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课程教案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纺织材料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_____学时:_____先修课程:_____后续课程:_____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纺织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纺织材料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纺织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特点。
2、熟悉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3、了解纺织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原理。
4、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纺织材料。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纺织纤维1、纺织纤维的分类和命名介绍天然纤维(棉、麻、毛、丝)和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的分类方法和常见品种的命名。
2、纺织纤维的结构(1)大分子结构:包括大分子的化学组成、链节、聚合度等。
(2)超分子结构: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度和结晶度等。
(3)形态结构:纤维的长度、细度、截面形状、表面形态等。
3、纺织纤维的性能(1)物理性能:密度、回潮率、吸湿滞后性、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热性能等。
(2)化学性能:耐酸碱性、耐氧化性、耐光性等。
(3)电学性能:电阻、介电常数等。
(二)纱线1、纱线的分类和结构(1)按纤维原料分:纯纺纱、混纺纱等。
(2)按纺纱方法分:环锭纺纱、气流纺纱、涡流纺纱等。
(3)纱线的结构:短纤维纱的结构特征、长丝纱的结构特征。
2、纱线的性能(1)纱线的细度指标:特克斯、公制支数、英制支数等。
(2)纱线的捻度和捻系数:捻度的概念、捻向、捻系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3)纱线的强度和伸长率:影响纱线强度和伸长率的因素。
(三)织物1、织物的分类和结构(1)按原料分: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等。
(2)按织造方法分: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等。
(3)织物的结构参数:织物组织、密度、厚度、幅宽等。
2、织物的性能(1)织物的力学性能:拉伸性能、撕裂性能、顶破性能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纺织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纺织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纺织材料,纺织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2.能够认识和分辨不同的纺织材料。
3.能够了解纺织材料的基本加工方法。
二、教学重点1.认识和分辨不同的纺织材料。
2.了解纺织材料的基本加工方法。
三、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老师可以示范把一种原材料加工成为不同的纺织品,介绍纺织的含义和现代纺织技术的概念。
2.新知讲解环节1.纺织材料的种类和用途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让学生回答纺织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老师补充纺织材料的种类有哪些,使用的目的。
2.认识和分辨不同的纺织材料通过PPT展示不同的纺织品,向学生讲解各种纺织品的名称及特点,让学生观察,辨别和分类,加深对纺织材料的印象。
3.了解纺织材料的基本加工方法(1)纺织品的加工过程通过PPT展示加工过程,讲解各个环节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纺织品的生产流程。
(2)纺织品的基本加工方法针织、梭织、编织等基本加工方法是纺织工艺的重要部分,要通过图像和实物展示在课堂上讲解,为后面的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3.实践环节1.观察布料、线等不同材料。
2.通过观察和手工展示,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纺织品的基本手工制作方法。
4.课堂互动1.老师和学生对话方式引出“谁的衣服做得最好”。
2.设立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手工任务,比较制作品差异。
四、教学评估1.教师引导学生对纺织品的认识,学生学会了分辨不同的材料和纺织过程。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体验了纺织品的基本制作方法,感受到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应注意实践环节,结合学生的小组活动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增强基本纺织技能的体验感和操作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上课时机,限制讲述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主动体验和思考。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纺织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纺织材料》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了解纺织材料的各种属性、特征和用途。
