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70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70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习目标] 1.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结合实际,理解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2.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①消纳、②同化能力,这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机理:主要包括③物理净化、④化学净化、⑤生物净化等。

3.不同类型水体自净能力的强弱:⑥河流水>⑦湖泊水>⑧地下水。

4.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的意义: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⑨自净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5.水污染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⑩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⑪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⑫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1.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答案河流水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快,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

流动的河水中含有的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相比河流,湖泊水流动性弱,更新速度慢,污染物稀释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15年3月底,山东省控河流断面中,还有15个水质劣于五类,占总数的14.0%,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个;劣五类断面主要集中在小清河、海河、半岛流域的东营、滨州、青岛等市。

从水质状况看,今年第一季度,省控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9.4mg/L和1.73mg/L,同比分别上升19.3%和18.3%。

(1)水污染是怎样产生的?(2)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3)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有什么样的关系?(4)为什么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要远远轻于对河流和湖泊的污染程度?答案(1)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一是取决于水量;二是取决于水的流速或水体的更新速度。

同样数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的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

高中地理·选修6-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高中地理·选修6-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A.直接提供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娱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答案】B 解析:城市森林并不以提供有形林产品为主,A项错误;C、D两项 为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城市森林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 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否可以以人工造林的方式得以 补偿?人工林和原始森林具有相同的生态环境效益吗?
【答案】虽然原始森林面积的损失,可以人工造林部分得到补偿, 但是原始森林的生态功能却往往不是人工林所能弥补的。原始森林,尤 其是热带雨林砍伐后所造成植物物种的损失、动物的迁徙和被消灭,连 片林地变成破碎小斑块后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毁灭性影响,这些方面都是 人工林所无法补偿的。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森林资源破坏 读下图,回答(1)~(2)题。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答案】D
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配中图版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存 在,故A项错误;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 分脆弱,故B项错误;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 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项错误;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 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少。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复习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复习课件
【答案】 (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 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相互交叉而形成食物网;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级关系。
(2)自身调节 (3)生态退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 和森林病虫害剧增,恶性杂草大量繁殖。 物种: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气候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增加;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 低等。
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系原统有的的结动构态、平功衡能被发打生破障碍 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特别提醒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过程
方向 特点
单向
物质循环
循环流动 收支平衡
读“某森林中食物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森林内的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它具有哪些特征? (2)如果该森林内蛇大量减少,但鹰的数量变化并不大,说明生 态系统具有________作用。 (3)如果该地森林被大量砍伐,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提示:从生态、物种和气候三个方面归纳)
【答案】AB。
要点二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我国 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等半湿润、 北方农牧交错区,绿洲边缘区等
分布
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形成 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陡峻,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多暴雨、风 力等。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 用方式,毁林毁草、乱垦选答案: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土地荒漠化;③水土流失;④受损生 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要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几个概念 (1)种群: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同一个物种在一 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 (2)生物群落:在一个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 构成生物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

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 (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 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 (2)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 (3)降水 风 地形 土壤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要点二 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 和对策
知识精析 1.森林的破坏原因及后果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目标定位 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说明世界森林 的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 意识.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森林的特点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1.特点:是陆地上__最__强__大__、__最__复__杂__、最能长 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保护森林、_植__树__造__林_.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 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 导致______________. (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会 _热__带__雨__林_面积锐减 机械采伐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森林的生态功能 _保__持__水__土_、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调 节气候、涵__养__水___源__;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__净__化__空__气___;丰富的物种库;提供__旅__游__休__闲__ 最佳场所. 3.毁林的危害:洪水频发、__水__土__流__失__加剧、 土地沙化、河道淤塞、__温__室__效__应___增强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复习课件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 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解析】 (1)~(3)根据图Ⅰ读出全球风电 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再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 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原因。甲地位于我国的内陆 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而且远离东部 的消费市场。
【答案】 (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 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 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 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图1
图2
(1)我国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是
,水资源和耕地匹配最差
的区域是

(2)我国南方水资源较北方丰富的自然原因是南方

我国各地普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3)为了遏制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方人均耕地最少,北方水土配合 最差。第(2)题,南方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我国各地水资源短缺
命题视角2 能源问题及对策 例2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读图和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1: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
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 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 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 日军占领华 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 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 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2:20世纪70年代前,中东(主要为西亚 地区)国家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 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成 员国个体和整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 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达2090亿美元,比 1970年增加52%。中东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 控制石油产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发达国家在中 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因此,这里战争不断, 冲突不断。这就导致中东各国过高的军事支出和财 政状况的恶化。

选修6地理考察知识点总结

选修6地理考察知识点总结

选修6地理考察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

选修6地理是高中地理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

以下是对选修6地理考察知识点的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地球的构造与活动地球的构造是指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地球的活动包括地壳运动、地表形态变化、气候变化等。

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活动对于认识地球的表面形态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地球物理环境地球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地球的大气、水环境、土壤环境和自然植被环境。

通过对地球物理环境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件,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干旱、飓风等。

了解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于预防自然灾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总数,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文化较为繁荣的地区。

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发展变化、分布规律对于解决人口问题、发展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分布,包括自然资源地理、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商业地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为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文化地理文化地理主要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承,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

