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张建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4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新课改区)选修三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人教版(新课改区)选修三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选修三来自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选修三
[考纲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 (2)华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盛顿体系 (3)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历史意义。 4.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 争。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选修三
(1)巴黎和会签署与战 (1)冷战:丘吉尔发表“铁幕 败国的条约: 成立国际 演说”成为冷战的序曲。 “杜 联盟、 处置战败的德国 鲁门主义”成为冷战正式打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领土、军事、赔偿、 响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与经互 内 容 殖民地等)、处置其他 会对抗。 北约与华约对抗。 (2) 战败国。(2)华盛顿会 美苏争霸:20 世纪 50 年代, 议签署 《四国条约》 《五 美苏争霸局面形成;20 世纪 国条约》 《九国公约》 。 70 年代,随着苏联实力的增 (3)签署《洛迦诺公约》强,开始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和《非战公约》 ,力图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总统里 维护和平,抑制战争 根开始实行“新遏制”战略
考向例析·考力提升
选修三
考生常犯的失误 对性。
(1)部分学生对启示、 认识类题型的特点把
握不准,注意其回答的特点是开放性、宽广性、层次性和针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2)回答启示、认识时,过于随意,主观成分偏多,应注意联 系所学知识内容,学会运用正确的史学理论和观点进行作 答。 (3)对问题的认识, 缺乏与现实的联系沟通, 尤其是当今的社 会热点,历史潮流。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 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 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 课鸦片战争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 课辛亥革命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 课抗日战争第17 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 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 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 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 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 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 课开辟新航路第6 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 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 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 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 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20 世纪初— 21 世纪初 )—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 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 课罗斯福新政第19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 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 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 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 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 课宋明理学第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 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 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 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 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 课毛泽东思想第18 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 课文学的繁荣第23 课美术的辉煌第 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 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 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 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 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 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 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 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 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 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 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 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 课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第2 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 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 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 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 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 课明治维新第4 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 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 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 课百日维新第4 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 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 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 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 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 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 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 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 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 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 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 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 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 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 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 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 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 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 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 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 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 课巴黎和会第2 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 课华盛顿会议第4 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 课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 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 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 课冷战的开始第3 课美苏争霸第4 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 课朝鲜战争第2 课越南战争第3 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 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 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 课两伊战争第7 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 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 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 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 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 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 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 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 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 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 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 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 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 课圣雄甘地第3 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 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 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 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 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 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 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 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 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 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 课 20 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2024人教版高二课程学习大纲

2024人教版高二课程学习大纲

人教版高二课程学习大纲•课程介绍与目标•语文学科学习重点•数学学科学习重点•英语学科学习重点目•物理/化学/生物(选考科目)学习重点•复习备考策略与时间规划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人教版高二课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人教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教材特点高二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着重于学科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选修课程则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

课程设置人教版高二课程概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030201学期教学目标与要求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其他学科重要知识点与技能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作文写作等重要知识点;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写作技巧等技能点。

词汇、语法、听力、阅读等重要知识点;口语表达、写作翻译等技能点。

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等重要知识点;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技能点。

根据具体学科特点,梳理出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合理安排时间,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巩固所学知识。

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参与课堂互动。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多做练习题,及时总结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多做练习与总结反思学习方法与建议02语文学科学习重点010204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精读古代经典诗文,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如诗词的意象、意境分析等。

了解古代文学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等。

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学素养。

03理解现代文文本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

高中历史课程大纲

高中历史课程大纲

高中历史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高中历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人类历史及其演变过程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而设计的一门学科。

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世界的变化、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增强文化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和技能:1. 理解人类历史的背景、起源和发展;2. 熟悉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3. 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能力;4. 培养对不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全球视野;5. 加强学生的历史研究、分析和撰写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古代史a.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早期文明(包括但不限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b. 古代东亚文明(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历史、日本古代历史等);c. 古代印度文明及其他文明。

2. 近代史a.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b. 欧洲探索与殖民扩张;c.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d. 世界大战与冷战;e. 多极化世界的形成与当代国际关系。

3. 亚洲史a. 近代亚洲史(包括但不限于中国近代史、日本近现代史等);b.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独立与发展。

4. 当代史a.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社会;b. 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c. 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四、课程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分析方法;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3. 研究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研究项目,培养独立研究和写作能力;4. 视听材料: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5.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加深对历史事件和遗迹的理解和感受。

