计算出混凝土的流动性参数。

托尔比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标准锥形模具,并将模具表面涂上润滑剂,以防止混凝土附着于模具表面。

2.将混凝土填充到锥形模具中,并用振动器振动混凝土,以排除气泡和空隙,直至混凝土充满模具。

3.将模具倒置,让混凝土流出模具。

流出时间可以用计时器测量。

4.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五、混凝土流动性参数的计算根据托尔比法测量的混凝土流出时间,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流动性参数。

常用的参数有:1.坍落度:是混凝土在模具中充满后,模具被移开后混凝土坍塌的高度。

坍落度的单位为毫米(mm)。

2.稠度:是混凝土的内摩擦力和黏着力的综合体现。

稠度的单位为秒(s)。

3.流动度: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流动性的表现。

流动度的单位为毫米(mm)。

4.均匀度:是混凝土在模具中坍落高度的标准差。

均匀度的单位为毫米(mm)。

六、总结混凝土流动性测试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方法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主要是用来衡量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口流动的能力和表面容易等级的指标。

流动性的确定对混凝土的质量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个参数的测量能够判定混凝土的特性。

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测定可以分解如下:一、制备试件首先,准备配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

在实验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合理的容重和强度、能在模具中容易填充、易于压实、能得到正常的流动和称重容积的应变,素混凝土的比例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混凝土的种类和组成及配合比按照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确定,混凝土拌合物按照计算所需要的重量放入试验容器或者搅拌机加工15min,然后把试件放入流动性试件中缓慢压实,使试件表面完全达到密实不存在兔眼或孔洞,支撑片及其它遮盖物不得低于试件表面100mm,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二、制定操作规程其次,准备好一个抹板,在抹板上安装符合试验规定的抹拉头,并且给定流动性试件设定时间,一般试件被抹拉头抹拉一次,然后搁置30s后,再抹拉一次,一共抹拉3次,抹拉头安装时,应尽可能位于最底下,滑动速度约为50mm/s。

三、测定流动性最后,由测量员完成数据的采集,比较第一次抹拉时的高度和第二次抹拉时的高度,最大抹拉量即为流动性(mm)。

以第三次抹拉的流动性值为底,分别计算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流动性值和第三次的流动性值的百分比,比如说第一次流动性为9mm,第三次流动性为15mm,则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流动性值之比为9/15=0.6,计算出结果后就可得出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指标。

综上所述,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测定方法一般可以归纳为:准备试件——制定操作规程——测定流动性。

不仅能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进行检测,而且以最简单的抹拉方式,采用最直接的测量方法,测量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指标。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

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一、简介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混凝土性能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工作性能。

因此,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是混凝土工程中必要的测试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

二、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流动的程度。

混凝土的流动性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水泥胶体含量:水泥胶体含量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差。

2. 砂率:砂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3. 水灰比: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4. 级配:粒径细小的骨料能够填充水泥胶体中的空隙,因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三、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方法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坍落度法和流动度法。

1. 坍落度法坍落度法又称为斯拉普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流动性测试方法。

测试时,将混凝土样品置于一个标准的金属坍落漏斗中,漏斗底部的开口被堵住,待漏斗中的混凝土充满后,将漏斗移开,混凝土自由坍落到一块光滑平整的水平面上。

坍落高度即为混凝土的坍落度。

坍落度法测试的混凝土样品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样品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应该充分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样品的表面应该光滑平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流动度法流动度法又称为斯特林度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混凝土流动性测试方法。

测试时,将混凝土样品置于一个标准的流动度模具中,模具上部的开口被堵住,待混凝土充满模具后,将模具移开,混凝土自由流动到一块光滑平整的水平面上。

流动距离即为混凝土的流动度。

流动度法测试的混凝土样品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样品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应该充分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流动度模具应该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四、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混凝土的流动性测试原理基于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混凝土流动性研究方法
从基本组成和施工方式来看,耐火浇注料属于混凝土,也称作耐火混凝土。

仅就施工作业性而言,他们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研究耐火浇注料流动性和全组分流变性时,完全可以借鉴混凝土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

混凝土流动性的传统研究方法有塌落度实验、维勃稠度实验、跳桌实验、重塑实验和变形实验等。

传统的实验方法不能令人满意,它们或多或少都带有经验性和随意性,不能很好地模拟实际施工条件,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与新拌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并无本质上的联系[8]。

