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五四制)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五四制)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五四制)一、文言诗文(满分25分)1.选择题。

(6分)(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2分)()A.广数自请行(允许)B.五十弦翻塞外声(翻动)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岸)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3)选出对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2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B.今乃得一当单于。

如今才得到一个亲自跟单于对敌的机会。

C.折芳馨兮遗所思。

所采摘的芳香的花草遗忘在我思念的人那里了。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按要求填空。

(7分)(1)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古人的诗词中有不少吟咏重阳节的句子,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

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12分)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迹。

公将弛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__________,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锦州市2013年语文中考考纲

锦州市2013年语文中考考纲

• 点评:此题以仿写的形式考查语言的综合 运用。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 运用恰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
6、了解教材精读课文中的现代诗文涉及 的重要作家作品常识,了解《语文课程 标准》7-9年级推荐背诵篇目涉及的重要 作家作品常识;了解《语文课程标准》 建议阅读的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 著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9、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注意对象和 场合文明得体的交流,能就一定的话题即席 讲话,讨论问题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 例11、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 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 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话,影响了会场秩 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 家说:“( )”小华说完后,会场 立刻安静了下来。(不超过60字) • 参考答案:劝说要明确得体,表达顺畅。 示例:同学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文明 美德伴我成长”,讲文明要从小事做起, 从自己做起,请大家尊重选手,认真倾听。 •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劝说他人能够有理有据, 文明得体
• 参考答案:【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 (晚辈侍奉长辈);【感“孝”心】与父 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 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 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 点评:此题考查的事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考查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准确表达 与对已有材料的分析能力。
•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 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 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 “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 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 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 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 输出”互换位置)
• C、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 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 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经验:不管天气 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 甚至还会打一把寒战。(把“不管”改成“尽 管”) • 答案:B • 此题考查的事病句的修改,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感 悟能力,对常见语病的辨识与修改能力。

辽宁省丹东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版,含答案)

辽宁省丹东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版,含答案)

2013 年丹东市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2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轻捷.( jié)肃.穆( sù)入侵.( qūn )问心无愧.( kuì)B.预兆.( zhào )收敛.( liǎn )惩.罚( chěng )风雪载.途( zài )C.扰.乱( yǎo )弥.漫( mí)鄙夷.( yí)人才济.济( jǐ)D.堤.岸( dī)胆怯.( qiè)呵.护( hē)心旷神怡.( yí)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一个人不一定需要有很高的智力才能获得成功,正确的思维方法才是成功的关健。

B.徜徉于江畔,任那一缕温馨流淌心间,是多么的惬意,多么的令人淘醉!C.“能帮就帮,能让就让,该管就管”的城市风尚引领全体市民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而努力奋斗。

D.他怎样问,我都不会说,因为这件事是保秘的。

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三十年前的青山沟无人问津....,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

B.雅安地震现场,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及志愿者们虽已是汗流浃背....,但他们始终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C.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

D.一个人如果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难忘印象。

B.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C.充分发扬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D.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2013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邮.局yóu 殷.红yān 暂.时zàn 目不暇.接xiáB.胆怯.qiè翘.首qiáo 暴露.lòu 漠.不关心mòC.胸脯.pú震撼.hàn 束缚.fú一哄.而散hòngD.刹.那chà侮.辱wǔ潜.能qián 重蹈复.辙fù2.选出填在下面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青歌赛的一切比赛规则,评委与参赛选手之间稍有就要回避,并且随时接受全国观众的,监审组要当场作出,这就保证了大赛的公正。

A.公开纠葛质疑反应 B.公开瓜葛质疑回应C.公道瓜葛置疑回应 D.公道纠葛置疑反应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校长充满激情的讲话不禁使我心潮澎湃。

修改:将“在”删去。

B.为了避免感染H7N9禽流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要增强体育锻炼。

修改:将“增强”改为“加强”。

C.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号召IT企业多开展走进校园、服务教育。

修改:在句末加“的活动”。

D.因为他开始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因此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修改:将“因为”删去。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旧传为左丘明所作。

《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C.《关雎》和《蒹葭》均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D.《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江城子,词牌名。

