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电气2班 34号 范飞琴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 1 )巩固)巩固)巩固 " " 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 " "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 2 2 )学习和)学习和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 3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 4 4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 5 5 ) 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 6 6 ) 工程绘图能力。
(工程绘图能力。
( 7 7 )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能力。
2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1 )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 1 1 张)张)张) 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多个方案;经过分析比较,留下 1 — 2个较优方案,对较优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经济计算分析,设备价格、使用综合投资指标),确定最优方案。
确定最优方案。
( 2 )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按短路状态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应选择的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互感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导线和电缆等。
( 3 )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 根据变电站的类型和总容量,确定厂用电压等级、接线形式、厂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引入方式,选择厂用变压器的容量。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南京工程学院)

附录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有关资料(110/10kV)变电所编号最大负荷(MW)功率因数(COSφ)负荷曲线重要负荷(%)A P1 0.9 A orB 65B P2 0.9 A or B 70C P3 0.9 A or B 55L1 26 km,L2 15 km,L3 20 km,L4 24 km。
注:A、B、C变电所分别由1/3的学生设计;P1~P3,L1~L4,每位学生一3组数据,互不相同。
2.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0℃,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32℃3.变电所10kV侧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秒4.110kV输电线路电抗按0.4Ω/km计5.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附图一)6.典型日负荷曲线(附图二)附图一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G:汽轮机 QFQ-50-2,50MW COSφ=0.8,X〃d=0.124 T:变压器 SF7-40000/121±2×2.5%P o = 46kW PK= 174kW Io% = 0.8 UK% = 10.5附图二典型日负荷曲线5设计说明书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
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
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
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班级:学号:引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电、水、气到人们所利用的交通、通信、娱乐等都与能源息息相关。
人类为了生存除了要吃饭获取能源之外,还要利用诸如石油、煤炭、电能等能源。
电力能源从上世纪开始,在总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增加较快,从世界的平均水平来看,每20年约增加一倍。
因此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纪高度信息化社会后更是如此。
电能是二次能源,是由煤、油、风力和核能等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又可以方便地转化成其他能源。
它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最方便的、最清洁的能源,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
如果发生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停电,整个社会尤其是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秩序直至国家的安全。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电力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时俱进。
高质量的电力资源和可靠的供电水平是衡量电力行业发展的指标。
本设计是针对大型火电厂的要求进行配置的,它主要包括了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其中详细描述了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对该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论上证实了火电厂的实际可行性,达到了设计要求。
火电厂的电气主接线设计是整个火电厂的核心技术。
它对火电厂内电气设备选择、布置、火电厂总平面布置的设计,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原始资料发电厂情况:凝汽式大型火电厂。
汽轮发电机组600MW×2台,机端电压20kV,200MW×4台,机端电压10.5kV,功率因数cosφ=0.85,厂用电率7%,年运行时间=0.6秒。
T=7000h,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6000h。
故障计算时间Tk 电力系统情况:通过2回500kV架空线与10000MVA的系统1交换功率1000MW~1200MW,cosφ=0.85,Tmax=5500h,系统在500kV母线处的等值短路阻抗为2.0(基值为10000MVA);通过4回220kV架空线与5000MVA的系统2交换功率400MW~600MW,cosφ=0.85,Tmax=5500h,系统在220kV母线处的等值短路阻抗为2.0(基值为7000MVA);出4回110kV线路供负荷,cosφ=0.9,Tmax=5000h。
发电厂电气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发电机、变压器、配电装置等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原则,了解电力系统的高压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 学生能够解释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基本电路原理,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简单电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常规检查和简单故障排除。
