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栾俊强摘要 目的评价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1]。

方法对6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头孢噻肟钠或头孢唑啉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A组)。

与单独用阿奇霉素(B组)50例、单独用头孢菌素(C组)64例做对照。

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A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用阿奇霉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较单独用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疗效好且较安全。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临床疗效;安全性呼吸道感染已成为最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中肺炎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案随着呼吸道病原体的变化和细菌耐药上升也发生了变化,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观察头孢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76例,其中男99例,女77例,年龄4个月~11岁。

平均年龄(3 52!1 26)岁,病程2~7d,平均(3 68!0 78)d。

全部病例均符合∀诸富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病发症,并除外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及支气管异物等疾病[2]。

(临床表现:咳嗽,气急,部分患儿发热,肺部闻及广泛或散在哮鸣音和(或)中、细湿啰音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模糊,或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或小点片状阴影。

用药前除呼吸道症状外,均无呕吐、腹泻、皮疹)。

随机分为3组,A组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分别为22例,23例,17例;B组分别为18例,19例,13例;C组分别为23例,22例,19例。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心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心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心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心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干预组与单纯干预组,每组各有患儿29例。

单纯干预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干预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头孢呋心酯胶囊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对比。

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联合干预组显著优于单纯干预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联合干预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单纯干预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将阿奇霉素+头孢呋心酯胶囊结合方法应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奇霉素;头孢呋心酯胶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全年皆可发病,一般好发于冬春季节、气候剧变时。

西医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以抗病毒、抗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是小儿身体各组织、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某些抗感染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诱发二重感染,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1]。

为了探讨更为有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本文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9例,采用阿奇霉素+头孢呋心酯胶囊治疗,治疗效果较显著,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联合干预组与单纯干预组,每组各有患儿29例。

单纯干预组患儿29例,包括男孩15例,女孩14例;年龄2岁-8岁,平均年龄(4.76±1.21)岁;体重9kg-26kg,平均体重(14.63±3.72)kg;病程12h-48h,平均病程(20.76±4.65)h;体温38.3℃-39.2℃,平均体温(38.75±0.42)℃。

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本次研究为了探究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从研究结果来看,两者联用的治疗效果明显要高于单用头孢丙烯,而且两者联用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发生明显的提高,充分说明了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联合使用的药物安全性也得到肯定,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头孢丙烯;阿奇霉素;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
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是临床上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1]。发生感染后婴幼儿主要有黏膜肿胀和呼吸道的梗阻症状,对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头孢丙烯和阿奇霉素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药物,单对于两者联用的效果尚未有太多的研究,本次研究就是探究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用头孢丙烯治疗。头孢丙烯(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0.25g*6s;国药准字H20041960),用法为:15mg/kg.d,2次/d,疗程为10d。
研究组采用头孢丙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头孢丙烯(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0.25g*6s;国药准字H20041960),用法为:15mg/kg.d,2次/d,疗程为10d。阿奇霉素(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0.25g*8s;国药准字H20063937),用法为:10mg/kg.d,1次/d,疗程为3d。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判定标准:治愈:咳嗽、咽痛、流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在复查血常规时,其各项指标均以恢复至正常范围;显效:咳嗽、咽痛、流涕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儿体温明显下降,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各项指标也在正常范围以上。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患有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并分为观察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对照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头孢唑林钠和阿奇霉素),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据相关的医学资料报道,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我院选取了65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联合用药(头孢唑林钠和阿奇霉素),以此观察患儿的疗效成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随机选取我院130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接收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并分为观察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对照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观察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5例,其中男33例,女32例,年龄在2岁到6岁,平均年龄(3.34±1.34)岁。

对照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5例,其中男32例,女33例,年龄在2岁至7岁,平均年龄(3.36±1.35)岁。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等,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生产批号:20091012,国药准字H20093335)每日一次,一次0.5g。

观察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头孢唑林钠和阿奇霉素)阿奇霉素的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头孢唑林钠(生产批号:200041010,国药准字︰H20045015)每日3次静脉注射,每次50mg[1]。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9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替安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替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

观察组的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观察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头孢替安;阿奇霉素;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疾病,其中下呼吸道感染者占65%左右,是引发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有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多发于冬春及秋冬,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气喘、气促等。

临床上以往多采用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应用,病菌耐药性不断提高,给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为了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作者对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主要有喘息、咳嗽、肺部啰音及体温升高等。

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①起病急,咳嗽及发热时间≤7 d;②咳嗽、发热、肺部啰音、呼吸急促、喘鸣音、喘息或胸部凹陷,具有≥2项体征;③经胸部X线片检查存在肺纹理增加、支气管周浸润、肺门旁浸润、胸腔积液、片状阴影等。

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②年龄0.05),具有可比性。

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及肺疾病中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及肺疾病中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及肺疾病中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及肺疾病中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该院收治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171例呼吸道感染及肺疾病患儿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该院同期收治的采用乳酸糖红霉素治疗的16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减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X线阴影消失时间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呈正性相关,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奇霉素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效等特点,更好地避免细菌产生耐药和感染复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儿科临床上推广,特别是在小儿呼吸道及肺疾病中值得使用。