2.领会纺织材料生产、加工的流程和方法。
3.能够体会纺织材料的应用和经济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纺织材料的各种属性、特征和用途。
难点:纺织材料生产、加工的流程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纺织品进行引导,让学生关注纺织品。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你们平时穿的衣服是什么做的?”,“为什么有些衣服舒适度好,有些衣服舒适度差?”等问题。
2.内容讲解1.纺织品的种类和特征。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视频演示,展示纺织品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2.纺织品生产流程通过纸板模拟、3D动画演示和现场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纺织品的生产过程。
3.纺织品加工流程通过纸板模拟、3D动画演示和现场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纺织品的加工过程。
3.思考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棉麻材质的衣服比纯棉的衣服凉快?”等问题。
4.展示实例教师可现场展示几件不同材质的衣服,让学生对不同材质的衣服进行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材质素材的特性。
5.评估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合作讨论、个人完成练习等方式进行测试,并及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通过PPT讲解、视频展示、实物演示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以多种不同的角度理解纺织材料,勾勒出其概貌和特征,并通过思考和讨论策略,让学生对其应用在生活中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五、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过程及学生练习情况评估课程目标实现情况。
六、教学资源提供多媒体课件PPT,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行制作一件小物品(如手绘围巾),并写一篇阐述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的小论文,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纺织材料的种类、特征、优缺点及价值所在,进一步了解纺织品的生产流程和加工技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纺织材料学教案1 纤维结构的基本知识

纤维 粘胶 低牵伸(普通粘胶)
高牵伸(强力粘胶) 铜氨粘胶 苧麻 海岛棉 陆地棉
取向因子 0.54 0.88 0.74 0.97 0.72 0.62
图 纤维素Ⅱ的晶格结构示意图 图 几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截面形态
四、Lyocell 纤维 Lyocell 纤维是可回收溶剂法制备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图 2-20 水中膨润后的纤维结构示意图 第三节 蛋白质纤维的内部结构
第一章 纤维结构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纺织纤维内部结构概述; 2、纤维素纤维的内部结构; 3、蛋白质纤维的内部结构 4、合成纤维的内部结构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几种主要植物纤维的特性及其性能指标。 2、教学难点 指标体系及表述。 3、解决方法 建立清晰的概念,对在后面章节还会出现的长度、细度、强度等的概念和指标可采用螺旋上 升的方法教学,成熟度要讲透。
表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晶度与聚合度
表 纤维素纤维的光学取向因子比较
纤维 普通粘胶 富强粘胶 强力粘胶 Modal Tencel® 浆粕
结晶度(%) 30~35 45~50 50~55 42~46 48~52 55~65
聚合度 250~300 500 左右 300~350 350~450 500~550 >600
3)相互间结合力小,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没饱和。 结晶度↓→纤维吸湿性↑;容易染色;拉伸强度较小,变形较大,纤维较柔软,耐冲击性, 弹性有所改善,密度较小,化学反应性比较活泼 。
3. 纤维的取向结构 不管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其大分子的排列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纤维轴相一致,这种大分子
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吻合的程度称作取向度。 结晶与取向是两个概念,结晶度大不一定取向度高,取向应包括微晶体的取向。除了卷绕丝,
关于《纺织材料》的教案

《纺织材料》的教案关于《纺织材料》的教案关于《纺织材料》的教案篇一:纺织材料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及适当的工具,对常见的几种纺织材料进行研究和识别。
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及特点和用途。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的纺织材料。
3.形成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习惯。