2. 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安全地完成模拟操作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电气绘图软件,绘制基本的电气原理图和安装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力科学奥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3. 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应为具备一定物理基础知识和电工基础的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应结合实际案例,以实物和模型展示电气设备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电气系统概述:包括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发电厂电气系统概述2. 发电机与变压器:讲解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类型;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主要参数。
教材章节:第二章 发电机与变压器3. 配电装置与保护:介绍配电装置的组成、类型及功能;电力系统保护的基础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配电装置与保护4. 高压电气设备:阐述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高压电气设备5.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讲解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原则、方法以及故障处理。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 目的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发电厂电气部分》后的一次综合训练,通过这次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而且增强学生工程观念,培养他们的电气设计能力。
2 要求1)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念;2)掌握发电厂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3)熟悉发电厂初步设计的基本计算;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二原始资料1 发电厂情况(1)类型:火电厂(2)发电厂容量与台数3×200+1×300MW,发电机电压15.75kv,cosφ=0.85(3)发电厂年利用小时数T max=5500h;(4)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温度40 摄氏度,年平均温度20 摄氏度,气象条件一般,所在地海拔高度低于1000m。
2 电力负荷情况1)发电机电压负荷:最大35MW,最小10MW,cosφ=0.85,T max=5300h。
2)110kv 电压负荷:最大45MW,最小20MW,cosφ=0.85,T max=5500h。
3)其余功率送入220kv 系统,系统容量15000MVA。
归算到220kv 母线阻抗为0.02,其中S j=100MVA。
4)自用电10%。
5)供电线路数目。
(1)发电机电压,架空线路6回,每回输送容量5MW,cosφ=0.85 (2)110kv 架空线路6 回,每回输送容量50MW,cosφ=0.85 (3)220kv 架空线路2 回,与系统连接。
三设计成果1 课程设计说明书1 份。
2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1 张。
3 课程设计计算书1 份。
原始资料分析该电厂为大中型电厂,其容量为3×200+1×300=900MW。
占电力系统容量超过电力系统的检修备用容量8~15%,没有达到事故备用容量10%的限额。
说明该电厂在带那里系统中的作用比较重要,而且年利用小时数5500h>5000h,大于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的平均最大利用小时数,该电厂为火电厂,在电力系统中将主要承担基荷,从而该电厂的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要求比较高。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年月日主要内容:为了满足某郊县负荷发展及电网电力交换的需要,优化该县的电网结构,拟在县城后山设计建设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
变电站容量为2×31.5MVA ,电压等级110/10kV。
基本要求:1、本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为满足本地区负荷增长的需要。
2、主变容量:2×31.5MVA,电压等级110/10kV;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
主变型式: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有载调压范围在110±8×1.25%/10.5kV 无功补偿:12Mvar。
供电方式及要求:110kV双回路进线,10kV侧出线本期6回路,远期14回路。
负荷数据和要求:全区用电负荷本期为27MW,6回路,每回按4.5MW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范锡普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 戈东方主编.220kv变电所设计规划.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3]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4]王士政,冯金光.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5]莴静康. 供配电系统图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6]韦钢.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目录1 任务和要求 (1)2 电气主接线 (1)2.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2.2 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型式的选择、计算、校验 (1)2.3 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的确定 (2)2.4 110kV变电所主接线图 (5)3 所用电接线设计 (6)3.1 所用电变压器确定 (6)3.2 所用电接线方式: (6)3.3 所用电的电源 (6)3.4 110kV变电所的所用电接线 (6)4 短路电流计算 (6)4.1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7)4.2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7)5 电气设备选择 (9)5.1 10kV配电装置电气设备选择 (9)5.2 110kV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的选择 (12)6 设计总结 (15)1任务和要求(1)任务:为了满足该县负荷发展及电网电力交换的需要,优化该县的电网结构,拟在县城后山设计建设一座2×50MV A 110/10的降压变电所,简称110kV变电所。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一、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发电厂的电气部分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故障排除。
二、设计目标1.理解发电厂的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学习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
3.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技巧。
4.能够进行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改进。
三、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设备的功能。
•了解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分析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特点和需求。
2.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学习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和方法。
