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农业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PPT

二、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密度 城乡经济梯度
§6-3 农业生态系统垂直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立体结构):
指农业生物之间在空间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组合。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类型 二、基塘生态系统 三、胶茶间作
四、立体农业高效的生态学基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种间互补
营养结构 :是系统中生物通过营养关系联结起来的方式。 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以食物营养
关系联结起来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它是系统的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主要路径。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人类可通过调控和管理农业 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利用生物种间关系及资源环境条件, 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一、食物链加环的作用
在原有食物链中通过加入新的链环,延长或完善食物链 组合,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具有很好的效益。其作用 表现在: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 提高 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6-4-1 食物链结构类型
二、食物链加环的类型
生产环
在食物链中加入能够把非经济产品转化为人们直接利用的 经济产品的环节,称为生产环。
组分结构 :即农业生物的种类和量比关系,也包括环 境组分。
用农业生产的术语来说:组分结构就是农、林、牧、 副、渔各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业内部的物种组成和 量比关系。 时空结构: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在空间上的配置和时间上的
分布,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
§6-1-1 概 念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积占耕地面积的 32% ,目前稍有减少,且传统的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利润不高,已由利润工、收入 大的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代替。
《现代农业与管理》课程目录及思考题

《现代农业与管理》课程提纲与目录第一讲:总论一、农业发展的历程 6(一)原始农业 9(二)传统农业 14(三)现代农业19石油农业 23替代农业(有机、生态、自然、生物动力)27二、我国现代农业建设 35(一)中国农业发展历程(计划经济、联产承包、反哺) 35(二)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条件 63(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76三、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77本质特征+(产业性质)基本特性 77-78内涵概括 80具体内容 82四、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83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88(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89(二)现代农业发展遵循的原则 90(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方向 91第二讲: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理念、重点内容和支撑体系一、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理念 110(一)市场经济理念 111如何坚持市场经济理念 118机会成本 119(二)经济全球化理念 121如何理解农业经济全球化 123 (三)和谐发展理念 125(四)可持续发展理念 131(五)组织制度创新理念 134(六)企业化经营理念 137二、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140(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42(二)实施农业产业化 147(三)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152(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159(五)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166(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71(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74三、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3.1现代农业投入支撑体系 1783.1.1 农业财政投入体系 1783.1.2 农村金融体系 1793.1.3 社会资本投入体系 1833.2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1863.3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 1893.4现代农业市场支撑体系 190农产品冷链物流 200冷链条件(三P 三C 三T 三Q 三M) 205 四、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211中国农业优先发展八大关键技术 212高产、优质、高效(两高一优)农业 215 《农产品协定》 216绿箱 219黄箱 220蓝箱 230绿色贸易壁垒 231新的贸易保护形式 236精品农业 237包装农业 240彩色农业 241立体农业 242生态农业 246数字农业 256精确农业(精准农业) 257智慧农业 265三品一标 271无公害农产品 272绿色食品 273有机食品 279有机农业 280“三品”同异对比 283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91都市低碳农业 302白色农业 307绿色农药 313物理农业 315现代农业食品工程 316设施农业 318现代生物技术(组培) 320节水灌溉 327第三讲: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及其选择一、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46(一)美国现代农业(机械化、家庭农场) 346 (二)日本现代农业(一村一品、小规模) 363 (三)法国现代农业 370(四)国外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77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选择 393(一)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 393(二)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模式 401(三)区域特色型现代农业模式 402(四)可持续型现代农业 404(五)省工节本型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型的新模式) 405 第四讲:现代农业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一、现代农业的目标 418二、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思路 424三、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分析 430构成(一级、二级、辅助指标) 430计算公式(含名词解释) 433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437第五讲:现代农业的经营与管理一、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452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453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 456六大发展方略 456四大定位 465三大战略 466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方法 469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步骤 470(一)基本情况分析(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政府政策等) 470(二)优劣趋势分析 479(三)市场分析 484(四)规划方案设计 486(五)规划资金筹措安排 486二、现代农业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 487经济方面的投入产出分析 489社会方面的投入产出分析 490生态方面的投入产出分析 491三、农产品市场分析 492完全竞争市场和企业决策 493垄断市场和企业决策(卖方垄断) 497四、现代农业企业管理 500现代农业企业的主要特征 502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04农业企业管理 505五、企业认证和质量管理 510(一)企业认证的范围和意义 511(二)申请认证的条件和程序 512(三)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 515(四)质量管理 522质量控制(QC)、质量管理(QM)和质量职能 522全面质量管理(TQM) 523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PDCA循环 526思考题龙头企业、中介、合作社利与弊【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指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公司+农户”、“公司+ 基地+农户”、“公司+批发市场+农户”等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
第三四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第三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优化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实现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目录一、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与内涵二、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三、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与指标体系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政策第一节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与内涵一、新世纪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分析1、此次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供应全面告别短缺时代,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启动的。
应当着眼于适应小康社会发展。
2、此次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加入W T O,农业发展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背景下进行的。
