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_28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_28

学习目标】1. 了解森林的效益、分布和现状。

2. 了解雨林的环境效应。

3. 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4. 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5. 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活动过程】阅读课本31 页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 森林在哪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森林的效益很多,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考它们分别反映了森林的哪些功能?天然净化器或吞碳吐氧机” —,“天然吸尘器” —吞水吐雨器”—,“天然蓄水池”—过滤器”—,“绿色卫士”—绿色美容师”—,“天然消音器”—阅读课本31 页第二段和结合下图,思考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3. 历史上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多少?今天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目前世界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5. 为什么中纬度湿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阅读课本32 页第一、二段和活动,思考下列问题。

6.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危害。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下是森林的别称,思7. 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8. 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CO2 含量增加活动二:阅读课本32—34 页和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雨林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

1. 从活动一“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 中,指出热带雨林的集中分布集中区及其特点?2. 结合左图,分析热带雨林是如何调节碳平衡的?3. 结合右图,分析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有什么影响?4. 思考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阅读课本34 页,思考下列问题。

5. 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库?6.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

请问西欧人和巴西人关于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活动三:阅读课本35—37 页和结合相关图片,分析雨林的脆弱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2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21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森林的生态功能 2.森林的生态功能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难点:森林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人类的远祖就是从森林中起源的。

而被誉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科学家们认为亚马孙的热带雨林正在被“草原化”,预计,以目前的森林大火发生频率和砍伐速度,在未来50年至100年内,亚马孙热带雨林最多将有60%消失殆尽;至少,也会有20%到30%的丛林转化为草原。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原始林:约占陆地面积的47.7%(8000年前)——根据林木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2000年: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2.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时代人类活动刀耕火种、游耕制度人口增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对森林的影响对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是因人口稀少,森林仍然有自然更新的机会面积逐渐减少面积锐减通过列表,使学生认识到:森林被破坏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3.森林分类:(1)按森林疏密密林 2/3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1/3指导学生读图4.1:说出 (1)森林种类;(2)每种森林具体分布地区;(3)探究种类数量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等)和人文(人口、人类生产方式等)两方面分析。

)(2)受人为影响程度天然林不足40%“半天然”林人工林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4.我国森林资源:中国世界总量(亿公顷) 15.8 38.66 人均占有量(公顷) 0.11 0.6 森林覆盖率(%)16.55 30——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思考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点拨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7

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并掌握森林锐减的原因。

②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③理解森林生态功能。

①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森林的主要分布及成因。

②通过视频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森林的功能。

③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说出不同角色会对森林造成哪些破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增强学生关心和保护森林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2.森林的生态功能。

难点: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视频。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列表比较法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由此可见,森林对于我们地球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是,自从人类产生之后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森林的开采、破坏,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大家能说说你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森林破坏带来的后果吗?(比如:我们感觉夏天越来越热了、空气越来越差了、河流越来越浑浊了、需要保护的动植物也越来越多了)所以,保护森林使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四章第一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巩固基础•梳理知识1、森林的特点(1)森林是陆地上①___最强大____、最复杂、最能②__长久存在____的生态系统。

(2)森林是最丰富的③__物种库__,尤其是④___热带___和亚热带森林。

(3)⑤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2、森林锐减(1)森林面积的变化:8000年前,原始森林占陆地面积的47.7%,现代世界森林覆盖率仅为①30 %。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时代原因②刀耕火种、游耕制度人口增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变化趋势③对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是因人口稀少,森林仍然有自然更新的机会面积逐渐减少面积锐减(3)世界:全球现存天然林中未受人类干扰的森林不足④_40%_,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⑤__俄罗斯___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件:第四章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件:第四章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典例剖析】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 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 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据有关专家分析,森林覆盖率达到30%,森林将产 生很强的环境服务功能。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森林,请提出两条防治森林破坏的措施。 (2)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减轻哪些生态危机?
二、保护森林
1.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
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 保护森林 的原则。 2.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2年又公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
依据。
【思维启迪2】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图文专攻 素能演练
课前预习
创设情境·理清主干
情景诱思
近30年来,世界森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减少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每年减少
800万公顷。
尝试探究:该图文材料反映了哪一类环境问题?该类环境问题造成的后果表 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该图文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森林破坏。造成的后果主要有: (1)生态失调;(2)环境恶化;(3)导致洪水频发;(4)水土流失加剧;(5)土地 沙化;(6)河道淤塞;(7)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
图文专攻
教材图解
培养技巧·启发思维
读教材图4.1 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据图回答: (1)读图可知哪些地区有大面积森林分布? (2)其他地区为什么没有大片森林? (3)由此你得出什么道理?
答案:(1)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 非洲和东南亚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2)其他地区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使林地转化为耕地或其他建设用地。 (3)森林破坏主要是人类开发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四章 第一节 森林及保护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 第四章 第一节 森林及保护  (共32张PPT)
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湖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减弱
二、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森林法》
我国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育 已经从森林采伐转为森林培
二、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 《森林法,》
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 法律依据。
我国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育 已经从森林采伐转为森林培

