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二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磁铁》单元教材解读教科版

---------------------------------------------------------------最新资料推荐------------------------------------------------------ 二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磁铁》单元教材解读教科版 2019.02 课文目录:1. 磁铁能吸引什么2.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 磁铁的两极4. 磁极与方向5. 做一个指南针6. 磁极的相互作用7. 磁铁与我们的生活课标中的学习目标课标中的学习目标课标中的学习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说出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
●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本单元学习目标 2.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描述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一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描述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是强弱不同的,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知道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知道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1/ 11针。
●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多种应用。
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
●在教师指导下,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3. 科学态度学段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磁铁的磁性、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推力和拉力等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根据有关磁铁的实验现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磁铁磁性的主题做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对磁铁磁性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磁铁实验的合作探究学习。
二年级下册科学试题-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同步训练教科版(含答案)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同步习题一、填空1.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不太厚的物体也能吸____________。
2.磁铁能吸引物体的性质叫____________。
3.玩具小车动起来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_力、_________力、_________力等。
二、判断1.磁铁隔着纸能吸引铁,隔着玻璃就不能吸引了。
()2.力一定要接触到玩具小车才能使它动起来。
()3.隔着水是不能使小车动起来的。
()4.我们玩的“蝴蝶飞”游戏,“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蝴蝶”背上有铁制的回形针的原因。
()5.我们在做“磁铁能隔着这些物体吸引小车”时,只要做一次就能判断出结果了。
()三、把使小车动起来的力用线连起来。
推力拉力磁力四、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的?请在框中画图表示这种力量,并写出它的名称。
参考答案:一、1.铁 2.磁力 3.推拉磁二、1.× 2.× 3.× 4.√ 5.×三、推力拉力磁力四、磁力《磁铁怎样吸引物体》重难点全练【回顾思考】拉力推力磁力【随堂练习】一、判一判。
1.磁铁可以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吸引小车,使小车运动。
2.磁铁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把小车吸引过来3.拉力和磁力都可以驱动木质的小车。
二、选一选1.磁铁吸引铁的力量我们叫做()A.推力B.磁力C.弹力2.用磁铁吸引小车时,不会发生的情况是()A.在磁铁与小车中间隔一个薄木板,小车仍然能被吸引运动B.磁铁吸引小车运动时,小车的运动会越来越快C.当小车被吸引到快接近磁铁时,速度会越来越慢3.保持磁铁与被吸引物体距离不变,把下列物体放在中间会影响磁铁磁力的是()。
A.一张卡纸B.一块橡皮C.一个铁格尺三、想一想我们在游乐场会看到有卖向上漂浮的气球,这是因为里面装入了比空气轻的氢(qing)气或氦(hai)气,你能用磁铁的原理代替氢气做出漂浮气球的效果吗?(请想一想,画出你的设计想法)参考答案:【回顾思考】【随堂练习】一、1.√解析:磁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不需要接触就能使小车运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
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
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一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试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
能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情感价值观: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3、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
三、器材准备:磁铁、探究磁性的材料(导线、纸、橡皮、铁钉、泡沫、订书钉、钥匙、光盘、磁盘、塑料纸、玻璃片、布、回形针)、硬币、长颈瓶、记录表等四、教时安排:1课时5、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乒乓球,让其吸在自己的身上。
问: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回答,师板书《磁铁》)2、师:是不是有了磁铁乒乓球就能吸在任何物体上了呢?《学生答,师演示》到底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大家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设计思路:充分使用学生认知基础和进修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味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起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教师提供材料,学生猜测分类(1)XXX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课件出示材料),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物体来测试吗?(课件展示文中小朋友的对话图)在这些物体中,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你们能将他们分成两类吗?(2)那好下面请资料员上来领取取材!(分发器材)学生分类!2、领取磁铁,进行考证(1)好!XXX发觉大家都已经分好了!那末同学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分对?你有什么办法?——用一根磁铁进行试验考证!(课件展示文中小同伙的对话图)(2)教师分发磁铁!学生验证!3、归纳总结,形成“磁性”概念(1)学生交流验证结果,教师课件展示。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
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
“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
“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举动一:磁铁能吸收什么物体?(1)师:磁铁为何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
(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册的表格里。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举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举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设计意图】(三)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材简析】本课主要是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推或拉能让小车前进与后退,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人对小车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等来描述。
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的力,磁铁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
本课使用“磁力”一词,学生将在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领会到它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1个是检验通过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2个是检验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3个是当磁铁和小车之间隔着一些物体时,用磁铁能否让小车运动起来。
用棉线拉动小车前进,用手指推动小车前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推力和拉力,需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说力的名称。
当然,仅凭这个“推”“拉”小车的活动,学生还不足以建立起对“推力”和“拉力”的科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再增加其他推力和拉力的体验活动,例如可以借助扭扭车等。
对于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嘴吹,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好比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可看作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的思维过渡。
另一种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就是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小车。
对于教学中提供的磁铁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测试,以保证隔着一定的距离能让小车动起来。
学生在多次测试了磁铁能让小车动起来后,需要画一画这种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感受到磁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
研讨环节,磁铁隔着纸片、木片、布片、塑料片都能吸小车,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铁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交流与研讨,说说各自的理由。
最后教师要小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我们只是测试了几个物体,没有测试更多的物体。
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磁铁》全部教学课件(教科版)

拓展
各种各样的磁铁:
拓展
各种各样的磁铁:
拓展
各种各样的磁铁:
拓展
各种各样的磁铁:
基础达标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天然磁铁又叫磁石。( ) ②磁铁能吸引含铁的物体,但不能吸引磁铁。( ) ③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硬币是假币。( ) ④铝制的锅能被磁铁吸引。( ) ⑤用不锈钢做的餐具能被磁铁吸引。( ) (2)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①下面的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钢针
B.玻璃球
C.螺丝钉
②在“磁铁钓鱼”游戏中,用鱼钩去钓( )才能把塑料鱼钓起来。
A.塑料鱼嘴的金属部分
B.塑料鱼的塑料身体部分
C.塑料鱼的塑料尾巴
③关于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螺丝刀有磁性,使用时可吸住细小的螺丝
B.冰箱门里的磁铁,可以使冰箱门关得严实
C.卫生间里吸在瓷砖上的吸盘挂钩利用了磁铁的磁性
聚焦
把磁铁放进回形针堆里和小钢珠堆里, 会发生什么现象?