应当着眼于参与国际农业分工。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涵1 、农业结构的含义农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
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都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
图示: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表:2003年至2007年我国就业结构二.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条件√(一)需求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依赖于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不论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急切,这种转移的进程都是由非农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劳动力自身素质决定的。
1.工业化。
工业化与非农就业呈正相关关系。
2.城市化。
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正相关。
3.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需求;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有较大的劳动力需求。
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企业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少。
(二)供给能力1.产业创新供给能力:由农民的积累与投资能力决定。
农民财富积累越多,自主经商与开办企业的能力就越强。
这种转移可以看成农民自主的¡°转移就业¡±。
2.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程度。
马克思指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总是分工的基础。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明显。
3.农村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能力。
中国经济专题三农PPT课件

14
3.“三农”问题的成因
第一,从“三农”内部看
(1)“三农”问题是由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农民自身 的状况决定的。 (2)诱致性制度变迁对农民收入的推动作用减弱。 (3)农业投资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滞后。 (4)信贷政策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次偏低,竞争力低
▪ 四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限制
5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 1978-2004,农总产值 年均增长6.2%农业增 长一直较快
➢ 1997-2004,农业总产 值年均增长5.0%
▪ 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 的核心
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 3000万左右
Year 78-84 84-88 88-95 95-00 00-04 Rural 13.9 2.1 3.8 2.9 4 Urban 7.1 5.2 6.3 5.6 7.6
7
二是农村社会发展减速,农业劳动力转移艰难 土地只能容纳1亿,目前农村有劳动力5.5亿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 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 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 农业劳动力剩余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劳动力剩 余; 从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看,农村剩 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 产率为零,
②“三农”问题是传统社会及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必 然现象。
③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三农”问题和存 在大量农业人口的农村有必然联系。
17
④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
农业分析中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农业分析中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导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是指农业生产中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调整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比例,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点出发,探讨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以中国农业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背景和意义农作物种植结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粮食作物逐渐受到其他农产品的替代,需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二、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因素1.市场需求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高品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需求将逐渐增加。
2.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水资源等禀赋差异会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差异,对于特定的农产品种植来说,需要选择最适合的种植区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生态环境需求: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生态环境敏感的区域,应减少非适应性作物的种植,提倡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
三、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现状和问题1.主粮作物优势地位下降:中国农业过去长期以粮食作物为主,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主粮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的种植面积却没有相应调整,导致种植结构失衡。
2.绿色生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中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中绿色农产品的比例仍然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四、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实施与成效1.政府引导:中国政府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补贴政策、种植结构调整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种植比例。
2.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政府逐步减少主粮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合效益。
第三讲农业产业集聚的理论与政策..

(2)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就是伴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扩 大而形成的单位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 象,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当其规模在一 定区间时,生产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组织和 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 中在特定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
提高合作效率
降低谈判费用
降低机会主义行为
有利于相互监督 形成利益共同体
2.生产效率
(1)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主 要动力。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主要来自新技 术、新工艺等的开发及其成果的应用推广。 农业产业集聚作为“农业企业和农户在地理 上集中”的经济现象,某企业或者农户应用 了一项新技术,由于在农业产业集聚区内企 业间和农户间信息交流、人员交流都非常频 繁,该项新技术很快会被其他企业或者农户 应用、推广和改进,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 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2)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 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 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 业链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形式。 从农业产业集聚的概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集聚是 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所以它肯 定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农业产业集聚并不 完全等同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它比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内涵更“高”。 也就是说,农业产业集聚一定是实现了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组织方式,但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一定都能达 到农业产业集聚的要求,因为农业产业集聚更加强 调“集聚”的概念。
(5)产业集群
农业结构

研究农业结构的演变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 下降——
在中国必然也是规律 ! 为什么?
50
研究农业结构的演变
是什么引起农场结构的变化? 什么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谁在 “调整” 着农业结构?
谁能够 “调整” 农业结构?
5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农业结构的演变
• 随着经济增长、国内积蓄增加, 人民收入普遍增加 • 居民有更多的钱用来消费各种 商品, 然而消费模式不同以往
什么是农业结构
美国一本教科书的说法: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refers to the number and size of farms; ownership and control of resources; and the managerial, technological, and capital organization of farming.
“农业结构”是什么?
研究农业结构有什么意义?
