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指南

合集下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一、定义与分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占70% ~ 80%,细菌感染占20% ~30%。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可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急性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

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病程约1周。

(四)咽结膜热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

病程4~6 d。

(五)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

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步骤1.病史: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干、咽痒为临床表现,可合并发热、头痛,咽炎患者可出现咽痒、咽痛。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要点】
1.普通感冒型:早期症状为咽部不适,咽部干燥或咽痛,继之流涕,
鼻塞,打喷嚏,咳嗽。

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
等。

2.咽炎型:咽痛,并伴有流涕,鼻塞,轻度头痛,咳嗽和全身不适。

咽部检查:局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时有粘液分泌物。

3.流感综合征型:突然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头痛,全身肌肉酸
痛,乏力,咽喉痛,鼻粘膜充血,咳嗽等。

【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卧床休息,禁止吸烟,多饮水,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与
湿度。

2.对症治疗:解热镇痛,镇咳祛痰,雾化吸入,如确定合并有细菌感
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可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

3.病因治疗:抗病毒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要点】
1.症状:多急性发病,畏寒,寒战;高热,咽痛,头痛,乏力及肢体
酸痛。

2.体征:咽部局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红肿,有时伴斑点状脓性分泌
物,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并压痛。

3.检验:血白细胞增高,粒细胞轻度左移,咽拭子培养可有致病菌生
长。

4.并发症:可有副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风湿病或肾炎
等。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同病毒性上感。

2.抗菌治疗则根据临床情况给予适宜抗生素。

2002年10月修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多。

每人每年常有数次,一般通过飞沫传染及直接接触,偶可通过肠道。

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约占10%,另外还有肺炎支原体。

【诊断】(一)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居多,临床最多见。

早期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咽痛、鼻塞、喷嚏、咳嗽。

可有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

如病变侵犯到喉部可有声音嘶哑。

病程3~7天,但也可更长或甚至持续数周。

(二)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

除有流涕、鼻塞、咳嗽和全身不适外,咽部可见疱疹,周围有红晕,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好发于春夏季,体检发现咽部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病程1~2周。

(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增多,血沉稍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加。

【治疗】(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食易消化食物,增加维生素,保持室内通风,适宜的温湿度。

(二)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剂,鼻堵严重给滴鼻剂等。

(三)病因治疗:因上感多为病毒所致,目前尚无较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现常用有病毒唑口服或静点;双黄连对病毒也有效。

早期、有条件时可选用干扰素。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素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指南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发率较高,起病原因与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以及鼻塞等表现。

如症状持续发展,则会影响到上呼吸道功能,继而累积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该病特别复杂,一旦发病应当给予消炎药物治疗,下述几种消化药物可促进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恢复。

一、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原则1、应注意询问的重点:过敏性鼻炎发作与环境或温度的突然变化有关,也会因为异常的气味所发病,比如灰尘、花粉等,在一分钟或1~2小时内能治愈。

鼻腔分泌物图片检查能发现有是酸性粒细胞,流感具有明显的流行史,全身症状严重,产生高热、肌肉酸痛或结膜炎等症状。

2、联合用药:早期上呼吸道感染应采用抗病毒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选择对症治疗,同时还需要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如果有细菌感染,可同时使用抗菌或抗炎的药物联合治疗,常见的药物的成分和作用都需要结合患者实际的症状表现。

3、对症用药:流鼻涕和打喷嚏时使用弗雷他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鼻塞使用盐酸伪麻黄碱;发热或头痛神对氨基酚和布洛芬;咳嗽使用右美沙芬或浓盐氨溴索;抗病毒药物包括抗病毒口服液和利巴韦林等,抗菌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和罗红霉素等;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有氨基酸、维生素C和蜂胶等。

二、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用药1、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

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

用退热药物前,先看好说明,因为不同月龄、年龄的孩子用药剂量也不一样,因此,要结合自家孩子的月龄,合理用药,每日的用药次数也要严格遵照说明,不要因为为孩子退热心急,而多次用药,这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2、麻黄碱(用于缓解鼻塞)麻黄碱可以减充血剂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3、抗组胺药用于缓解感冒时打喷嚏和流鼻涕等症状。

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03
3. 血清学检测
检测特异性抗体,如IgM、IgG ,帮助判断感染病原体的种类

