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标准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患者部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变时流行。
由于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为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有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入侵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患病。
【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急。
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胃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潜伏期1-2日,最短数小时,最长3天。
起病多急骤,症状变化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临床表现和轻重程度差异颇大。
(1)单纯型:最为常见,先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继之全身不适,腰背发酸、四肢疼痛,头昏、头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热可高达39-40℃,一般持续2-3天渐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标准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患者部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变时流行。
由于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为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有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入侵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患病。
【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急。
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胃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潜伏期1-2日,最短数小时,最长3天。
起病多急躲,症状变化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临床表现和轻重程度差异颇大。
(1)单纯型:最为常见,先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继之全身不适,腰背发酸、四肢疼痛,头昏、头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热可高达39Y(TC,一般持续2-3天渐降。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

鉴别诊断
过敏性鼻炎 • 起病急 • 诱因:冷空气、吸入过敏源、闻到异味 • 症状主要局限在头面部:鼻腔发痒、频繁打喷嚏、 流清水样鼻涕、 眼发痒、流泪、双耳内发痒;少有其他全身症状
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前驱期
• 麻疹 • 脊髓灰质炎 • 脑炎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1
鉴别诊断
流感
病原体
流感病毒
7
临床表现
常见病因:多数为病毒、少数为细菌 诱因:寒冷或气温急剧变化时、劳累、受凉 病变部位:鼻腔、咽腔、喉部 性质:急性炎症 特点:自限性,持续1~2周 症状:起病急,初起咽干痒,频繁打喷嚏,鼻塞、流清涕,咳 嗽,发热,头疼,全身肌肉关节痛,部分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状 体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充血
8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 比例升高,多见疾病早期。 •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 左移现象,CRP升高。
9
并发症
上:急性鼻炎,鼻窦炎 左右:中耳炎 前:口腔炎,牙龈炎,口腔溃疡 后:咽后壁脓肿 下:支气管炎,肺炎、诱发哮喘发作 远处:败血症,脑膜炎 远期:部分患者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
大环内酯: 发热、皮疹、胃肠反应、肝功能损害 头孢菌素: 发热皮疹、胃肠反应、肝肾功能损害 氟喹诺酮类:皮疹、胃肠反应、肝肾功能损害、
白细胞减少、影响孕妇、儿童骨骼发育
浪费大量医疗资源 22
抗生素的选用
患感冒后没有必要,也不能无指证地应用抗菌药物
应用指证 •确有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 •WBC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CRP升高 •可根据痰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如青霉素、一代头孢、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Z URTI f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
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
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Z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 J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约占20%~30% ,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2019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

2019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
诊疗指南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疤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
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
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
上感是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l]。
(二)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
1.普通感冒: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医中药治疗感冒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
五、疾病健康管理
(一)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受凉、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保待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在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戒烟;防止交叉感染。
(二)增强免疫力
注意劳逸结合,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机体抵抗力及抗寒能力。
(三)识别并发症并及时就诊
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 或出现耳鸣、 耳痛、 外耳道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或恢复期出现胸闷、心悸, 眼脸浮肿、 腰酸或关节疼痛者, 及时就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该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
病毒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变时流行。
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因为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为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有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入侵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
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患病。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急。
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胃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潜伏期1-2日,最短数小时,最长3天。
起病多急骤,症状变化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临床表现和轻重程度差异颇大。
1.单纯型: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开始出现畏寒或寒战、发热,接着全身不适、腰背酸痛、四肢疼痛、头昏头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

影像学检查:进行X光 片、CT等检查,了解 患者的肺部情况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 果,综合判断是否为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
