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全疆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

合集下载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学习体会2篇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学习体会2篇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学习体会 (3)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学习体会 (3)精选2篇(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体会到了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比赛的准备过程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备课和准备比赛中,我不断研读教材,查阅教学资料,并思考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一过程,我发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良好的文学素养。

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其次,比赛的过程增强了我对团队合作的认识。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学会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与同事一起备课和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经验,相互借鉴和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我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与同事交流、分享和合作,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个人能力。

最后,比赛给我带来了一种对自己的挑战和激励。

在经历了备赛的辛苦和压力后,我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完美之处。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我将这次比赛看作是一种提高自身素养的契机,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和改善。

我相信只有持续地学习和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总的来说,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赛前的准备、赛中的比拼和赛后的总结,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将以这次比赛为契机,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培养优秀的语文学生而努力。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学习体会 (3)精选2篇(二)在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在语文教育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次比赛不仅提供了一个与各地优秀教师交流的机会,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素养大赛的比赛,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历练。

在这次比赛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还收获了很多珍贵的心得体会。

在此,我将向大家分享我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要坚持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要经常进行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识别他们的潜能和短板,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

第二,要注重学习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求知欲强,还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水平,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此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方法。

第三,要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和动力的事业,如果不能对这个事业充满热情,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要善于沟通与合作。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个方面进行频繁沟通和协作,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紧密联结的工作团队。

第五,要追求卓越。

我们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因此需要我们始终追求卓越。

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行为,可以鼓舞我们一步步深入工作,让我们在教育事业中赢得更大的荣誉。

总之,中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了在语文教学方面应该具备的素养,并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

我相信这些素养会对我的将来教育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将这些素养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观摩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感想

观摩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感想

观摩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感想7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观摩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语文教师们的执着和热爱,也获得了许多启发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次观摩活动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首先,这次大赛展现了小学语文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参赛老师们在现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他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与展示,观摩者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每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教学热情。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其次,这次大赛也让我认识到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在比赛过程中,我看到参赛老师们积极互动,相互学习借鉴,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大家在教学中碰撞出火花,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这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小圈子,而应该积极与他人交流,开放心态,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与他人共同成长。

最后,这次观摩活动也让我看到了语文教育的美好与未来。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而语文教师则是这一教育环节的中坚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语文教育蕴含的无限可能性,也对语文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认知,提升情感修养,培养文学素质,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总的来说,这次观摩七彩语文杯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让我受益匪浅。

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为语文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茁壮成长。

感谢这次观摩活动给我带来的启发与感悟,期待未来更多这样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让我们肩并肩,共同走向更加辉煌的语文教育新时代。

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精选5篇)从观摩中我认识到了以下几点:1.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朗读、书写、才艺、知识素养问答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每一位教师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能和专业素养。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们。

2.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非常重要。

观摩中,每个教师都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中心,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合作研究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3.教师的语言和态度对学生的研究非常重要。

观摩中,每个教师都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和态度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温暖和尊重。

这让我认识到,教师的语言和态度对学生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用正确的语言和态度去引导学生。

通过观摩“七彩语文”杯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技能。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正确的语言和态度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教师的教材研究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法,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并应对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

因此,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必备基本功。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核心、灵魂和首席。

只有教师首先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文本的背景、写作的情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写作心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

观语文素养大赛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观语文素养大赛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观语文素养大赛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观语文素养大赛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观语文素养大赛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1我校组织了语文老师素养大赛,我有幸观看了参赛的老师的比赛过程,精神风貌,欣赏了参赛老师的粉笔字,朗读,才艺及知识素养答题,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从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实实在在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乏。

比赛中,尤其让人感受到,每一位老师的都准备的很充分,都是实实在在的,不追求把戏,踏踏实实。

每位老师的根本功都尤其扎实,语言和蔼可亲,在展示粉笔字,朗读,知识答题方面都很出彩,努力的把每一篇课文读好,板书工整整洁,准确把握书写的要点。

才艺上更是让人佩服,平时貌不惊人的老师们,一个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有的做手工,有的画画,有的写毛笔字,都让人刮目相看,恨不得课余时间再去报个班当一回学生,学会几个才艺才让人安心。