渗透消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性质差异。
2.难点:如何正确比较纺织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准备:1.材料:几种常见的纺织材料卡(每组一本),烧杯、放大镜、打火机、滴管、不同面料的碎布条等。
2.资料:学生活动记录表,给家长的公开信。
教学过程:一、引入纺织材料:1、我一来到我们实验小学,就发现,我们的学校很整洁、干净,来到教室里,看到同学们都精神抖擞,穿的衣服很漂亮,老师感到很高兴。
你能说一说你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学生回答:师:像这样经过纺织形成的的材料,就叫纺织材料。
2、揭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纺织材料吧。
(板书课题)二、认识纺织材料:1、判断:纺织材料的种类繁多,一节课里我们无法一一研究,今天老师为大家选择了四种常见的纺织材料,考考你们,认一认,能说出这些纺织物品分别是什么纺织材料做的吗?2、观察(学生拿着纺织物品仔细辨认,有的看、有的摸、有的捏……)汇报。
预计:(生:①我认为是丝绸。
②我认为是棉布的。
③是毛线。
其余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④老师:4号我们叫不出名字。
)相应板书:棉布丝绸毛线3、适当的讲解:其实** 这种纺织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多,这种材料叫尼龙。
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板书:尼龙4、谁来说说这些纺织材料哪些属于天然材料?哪些属于人造材料?(棉、毛、丝绸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天然材料,尼龙是从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属于人造材料。
)三、辨别棉布和尼龙的特点: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棉布和尼龙进行研究。
你想研究它们哪些不同?生:我想研究它们哪一个更结实。
纺织材料学基础教案

纺织材料学基础教案导论: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纺织材料学的基础知识,介绍纺织材料的分类、特性和应用。
通过对纺织材料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纺织品的生产、性能测试和应用领域的基本原理。
一、理论基础1.1 纺织材料的定义与分类纺织材料是指通过纺织工艺制成的可供制衣、制品加工使用的材料。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将纺织材料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三大类。
1.2 纤维结构与性能纤维是纺织材料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品质和用途。
纤维的结构包括纤维形态、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方面。
二、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2.1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是评价纺织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纤维碳、氢、氧元素含量测定等。
2.2 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是对纺织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外观性能等方面的评价。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强力弹性、湿纺织品的吸湿性能等。
2.3 染色性能测试染色性能测试是对纺织材料染色性能进行评价,通过测试染料的吸引力和固着度等指标来评判染色效果的好坏。
三、纺织品的应用领域3.1 服装纺织品服装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最多的纺织品类别之一。
本部分将介绍不同纤维材料制成的各种服装纺织品的特点和用途。
3.2 家居纺织品家居纺织品包括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套等。
通过对不同材质纺织品的介绍,学生将了解各种家居纺织品的特点和选择原则。
3.3 工业纺织品工业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建筑等领域。
本部分将介绍工业纺织品的特点、性能要求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四、纺织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纺织行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学生将了解纺织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并了解可持续纺织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五、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纺织材料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将亲自进行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及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六、课堂讲解与讨论教师将根据教案内容,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与说明,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对纺织材料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完整word版)纺织材料学课程教案