5.选出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

2013锦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3锦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3年锦州市语文(yǔwén)中考(zhōnɡ kǎo)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shìjuàn)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jīlěi)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jiā diǎn)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笨拙.(zhuō)负载.(zǎi)贮.藏(zhù)扣人心弦.(xián)B.参差.(cī)坎坷.(kě)瞥.见(piě)忍俊不禁.(jìn)C.惩.罚(chénɡ)联袂.(mèi)允.许(yǔn)水涨.船高(zhǎng)D.星宿.(xiù)强.迫(qiáng)着.落(zháo)谆谆教诲.(hu ì)2、下面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恪尽职守骇人听闻别出心裁不可思义B、叹为观止兴高采烈相提并论因地制宜C、锋芒必露不言而喻水泄不通掩旗息鼓D、相形见拙任劳任怨刻不容缓郑重其事3、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评选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和名字,他天生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小时候讲述他的,伙伴、邻居、爷娘是他的听众。

长大了,他讲述中国,以20种文字,全世界都是他的读者。

那一天他走上了,世界一片安静。

A.不同理想传播殿堂B.相反梦想传播殿堂C. 不同理想讲述圣殿D. 相反梦想讲述圣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奥运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5、仿句。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2分)每个人都拥有财富。

辽宁沈阳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word版)

辽宁沈阳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word版)

辽宁沈阳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word版)
中考网为您提供中考试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真题》《2014年中考试题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已经圆满结束,2014年中考即将来临,()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出辽宁沈阳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word版),帮助各位同学们对自己的语文成绩进行预估,敬请各位考生关注()中考频道其他科目的试题及答案的公布。

点击下载:辽宁沈阳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word版).doc
点击下载:辽宁沈阳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word版).doc
以上是()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出的辽宁沈阳2013年中考语文答案(word版),更多内容请查看精品2013年中考试卷及答案专题。

辽宁中职升高职语文真题2013含答案

辽宁中职升高职语文真题2013含答案

辽宁中职升高职语文真题2013含答案辽宁省2013年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注:本试卷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窸窣.(sū) 蹑.足(niè) 瞠.目结舌(táng)B.胆怯.(qiè)干戈.(gē) 运筹帷幄.(wò)C.和煦.(xù) 寒伧.(cāng) 不可估量.(liàng)D.狭隘.(yì) 凛.冽(lǐn) 豁.然开朗(huò)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游刃有余金榜提名目不瑕接B、挥斥方遒百无聊赖引吭高歌C、汗流浃背欣喜若狂不谙世事D、川流不息阴谋诡计销声匿迹3.句中划横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A、张莉同学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职业中学朗诵比赛,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形象,比赛前,她在家里认真地乔装打扮了一番。

B. 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直言不讳,又有何妨?C.每一位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对待客人都要做到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

D.临近高考,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屡试不爽,所以他的心情糟透了。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字,最恰当的一组是()(1)她挣扎着,着嘴唇,手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

(2)及至听我还须回校,她住了。

半天,她才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A、咬扶愣叹B、咬撑呆叹C、闭扶愣吐D、闭撑呆吐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版中职语文教材可以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B、从老师的一席话中,使我受到了很大启发。

C、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教我们数学的张老师,每个周末都要到教师进修学院去上课。

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组是()A.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6 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 分)1.(2 分)下列词语中加迠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 í)殷.红(yān)根茎.叶(jīng)关怀备.至(bèi )B.纸屑.(xiè)脉膊.(bó)家具.城(jù)沁人心脾.(pǐ)C.玫瑰.(guī)奖惩.(chěng)挖墙脚.(ji ǎo)张惶.失措(huáng)D .骨髓.(suǐ)粗糙.(cāo)创.可贴(chuàng)委屈.求全(qū)2.(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同学们都觉得她这个人私心太重,过于计较,目.无.全.牛.,不能顾全大局。

B .读书,在耳.濡.目.染.中丰富了我的知识系统,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涵养了我的科研细胞。

C.一次又一次,当48 只中国“白天鹅”在荷兰的舞台上深情舞动时,观众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芭蕾艺术,更是一个东方国家对于经典艺术的不懈追求。

D.河滩、村落的名字,就足够令人想起那只有十几、十几米宽的山涧,日日夜夜,激流飞泻,撞击在星罗.棋.布..的乱石上。

3.(2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台湾电影《练习曲》,反映了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大男孩明相,在即将大学毕业时,背着一把破吉他,独自骑着自行车,用七天时间环游了台湾岛的故事。

B.泰国政府自2000 年正式批准中医合法化以来,泰国的“中医热”持续升温。

C.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继续礼仪体系的列侯墓园。

D.昨天,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全市几十个中学的老师前来听课,教室里挤满了人。