通过这次比赛的活动,我感到当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很不容易。

在每一项的展示中,都让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老师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还有很长的进修之路要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以他们为典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步个人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观语文素养大赛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2十月十八、十九日,赤峰市小学语文学科老师素养大赛在我校举行。

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我有幸欣赏了参赛老师的课堂教学、知识素养答题,朗读、及才艺展示,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从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实实在在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乏。

本次大赛分课堂教学、知识答题、朗读展示、才艺展示四个局部,大赛给选手们一个学习与锻炼的平台,一个充分展示才艺的舞台,对我而言,是一次充分学习的时机。

从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来看,落实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把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口语交际,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语文理论落到实处。

他们用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不管是研读教材、品词析句、诵读感悟,整堂课的教学都不离文字,使得一堂堂精彩的课呈现给所有与会者。

观摩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汇报和反思

观摩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汇报和反思

观摩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汇报和反思1. 引言1.1 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背景及意义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是一次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活动。

此次大赛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一次检验,更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大赛涵盖了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设计、教育故事分享等多个环节,旨在全面展示小学语文教师的风采,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1.2 参赛教师队伍概述参赛的教师队伍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此次大赛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他们的参与,不仅为大赛增色添彩,也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赛观摩概述2.1 观摩过程简介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教育盛会。

在观摩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们的教育热情和教学智慧。

大赛分为多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设计、教育故事分享等。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中,参赛教师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他们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们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育故事分享环节,则让人感受到了教师们的教育情怀和人格魅力。

观摩过程中,我注意到教师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他们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感受学生的需求,用爱去关注学生的成长。

2.2 观摩心得与感悟通过观摩这次大赛,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有教育情怀,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此次观摩,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希望、激发潜能、塑造人格的过程。

观摩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五篇)

观摩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五篇)

观摩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五篇)第一篇:观摩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观摩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11月27日至12月1日我有幸来到了古都江苏南京,观摩了全国第六届“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这两天半的时间里,亲身在南京金陵中学的赛场观摩了15位选手的精彩表现,感叹、赞叹之情始终萦绕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全国15名教师给我们奉上了一道精彩的“视听盛宴”,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从这些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这次大赛内容除了有常规的课堂展示,朗读书写,还有才艺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展示他们超群技艺,琴棋书画各显神通,使此次大赛成了令人炫目的盛宴。

现场答题涉及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历史文化艺术,教育教学理论等各个方面,让我们在观摩的同时也受益匪浅。

每一位选手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

下面我谈谈这次听课的几点感受。

1、听了15位选手的课,每一位老师的课都准备得很充分,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再是以前的公开课追求花样,华而不实,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下的开放式教学。

2、欣赏了选手精彩纷呈的才艺表演,各位选手或歌或舞、或书或画、或演奏或朗诵,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赢得团场雷鸣般的掌声,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杜珺老师唱的英文歌,声情并茂,入情入境,栎钧老师的沙画等简直不亚于专业演员,令人折服。

还有新疆马春丽老师的书法展示,让我由衷钦佩她扎实的基本功。

3、观看了涵盖广泛的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惊叹各位选手丰厚积累的同时,更惊叹选手们的心理素质、清晰的思维及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现场答题,对各位选手的考验较大,根据教育教学的某句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展开交流具体做法的,根据某幅漫画畅谈自己观点的……选手们不仅要麻利地抓住要点,还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及时准确地组织语言。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有感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有感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有感观摩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以下几个方面给我感受颇多。