1
什么是农业结构
中国人普遍的说法 美国人的定义 日本的研究重点
原苏联 / 俄罗斯的表述……
2
什么是农业结构
钟甫宁:农业结构是指农业生产 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
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 的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 比例。
3
什么是农业结构
钟甫宁: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 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的构成及
3
照片
黄色的
油菜化
27
从风景感悟结构
4
照片
紫色的
熏衣草
28
微观 与 宏观
一幅画、一张照片 都可能有它 的主色调 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地区 是否先进、发达
高中生物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多物种配置)、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多级循环),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物种结构:生物物种是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主体。
不同生物种类的组成与数量关系的格局构成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时间结构:指在生态区域内各生物种群生活周期在时间分配上形成的格局。
∙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和水平格局变化,构成空间三维结构格局。
水平结构:指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方式等水平分布特征。
垂直结构:指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
在地上、地下和水域都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结构。
营养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结构。
食物网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二.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标志1.生物适应环境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配合3.组分之间量比关系协调4.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5.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一.农业生态景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一)景观多样性农业景观是由多种类型的在景观上有差异的农业生态系统的集合所组成的区域。
对于景观多样性来说:(1)只有多样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2)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并与异质的立地条件相适应,才能使景观的总体生产力达到最高水平;(3)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障景观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使景观的稳定性达到一定水平。
(二)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 ecotone)在景观中不同斑块连接之处的交错区域为生态交错带。
在生物圈中,有如下一些交错带类型:.城乡交错带:1:2.干湿交错带3.农牧交错带:4.水陆交错带:5.群落交错带: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一、农业生态景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二、农业生产的三种农业区位(一)自然区位:自然条件差异为农作物与牲畜结构安排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农业结构
其范围包括: 其范围包括:按地区及按生产各 种农产品分类的农场 农场数量和规 种农产品分类的农场数量和规 生产的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和使用 模,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使用 技术,生产所需资源 资源的 的技术,生产所需资源的所有 控制权,进入和退出农业 权和控制权,进入和退出农业 活动的障碍以及农民的社会、 活动的障碍以及农民的社会、 经济和政治状况
36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1750年 清乾隆十五年) 1750年 (清乾隆十五年)
当时中国统一, 经济繁荣, 当时中国统一, 经济繁荣, 国力强大, 国力强大, 封建社会处在鼎盛 时期, 康乾盛世” 时期, 史称 “康乾盛世”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 国际工业化水平》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 国际工业化水平》
39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美国更是后来居上, 23.6% 美国更是后来居上, 占23.6%, 还 有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30多年的努 有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30多年的努 GDP攀升到 % 攀升到2.4 力, GDP攀升到2.4% 这七个国家占世界生产总值79.5% 这七个国家占世界生产总值79.5%
17
什么是农业结构 荷兰版的 “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
• 农场数量、规模的变化 农场数量、 • 农业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 农场专业化的趋势 •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18
什么是农业结构 经营农场的人 (农户) :
• 怎样生产? 生产什么? • 农产品的构成? • 销售额? 农户收入?
各种数量关系可以用百分比或曲线 表示出来
7
什么是农业结构
什么是现代农业的主要 成分? 成分?
8
现代农业的主要成分
现代农业是由四种主要成分组 成的,即农场、 成的,即农场、农业销售系 投入物供应系统、 统、投入物供应系统、政府 服务机构( 服务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 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
引自一本美国的《农业经济学》 引自一本美国的《农业经济学》
44 080 美元 42 744 美元 42 049 美元 407 美元 392 美元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2010 年世界发展报告》385-385 页 年世界发展报告》38535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什么是 “现代农业结构” 现代农业结构”
—— —— ——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中等发达国家? 中等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44
42 499 31 306
黄色字体来自不同的资料,不一定是2008年 注:数据(白色)来源:世界银行 黄色字体来自不同的资料,不一定是2008年 数据(白色)来源: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4 个中等发达国家: 个中等发达国家: 农业劳动力占: 农业劳动力占: 18.7% 1 个农民供养人数:10.8 人 个农民供养人数: 中国: 中国: 农业劳动力占: 农业劳动力占: 45% ? 1 个农民供养人数:? 人 个农民供养人数:
37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1750年 清乾隆十五年) 1750年 (清乾隆十五年)
这一年中国GDP占世界份额 % 这一年中国GDP占世界份额32%, 占世界份额32 居世界首位, 其次是印度( 居世界首位, 其次是印度(包括今巴 基斯坦) 24% 基斯坦) 占24%, 欧洲五国 (英法德俄 共占17% 五国的GDP只有中国 意) 共占17%, 五国的GDP只有中国 的一半稍多
45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4 个中等发达国家: 个中等发达国家: 人均 GDP: 6,200 US$ (3,960-11,770) (3,960农业劳动生产率:1,850-7,730 US$ 农业劳动生产率:1,850中国: 中国: 人均GDP: 人均GDP: 855 US$ 农业劳动生产率:310 US$ ???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
结构
业 业
业
农业的结构
经济学的 3 个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 — 商品/物品? 多少? 何时? 谁生产 — 何地? 使用哪些资源? 技术? 为谁生产 — 市场? 有没有收益? 多少?