纺织材料学绪论纺织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原始时代而进入文明社会,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和其他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今天的纺织品不仅仅用于衣着,它还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航天、航海、交通、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一、特点(一) 纺织专业首门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很强。
涉及面广,体系庞大。
(二) 以论述纤维、纱线、织物为主线。
(三)使纺织工程各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和基础。
二、研究内容(一)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 结构:纤维的结构:形成的特点,组织物质,内部大分排列形态,外观形态纱线的结构:纤维在纱中的配置和空间形态织物的结构:纱线在织物中的排列关系及本身的屈曲2。
性能:性能是结构的产物,结构决定性能工艺性能—-长度、细度、卷曲……物理性能——热、光、电、吸湿……化学性能——耐腐蚀(酸碱……)机械性能——拉、弯、磨、压……服用性能-—起毛起球、折皱、缩水……(二)性能与工艺的关系原料性能是制定工艺参数的依据,工艺是产生结构的手段。
(三)测试技术、方法与标准原料、产品的性能质量需要采用一定的测试手段和方法,使用一定的仪器,相关的指标。
三、纺织纤维的分类纺织纤维,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固体)(2)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曲性,可纺性,弹性和可塑性等。
(一)按来源和组成分:1、天然纤维—(1)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2)动物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毛、蚕丝(唯一的天然长丝)(3)矿物纤维:石棉,(存在于地壳的岩层中,用于建筑和防火材料)大量用于纺织的是:棉、麻、毛、丝,这四种纤维2、化学纤维:以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
(1)人造纤维(再生纤维),它以天然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物为原料加工而成。
①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醋酯纤维、天丝②人造蛋白质:酪素,大豆纤维③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2)合成纤维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腈纶——聚丙烯腈;维伦--聚乙烯醇缩甲醛;丙纶——聚丙烯;氨纶-—聚氨酯.四、纱线的分类(一)按形成方式和结构分1、普通纱线(环锭纺):(1)单纱;(2)股线2、新型纺纱线:(1)自由端纺纱线(气流纱、静电纱);(2)非自由端纺织(自捻纱)(3)变形线(膨体纱,弹力丝);(4)花式线3、长丝短纤维组合纱(包芯纱、包缠纱)五、织物分类:(一)机织物(梭织物);(二)针织物;(三)编结物;(四)非织造物;(五)其他:三向织物,多向织物,组合织物等(平面或立体)。
纺织材料学教案2 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第二章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
2、使学生掌握纺织纤维的形态、基本性质、衡量指标及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纺织纤维的特性及其性能指标。
2、教学难点:指标体系及表述。
教学与学习建议:1、教学建议授课形式:讲解与讨论,实验准备常规纺织纤维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让学生观察认识常规纺织纤维的形态特征;建立清晰的概念,对在后面章节还会出现的长度、细度、强度等的概念和指标可采用螺旋上升的方法教学,成熟度要讲透;充分做好实验准备。
2、学习建议通过观察纺织纤维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认识纺织纤维的形态特征;通过记忆和理解,掌握纤维的形态特征、基本性能、衡量指标及对纺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掌握主要性质的测试方法,熟悉有关国家标准。
第二章 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第一节纤维的细度与纤密度一、定义纤维细度是指纤维粗细的程度。
纤密度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000m 长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特克斯(tex )是我国法定的纤密度计量单位,对于同一种纱线,纤密度越大,纱线越粗;反之,纤密度越小,纱线越细。
纤密度表达式为:L1000kt G T =k G ----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重量,g ; L ----纱线长度,m2.旦数N D旦数即旦尼尔数(Denier ),较多地用于丝和化纤长丝中,又称纤度D 。
是指9000m 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即t k9L9000G T D ==3.公制支数N m公制支数m N 简称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g 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m)数,即tk m 10000L T G N ==4、直径与截面积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测直径d 和截面积A ,常用于羊毛及其他动物毛,圆形化学纤维的细度表达。