影像学诊断方法
1. X线胸片:常规拍摄正侧位胸片,观察 肺部有无病变、炎症渗出等。
3. 超声检查:适用于儿童或不宜接受放 射线检查的患者,观察肺部和纵隔病变

2. CT扫描:对于复杂病例或疑似并发症 的患者,CT扫描能更详细地评估肺部情 况。
心肌营养药等。
04
预防与康复指导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适度运动,保持心 情愉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
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 品后,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避免接触病原体
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尤其要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接触已 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在 密闭环境下,有助于降低病原体在 室内传播的风险。
康复期患者的日常护理
01
02
03
保暖
康复期患者要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 污浊,有助于康复。
充足休息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 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康复期患者的营养与锻炼指导
发病率与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极为常见的 疾病,发病率高,特别是在季节 变化、气温波动大时更易发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飞沫、接触 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 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指南引言: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影响口腔、咽喉、喉、鼻和鼻窦的疾病。

这些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但也可能由细菌感染引发。

在临床实践中,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不正确的使用已经导致了细菌耐药问题的加剧。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上呼吸道感染管理的关键一环,本文将为您介绍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的指南。

一、病原菌特点和常见致病菌: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细菌感染通常较少见,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临床症状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其他疾病时,细菌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1. 区分病毒和细菌感染: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尽量确定感染的病原类型。

例如,病毒感染通常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而细菌感染则可能出现高热、咽痛等症状。

2. 仅对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由于病毒感染无法通过抗生素治疗,因此应仅在确定为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3.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果确定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应进行药敏试验,以确保药物的选择是对的。

药敏试验可以指导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4. 因人而异的治疗:不同的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细菌感染风险和抗生素耐受性。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妊娠状况、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病史。

三、抗生素的常用选择: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以下几种:1. 青霉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G、青霉素V等。

这些药物对于多种细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但近年来由于耐药问题的增加,使用时需要谨慎。

2. 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这些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用于对多种细菌感染的治疗。

3. 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氨苄、头孢呋辛等。

这些药物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和部分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好的覆盖范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指南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临床表现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一般治疗、4.并发症治疗。

用药原则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蓝芩口服液、清开灵等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高龄及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使用1~2代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以选用喹诺酮类。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

疾病描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症状体征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体检: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

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

疾病病因注意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

诊断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

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

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秋,警惕呼吸道疾病2004年09月06日09:55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秋意渐浓,孩子和大人都感到神清气爽。

而进入深秋以后,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均易首先侵犯呼吸道,宝宝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开始上升。

父母们应对呼吸道疾病有所了解。

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哮喘等。

推荐阅读--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儿童哮喘新疗法(图)小儿感冒用药诀窍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特点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为“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病。

“上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候。

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感冒的病人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唾液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就有可能通过呼吸被传染,感冒也可由玩具、衣物等间接传染给宝宝。

宝宝得了感冒,通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如喉炎、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

家庭护理宝宝的年龄越小,对他的护理就越重要:宝宝的病房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且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湿润。

在饮食方面,宝宝感冒后要多喝水或稀释过的果汁,吃适量的水果,饮食宜喂食流质或较软的食物。

感冒后,宝宝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都会减少,消化能力减弱,所以要减少食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父母还要细心地清洗宝宝的眼鼻分泌物,随时观察他病情的变化。

暂时不要给宝宝洗澡,而是改为晚上用热水给宝宝洗手洗脚。

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等病情好转后才能活动,以免感冒复发或引起其他疾病。

如何预防深秋气温变化较大,爸爸妈妈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室温要保持稳定,空气要新鲜流通,但要避免穿堂风。

有个小诀窍可以测试宝宝穿衣是否适度:经常摸宝宝的脊背和手,如果宝宝的小手温暖而脊背无汗,说明他的衣着恰到好处。

要保证宝宝有良好的睡眠,感冒流行的季节,宝宝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感冒病人。

如果家里有人感冒了,最好戴口罩或用其他方法适度隔离,并且给房间消毒,方法是:关闭门窗,用食醋每立方空间2~5毫升,加水1~2倍,加热至全部汽化,每日1次,连续数日。

提醒▲许多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

如麻疹、支气管肺炎、中毒型菌痢等,这些疾病的早期都有高热、寒战和上呼吸道不适症状,类似于感冒。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它们特有的表现。