22
农业的结构
农户 —— 农业系统的细胞
农产品结构、收入…… 农产品结构、收入…… 农户、 农户、农场的差异是不同国家 农业系统效率差异的根源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 国际工业化水平》
40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中国目前农业占 GDP文
41
研究农业结构的意义
法国农业成功的奥秘:
结构政策” 1960 年代农业的 “结构政策”
33
研究农业结构的意义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的差距突 出表现在农户 (农场) 结构上的差别
农民的受教育状况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业不同生产部门的结构 农业生产率的巨大差距
34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不同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距
20032003- 2005 年
• • • • •
法国 美国 荷兰 中国 印度
46
研究农业结构的意义
14
什么是农业结构 美国 “农业结构” 三个要点: 农业结构” 三个要点:
• 一个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场 的数量、规模、收入等; 的数量、规模、收入等; • 生产者对自己的生产活动有无 决策权和支配权; 决策权和支配权; • 农场的基本组织和制度
15
什么是农业结构 日本研究 “农业结构” 的重 农业结构” 点: 农业就业、农户的投资、金融、 农业就业、农户的投资、金融、 地租和土地利用、农民兼业、 地租和土地利用、农民兼业、 生产组织……
19
什么是农业结构
美、日、荷等国的以 “人”(农民) 为 本: 农场的数量和规模 农户的决策权和对资源的支配权 农业劳动力及其组织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技术等要素 农产品销售状况 财务、 财务、收入状况 ……
20
从国民经济结构到农业结构
国 民 经 济
农
业
工 业
服 务 业
农场结构
模 数 量 、 规 农 场 场 技 术 、 市 业
第三讲
农业结构 · 国际比较
厉为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010 年 10 月 27 日 Liwm@
“农业结构”是什么? 农业结构”是什么?
研究农业结构有什么意义? 研究农业结构有什么意义?
2
什么是农业结构
中国人普遍的说法 美国人的定义 日本的研究重点 原苏联 / 俄罗斯的表述……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 贝罗克《1750—1980国际工业化水平》38 国际工业化水平》
农业结构决定着国家的类型
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中国 GDP 只占世界 6%,印度 %,印度 只占1.7% 只占1.7% 英(18.5%)法德俄意共占54.5% (18.5% 法德俄意共占54.5%
3
什么是农业结构
钟甫宁: 钟甫宁:农业结构是指农业生产 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 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产品等 的构成及其比例, 的构成及其比例,是农业资源 的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分配 比例。 比例。
4
什么是农业结构
钟甫宁: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 钟甫宁:农业生产结构包括: 植业、 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的构成及 其所占的比例, 其所占的比例,种养业中各种 产品的构成及比例以及每一个 品种中的品质构成及比例。 品种中的品质构成及比例。
16
什么是农业结构
原苏联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原苏联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 农业的第一部门、第二部门、第三 农业的第一部门、第二部门、 产后) 部门 (产前 产中 产后) • 各加盟共和国种植业、畜牧业在农 各加盟共和国种植业、 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 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变化 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变化
42
研究农业结构的意义
法国农业经济学家 Joseph Klatzmann:
法国已经不象国外某些人仍然想象的那样是一个 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了。 它已进入 “农业 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了。
人口少于 10% 的俱乐部”。 因为, 在这
个国家的总自立人口中, 农业自立人口今天所 占的比重已低于十分之一。这意味着, 今后农 占的比重已低于十分之一。 业中出现的一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将不 同于过去 25 年。 (1978 年)
23
微观 与 宏观
微观有可能决定着宏观 结构还可能决定强度—— 竞争力
24
微观 与 宏观
微观决定宏观的例子 结构决定着强度——竞争力 C 碳的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 石墨?
25
从艺术感悟结构
1
凡高的“向日葵” 凡高的“向日葵”
黄色为主
26
从艺术感悟结构
2
凡高的画 蓝绿色调 的鸢尾
27
从风景感悟结构
5
什么是农业结构
钟甫宁:农业的区域布局, 钟甫宁:农业的区域布局,农业 中的种养业、 中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 农产品储藏、运输、 农产品储藏、运输、服务等第 三产业的构成及比例。 三产业的构成及比例。
6
什么是农业结构
美国人说的农业结构? 美国人说的农业结构? 日本农业结构的重点? 日本农业结构的重点? 原苏联研究农业结构的什么? 原苏联研究农业结构的什么?
9
现代农业的主要成分(美国版) 美国版)
农场 农业销售系统 投入物供应系统 政府服务机构(其中最重要的
是研究工作) 是研究工作)
10
什么是农业结构
美国一本教科书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