标签:阿奇霉素;呼吸道及肺疾病;有效性;安全性目前,抗生素作为抗感染治疗中的主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也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衡量指标。

尤其对小儿来说,其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不健全,对药物的耐受性差,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据WHO和国际儿童基金会报告,全球每年有1 08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疾病与损伤有直接关系,有1/3是死于不安全、合理用药[1]。

呼吸道感染及肺疾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其他疾病的60.1~73.6%[2]。

阿奇霉素(AZ)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广泛使用,为进一步探讨其在小儿呼吸道及肺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对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171例患儿进行观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该院收治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171例呼吸道感染及肺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男98例,女73例,年龄11个月—10岁,平均(4.8±0.6)岁,病程3~16 d,平均(5.7±1.0)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症状,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例,急性扁桃体炎14例,毛细支气管炎25例,支气管哮喘11例,肺炎感染并变异性咳嗽13例,细菌性肺炎17例,支原体肺炎40例。

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疗效观察

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疗效观察

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疗效观察孙秀丽【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采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8【总页数】2页(P1445-1446)【关键词】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小儿;细菌性肺炎【作者】孙秀丽【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河南商丘 47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小儿细菌性肺炎是一种高发儿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及呼吸困难等[1]。

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该病可能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造成影响[2]。

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效果较好[3]。

本研究采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肺炎患儿,并与单纯头孢呋辛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3个月~4岁,平均(2.49±0.36)岁;病程为1~11 d,平均(4.43±0.42)d。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个月~3岁,平均(2.22±0.31)岁;病程为2~11 d,平均(4.67±0.38)d。

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120• 临床研究 •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韩玉秋(朝阳市第二医院药剂科,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目的研究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1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74例。

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消退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6%,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6%,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2.14±1.32)d、咳嗽消退时间(4.55±0.85)d,对照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4.32±1.17)d,咳嗽消退时间(8.19±0.97)d,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采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的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都比较理想。

【关键词】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R72 .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7-0120-02儿童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1-2]。

儿童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此类疾病一般是由于病毒入侵所引起,患儿易产生流鼻涕、咽喉疼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连续应用5 d。

实验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 mg,每次5 min,每天2次,连续应用5 d。

对两组患者咽部变化进行定期观察,治疗完成6个月后开展电子鼻咽镜复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呋辛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孙金凤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4期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9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

A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B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C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酯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

观察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7%(2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 B组总有效率为80.0%(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 C组总有效率为93.3%(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

所有患儿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结论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呋辛酯胶囊和阿奇霉素单药给药,不良反应并未因联合治疗增多,安全性好。

【关键词】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联合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90例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本院就诊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0.9~10岁之间,平均年龄4.9岁,无中途退出治疗者。

90例患儿中均无对头孢呋辛酯以及阿奇霉素药物过敏者,如若过敏,禁忌服用该药且不能入选。

入选条件包括:血白细胞总数超过
10×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体温超过37.5℃,临床表现有咳嗽、咽喉肿痛、咽、扁桃体充血。

A组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0.9~8.8岁,平均年龄3.7岁,采用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B组30例患儿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2~9.2岁,平均年龄5.5岁,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C组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10岁,平均年龄5.5岁,采用头孢呋辛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除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外,均进行常规的病历测定,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血清抗体测定以及咽式子分离培养。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药物及给药方法 A组口服头孢呋辛酯胶囊(西安大恒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八奇,规格:0.125 g,国药准字H20052637),按体重20 mg/(kg·d),分2次服用,连服5 d;B组口服阿奇霉素(深圳智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达立新,规格:0.125 g/粒,国药准字H20000401), 12 mg/kg顿服(1 d不超过0.5 g),连服5 d;C组口服头孢呋辛酯胶囊、阿奇霉素,剂量和疗程同上。

1. 3 疗效判定标准无效是指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体温不降或升高、临床症状体征加重或无好转。

显效是指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范围、体温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好转;治愈是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体温正常;复发是指血白细胞计数降低、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后加重。

1. 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危险因素筛查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P
2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7%(2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 B组总有效率为80.0%(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 C组总有效率为93.3%(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头孢呋辛酯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最好(28例),优于单药给药,不良反应并未因联合治疗增多,安全性好。

所有患儿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支原体、细菌、衣原体感染。

达立新是新上市的第二代头孢菌素, 15 mg/(kg·d), 2次/d,进食不影响其吸收。

在已报道的治疗成人社区性呼吸道感染中显示达立新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正确及时地选用抗生素尤为重要。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因其具有独特的良好的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而且依从性和安全性好,因此,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社区院内感染和获得性感染的治疗中,尤其是非典型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等的感染。

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包括衣原体、支原体)中八奇和达立新联合治疗疗效更好更安全,在保证有效率的前提下,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没有增加。

因此,在无细菌检查,同时其他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或无效时,应首先考虑进行药物联合治疗,前提是不要滥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王明贵,张英媛.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新药与临床, 2013, 16(1):38-40.
[2] 王辉,刘勇.中国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 27(3):155-160.
[3] 许永江.头孢曲松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82例临床分析.海峡药学, 2011(8): 130-131.
[收稿日期:2014-07-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