所以,当孩子有感冒症状时,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和突然变化,发现与感冒不相符合的表现时,要及早送宝宝去医院检查。

▲因为多数感冒属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但有时为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预防性地给宝宝使用抗生素。

但是切忌盲目乱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

▲宝宝流鼻涕较多时,要用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有较硬的鼻痂不可用手挖,要用棉签在鼻痂上涂红霉素软膏,待鼻痂软化后,才用棉签轻轻蘸出,以防感染。

食疗小验方下面几种食疗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在流感盛行的季节,不妨经常给孩子服用:1、葱白大蒜饮:葱白250克,大蒜125克。

将葱白和大蒜一起切碎,加水l000克煮汤,每日服用2次,每次1小茶杯,可以预防流感。

2、大葱生姜汤:大葱1根,生姜3片,加适量水,煮后喝汤。

3、葱卜菜根汤:葱根、萝卜、白菜根各适量,加适量水,煮后喝汤。

4、葱白豆豉汤:葱白2根,豆豉5克,加适量水,煮后喝汤。

急性喉炎疾病特点急性喉炎是指以咽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表现的一种病症,宝宝喉腔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血管丰富,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充血水肿而出现喉梗阻。

宝宝急性喉炎主要表现为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常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并见于麻疹、流行性感冒或其他急性传染病。

宝宝急性喉炎是宝宝常见的咽喉疾患之一,发病急,病势重,常易反复发作。

提醒▲平时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咽喉。

饮食上要清淡,鱼虾肉类等要适量;多让孩子吃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宝宝上火;少吃刺激咽喉的食物,如辣椒、姜、葱、食盐、甜食等。

▲在给宝宝喂食时,要注意避免奶、水、药等呛入宝宝的喉头、气管;避免异物刺激宝宝,如室内烟尘、空气芳香剂等容易刺激孩子的咽喉;居室的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空气新鲜流通,使孩子的呼吸道通畅。

食疗小验方如果孩子经常得喉炎,平时可用麦冬10克,胖大海10克,银花15克,泡水常饮。

或者用梨1个,带皮煮水喝(加水煮,喝梨内煮出的梨汁及水),以帮助预防喉炎。

扁桃体炎疾病特点人的咽部两旁各有一扁桃腺,又称扁桃体。

有的人的扁桃体较明显,有的则较隐蔽。

外来的病毒、细菌在通过口、鼻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前,都要经过扁桃体的前面,所以它很容易受感染而发炎。

宝宝如果经常患扁桃体炎,容易引起邻近器官的感染和一些全身性疾病,从而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扁桃体发炎时会红肿、出现白色脓样分泌物,这就是急性扁桃体炎。

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可能高烧几天不退,嗓子红肿疼痛,吃东西和咽水时疼痛就更加厉害了。

可是,有的孩子扁桃体化了脓,也不觉得疼痛,容易被大人和医生忽视。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患扁桃体炎的孩子,容易引起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家长应予以重视。

提醒孩子患了扁桃体炎,首先要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如果反复发炎,要考虑摘除扁桃腺体,因为扁桃体虽然是人体的防御器官,但如果反复感染,则可能成为人体的病灶,细菌、病毒长期留存,会引起慢性炎症。

食疗小验方1、给宝宝常喝生丝瓜汁。

2、生荸荠数个,洗净绞汁;生萝卜一个,洗净绞汁。

二汁和匀,频服,可治疗咽喉肿痛。

急性支气管炎疾病特点急性支气管炎,即气管和支气管同时发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到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它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常有继发性细菌感染,或为流感、百日咳、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

年龄小、体质差的宝宝更易患病。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多数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痛。

患儿不一定发热,有时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已退,体温又骤然升高。

由于感染累及气管,所以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多为干咳或痰少,随后分泌物增多,转为痰咳或呼噜多痰,偶有血丝。

有时孩子咽部出现少量嘶鸣音,呼吸可稍加快,肺部可听到干鸣音或部位多变的粗中鸣音,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及胸痛。

伴有发热的急性支气管炎,常有轻重不同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不适。

家庭护理急性支气管炎的家庭护理十分重要,护理得当,可促使患儿早日康复;调护不当,则容易转为慢性支气管炎或并发其他疾患。

1、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经常给孩子补充水分,特别是伴有发热的孩子。

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多给孩子吃瓜果蔬菜,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注意不要让水或食物呛入孩子的气管。