鉴别诊断:与其他呼吸 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 炎、鼻窦炎等进行鉴别 诊断,明确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 症状较轻, 病程较短, 一般无发热 或低热,无 全身症状。
2 免接触感染源等。
3
避免接触感冒病毒,
如避免在人群密集
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康复治疗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2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烟雾等不良环境。 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流行性感冒: 症状较重, 病程较长, 常有发热、 全身酸痛、 乏力等症状。
急性支气管 炎:咳嗽、 咳痰、胸闷 等症状较明 显,肺部听 诊可闻及干 湿啰音。
急性肺炎: 发热、咳嗽、 咳痰、胸痛 等症状较明 显,肺部听 诊可闻及湿 啰音。
急性鼻窦炎: 鼻塞、流涕、 头痛等症状 较明显,鼻 窦CT可明确 诊断。
鼻咽分泌物,进行病 毒检测,如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04 病原学检查:如病毒
分离、细菌培养等, 明确病原体,指导治 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和 方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根据病 原体选择合适的抗
生素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4
惯:多喝水、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过度劳累等
缓解症状:使用解 热镇痛药、抗过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两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 组病 毒引起,多见于夏秋两季。急性 起病、高热、流涎、咽痛、拒食 、呕吐等;咽部明显充血,咽腭 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 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 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一周左
右。
(1) (2)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 型引起,多见于春夏季节,可在 儿童较集中的地方引起小流行, 临床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 特征。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 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 泡性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
日,疗程3~5日。
金刚烷胺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2毫 克/公斤/次,每日二次,一般疗程 3~5日,不超过10天。其制剂流感糖 浆(0.5%),1~2岁用4毫升/次,~4岁 5~6毫升/次,~6岁7~8毫升/次,≥7 岁9~10毫升/次,每日二次,疗程同
上。
3、对症治疗
1)降温 高热时物理降温(温水擦浴) ,或用退热剂,如对乙酰氨基酚
10~15毫克/公斤/次或布洛芬5~10毫 克/公斤/次。婴幼儿可用安乃近滴鼻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但年幼病重,有细菌感染可能或有并发症时可选用磺胺药口服或青霉素肌注。
(3)年长儿近似成人,全身症状轻而局部症状重,可诉头痛、咽痛或腹痛。 1、适当休息,注意隔离,多饮水,近易消化饮食。 2)有无声音嘶哑,语音不清,头后仰、发热等喉炎或咽后壁脓肿的表现。 5﹪,每2小时滴一次或雾化吸入,或口含服片剂2毫克1次, 4~6次/日,疗程3~5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感冒,是指喉部以上 呼吸道的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它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可诊断为“急性鼻咽 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引起上呼 吸道感染的病原约90%以上的病原体为病毒, 主要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 病毒,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芬,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镇静作用,治
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也无成瘾性。
2009年《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 热用药》建议儿童禁用具有成瘾性的中枢性镇咳 药,如可待因及含可待因的复方制剂。英国胸科 学会指南指出,阿片类镇咳药可待因疗效并不优
有关退热剂比较合理的交替方法
布洛芬10mg/kg,4小时热不退或又上升,服用对
乙酰氨基酚15mg/kg。如4小时后热仍不退或又上 升,继续每4小时交替。
对乙酰氨基酚15mg/kg,4小时热不退或又上升, 服用布洛芬10mg/kg,如4小时后热仍不退或上升, 继续每4小时交替。
有关退热剂的不合理应用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 范诊治专家共识 (2013年)
主要内容
一、前言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 三、临床表现 四、并发症 五、诊断与鉴别原则 六、治疗及预防 七、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八、预防
一、前言
普通感冒即急性鼻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URTIs) 的一个最常见类型,也是儿科容易滥用抗菌药物的 疾病,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年幼儿,每年最多 可达 5~7 次 / 年。普通感冒影响患儿的健康和学习积 极性,可能并发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乃 至肺炎等;另一方面,小儿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等 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用药不当较易引起不良反应, 甚至对健康造成的危害甚于疾病本身。
性体质儿童易患感冒,而其鼻炎症状又常与普通感冒相
混淆。免疫缺陷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普通感冒患儿症状
多较严重。
三、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常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尤其冬春季,起
病较早,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塞、流
清水样鼻涕、咽部充血等症状,始于感染后的10~12h,
2~3d 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约为 7~10d , 部 分 患 儿 症 状 可 持 续 到 3 周 甚 至 更 长 。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口服,间隔时间 ≥4h,每天最多4次( lla ) 。用药不超过3天 (lb) 布洛芬:5-10mg/kg,口服,每6h1次,每天最多4 次(la)
------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 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区别
退热剂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
是否可以交替应用退热剂?
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 用方法:
先用布洛芬10mg/kg,4h后对乙酰氨基酚15mg/kg(1项la研 究) 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4h后布洛芬5mg/kg每4h交替使 用,疗程不超过3d (1项lb研究)
------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 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
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原引起,病毒病原占了突出地
位,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见(30%~50%),其次为冠状病 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 (5%)、腺病毒(<5%)和肠道病毒(<5%)等。营养不
良、贫血、维生素AD缺乏、过度疲劳、着凉或缺乏锻炼、
居住环境拥挤、大气污染等均是普通感冒的诱因。特应
于右美沙芬,且不良反应更多,不推荐用于咳嗽
治疗。
⑸祛痰药:普通感冒者后期可有少量痰液,鼻分 泌物倒流也会带来类似“痰液”的感觉。 儿科常用的普通感冒治疗药物成分见表2,常 用复方制剂的组分见表3
表2 儿科常用的普通感冒治疗药物成分
表3 儿童普通感冒常用复方制剂的组分
注:“—”表示不含有该种成分
目前普通感冒发热已不使用阿司匹林儿童制
剂,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
的儿童不应使用阿司匹林。尼美舒利解热镇痛作
用和抗炎作用均较强。但该药在儿童治疗应用中 引起多起严重肝脏毒副反应,应引起我国儿科临 床的足够重视。尼美舒利不推荐作为退热首选药 物。
有关退热剂的合理应用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用法
研究显示小儿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时使用阿 司匹林,增加发生小儿患Reye综合征的危 险 因此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小儿中 应用(1项Ⅲ研究)
有关退热剂的不合理应用
安乃近?