由于纤维很细,以微米(μm )为单位,近似圆形的计算为42d A π=由于纱线为纤维与空隙的共构物,纱线的界面形状并不是圆形的,纱线表面存在毛羽,纤维在纱线横截面内的分布是非均匀的,同时沿纱线长度方向的的截面尺寸又存在非均匀变化的特征,因此纱线直径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材料学绪论纺织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原始时代而进入文明社会,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和其他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今天的纺织品不仅仅用于衣着,它还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航天、航海、交通、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
一、特点(一) 纺织专业首门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课。
实践性很强。
涉及面广,体系庞大。
(二) 以论述纤维、纱线、织物为主线。
(三)使纺织工程各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和基础。
二、研究内容(一)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 结构:纤维的结构:形成的特点,组织物质,内部大分排列形态,外观形态纱线的结构:纤维在纱中的配置和空间形态织物的结构:纱线在织物中的排列关系及本身的屈曲2. 性能:性能是结构的产物,结构决定性能工艺性能——长度、细度、卷曲……物理性能——热、光、电、吸湿……化学性能——耐腐蚀(酸碱……)机械性能——拉、弯、磨、压……服用性能——起毛起球、折皱、缩水……(二) 性能与工艺的关系原料性能是制定工艺参数的依据,工艺是产生结构的手段。
(三) 测试技术、方法与标准原料、产品的性能质量需要采用一定的测试手段和方法,使用一定的仪器,相关的指标。
三、纺织纤维的分类纺织纤维,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固体)(2)具有一定的强度,柔曲性,可纺性,弹性和可塑性等。
(一)按来源和组成分:1、天然纤维—(1)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2)动物纤维(天然蛋白质纤维):毛、蚕丝(唯一的天然长丝)(3)矿物纤维:石棉,(存在于地壳的岩层中,用于建筑和防火材料)大量用于纺织的是:棉、麻、毛、丝,这四种纤维2、化学纤维:以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
(1)人造纤维(再生纤维),它以天然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物为原料加工而成。
①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醋酯纤维、天丝②人造蛋白质:酪素,大豆纤维③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2)合成纤维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腈纶——聚丙烯腈;维伦——聚乙烯醇缩甲醛;丙纶——聚丙烯;氨纶——聚氨酯。
四、纱线的分类(一)按形成方式和结构分1、普通纱线(环锭纺):(1)单纱;(2)股线2、新型纺纱线:(1)自由端纺纱线(气流纱、静电纱);(2)非自由端纺织(自捻纱)(3)变形线(膨体纱,弹力丝);(4)花式线3、长丝短纤维组合纱(包芯纱、包缠纱)五、织物分类:(一)机织物(梭织物);(二)针织物;(三)编结物;(四)非织造物;(五)其他:三向织物,多向织物,组合织物等(平面或立体)。
六、纺织材料的发展讲授与讨论:1.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文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天然纤维素纤维——天然生成,以纤维素为主要组织物质的纤维。
——也叫植物纤维,本章主要介绍棉、麻两大类。
第一节原棉原棉——供纺织厂作纺纱原料等用的皮棉。
皮棉——籽棉经轧棉机加工,除去棉籽所得的纤维。
籽棉——从棉铃中拾取的带籽的棉瓣。
衣分(率)——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率。
剥桃棉——从非自然开裂的棉铃中剥取的棉花。
棉花——棉植物种子上的纤维,籽棉和皮棉的统称。
(有时亦做为棉植物,棉植物开的花的名称)一、原棉的种类(一)按棉花的品种分1、亚洲棉(亦叫中棉)。
2、非洲棉(草棉)。
4、海岛棉。
(二)按棉花的初步加工分1、皮辊棉:用皮辊式轧棉机加工的皮棉。
2、锯齿棉:用锯齿式轧棉机加工的质棉。
(三)按原棉的色泽分1、白棉:正常成熟,为纺用棉2、黄棉:霜黄棉。
少量使用。
3、灰棉:雨灰棉,棉铃开裂时由于日照不足或雨淋,潮湿,霜等原因造成。
二、棉纤维的形成,形态和结构(一)棉纤维的形成棉纤维是棉属植物种子表面生成的绒毛——种子纤维。
整个棉纤维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伸长期:2、加厚期:3、转曲期:(二)形态特征1、纵向:具有天然转曲,可见中腔。
成熟度不同,形态和可纺性不同。
2、截面:棉纤维沿长度方向截面的形状和面积都有很大变化。
总体形态特征如下图:(三)结构1、初生层:棉纤的外层,即在伸长期所长成的初生胞壁和外表皮。
2、次生层:位于初生层的下面,呈原纤变向螺旋结构。
3、中腔:棉纤维停止生长后遗贸下来的空隙。
三、原棉的性能与检验目的:充分掌握原棉的性能,达到合理使用原料,提高成纱质量(制定工艺参数)和产量,实现“优棉优价、优棉优用、粗粮细做、合理搭配、增强效益” 的目的。
手感目测,仪器检验,单唛试纺三者相结合。
(一)商业检验(业务检验)四项内容:品级、长度、水分、杂质疵点,突出一个‘快’字。
1、品级检验:按成熟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将细绒棉分为七级,1级最好,1-5级为纺用棉。