五、评估方式1. 课堂测试:用于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2. 作业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写作和研究项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3.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积极回答问题、合作讨论等;4. 考试:进行定期考试,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的综合掌握程度。

高二历史上学期课程纲要

高二历史上学期课程纲要

高二历史上学期课程纲要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科:历史任课教师:张娟张春艳邢建华马建业课程目标:1、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具体知识。

2、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学生阅读一些思想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优秀品德、名言名句等,感悟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等,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自己的情操。

二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或区域创造了截然不同各有特色的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认识、理解、尊重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三是不能忘记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丧失自我,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优秀的文化遗产自觉做好传承。

3、提高对历史的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辨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用科学方法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前言【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授课方法,上好新课第一课的导课。

第一单元知识内容: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课时2】第1节:“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4】第3课:宋明理学【课时5】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6】梳理单元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

最新人教版选修三高中历史历史选修3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48页)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选修三高中历史历史选修3人教版:全册精品教案(48页)教学设计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目录课标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性的战争成为可能背景:2、生产力和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原因、表现、后果)4、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等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影响战争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养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英勇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1、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昂,调动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

”“胜利在于意志”。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示图片)福煦——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

正是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智慧,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胜利。

其实,他还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

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高中新课标历史选修34总结

高中新课标历史选修34总结
二、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①“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②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
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③徭役繁重。④刑法严酷。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
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㈠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
⒈大事记: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 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④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
二、华盛顿担任总统时期在内外外交上采取的措施
⒈第一任期(1789—1793)
⑴措施:①政治: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创立总统否决制;②经济: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③外交: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保证国家和平。---------作用:维护国家民主制度,完善总统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纲要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课程类型:基础学科课程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文科生
授课时数:27课时
二.模块总体目标:
1了解20世纪战争的基本史实并认识20世纪的战争体现出哪些新的时代特征。

2 通过了解20世纪人类为争取和平所进行的努力,认识和平的来之不易。

3 通过探究20世纪人类不断发生战争的根源、以及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惨痛教训来认识为何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4 通过对比战争中的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使学生逐步树立正义、和平、团结互助的价值观。

三.内容标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单元主要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历史,包括一战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后果、影响等主要历史事实,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到20世纪才会发生世界性大战,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必然原因,认识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帝国主义是战争之源。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本单元主要介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凡-华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以及两次会议所确立的和平体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华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的原因,认识“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单元主要介绍二战的基本史实。

包括二战爆发的原因、进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各主要战场的重大战役、重要的国际会议、轴心国的溃败。

通过学习应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认识法西斯集团失败及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二战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总结其教训,树立起保卫和平历史使命感。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本单元主要介绍雅尔塔体系笼罩下的世界格局,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冷战的原因和特点、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特点及意义,认识综合国力在对外关系中的决定作用,客观评价联合国的作用与地位。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本单元主要介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的历史史实,通过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局部战争产生的原因及教训,认识到这些局部战争和冷战格局的关系,认识中东问题由来的复杂性和解决的艰巨性,了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本单元主要介绍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平推动发展、发展促进和平等事实。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客观依据,认识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课程实施
1 课程资源: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材、导学案、相关练习。

2 实施手段:学案教学
3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探究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分层教学、学习自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及层次化
4 课时计划安排
五.课程评价
1评价指标:日常表现: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含单元测试和地区综合测试。

2评价方式与结果处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即结合日常表现及各次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评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及不及格)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程纲要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课程类型:基础学科课程
授课教师:张建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文科生
授课时数:23课时
二模块总体目标:
1 了解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知道他们的奋斗事迹和成长历程,概述他们的主要历史贡献,探究他们与所处时代的相互关系。

2 通过自主搜集历史资料,参与历史人物评说,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学会从多角度去评判历史人物。

3 通过学习22位伟大历史人物的事迹与品格,使学生灵魂受到触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塑造自己的品行,选择适合自己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活道路。

三内容标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本单元简述了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使学生学会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评述了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简述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本单元主要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述其历史贡献;简述了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探讨了其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本单元主要概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事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本单元主要概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事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是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对时代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课程实施
1 课程资源: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材、导学案、相关练习。

2 实施手段:学案教学,白班辅助教学。

3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探究教学、问题驱动教学、分层教学:学习自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及层次化。

4 课时安排
五课程评价
1评价指标:日常表现: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含单元测试和地区综合测试。

2评价方式与结果处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即结合日常表现及各次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评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及不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