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不断被提出,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种为:
(1)坍落流动度试验
进行坍落度试验时,同时测定塌落度、拌和物扩展到直径50cm所需的时间T50和流动终止时的扩展直径,依据这三个参数可综合判断新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吴中伟院士[9]在其专著《高性能混凝土》介绍了一种与之相关的工作性简易评价方法,即用坍落度结合扩展值来评价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

如图1.1所示。

图1.1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简易评价
S l-坍落度S f-扩展值
Fig1.1 The evaluation of the workability of fresh HPC
S l-Slump S f-Slump flow spread
(2)Orimet法
英国学者Bartons提出用Orimet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流速[10-12],实验装置见图1.2。

该法用竖管中拌和物的流出速度来反映粘性系数的大小,流出速度小,则粘性系数大,反之则小。

拌和物的粘性系数主要影响施工过程中拌和物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填充密实的程度与可泵性。

Orimet仪能较好地模拟拌和物在泵管中的运动情形,操作简单,测定快速,而且重复性良好,便于现场施工时工作性的检测与控制。

但是Orimet法也存在一些局限[13,14]:由于它的竖管直径取决于拌和物中集料的最大粒径,而且竖管下端连接的插口为缩径,因此该装置对集料的超径现象比较敏感,超径集料容易堵管并造成较大测试误差。

1竖管2插口3活动门4三脚架
图1.2 Orimet仪示意图
Fig1.2 A schematic diagram of Orimet apparatus
(3)L型流动性测试装置
Mitsui[15]较早开展了L型流动性测试的研究工作,其试验所用装置如图1.3所示。

在距横管入口5cm和10cm处安装了两个传感器,目的是检测拌和物流经这两个位置所需的时间,以衡量流动速度。

起始流动速度较快容易产生较大的检测误差,安装传感器是为了减小这种误差。

此后,杨静[16]、谢友均[17]、赵卓[14]和北京市建工集团二建公司[9]等国内众多研究者或单位都将自行改进的L型流动性装置用于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测试,仪器的改进主要有三个方面:改变装置尺寸以测试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进行配筋实验以评价抗离析和可密实性;改变监测点位置以测试具有更宽流动性范围的混凝土。

清华大学杨静[16]等人受Mitsui工作的启发,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在分析Mitsui所用装置时认为:该装置所检测评价的高强与高流动性混凝土拌和物,其屈服值大大低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塑性粘度就成为这类拌和物工作度的控制因素。

但是拌和物在装置中的起始流动速度受屈服值影响较大,故在其随后的工作中,把检测点向后推,以减小屈服值对流动速度的影响。

该装置还加大检测点间距,把检测点扩大为3个,分别对应不同工作度的混凝土:可泵送但必须振捣的高强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见图1.4)。

实验测试扩展长度、
塌落高度、流动速度和成分均匀性四个参数,能够用变形程度(扩展长度、塌落高度)和变形速度(流动速度)这两类指标来全面评价拌和物的工作性。

杨静等变化水胶比、粉煤灰品种和掺量、外加剂掺量配置了不同配比的混凝土,用自制的
L型流动性测试装置测定其各项流动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灵敏地反映拌和物流动性的变化,且具有较好的再现性。

图1.3 L型流动性测试装置(Mitsui)Fig1.3 L-type flow test device(Mitsui)
图1.4 L型流动性测试装置(杨静)Fig1.4 L-type flow test device(Yang jing)
(4)J型流动性测试装置
杨静等继改进L型流动性测试装置之后又设计出J型流动性测试装置[18](图1.5)。

试验时先将右侧出口处盖板封闭,将拌和物从左侧顶部装入至装满整个装置。

打开右侧盖板,同时开始计时,混凝土开始流动,并从右边出口溢出。

测定左侧容器内混凝土上表面下降到100mm和200mm两个高度的时间t1、t2,并记录混凝土停止流动后的下沉量S。

实验结果表明,J型流动性测试装置可以同时反映变形速度和变形量两个指标的变化,能够较全面地测定大流动性混凝土的流动性。

图1.5 J型流动性测试装置
Fig1.5 J-type flow test device
以上几种方法均超越了传统单一的塌落度实验,能从实验结果中获取更多反映流动性能的信息,均涉及到流动速度的测定,比传统塌落度法能更全面的反应和评估新拌混凝土的流动特性。

同时依然要看到,以上实验均为经验性试验,部分方法的理论性稍有欠缺,有待进一步论证其合理性。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