农业社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
森林面积之间减少


工业社会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 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
积锐减
4、世界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热读带图雨说林出①南森美林洲的、非种洲类和②东每南种亚森林的具体分布地区 亚③寒探带究针种叶类林数带 量亚(欧多大少陆北)部和和分北布美地大区陆北之部间的关系
“三北”防护林体系
长江中上游防护 林体系
ks5u精品课件
“思考”向导
1.课本P65最后一段。
2. 不用一次性筷子 节约纸张 使用再生纸 不寄贺年片 义务植树等
二、保护森林
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zxxk-w ---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 环境,调节气候 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课件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课件中图版选修6

9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 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 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各种重金 属引起的 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①藻类大量繁殖; 重金属元 ①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
危 害
②水体中其他植 物死亡;③鱼类死 亡;④湖泊演变为
素通过食 物链最终 危害人畜
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 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 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
沼泽
健康
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类 型
概念
原因
危害
水 污 染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 致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 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 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 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 质恶化的现象
主要是人为原因造 影响水的有
成的,水污染物主要 效利用,危
有三大来源:工业废 害人体健
水、农业污水、生活 康;破坏生
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 染 来 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 中所含的氮、磷等 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 属的污水排放和固 体垃圾中重金属的 淋溶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 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 泄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 染
海洋石油污染
表 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 华(水花)”,又称“藻 花”;海洋水体:称 为“赤潮”
危害人体健康 (2)危害
造成植物枯死,农作物减产 (3)措施:积极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改进汽车燃料,安装汽车排气系 统催化装置等,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19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19
总结出森林的经济价值,说明除了生态功能,森林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比得出,生态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
按森林疏密程度分为密林和疏林,受人为影响程度分为天然林、“半天然”林和人工林。
集中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缺林区主要分布在广大西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出森林的价值及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教授
新课
由视频引伸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节内容《森林及其保护》
PPT展示本课学习的内容——森林的作用,森林的分类及分布,森林的特点,森林的破坏,森林的保护。
提问:回忆刚才大家总结的森林的重要性,归纳森林有哪些作用?
课堂
训练
PPT展示题目,适时引导学生思考。
联系本节所学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堂
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森林的作用、森林的分类及分布、森林的特点、森林的破坏、森林的保护,并适时补充。
教学
反思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没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1.加强法治,严禁乱砍滥伐;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6.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学生利用框架知识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全面认识
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学生根据森林的生态功能回答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森林的生态功能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
PPT展示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让学生做题连线,并根据课文找出森林的5大生态功能,同时分析在不同区域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1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_17
【教学主题】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诸如森林、湿地、水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倡导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知识基础薄弱。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方式与手段
活动练习法,合作导学法,读图分析法。
本节课主要是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重点是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教材中的“活动”、“思考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增强分析能力。并安排学生读图2.17,完成图后“思考”,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本节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雨林的生态效应”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的态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全球变暖——调节碳氧平衡
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环境问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安排学生进行教材中的活动
填写下面森林破坏后对应出现的问题:
调节气候
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净化空气,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
亚马孙地区的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并讨论该图表达的意思。提醒学生要先注意图例的意思。
c、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确立正确的环境观与发展观。
d、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的使命。因此在教学中应时刻不忘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而本节内容更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很好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 (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 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 (2)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 (3)降水 风 地形 土壤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要点二 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 和对策