安乃近可致中粒性细胞减少,儿童不推荐应用(1项Ⅲ 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0年代本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陆续
报道指出安乃近临床应用有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的
年长儿可能主诉咽痒、咽痛和咽部灼烧感。患儿可 因耳咽管阻塞出现听力减退,也可有流泪、味觉迟钝、呼 吸不畅、咳嗽、少量咳痰等症状,全身症状轻,发热不明
显或仅有低热。严重者则可高热,出现乏力、畏寒、四肢
酸痛、头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婴幼儿普通感冒往往鼻咽部卡他症状轻而全身症状 较重,常骤然起病,呈高热、咳嗽、食欲减退,可伴有
(三)药物治疗
1. 病因治疗
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
病毒药物,普通感冒者无需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 疗,可以试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喷鼻咽部。
2.对症治疗
⑴减充血剂:能使肿胀的鼻黏膜血管收缩,以 减轻鼻充血,缓解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减充血剂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d。给药方法有鼻 腔局部给药和全身口服给药,伪麻黄碱是儿科 最常用的口服鼻减充血剂。注意鼻腔长期使用 减充血剂有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和鼻黏膜充血 反弹。
(三)中药
中药的泛用、误用及其不良反应的报
道近年有所增多。临床实践中,普通感冒的中西 医结合疗法已被广泛采用,而许多治疗普通感冒
药物又同时含有中药和西药。应用中药时注意以
下几点 :
对其组分应充分了解; 选择最适宜的中药方剂或中西医混合药物,避免 错误用药; 需重视理化 性质的配伍,避免形成难溶性物质、 有毒化合物或酸碱中和等而造成的疗效下降; 注意药理作用的配伍,避免引起 生物效应的拮抗 作用。
⑵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抑制小血管扩张, 降低血管通透性,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患者的打 喷嚏和流涕等症状。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 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尚具有抗胆碱作用,有助于 减少鼻部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第二代抗组胺 药则无抗胆碱的作用。因此,第一代抗组胺药 (如氯苯那敏)及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通常 作为经典复方制剂被推荐用于普通感冒早期的对 症用药。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较大,如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 的危险,同时阿司匹林可以影响血小板的功能, 增加出现的几率
研究显示小儿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时使用阿司匹林, 增加发生小儿患Reye综合征的危险
因此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小儿中应用(1 项Ⅲ研究)
有关退热剂的不合理应用
注射赖氨匹林(赖氨酸阿司匹林)?
⑶解热镇痛药: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 和全身酸痛等症状。该类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等,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使体温调节
中枢的调定点下调,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出汗散
热而发挥解热作用。注意:诊断不明者应慎用解
热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影响诊断,过量使用解
热镇痛药物会损伤肝脏和消化道黏膜。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糖皮质激素是否可作为退热剂
鉴于缺乏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的任何国 内外研究证据和文献报道,反对使用糖皮 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Ⅳ)
⑷镇咳药: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周围性镇咳药,又 根据其是否具有成瘾性和麻醉作用又可分为依赖性和 非依赖性两类:a.依赖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可直接
抑制延髓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并具有镇痛和镇
退热持续时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维 持降温时间有差别,布洛芬维持时间长 退热起效时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 热起效时间都很短,但对乙酰氨基酚比布 洛芬起效时间更短 一些 特殊情况:在患儿低血容量情况下,使用 布洛芬退热,增加肾损害的机会(1项I b研 究)。在脱水、肾脏病或同时应用肾毒性 药物的患儿应慎用布洛芬。
危险,据此美国1977年停止该产品多种剂型的临床应用。
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
有关退热剂的不合理应用
尼美舒利?
22~140个月患儿,使用尼美舒利后短期内(10d) 不良反应有低体温、消化道出血和无症状肝酶升 高(Ic) 国外文献发现尼美舒利可引起肝脏不良反应,包 括严重不良反应,如肝炎、肝衰竭等。基于以上 原因,芬兰、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土耳其 等国家已相继暂停了该药的使用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5月下发通知:尼 美舒利作为解热药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腹痛、呕吐、腹泻、烦躁等,甚至高热惊厥。
四、并发症
多见于婴幼儿患者,波及临近器官或者向下
蔓延,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
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年长儿
患链球菌性咽炎2~4周后可能引起急性肾炎、风 湿热等,故需加强随访。
五、诊断与鉴别原则
(一)诊断原则 普通感冒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而诊断,但须 排除其他疾病,必须注意小儿多种传染病的前 驱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如麻疹、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脊髓灰质 炎、乙型脑炎、手足口病等,届时应结合传染 病的流行病史、接触史、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 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加以 鉴别
剂与退热药连用;给予无发热患儿使用含退热成分的复方
感冒制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等,以致超量用药并 增加不良反应。本共识推出治疗路径(图1)可供临床医 师参考。
图1 普通感冒临床治疗路径
注:A/D 第一代 抗组胺药/减充血 剂
(二)一般治疗
适当卧床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持鼻、咽 及口腔卫生。药物治疗应首选口服途径,避免盲目静 脉补液。静脉补液用于以下情况: 因感冒导致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而需要静脉给药; 因患儿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者; 因肠胃不适、呕吐而进食甚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