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南

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南

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南
呼吸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包括感冒、喉咙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正确的诊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指南将提供一些常见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导。

咳嗽
打喷嚏
流鼻涕
喉咙痛
喉咙发炎
发热
胸闷
呼吸困难
详细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液和痰液分析
1.感冒
症状缓解:多休息,多喝水,适当服用非处方解热药物(请在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预防传播: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勤洗手
症状缓解:多喝温水,吃软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少说话,远离吸烟、空气污染等刺激源
喉咙喷雾剂: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症状缓解:多休息,多喝水,避免寒冷和污染环境,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支气管扩张药物:请咨询医生处方并按照指示使用
抗生素治疗:请咨询医生处方,并按照完整疗程使用抗生素
症状缓解:多休息,多喝水,遵守医生的建议和药物治疗
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
如果症状持续数天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及时进行充足的休息和自我保护措施
1.张XX。

王XX。

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南。

中华内科杂志。

2021.001(001): 1-10.
1.张XX。

王XX。

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南。

中华内科杂志。

2021.001(001): 1-1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一、定义与分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占70% ~ 80%,细菌感染占20% ~30%。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可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急性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

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病程约1周。

(四)咽结膜热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

病程4~6 d。

(五)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

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一)诊断步骤1.病史: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干、咽痒为临床表现,可合并发热、头痛,咽炎患者可出现咽痒、咽痛。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9自用版)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9自用版)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自用2019版)一、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编码1. 国家卫计委原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2.修改编码∶疾病名称及编码∶急性鼻咽炎(ICD-10∶JO0)急性咽炎(ICD-10∶JO02)【除溃疡性(ICD-10∶J02.903)】急性扁桃体炎(ICD-10∶J03)急性喉炎(ICD-10∶J04.0)(3度以下)急性咽喉炎(ICD-10∶J06.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流感病毒被标明(ICD-10∶J101)流行性感冒伴有呼吸道表现,病毒未标明(ICD-10∶JI1.1)疱疹性咽峡炎(ICD-10∶BO8.501)二、临床路径检索方法J0/J02/J03/J04.0(3度以下)/J06.90/J10.1/J11.1/B08.501且年龄≤14 三、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5.901)。

释义■本路径适用对象为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的患者,或者口鼻咽部局部炎症的患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咽结合膜热、疤疹性咽峡炎。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退出本路径,进入其他相应路径∶1. 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2.感染扩数,导致颈部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化脓性中耳炎、上倾骨骨髓炎、喉炎(3度及以上)、急性会厌炎。

3.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如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泌尿系感染等。

4.病初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最后确诊为风湿热、川崎病、肾炎、心肌炎、紫瘤、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

(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年长儿轻,婴幼儿重。

鼻部症状如鼻塞、鼻涕、发热、咽痛,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

新型冠状病毒呼吸系统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新型冠状病毒呼吸系统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新型冠状病毒呼吸系统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呼吸系统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背景自2019年12月以来,(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疫情的挑战,制定并执行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至关重要。

目标本诊疗方案的目标是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以减少病情严重化、降低病亡率,并保护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诊疗流程1. 病例筛查与初步评估- 定义可疑病例标准,包括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以及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 对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史询问、体温测量和初步评估,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等。

2. 确诊和分型-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综合判断确定病例是否为感染。

- 进行病例分型,包括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3.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化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针对不同分型病例,提供相应的治疗指导,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等。

4. 治疗效果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评估,评估治疗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增加、减少或更换药物,调整治疗措施。

5. 并发症管理与支持治疗-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干预和治疗。

- 提供支持治疗,包括护理、营养支持、氧疗等。

6. 家庭隔离和随访- 对于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可考虑在家庭隔离下进行治疗。

- 对隔离期结束的病例,进行随访,并评估其康复情况和复阳风险。

结论本诊疗方案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指导医务人员在疫情中进行有效的诊疗。

但是,诊疗过程中仍需科学判断和个体化处理。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战胜疫情已成为可能。

