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新人教版选修6
【地理】人教版选修6_第三章_第一节_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 你是怎样认识我国人口变化、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 趋势与发展前景?
• 在唐代以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发的土地在 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增大,自唐、明以来,随着人 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步下降。到了近代, 可开垦的土地有限,加之各种建筑用地面积加大, 而人口仍然快速增长,导致人均土地面积将进一步 下降。
①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①总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②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②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年际降水变率大
③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急剧增长 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南水北调工程,利用水循环的原理缓解北方的缺 水问题,达到了南北方的协调发展,为北方的经 济协调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能。
资 源
自然原因 质低
短
人口增长
需求增加
缺 人为原因
人的活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
谢谢!
• 2.意义: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会可 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 3.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 与可再生资源。
二、淡水资源短缺
• 1、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 自然原因
– 淡水资源
• 总量有限 • 可直接利用的有限
世界淡水供应少
二、淡水资源短缺
• 1、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 自然原因
– 淡水资源
– 不合理开发利用
• 污染 • 浪费
– 需水量增长
世界淡水的 需求量大
各大洲对淡水的需求
干涸的土地
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
1. 制约经济发展
也 2. 影响粮食生产
许 会
3. 影响生态环境
有 4. 损害人体健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能力提升七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课下能力提升(七)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非盈利机构“水资源小组”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全球水需求量将超过可持续供应量的40%。
届时一半人口会生活在持续严重的“水压”下。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中,“水压”不严重的是( )A.澳大利亚西部B.美国西部C.非洲北部和中亚D.俄罗斯北部2.世界上“水压”严重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A.人口稠密B.远离海洋C.淡水资源匮乏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解析:1.D 2.D 第1题,俄罗斯北部人口稀疏,河流众多,属于水资源丰富地区,因此“水压”并不严重。
第2题,世界上“水压”严重国家或地区有两种类型,即水质型缺水或水源型缺水,都导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很多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稠密、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也存在严重缺水问题,西亚和北非人口并不稠密,但由于降水稀少,也存在严重缺水问题。
2017年6月25日为第27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的意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逼近18亿亩红线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B.气候的异常变化C.耕地资源总量少D.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大量耕地4.为坚守耕地红线,符合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是( )A.开源、节流B.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提高耕地生产率解析:3.D 4.A 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耕地变成了非农业建设用地,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
为坚守耕地红线,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资源,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产资源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矿产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B.发展中国家因人口多,对矿产资源的消费量大C.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D.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6.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主要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东多西少解析:5.B 6.B 第5题,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这是其特性之一;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的矿产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全世界矿产资源的消费量明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展中国家虽然消费的矿产资源较少,但是也存在着矿产资源短缺问题。
高中地理 3.1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课时训练7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1.读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完成第1~3题。
1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 )。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2.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总量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洲( )。
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储水B.气候干燥,降水总量小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进入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3.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总量不足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水资源污染严重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解析:由图可知四大洲各自的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做一个简单的除法计算,不难得出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南美洲的结论。
南美洲号称“湿热的大陆”是因为其纬度低,降水丰富,北美洲虽然面积大于南美洲,但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大,降水总量小,气候干燥,年径流总量自然较少。
从图中信息和四大洲人均径流量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1.D 2.B 3.B4.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5.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是( )。
①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②退耕还林还牧③控制人口增长④围湖造田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⑥改善耕地质量A.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①⑤⑥D.③⑤⑥解析:第4题,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厂矿、道路等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
第5题,要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粮食总产量两方面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背景是退耕还林还牧还湖、调整农业结构、耕地面积减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1《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检测题

课时训练7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读“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完成第1~3题.1、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2、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总量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洲().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储水B、气候干燥,降水总量小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进入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3、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总量不足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水资源污染严重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解析:由图可知,四大洲各自的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做一个简单的除法估算,不难得出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南美洲的结论。
南美洲号称“湿热的大陆"是因为其纬度低,降水丰富,北美洲虽然面积大于南美洲,但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大,降水总量小,气候干燥,年径流总量自然较少。
从图中信息和四大洲人均径流量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1、D 2、B 3、B结合“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5、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是()。
①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②退耕还林还牧③控制人口增长④围湖造田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⑥改善耕地质量A、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①⑤⑥D、③⑤⑥解析:第4题,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厂矿、道路等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
第5题,要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粮食总产量两方面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背景是退耕还林还牧还湖、调整农业结构、耕地面积减少。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7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课时分层作业(七)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
下图为“2002~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m3/a)”,读图回答1~2题。
1.虚拟水资源流入量最多的地区是( )A.A B.BC.C D.D2.图中信息表明( )A.D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B.C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C.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1.D 2.C [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知,D地区虚拟水流入量最多。
第2题,D为欧洲西部,不存在干旱缺水的情况;C地区虚拟水进口多是由于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从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
]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B.科技含量减弱C.趋向机械化D.趋于自给自足4.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河川淤沙减少C.蒸发量减少D.洪水流量增加3.A 4.B [第3题,“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走多种经营之路,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
第4题,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
]读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完成5~6题。
5.我国非能源矿产与经济增速不匹配的省份是( )A.蜀、辽B.豫、滇C.陇、黑D.京、赣6.闽、粤两省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 )A.市场广阔B.劳动力资源丰富C.科技先进D.地理位置优越5.A 6.D [第5题,根据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可以看出:A项中蜀、辽两省非能源矿产占全国比重较高,但经济增速慢,所以两者不匹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_0

