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该如何对其诊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该如何对其诊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该如何对其诊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集中在在人体咽喉部、鼻腔内的病变。

病毒、细菌是造成该病变的主要疾病因子。

在各类疾病因子的作用下,人们就会受到急性上呼吸感染的威胁。

那么,我们怎样才可以及早的辨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呢?如何诊治它呢?下面,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所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说是医学领域的多见病。

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会受到它的威胁,对自身的健康、生活质量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但在所有患者中,免疫系统本身较弱的人,其患病概率会明显增加。

感染持续时间不长,很容易经过调养自愈是它的主要特点。

当然,我们依然不能低估它的杀伤力,因为它还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并且会传染给他人,需要我们积极的防治。

在所有传染性疾病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比较普遍的一个,春季、冬季这些寒冷积极会呈现出小规模的流行趋势。

而引起感染的病毒、细菌多会由空气、飞沫传播,且这些病菌里只有20%左右的是细菌,其他疾病因子大部分都是病毒。

临床上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具体包括艾克病毒、腺病毒等。

二、如何诊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为重要,可是不论是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是治疗它,都需要我们按照该疾病的诊疗指南,科学的完成相关工作。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医学领域中,医生进行诊断工作时会记录患者临床表现。

然后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以及以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身体表征,二者的异同之处都可以说明患者病变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出现头痛、咽喉干、发烧、咽喉发痒、鼻腔内有分泌物等症状,患者发病期间体温甚至会超过39摄氏度。

在评估患者患病风险后,为了进一步确认,患者也应借助“查体”、“外周血常规”、“X线胸片”的检查,进行进一步诊断。

其中查体检查就是通过查看患者有无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触痛、咽部充血、咽喉部有喘鸣音等情况,对急性上呼吸到感染实施诊断。

其他两项检查则是利用具体的检查项目,结合白细胞、淋巴细胞、中粒性细胞、肺部病变情况等指标,确定患者疾病类型。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

邛崃市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手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1. 轻症无热或低热。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

2. 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见于病毒感染。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

轻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建议用复方对乙氨基酚或者酚氨咖敏片重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以下情况需要加用抗生素:( 1 )六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较高者。

(2)发热较高持续不退,一般状况较重者。

(3)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4)已并发中耳炎。

(5)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

可根据情况酌情选用B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更严重者收入住院治疗。

二、急性支气管炎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诊断:1 轻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嗽为干咳或咳出少量粘液痰。

2 重症:除上述表现外伴发热,咳嗽加剧,分泌物逐渐增多,痰呈粘液脓。

肺部出现出现粗、中湿罗音。

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

X 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

治疗原则:1. 注意保暖,适当休息,多饮水2. 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

常用喷托维林、盐酸溴已新、氨溴索等。

伴发热、全身酸痛时可服对乙氨基酚片、吲哚美辛等。

3. 如有细菌感染可酌情选用B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气急、哮喘则用氨茶碱。

有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建议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诊断:1.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 个月,连续2 年或以上者2. 每年发病不足3 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 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详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详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流程(2015年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

临床表现1。

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④镇咳: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者,可给予氢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等镇咳药。
上呼吸道感染具体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
(2)病因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广 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 缩短病程。
②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 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 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4.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细胞数和蛋白可正常或升 高;急性坏死性脑病典型 表现为细胞数大致正常,蛋白增高。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1)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 荧光法。抗原检测速度 快,但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病毒抗原 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
(2)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 亚型。目前主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 快速多重 PCR。荧光定量 PCR 法可 检测呼吸道标本(鼻拭子、咽 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 且可区分 流感病毒亚型。对重症患者,检测下呼吸道(痰或气管抽取物) 标本更 加准确。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 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 48小时内进行抗 病毒治疗可减少并 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 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 48 小时内, 充分 评价风险和收益后,再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 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 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 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第10页
诊疗
临床诊疗 判别诊疗 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第11页
临床诊疗
具备上述危险原因及经典症状、体征可临床诊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第12页
判别诊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与变应性鼻炎相判别。百日咳、猩红热、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急性传染病早期常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等,应与本病判别。在上述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域对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亲密观察,进行必要相关试验室检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第19页
惯用解热镇痛药种类
主要针对普通感冒患者发烧、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对乙酰氨基酚是其中较为惯用药品——年《普通感冒规范诊治教授共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第20页Fra bibliotek对症治疗
缓解鼻塞 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咽痛等症状者,可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药品,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抗过敏 有喷嚏频繁,流涕量多等症状患者,可酌情选取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品。为了减轻这类药品引发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宜在临睡前服用。
第32页
中医中药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能够选取中成药治疗,有很好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可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相关规范执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第33页
谢 谢 聆 听!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第34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第9页
试验室检验
病毒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严重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百分比能够降低。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出现核左移现象。病原学检验可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和当地医院条件合理安排病原学检验,可采取RT-PCR检测病毒核酸明确病毒类型,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病毒抗体水平,以及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病毒和细菌。脓性分泌物可作细菌学培养和药品敏感性试验,有利于细菌感染诊疗和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

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

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南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0-J06/J00-J06)诊断:1.轻症无热或低热。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

2.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见于病毒感染。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

轻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建议用复方对乙氨基酚或者酚氨咖敏片重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甾体消炎药以下情况需要加用抗生素:(1)六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较高者。

(2)发热较高持续不退,一般状况较重者。

(3)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4)已并发中耳炎。

(5)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

可根据情况酌情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更严重者收入住院治疗。

二、急性支气管炎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J20 904 J20)诊断:1轻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嗽为干咳或咳出少量粘液痰。

2重症:除上述表现外伴发热,咳嗽加剧,分泌物逐渐增多,痰呈粘液脓。

肺部出现出现粗、中湿罗音。

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

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

治疗原则:1.注意保暖,适当休息,多饮水2.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

常用喷托维林、盐酸溴已新、氨溴索等。

伴发热、全身酸痛时可服对乙氨基酚片、吲哚美辛等。

3.如有细菌感染可酌情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气急、哮喘则用氨茶碱。

有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建议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J44 101 J44)诊断: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分以下类型:(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和上呼吸道卡他,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于、咽痒或烧的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听力减退,流泪。

呼吸不畅,声嘶和少许咳嗽。

个别病例有低热,畏寒、头痛。

检查可有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天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毒性咽炎的特征是咽部发痒和灼热感,但不剧烈。

急性喉炎的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喉部疼痛,常有发热,咽炎和咳嗽。

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

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三)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疤疹及浅表溃疡。

(四)咽结膜热: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

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一)血象:病毒性感染血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毒和病毒抗体测定及细菌培养加药敏:以判断病毒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治疗原则】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喝水,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一、对症处理:应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

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三、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感染药物,经验用药可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分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和上呼吸道卡他,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于、咽痒或烧的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听力减退,流泪。

呼吸不畅,声嘶和少许咳嗽。

个别病例有低热,畏寒、头痛。

检查可有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天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毒性咽炎的特征是咽部发痒和灼热感,但不剧烈。

急性喉炎的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喉部疼痛,常有发热,咽炎和咳嗽。

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

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三)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
色疤疹及浅表溃疡。

(四)咽结膜热: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

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
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
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
(一)血象:病毒性感染血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毒和病毒抗体测定及细菌培养加药敏:以判断病毒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治疗原则】
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喝水,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一、对症处理:应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
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

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三、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感
染药物,经验用药可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