3、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孩子本身有病,抵抗力已经很差,应该避免再次受凉。

4、居室空气要新鲜、湿润、流通,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刺激孩子。

因为过敏因素而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家长要积极寻找可疑因素,让孩子避免接触过敏原。

提醒▲要按时让孩子服药打针,避免孩子哭闹或大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彻底治愈。

千万不要自行中断治疗,否则会使病情反复或加重。

▲要让孩子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果孩子有痰,要让孩子咳出,不要咽下。

经常漱口,注意孩子的口腔护理,防止邻近器官受到感染。

食疗小验方白萝卜1至3块,生姜3小块,大枣3枚,蜂蜜30克。

将白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就可以了,每日2次,给孩子服用。

1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服用蜂蜜,可用适量砂糖调味。

支气管肺炎疾病特点1、高烧,有时可达40℃,孩子烦躁不安或爱睡觉,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有时还会抽风或昏迷。

消化道有时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2、肺炎开始就像感冒一样,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咳嗽、呛奶、口周发青、喘憋、呼吸困难等。

但是,病情加重时反而不咳嗽。

3、肺炎的致病菌:肺炎多由肺炎双球菌引起,也有病毒引起的肺炎。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重症肺炎常出现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引起脑水肿及中毒性脑病、并发中毒性肠麻痹等。

家庭护理1、患支气管肺炎的孩子需要新鲜而湿润的空气。

天气较冷的时候,也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三四次,每次15分钟左右(不要有对流风)。

通风后,在地上洒热水,或在暖气片上放湿布,或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经常用湿拖把拖地板,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

2、如果患儿喘憋,烦躁不安,可以把他抱到室外去,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

几分钟后,孩子一般都可以安静入睡,呼吸平稳,面色转红。

每天可做两三次室外呼吸,每次30分钟左右。

如果天气不好,可在室内打开窗子。

如果下楼不便则可在阳台上进行。

要注意,在做室外呼吸的时候,给孩子穿暖包好,只露出脸和口鼻。

这种做法在医学上叫做“冷空气疗法”。

如果这样做也不见效果,就应带孩子去医院吸氧气或作其他治疗。

3、病儿需要安静的环境,家长要尽量避免能引起孩子哭闹、咳喘以及妨碍睡眠的种种因素,如喧哗、吸烟、煎炒食物的烟气等。

因为安静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充分休息,减少对氧的消耗,保护心肺功能。

4、病儿由于高烧、呼吸加快而消耗大量水分,需要随时补充。

可以给孩子饮用各种营养丰富的汁水,如冰糖煮梨水、煮蔬菜汁等。

至于食物,由于病儿的消化功能降低,还可能有腹泻,所以一定不要勉强给他吃。

提醒▲由于患肺炎的多是两岁左右的宝宝,他们有什么病痛和需要通常不能清楚地表示。

因此,家长要更加细心地观察孩子,如他的精神、面色、鼻腔是否通畅等。

▲要多给病儿翻身,更换体位,防止肺部充血等。

病儿躺着时,可把他的上半身垫高些。

食疗小验方秋冬季多为风寒闭肺型肺炎,病儿会怕冷怕热,无汗,不渴,咳嗽气促,痰白而稀,舌苔薄白。

不妨试试下面的食疗方:1、葱白粥:葱白3条,大米30克,生姜2片。

将以上材料加适量水,一起煮粥,趁热给孩子食用。

2、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尖,加水研磨,过滤取汁,大米30克。

将以上材料加水适量,一起煮粥,给孩子服用。

3、百部生姜汁:百部10克,生姜6克,蜂蜜少许。

将百部、生姜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后,温热时给孩子服用。

1岁以下的患儿不宜食用蜂蜜,可稍加砂糖调味。

支原体肺炎疾病特点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其中的一种。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就叫做支原体肺炎,它既不属于细菌性肺炎,也不属于病毒性肺炎。

以往人们对支原体肺炎并不重视,许多患儿家长甚至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名称。

然而近年来,支原体肺炎有增加的趋势,它常见于5岁以上的宝宝和青少年。

全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偏多,每三到四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流行。

支原体肺炎通过咳嗽飞沫传染,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差异较大。

严重的病例表现似暴发型肺炎,发展迅速,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