注意:本文档仅为试行第九版,未来可能会根据疫情的进展和科学研究的结果进行更新和修改。

请及时查阅最新版本。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Z URTI f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

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

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Z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 J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约占20%~30% ,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

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1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03
3. 血清学检测
检测特异性抗体,如IgM、IgG ,帮助判断感染病原体的种类

影像学诊断方法
1. X线胸片:常规拍摄正侧位胸片,观察 肺部有无病变、炎症渗出等。
3. 超声检查:适用于儿童或不宜接受放 射线检查的患者,观察肺部和纵隔病变

2. CT扫描:对于复杂病例或疑似并发症 的患者,CT扫描能更详细地评估肺部情 况。
心肌营养药等。
04
预防与康复指导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适度运动,保持心 情愉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
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 品后,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避免接触病原体
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尤其要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接触已 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在 密闭环境下,有助于降低病原体在 室内传播的风险。
康复期患者的日常护理
01
02
03
保暖
康复期患者要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 污浊,有助于康复。
充足休息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 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康复期患者的营养与锻炼指导
发病率与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极为常见的 疾病,发病率高,特别是在季节 变化、气温波动大时更易发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飞沫、接触 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 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3)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培养分离出流感病毒是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影像学检查: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 渗 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 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急性坏死性脑病 CT 或 MRI 可见对称性、多灶性脑损伤,包 括双侧丘脑、脑室周围白质、内囊、壳核、脑干被盖上部 (第 四脑室、中脑水管腹侧)和小脑髓质等。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 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 年 10 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 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 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 病或多器官功能不 全等并发症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 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 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 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 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 年版修订版)》 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 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 制定本诊疗方案。
负染色透射
• 流感病毒结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 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 毒 3~7 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 过 1 周。
(二)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 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 毒污染的物品 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 密集且密闭或通 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 传播,需引起警惕。

诊疗指南(内科综合)

诊疗指南(内科综合)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临床医疗事业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

但由于人类疾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康复的规律,是广大医务人员任重道远的责任。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能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医德、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我院医务人员更好的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捉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我院的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为此,我们根据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数千名专家教授、历经4年编写而成的、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及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这两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先进性、指导性的医学学术巨著作为参考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医务科在各临床专业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修订印刷了扶绥县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指南与常用技术操作规范汇编---内科综合分册》一书,分为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两部分内容。

本书函盖了综合内科的诊疗指南与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希望科室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及应用,为人民群众提高更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