———————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水资源利用中的什么问题?两者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提示:甲图反映的是水污染、乙图反映的是水浪费。
淡水资源短缺。
———————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 1.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淡水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很不均匀(2)人为原因⎩⎪⎨⎪⎧水资源利用中采取了不合理的开发 与管理措施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2.二、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3)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3.危害:缺水已成为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问题。
———————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 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其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方法技巧]水资源短缺的分析思路二、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应用体验不可少———————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资源,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3%是淡水。
下图是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资源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各大洲淡水资源、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
读图回答1~2题。
A.亚洲、非洲B.亚洲、大洋洲C.南美洲、欧洲D.南美洲、大洋洲2.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非洲解析:1.B 2.A第1题,直接读图即可得出答案。
第2题,人均水资源=水资源比重/人口比重,故计算可得,亚洲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
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 180 m3(2002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已出现重度缺水。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已利用京杭运河(图乙)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习题

高中地理选修6 同步练习及解析1。
目前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A.干旱区B.半干旱区C.半湿润区D。
湿润区解析:选C.半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与该区域的工、农业发展所需水量相差最大。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2~3题.2。
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所占比重是()A.19%B.20%C.21%D.22%3。
该区域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是()A。
改良土壤,扩大粮食种植面积B.退耕还牧,发展乳畜业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D.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解析:第2题,由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的比例减去土地资源构成图中的不适宜地的比例得出答案。
第3题,结合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自然特点知,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答案:2、A3、C4。
读以下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反映了哪些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2)如何解决图二所反映的问题?解析:由题干可知:该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题,漫画所反映的是水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第(2)题,水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等造成的,解决措施要从这几方面入手.答案:(1)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短缺。
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
(2)减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对污水的治理;农业中合理施用化肥;依靠法律、法规进行治理等。
一、选择题排水卫生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缺乏排水卫生设施,每年在全世界造成140万儿童死亡。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到2025年将有1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
据此回答1~2题。
1。
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A。
水资源总量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
水资源污染严重D。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2。
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B。
高中地理 3.1《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学习目的:1.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
2.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3.说明世界、中国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4.举例说明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学习重点:1.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2.世界、中国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3.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学习难点:理解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危害。
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等学习过程:图片导入: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一、自然资源1.概念:2.意义:3.分类:练习: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A 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B 汽油和柴油C 带鱼和小黄鱼D 水稻和棉花2、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二、淡水资源短缺(一)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1.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二)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总特点: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三、耕地日渐减少补充:区别土地、土壤、耕地的概念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能源 自然资源水资源 能源 自然资源 能源 水资源 自然资源 能源 水资源A B C D土壤是由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物质组成的。
固体物质包括等。
耕地是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它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世界耕地需求趋势依据图3.4,分析以下问题。
1.依据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世界人口、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三条曲线,分析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
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动态平衡(如虚线所示),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将怎样变化?3.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前景将怎样变化?4.你认为开垦土地、使农业产量翻番的可行性怎样?为什么?(二)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1.耕地面积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2.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或实地调查,了解学校附近地区近年来耕地被占用的情况,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七)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一、选择题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读表完成1~3题。
1.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1.B 2.B 3.C 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为美国的10倍。
第2题,我国工农业技术水平低,节水意识淡薄是造成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
第3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完成4~5题。
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东部沿海地带 D.东部季风区
5.近年来③地耕地不断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非农占耕 B.水蚀毁耕
C.生态退耕 D.沙暴吞耕
解析:4.D 5.A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这些地区都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第5题,③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工业化、城市化等非农占用耕地面积较大。
6.下图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图中反映出,造成西辽河流域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建设 B.过度放牧
C.过度垦殖 D.退草还林
解析:选C 从图中可知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耕地增多,这说明过度开垦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发展农作物种植。
7.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
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东多西少
解析:选B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采矿时采富弃贫,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分布上,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而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二、综合题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布瓦凯市以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但有近100万人缺水。
请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
(2)科特迪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次年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请指出科特迪瓦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解析:第(1)题,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布瓦凯地势较高,附近河流的水不能自流到布瓦凯;布瓦凯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短缺。
解决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第(2)题,科特迪瓦为热带草原气候区,过度开发造成土地荒漠化严重。
荒漠化造成土地退化、贫困加剧。
答案:(1)自然原因:地势较高,附近河流不能自流到城市内;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大。
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2)荒漠化。
土地退化,贫困加剧。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富煤少油,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口原油逐年攀升,“煤制油”被提上议事日程。
内蒙古高原神华“煤制油”项目,年消化原煤1.5×107t,产成品油5.0×106t,并计划在今后15年内,投资2 000亿元,达到年产3.0×107 t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20倍。
此外,安徽、黑龙江、河南、新疆等地区,大小不等的“煤制油”项目即将启动。
(1)在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山西省酸雨问题较轻的自然原因。
(2)有人认为:“煤制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煤制油项目。
也有人认为:“煤制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3)为缓解东南沿海能源紧张状况,可采取哪些对策?
解析:酸雨污染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地形、土壤酸碱性等方面分析。
煤制油工程的建设需要从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分布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应采取开源节流的措施。
答案:(1)降水量少;地势较高,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土壤多呈碱性,空气中碱性尘埃对酸性气体有中和作用。
(2)应该建设。
理由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制油”的原料充足;我国石油紧张,进口量大;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高。
不应该建设。
理由是:“煤制油”转化率不高会导致能源浪费;投资大、成本高;煤制油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煤炭开采量加大,加速煤炭资源枯竭。
(3)开源方面:开发新能源。
节流方面:加强技术革新,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区际协调:将耗能大户转移至能源丰富的地区,拓展新的能源输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