知识精析 1.森林的破坏原因及后果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目标定位 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说明世界森林 的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 意识.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森林的特点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1.特点:是陆地上__最__强__大__、__最__复__杂__、最能长 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保护森林、_植__树__造__林_.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 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 导致______________. (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会 _热__带__雨__林_面积锐减 机械采伐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森林的生态功能 _保__持__水__土_、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调 节气候、涵__养__水___源__;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__净__化__空__气___;丰富的物种库;提供__旅__游__休__闲__ 最佳场所. 3.毁林的危害:洪水频发、__水__土__流__失__加剧、 土地沙化、河道淤塞、__温__室__效__应___增强等.
栏目 导引
第章 生态环境保护
典题例练
例1 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完成下列
问题.
植被覆盖率 (%) 20 40 60 80 >90
径流减少率
(%) 15 30 60-50-30 75-60-50 70
侵蚀减少率
(%) 55-30-20 80-50-40 95-80-70 98-89-80 100-95-90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当前世界森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特别提醒】 在分析世界森林的分布时,注 意以下几点: (1)世界森林的覆盖率较低,分布不均. (2)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 森林为人工林. (3)自然条件较好的中纬度地区,人类历史悠久, 开发较早,森林的分布呈现点状或块状.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 《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森__林__法__》_ (简称《森林法》); 政府200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民间 团体: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 林的行动.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点拨】 (1)不同时期世界森林减少的主要 原因不同. (2)当前世界森林减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商业性采伐并不是唯一因素.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要点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 知识精析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迁移拓展 (1)“森林”与“森林资源”的差异 森林和森林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森林是指 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是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 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 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3)根据上表,结合地理知识,把①土壤肥力下 降;②暴雨增多;③进一步毁林开荒;④洪水灾 害增多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空格内,使之形成一 个循环过程.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 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推知,该地耕 地面积的扩大是以毁林开荒为代价的,森林大 面积减少,使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下 降,从而引起旱涝灾害增加、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肥力下降,最终导致粮食单产和总产量降 低.
答问题.
某地各类项目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近三年平均降水量 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当年水旱灾害次数
粮食总产量(吨)
1956年
30% 3.33万公顷
850 mm 23℃
2%
0 1.0亿
1975年
8% 4.47万公顷
680 mm 30℃
12%
3 0.875亿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1)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其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水旱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 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森林的 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 第(2)题,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使得地表径流减少, 地下径流增多,从而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表 中还可以看出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相反 植被遭破坏,会造成水土的流失.第(3)题,自然地 理要素主要包括降水、风、地形、土壤,这些 因素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 (1)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减 少,因此粮食总产量降低 (2)森林减少,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 (3)A—② B—① C—④ D—③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思考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黄土高原森 林破坏有何关系? 【提示】 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河”,泥沙来 源于中游黄土高原,而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的重要原因与黄土高原森林等植被破坏、保持 水土能力大大降低有密切关系.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三、保护森林 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 ___《__关__于__森__林__问__题__的__原__则__声__明__》___,在国际范 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情景导入
新课学前导航
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 在的生态系统,人类的远祖就是从森林中起源 的.人类自从远祖离开森林以后,就开始了对森 林的侵害.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迄今,全世界的原始森林已经所剩不多.保护森 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思考】 森林的环境效益有哪些?我们能 为保护森林做哪些工作?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具体措施 (1)针对“采育失调”,提出要“合理采伐”,严 格控制采伐量,对过伐林区坚持只育不采,使其 休养生息. (2)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的 问题,提出要积极营造人工林和加强自然保护 区建设.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典题例练
例2 (2012·宁夏银川高二联考)分析下表,回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二、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森林面积的历史变化
时期
变化特点
主要原因
地质时 期
森林面积有所变化
_气__候_等地理环 境因素的变化
原始社 会
原始森林有所破坏, 但仍有自然更新的 机会
刀耕火种和游 耕制度
农业社 会
面积_逐__渐__减__少____
无计划垦殖和 大量使用薪柴
工业社 世界森林尤其是 大规模商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