•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术。
•学习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调整和优化方法。
3.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方法。
•学习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和故障排除技巧。
•了解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和预防措施。
4.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改进•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掌握电气系统的改进和升级技术。
•进行实际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改进。
四、设计步骤1.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进行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和配套计算。
3.编制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
4.安装和调试电气设备。
5.进行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6.掌握电气设备故障排除和分析方法。
7.对电气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设计要求1.设计文档需要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编写。
2.文档字数不少于1200字。
3.图表和表格需要清晰明确,便于理解和演示。
4.设计步骤需要详细说明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实际操作。
六、评估方式根据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和设计文档的质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实际操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和操作结果进行评估。
电气课程设计--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4×200MW区域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目录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社会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专业学习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的主要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原始资料分析 (1)1.4.1厂址概况 (1)1.4.2机组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德师范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某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系别:物理与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B2011052234姓名:范飞琴指导老师:黄丽霞日期:2014年6月20日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1 主要内容: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一个4×200MW火力发电厂的电气部分设计。
1、发电厂规模:(1)装机容量4×200MW=800MW(2)机组年利用小时数:Tmax=6000h/a。
(3)电力负荷及系统连接情况:电厂生产的电能除厂用电外全部以双回线路送入系统。
2、主要技术指标:(1)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经济。
(2)功率因数达到0.9及以上,厂用电率8%,线路阻抗0.4。
2 基本要求:1、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论文。
2、论文主要内容有:a)课题名称。
b)设计任务和要求。
c)设计合理、经济适用的电气主接线。
d)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主要参考资料:[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 GB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熊信银.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02-112[3]王建华.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15篇,火力发电.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5-96[4]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5]胡志光. 火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40-56[6]钱亢木. 大型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系统.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26-53[7]李梅兰,李丽娇. 发电厂变电所毕业设计指导书.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5-20[8]房俊龙. 电力系统分析.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67-168[9]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0]赵智大. 高电压技术.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80-84目录1 任务和要求: (1)2 发电厂的概述: (1)2.1发电厂接入系统的原则 (1)3 电气主接线设计 (1)3.1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3.2电压级常用接线方式 (2)3.3拟定主接线方案 (2)3.3.1方案一的设定 (2)3.3.2 方案二的设定 (3)3.4方案的比较与选定 (3)4 发电机型号的选择 (4)4.1发电机主要参数 (4)4.2冷却方式的选择 (5)5 主变压器的选型 (5)6 火电厂厂用电接线的选择 (6)6.1概述 (6)6.2厂用电设计原则和接线形式 (6)6.3厂用电的电压等级 (6)6.4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7)6.5厂用电源及其引接 (8)7 厂用电系统的设计及确定 (9)7.1厂用主变选择 (9)7.1.1厂用电主变选择原则 (9)7.1.2 厂用主变型号的确定 (10)7.2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10)8 短路电流的计算 (10)8.1概述 (10)8.2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10)8.2.1 短路计算的基本假定 (11)8.2.2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 (11)8.3短路计算 (11)8.3.1画等值网络图 (11)8.3.2化简等值网络图,求短路电流 (14)8.3.3短路计算结果 (21)9 总结 (22)参考资料 (23)1 任务和要求:(1)任务:确定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最佳方案(包括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确定发电厂厂用电接线的最佳方案。
计算短路电流。
(2)要求:熟悉电气主接线的各种接线类型;掌握各种接线类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根据任务设计出最佳的电气主接线方式。
2 发电厂的概述: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