了解文化地理对于传承和保护各种文化遗产,促进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前提下,保护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于指导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选修6单项选择题专题训练

高中地理选修6单项选择题专题训练

高中地理选修6单项选择题专题训练1.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物质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是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改变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 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 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4.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5.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6.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是A.大型港口的建设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C.在大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放饵料某大城市每天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

据此回答1-2题。

7.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B.上游来水C.海上倒灌D.以上各项均是8.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A.大力抽取地下水B.海水淡化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位于赤道附近的一个美丽富饶岛屿,曾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天堂”,然而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引起海水的温度上升,导致该岛屿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威胁到该岛屿附近海洋生物的生存,大量死亡的浮游生物不断腐烂,迅速消耗水中的氧气,使该区域的其他海洋生物面临窒息的危险。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知识讲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知识讲解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考点解读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3.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知识清单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分类:___环境和___环境(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___与___(3)环境问题的表现:______、______(4)环境问题的原因:①___的有限性与____的无限性的矛盾;②短期____与长远____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____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5)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____性、过程的____性、规模的___性。

(6)解决环境问题的思想:在鼓励____同时,保证资源的____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谋求社会的____进步。

2.环境污染与防治(1)水污染及其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____,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这就是水污染;主要水体污染现象有____、____、____。

(2)城市垃圾的特点:____、____、____。

(3)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对____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____的影响。

(4)大气污染:____属于地方性大气污染,___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5)大气污染的防治:___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有:____、调整____(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____、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____、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等。

参考答案:1.(1)自然人文(2)对立统一(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资源人类需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个人行为(5)不可预见不可逆全球(6)经济增长可持续全面2.(1)自净能力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石油污染(2)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3)大气环境土壤环境(4)可吸入颗粒酸雨(5)能源植树造林能源结构清洁生产利用率要点精析要点一: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复习教学案
课时安排:4—5课时
考点扫描: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五、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重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难点: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本章考点]
1.人类与环境:环境的概念和分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知识梳理]
定义: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1.环境_______环境
分类
_______环境
人地关系是一对矛盾的两方面,是即_____又______的
2.人类与环境传统环境观______
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现代环境观:人地______
新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①_______
环境问题表现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
①_______
3.当代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原因②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①_______
环境问题特点②_______
③_______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本章考点]
1.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主要的自然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可再生资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问题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知识点梳理]
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 ,合理利用土地,对化石燃料进行 加工和 加
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利用 方法开采,在能源开发与使用中, 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验收
使用
.
世界能源的总趋势: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本章考点]
1.生态环境问题:(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知识梳理]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
能源系统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世界淡水资源紧缺解决对策
开源方面: 、
、、 、、 。

节流方面:


、。

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 、 。

土地资源的
合理利用与
保护 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

土地的退
化与防治
土地退化的概念
土地退化的表现:
防治
原则:“防、治、用”相结合
措施
陆地上 、 、 的生态系统
森林特点 的
库 自然原因: 原因 人为 原始社会: 森 农业社会: 原因 工业社会: 林
世界

森林

现状 生态 防风 ,保护 ;涵养 ,保持 功能 放 吸 ,净化 ,吸烟 ,减弱
、 保护森林
森 林 及 其 保 护
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本章考点]
1.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知识梳理]
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
、 能力 水体的自净能力: 净化
净化
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水>
水>地下水
>水体的
迅速繁殖,尤以 、 占优势。

此时,湖面可出现 ”,又称 ,在海洋上则称 污染源:近海石油的 、 、 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
洋中。

危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
性能或因堵塞 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的 ,并阻碍海藻的 。

沉降至海底石油影响海洋 。

石油氧化分解因消耗水中的 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数量大:城市垃圾的数量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_______ 品种多: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_______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变化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_______推广,城市_______出现了新的类型。

如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电脑等
细微颗粒随风飘动,污染大气
_________释放有害气体,地区性大气污染 垃圾填埋,逸出_________ _________处理,二次污染
垃圾倾倒于水体,________污染,海洋污染 垃圾露天填埋和________,产生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________污染 垃圾风化、侵蚀,________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的
________能力
有害成分在动植物体内________,通过______危及人体
健康
对土地的影响:露天______和填埋,占用土地,_______短缺加重 对卫生环境的影响:堆放于________,影响卫生,传播________ 转嫁污染:发达国家把垃圾运到________,垃圾污染范围扩大
定义: 由于 原因,大气中的 被改变,而
且 ,致使 ,影响了 ,严重威胁 和 ,并对 的现象。


空间 地方性大气污染: 气 尺度 差异 全球性环境问题: 污
主要来源: 1 染 防治 2
能源角度 3
防治主要途径 4
1 控制: 2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本章考点]
1.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手段: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3.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1)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
准则
[知识梳理]
解决环境问题时________ 的局限性 公产与环境资源退化
实行环境管理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管理的
概念和目的 目的: 通过_______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________ 环境管理的对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环境管理的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________和 _________
主要手段: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环境管理的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中国的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问题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国际社会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存在利益冲突
履行国际公约的行动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_______________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环保NGO的活动情况及作用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环境伦理的道德建设
青年环保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