医务科2019年8月目录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1)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第二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7)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 (10)第四章支气管扩张症 (14)第五章支气管哮喘 (21)第六章社区获得性肺炎 (25)第七章胸腔积液 (33)第八章病毒性肝炎 (41)第九章艾滋病 (65)第十章麻疹 (72)第十一章流行性腮腺炎 (78)第十二章恙虫病 (81)第十三章原发性肺结核 (85)第十四章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90)第十五章继发性肺结核 (95)第十六章结核性胸膜炎 (100)第十七章华支睾吸虫病 (103)第十八章蛛网膜下腔出血 (105)第十九章帕金森病 (109)第二十章脑梗死 (112)第二十一章脑出血 (119)第二十二章紧张型头痛 (123)第二十三章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125)第二十四章急性脊髓炎 (127)第二十五章急性病毒性脑膜炎 (130)第二十六章吉兰—巴雷综合征 (132)第二十七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35)第二十八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8)第二十九章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2)第三十章急性心力衰竭 (146)第三十一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48)第三十二章扩张型心肌病 (153)第三十三章慢性心力衰竭 (155)第三十四章室性心动过速 (159)第三十五章糖尿病 (168)第三十六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76)第三十七章心房颤动 (181)第三十八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185)第三十九章原发性高血压 (188)第四十章缺铁性贫血 (192)第四十一章慢性病贫血 (194)第四十二章血红蛋白病 (197)第四十三章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202)第四十四章多发性骨髓瘤 (205)第四十五章过敏性紫癜 (212)第四十六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14)第四十七章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缺乏 (217)第四十八章急性髓系白血病 (219)第四十九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228)第五十章消化道出血 (231)第五十一章急性胃炎 (239)第五十二章慢性胃炎 (241)第五十三章消化性溃疡 (245)第五十四章胃癌 (248)第五十五章急性胰腺炎 (251)第五十六章肝硬化 (254)第五十七章肝硬化腹水 (259)第五十八章原发性肝癌 (264)第五十九章酒精性肝病 (268)第六十章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指南 (271)第六十一章呼吸衰竭治疗指南 (289)第六十二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指南 (293)第六十三章脑出血诊疗指南 (299)第六十四章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312)第二部分操作规范 (332)第一章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 (332)第二章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336)第三章血压计操作规范 (340)第四章心电除颤监护仪操作规范 (342)第五章骨髓穿刺术操作规程 (346)第六章腹腔穿刺术 (350)第七章心包穿刺术操作规范 (354)第八章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357)第九章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 (369)第十章胸腔穿刺置管术 (372)第十一章电动吸引器操作规范 (374)第十二章呼吸机操作规范 (376)第十三章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382)第十四章气管插管术操作规范 (386)第十五章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391)第十六章呼吸骤停的复苏技术 (398)第十七章痰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规范 (403)第十八章动脉血气分析 (408)第十九章血液透析疗法 (414)第二十章急性肾衰的透析疗法 (417)第二十一章血液滤过 (419)第二十二章血液透析滤过 (421)第二十三章血液灌流 (422)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染色透射
• 流感病毒结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 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 毒 3~7 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 过 1 周。
(二)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 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 毒污染的物品 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 密集且密闭或通 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 传播,需引起警惕。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诊疗流程 治疗步骤 具体治疗方案及治疗方法 重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理C 目录 ONTENTS上呼吸

感 染 诊
C



2019上呼吸 道感染诊疗 指南
上感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
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一般不用
抗菌药物,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可根据上感常见病原菌经验性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2)病因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 患者可早期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②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 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 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 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 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HA)与呼吸道上皮 细胞表 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启动感染。流感病毒通 过细胞内吞作用进 入宿主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 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 大量新的子代病毒并 感染其他细胞。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 诱发细胞 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 ARDS、休 克、 脑病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C 目录 ONTENTS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 RNA 病 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 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 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 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 30 分钟可灭活。
选用抗菌药物。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1)对症治疗:
①一般治疗:发热、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 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
②解热镇痛药: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 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 洛芬等。见表1。
③抗鼻塞抗过敏的复方制剂: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 咽痛等症状者,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可选择性收缩上呼吸 道黏膜血管的药物,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有频繁喷嚏、 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氯 雷他定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临床常用于缓解感冒症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 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 年 10 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 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 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 病或多器官功能不 全等并发症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 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 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 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 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 年版修订版)》 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 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 制定本诊疗方案。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2~4 天。
临床表现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 达 39~ 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乏力、食欲 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 流涕、胸骨 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 状轻微或无流 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 腹泻为主要表 现。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 后发热逐渐消退, 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 长时间。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并发症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 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毒性休克等。
1.肺炎: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重症 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细菌、真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严重 者可出 现 ARDS。
2.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炎、脑膜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 (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其中急性坏死 性脑病多见于 儿童。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严重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等出现呼吸困 难的表现,存在窒息风险者: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雾化吸入,减轻黏膜水肿。 (2)控制感染:及时静脉输入抗菌药物,一般给予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严重者予以2种以上抗生素。 (3)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 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常用泼尼松,分次口服;重症可 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每次2~5 mg;用2~3 d,至症状缓 解。 (4)对症治疗:缺氧者予以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用异丙嗪, 除镇静外还有减轻喉头水肿的作用,痰多者可止咳去痰,
3.心脏损伤: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 心电图、心 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