发电厂的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按能量转化形式大体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场;考虑发电厂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可分为大型主力发电厂、中小型地区电厂、及企业自备电厂三种类型。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电厂它们的电气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想都是相通的,本文是对某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
2.1 发电厂接入系统的原则在拟定发电厂接入系统的方案时,应明确该厂规划装机容量、单机容量、送电方向、功率、供电距离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不同规模的发电厂及发电机组,应根据在系统中的地位,接入相应电压等级的电力网。
在负荷中心的中小发电厂,在发电机端设立母线,发电机经母线及升压变压器接入系统;对远离负荷中心的火力发电厂,应直接接入高压主网。
单机容量为100~125MW的机组,当系统有稳定性要求时,应直接升压接入220kV电力网;单机容量为500MW及以上的机组,一般直接升压接入500kV电力网[1]。
本次设计中要求将电厂生产的电能除厂用电外,全部送入系统,根据发电厂接入系统的原则,预设4台发电机组全部升压接入220kV电力网。
3 电气主接线设计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正确与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调度的灵活性,以及对发电厂的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及控制方式的拟定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应注意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进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运行的可靠性。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经济上合理。
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3.2 电压级常用接线方式220kV电压级常用接线方式及适用范围总结见表2-1。
表2-1 220kV电压级常用接线方式及适用范围3.3 拟定主接线方案3.3.1方案一的设定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将双回路分别接于不同的母线段上,可缩小母线故障的影响范围,主接线形式见图2-1。
图2-1 方案一接线图3.3.2 方案二的设定采用双母线接线,断路器采用高可靠性的SF6断路器。
主接线形式见图2-2。
图2-2 方案二接线图3.4 方案的比较与选定方案的比较分别从可靠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比较过程与结论见表2-2。
表2-2 方案比较及结果经比较,方案二在可靠性上略低于方案一,但断路器采用SF6断路器,它的检修周期长,不需要经常检修。
这样就可以减小了断路器检修停电的几率。
在经济性上,方案二明显高于方案一,因而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
4 发电机型号的选择4.1 发电机主要参数(1)单机容量原始资料已经给出,装机容量为4×200MW 。
(2)电压不同输出功率发电机的端电压见表2-3。
表2-3 汽轮发电机的端电压本方案中选定端电压kV 75.15N =U 。
(3)功率因数 600MW 及以上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采用90.0cos N =Φ,100MW~500MW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采用85.0cos N =Φ。
本设计中200MW 发电机采用功率因数N 。
(4)电抗和短路比我国国家标准规定200MW 及以上的发电机c K 不小于0.40,200MW 及以上的不小于0.45。
电抗的选择上,需注意瞬态电抗'd X 和超瞬态电抗"d X 的相容性,即"d X 的上限值不能太靠近‘d X 的下限值,一般情况下"d X 不小于0.15,‘d X 不大于0.30(均为标幺值)。
4.2 冷却方式的选择大型汽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有全氢冷、水氢氢、水水空、水水氢、全水冷和油水油冷等。
综合考虑,确定发电机机型为QFQS-200-2,其型号含义为Q —汽轮机; F —发电机; Q —氢冷;S —转子绕组水内冷; 200—额定功率; 2—2极。
QFQS-200-2型汽轮发电机主要参数见表2-4。
表2-4 QFQS-200-2型汽轮发电机主要参数5 主变压器的选型主变压器在电气设备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大,同时与之相适应的配电装置,特别是大容量、高电压的配电装置的投资也很大。
因此,主变压器的选择对发电厂、变电所的技术性影响很大。
发电厂200MW 及以上机组为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时的主变压器应满足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变压器容量可按发电机的最大连续容量扣除一台厂用变压器的计算负荷和变压器绕组的平均温度或冷却水温度不超过65℃的条件进行选择”。
本次设计中变压器均为单元接线形式,单元接线时变压器容量应按发电机的额度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有10%的裕度来确定。
GNG N cos )-1(1.1Φ=P K P S 公式(2-1) 式中NG P —发电机容量,为200MW ; N S —通过主变的容量; P K —厂用电,为8%; G cos Φ—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为0.85。
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200MW ,扣除厂用电后经过变压器的容量为:MVA 12.23885.0)08.0-1(2001.1cos )-1(1.1G P NG N =⨯=Φ=K P S 选定三相风冷自然循环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型号为:240-10SF ,参数为75.15/%5.22242240000⨯±-。
6 火电厂厂用电接线的选择6.1 概述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由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运行。
这些电动机及全场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等都属于厂用负荷。
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厂用电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提高厂用电可靠性的目的,是使发电厂长期无故障运行,不致因厂用电局部故障而被迫停机,为此必须认真考虑合理厂用供电电源的取得方式、工作电源和接线方式。
6.2 厂用电设计原则和接线形式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接线通常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并多以成套配电装置接受和分配电能。
火电厂的厂用负荷容量较大,分布面较广。
其用电量约占厂用电量的60%以上。
为了保证厂用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且便于灵活调度,一般都采用“安炉分段”的接线原则,厂用负荷在各段上应尽量分配平均,且符合生产程序要求。
全厂公用性负荷应适当集中,可设立公用厂用母线段低压380/220V 厂用电的接线,对于大型火电厂,一般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即按炉分段,对于中小型电厂,则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厂用低压负荷的大小和重要程度,全厂可只分2—3段,仍采用低压成套配电装置供电[5]。
本次设计中装机容量为4×200MW ,属于大中型发电厂,依据上述原则,确定厂用电接线形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按炉分段。
全厂共4台锅炉,容量为h t /670,每组分A 、B 两段,具体接线形式见图3-1。
6.3 厂用电的电压等级发电厂中一般采用的低压供电网络电压为380/220V ;高压供电网路电压有3、6、10k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