聚焦
磁铁各部位的磁力大小相同吗?哪里 磁力大?哪里磁力小?
聚焦
方案一:用回形针在磁铁各部位吸一吸。
聚焦
方案二:向下平稳接近回形针。
聚焦
方案三:用铁粉盒检验。
聚焦
方案四:悬挂回形针。
聚焦
方案五:向并排的回形针推进。
聚焦
方案六:悬挂回形针,平稳推进磁铁。
第1单元 磁铁
1.2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2)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2)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3)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的】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根据已有的经历,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测和预测;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通过屡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感受对磁铁进展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通过屡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学难点:通过屡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提醒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答复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提醒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响,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展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推或拉能让小车前进与后退,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人对小车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等来描述。
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的力,磁铁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
本课使用“磁力”一词,学生将在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领会到它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1个是检验通过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2个是检验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3个是当磁铁和小车之间隔着一些物体时,用磁铁能否让小车运动起来。
用棉线拉动小车前进,用手指推动小车前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推力和拉力,需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说力的名称。
当然,仅凭这个“推”“拉”小车的活动,学生还不足以建立起对“推力”和“拉力”的科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再增加其他推力和拉力的体验活动,例如可以借助扭扭车等。
对于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嘴吹,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好比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可看作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的思维过渡。
另一种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就是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小车。
对于教学中提供的磁铁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测试,以保证隔着一定的距离能让小车动起来。
学生在多次测试了磁铁能让小车动起来后,需要画一画这种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感受到磁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
研讨环节,磁铁隔着纸片、木片、布片、塑料片都能吸小车,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铁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交流与研讨,说说各自的理由。
最后教师要小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我们只是测试了几个物体,没有测试更多的物体。
磁铁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磁场,磁场可以穿透一些物体。
因为磁铁隔着铁片会改变磁场的大小和
方向,另外,磁铁隔着较厚的物体就很难吸引铁了。
所以,磁场可以穿透的物休是指非铁、较薄的物体。
拓展环节,玩“蝴蝶飞”的游戏,教师要鼓励学生耐心地做这个活动,特别是精确地控制好磁铁和回形针之间的距离,在失败了几次后,会有更多的学生成功。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铁的磁力作用,也将会引发学生去思考有关磁铁更多的玩法。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体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
2.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小车、滑板车。
学生: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回形针、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小车一辆]
1.出示一辆放在桌面上的小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
2.学生自由发言:用绳子拉;用手推;用嘴吹……
二、探索:让小车动起来(预设25分钟)
1.拉动小车和推动小车
[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棉线一条]
(1)出示小车和棉线,讨论实验操作方法。
(2)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反馈,提问: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
(4)拓展:用扭扭车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推力”、“拉力”。
2.用嘴吹能否使小车动起来
学生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并进行交流说说感受。
3.用磁铁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
(1)出示小车和磁铁,学生说说实验的操作方法。
(2)分组领取器材进行实验。
(3)学生研讨实验现象和操作中的发现或感受。
(4)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用磁铁吸引小车的这种力量。
小结:磁铁不能接触小车,却能让小车动起来,这种力量就是磁力。
4.隔着一些物体,磁铁是否还能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等,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
(1)出示实验材料,生说说怎样操作,小组如何分工合作。
实验提示:合理分工,先预测后实测;每次检测至少重复做三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完成实测后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结束时整理好实验器材。
(2)分组进行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教师指导。
(3)各组整理实验器材,准备汇报。
三、研讨:总结归纳(预设4分钟)
1.提问: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完成活动手册第4页内容。
2.提问:隔着物体吸引小车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还想研究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四、拓展:“蝴蝶飞”游戏(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纸蝴蝶1只,回形针1个,棉线1条,条形磁铁1块]
1.介绍“蝴蝶飞”游戏。
2.课件出示“蝴蝶飞”游戏的制作方法。
3.学生小组合作玩“蝴蝶飞”游戏。
4.讨论:你能解释蝴蝶飞的原理吗?
【板书设计】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推力、拉力
磁力——隔物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