4.(2 分)下面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不仅要___________ ,更重要的是_________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初中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数 分数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迤逦(yí) 矫揉造作(jiăo) 寒喧 一筹莫展 B.缜密(zhěn) 汗流浃背(jiá) 迁徙 手屈一指 C.提防(dī) 扣人心弦(xián) 脏款 崭露头角 D.挑剔(tī) 锲而不舍(qiâ) 震撼 所向披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很快,风趣幽默的马克·吐温声名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演说家,他的作品也脍炙人口。 B.我们只是安静地在屋里游移,小心翼翼地感受着自己身体的变化,只要稍微察觉有些异样的感受就彼此提醒说:“嗯,这是高原反应。” C.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然不以为然。 D.看了半天,觉得那几篇散文写得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还差强人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 5.仿照加点句子,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2分) 钻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黄土; , „„ 世上许许多多东西,若永远不为人所用,原本珍贵的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他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 B.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如《使至塞上》。 C.《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写于一九三一年,是《激流三部曲》之一。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出自德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山;鲁智深疾恶如仇,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D.《名人传》中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作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8.古诗文默写。(12分) ①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③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⑥望西都,意踌躇,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⑦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⑧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⑨杜甫《春望》一诗,通过“ , ” 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⑩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宋代诗人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9.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10.口语交际。(2分) 今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xxx到此......”很多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大家把他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教育。一位大婶说:“小伙子,你要是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当心我把你的手剁下来。” 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0字左右) 11.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携手参与“光盘行动”。(5分) 今年1月16日,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时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光盘”离开饭店,形成人人节约的好风气。 这一倡议通过腾讯微博平台发出后,立即引起关注。 (l)根据左侧图表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请你也发一条微博,发表你对“光盘行动”的看法。(不少于40字)(3分) 二、阅读(满分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2—15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2.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第16—21题。(16分) 天阶 赵恺 (1)在一次晚会上,我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二泉映月》。为朗诵伴奏的,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晚上演出,下午和她做准备。 (2)诚挚、率真、善良、热烈,和闵惠芬对坐,心弦和琴弦共振。 (3)与音乐有生死之约,自8岁始,一把胡琴伴随一生。 (4)二胡是东方乐器,亦是平民乐器。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 (5)她去过苏北高邮湖,登上船上的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恭敬虔诚,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 (6)她去过甘肃煤矿,乘坐卡车跑了5个矿井,戈壁为剧场,车厢为舞台,她为矿工演出。获得上海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称号,颁奖仪式,她请来甘肃镍矿矿工。从矿工手上接过荣誉证书,是她的最高荣誉。 (7)去过以干旱贫穷闻名于世的定西。坐在一个红柳沙墩上拉琴,老乡围着红柳沙墩听琴。听众之中还有一头牛,这牛也奇,琴声一起,它站定不动,仿佛一座生出耳朵的山,老牛知音,闵惠芬想与知音合影,牛却俯首不动.闵惠芬懂得牛的心事,使专门为它加演了一曲,老牛这才乐了,巍峨大山温顺得像个孩子,依偎着闵惠芬合影作别。 (8)曲终人不散,满坡响起大西北“花儿”。 (9)重病,医生从未见过的病。与死亡抗争了17年。如何手术?从右肩到右肋得割出一条七八寸长的口子。对于一位右手执弓的弦乐艺术家,这意味着什么? (10)琴手惶恐发问:“手术后,我还能拉琴吗?” (11)医生悲怆作答:“要做好不能拉琴的准备。” (12)问答之间,她们相拥而泣。 (13)三次手术,三次化疗,命运把闵惠芬推向地狱的门槛.眼睁不开,耳听不见,她进入混沌迷蒙。冥冥之中见一条蓝色云带,她向着缥缈云带飞去。就在那一刻,听见一段乐句。她知道,这是天籁。想记录天籁,可是举不起右臂。不能记录,天籁就不肯离去。盘旋、依偎、缠绕,乃至支撑、激励、召唤,直到她的体力渐渐恢复,直到她记下这段诞生在天堂的旋律。静卧病床,闵惠芬把这段乐句发展并结构成为一部作品,她把作品命名为《音诗—心曲》,并委托弟子演奏。 (14)作品公演,闵惠芬去听了。 (15)她说:“音阶,天阶。历经劫难的我刻骨铭心,美的创造,当是生死攀援。” (摘自《读者》2013年第2期)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分) 17.围绕着“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作者写了哪儿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3分) 18.试分析选文第(7)段详写“老牛听琴”的作用。(2分) l9.从人物描写和修辞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4分) 20.结合全文,找出最能表现闵惠芬的性格以及高度概括其品质的词语。(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