细绒棉分五级,一级最好。
实物标准是最低标准。
2、长度检验:用手扯法来测定,以手扯长度为计价的依据,每2mm为一价格差。
(误差由国家长度标准棉来校准)3、水分检验:常用电阻式测湿仪快速测定。
公定含水率10%。
4、杂质疵点:收购以时常用手工和目测法估算,或用纤维杂质分析机测定。
杂质——夹杂的非纤维性物质,如:泥纱,枝叶,棉籽,破籽,虫屎等。
疵点——原棉中含有的有害纺纱的纤维性物质,如,索丝,棉结,软籽表皮,带纤维籽屑,黄根等。
疵点率= ×100(%)疵点数=(粒/100g)(二)物理性能检验(常规检验)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验,在实验室内进行1、长度:(1)概念:①伸直长度:伸直纤维两端间的距离②自然长度:自然伸展时两端间的距离。
相当于手扯长度。
(2)长度分布与工艺的关系长短与整齐度决定着成纱质量的好坏,生产效率的高低及工艺参数的制定。
(3)长度指标的测定:A、遂根测量——基础方法B、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朱可夫长度仪)C、梳片式长度分析仪D、光电长度仪(手扯长度仪,照影机)E、YG081纤维长度分析仪(电容式)2、细度:(1)概念:纤维的直径或截面面积的大小。
(2)细度与成纱质量(3)细度指标:我国目前规定细度法定计量单位为特克斯。
特克斯:单位长度(1000米)纤维的质量数(克)(分特克斯,符号含义)(特克斯)旦尼尔:(旦 )公制支数:(公支)马克隆尼值 M:用马克隆尼气流仪测得的综合表达棉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指标。
值越大,纤维越粗。
(4)细度测定:(原理、指标)①中段切断称重法(注意教材第25页图1-4的介绍)②气流仪法③其它方法:A:测长称重法(单根)B显微放大投影法(宽度、截面积)3、成熟度:(1)概念:棉纤维细胞壁的加厚程度。
4、强度:(1)概念:强力:纤维拉伸到断裂所需的外力。
强度:拉断单位细度纤维所需的外力。
(2)指标:(单纤维)断裂长度。
单位是千米,但表示的是纤维的相对强弱。
定义:自身重力等于纤维断裂强力时纤维所具的长度。
(千米)(3)测量:①摆锤式(Y162)束纤维强力机②单纤维强力仪5、天然转曲:转曲的存在,使抱合力增大,有利于纺纱,提高产品的质量。
形成原因: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微原纤集体性沿纤维轴向的螺旋变向所致。
6、综合检验与可纺性能:(1)手感目测:用手扯、手捏、手摸、耳听、鼻闻等。
主要评价:长度及整齐度,强度,弹性,成熟度,色泽,抱合力,柔软性,杂质疵点及其他质量问题等。
(2)仪器检验:实验室专门仪器进行单项性测试,如长度、细度……,结果准确,可靠、稳定。
(3)单唛试纺现在有小型试纺机,可加工棉花50g。
7、其他性能:(1)物理性能:①光学性能;②热学性能;③电学性能;④密度;⑤服用性能。
优点:吸湿好,透气,保暖,抗溶,染色好……。
缺点:耐用差,抗皱免烫差,外观保持性差,易发霉,弹性差……。
(2)化学性能:①水的作用:不溶于水,但会膨胀,纵:1-2%,横40-45%②酸的作用:酸会使纤维素水解,或发生酯化反应,对棉纤维的破坏能力,随强解,浓度,时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不耐酸。
③碱的作用:纤维在碱中很稳定,不会被破坏。
可利用碱的作用机理对棉纤维进行变性处理:如提高强度,吸湿少,染色少,光泽和尺寸稳定性。
④氧化剂的作用:氧化剂会使纤维素发生降解破坏,特别在碱性条件下更严重。
⑤微生物的作用:在潮湿条件下,微生物使纤维变质变色而破坏。
⑥有机溶剂的作用:不溶于一般溶剂。
第二节麻纤维一、麻纤维的种类它有韧皮纤维和叶纤维两大类,所以麻纤维是韧皮纤维和叶纤维的总称。
韧皮纤维;叶纤维。
韧皮纤维中的苎麻、亚麻是优良的麻种,可纺性能好,是织造夏季衣料的良好材料。
用它们织成的织物挺括,吸汗,不贴身,透气,凉爽。
二、麻纤维的化学组成:麻与棉同是天然纤维素,所以化学组成差不多。
半纤维素:木糖或甘露糖等组成的多糖的总称(多缩戊糖)三、麻纤维的形态特征(一)横截形态特征苎麻:横截面呈腰园形,有中腔,胞壁上有裂纹。
亚麻和黄麻的横截面呈多角形(五或六角)边有中腔,(以上是单纤维)(二)纵向形态特征:苎麻:比较平直,有横节,竖纹亚麻:细长的两端封闭的尖状体,表面比较平滑但有横向裂节。
四、麻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思考题:1.棉纤维的品种、初加工方式、生长发育特点及形态特征。
2.棉纤维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结构特点。
天然蛋白质纤维第一节毛一、特种动物毛的品种,性能及用途(一)山羊绒(开司米)从绒山羊和能抓绒的山羊身上取得的绒毛。
是品质极优的毛纤维,产地主要在大西北(内蒙、新疆、陕西、甘肃、宁夏、辽宁等)每头羊每年可产200克左右的绒,个别可达600克/羊。
山羊绒具有细而轻柔、手感滑糯,保暖性好等特性,可纯纺或混纺制成各种高档名贵纺织品。
我国的山羊绒品质最优。
(二)马海毛(安哥拉山羊毛)是光泽很强的长山羊毛(mohair)。
一种中多用型纤维,可纯纺、混纺,可制作西服面料,提花毛毡,长毛绒,银枪大衣呢,雪花呢等高档纺织品。
(三)兔毛。
细而轻柔,保暖性很好,兔毛织物,手感特别轻滑,弹性也好。
(四)驼绒。
(五)牦牛绒。
(六)其它:如羊驼毛二、羊毛的种类(一)细羊毛:澳大利亚美利奴细羊毛直径在25μm以下,毛丛长度5-12cm。
(二)半细毛:平均直径15~37μm,长5~15厘米的同质毛。
(三)长羊毛:长度特长(15~30厘米)和光泽明亮为主要特征的绵羊毛。
(四)杂交种羊毛。
(五)粗羊毛:指毛被中兼有发毛和绒毛的异质毛。
三、羊毛的形成及形态结构(一)形成(二)结构。
羊毛径向从外向里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
(稍加解释)四、羊毛的品质特征(一)细度:毛纤维的截面近似园形。
1、羊毛细度的变化概况从根部到稍部的细度变化如下图:2、细度的表达。
(1)平均直径及细度不匀(2)间接指标:特克斯、旦尼尔、公制支数等均可使用。
(3)品质支数。
4、细度的测量方法:(1)目测法(2)仪器测定法①显微镜投影法②中段切断称重法(测长称重法)③气流仪法④电子式测量仪(光电式计算机图像法,激光式细度仪)(二)长度:自然长度伸直长度(三)卷曲大多数羊毛均具有卷曲,卷曲的存在有助于改善纺纱性能和成品的手感与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