首先是朗诵课文和写粉笔字。

看了一个个老师在台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课文、工工整整的书写粉笔字,心中突然生发出一些感想:其实我们平时的上课不也就是这样做的吗?朗读、写粉笔字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基础的东西,可为什么到了素养大赛的舞台上就变成了一种精彩呢?当然这和参赛的选手是各地选拨的最优秀的人才有关系,但是,除去自身天生的条件之外,难道这些我们平时课堂中最基本的能力我们就做不好吗?其实,现今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语文教师类似朗读、粉笔字书写等基本功的运用,基本属于在同一水平上的不断重复。

可以想象,这样同一水平的机械重复对我们真正的语文的高素养的形成有没有价值呢?我想。

至少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

其实,只要我们抓住每节课的机会,从课文诵读到板书一个个都认真对待起来,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将是我们进步的机会。

从而,是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有进步,每一节课都有提高,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该会有多大的提高啊!其次是才艺展示。

才艺展示环节全方位地展示了当代青年教师的个人素质。

慷慨激昂的朗诵、欢快激情的舞蹈、优美动听的歌声、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等,把听课老师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展示了选手们深厚的基本功。

这是一场精美的艺术文化盛宴,使得我们再一次感悟到:语文教师要一专多能,普通话要标准,朗诵的语音、语调、语气要训练有素,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唱歌、跳舞能落落大方,书画琴棋能信手拈来。

第三就是课后的知识问答。

这次知识问答的题目多为文史知识,博古通今,涉猎广泛。

现场出题,现场作答。

参赛选手基本对答如流,精准到位,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展现一个教师的底蕴。

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地方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切入点。

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摩全疆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
2010年11月16日,古尔邦节之际,我们县12名小学语文名师班学员去昌吉,观摩全疆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短短的三天,来去匆匆,虽然身心上有些疲惫,但是心理上却很快乐。

大赛概况
来自全疆各州、市的参赛选手共18名。

近400名各县市的代表观摩了这次比赛。

比赛地点在昌吉州实验一小。

本次大赛分“朗读展示、粉笔字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才艺表演及课堂教学展示”五部分。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来自、黑龙江、浙江的杨昱婷、王传贤、王彧钊等六位选手摘得桂冠,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来自安徽淮南的徐伟莉老师等21位选手获得一等奖,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8个单位荣获组织奖。

脑中的影像
可以说本次大赛高手云集,个个身手不凡,精彩纷呈,专家点评更是入木三分,掷地有声,让每一颗心都受到震撼。

有些精彩的场面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子里:来自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的卢雷老师已有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潜心的研究,他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

在教学中,着重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读”为主线,师生互动,基础扎实,有着生动活波的教学风格。

这一点在他的比赛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了,在进行朗读展示比赛的过程中也许是上天的特意安排他所抽的题目是《迷人的树袋熊》一听这个题目大家便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大家不约而同地与他的身材联系在了一起。

当他读到“我不是熊”时又把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掌声与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大家被他的朗读才能折服了。

因而在朗读展示这一项中他得了全场的最高分9.75分。

以“读”为主线的教学风格在他的课堂教学展示中运用的更是活灵活现,受到了各位评委和老师的好评。

来自甘肃省泉州的参赛选手李小蓉老师从教以来,用脚踏实地书写着教师职业的神圣,用奋斗的历程钱诠释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寒苦来”的全部内涵。

她身上的气质就展现出一种无形的美,在个人才艺展示中表演的自编快板书《张飞请诸葛》她的表演口风语气和表演动作“江湖气”十足,增强了刻画人物、描述情景的表现能力,展示了大家的风范。

她是唯一一个在几个比赛项目中获得5分满分的。

来自安徽淮南师范附小的徐伟莉老师虽然抽的是一号签,可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比赛成绩,从朗读展示、书写展示、知
识素养现场答题、才艺表演到课堂教学展示,一路走来她总是镇定自若表现优秀,不愧为安徽小语天空中的一颗“新星”。

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中央广播电视协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佟雅坤老师在评价选手朗读展示时可以说是给全国的的小语老师上了一节朗读课,她指出朗读时应注意的要点:1、朗读时要注意重音;2、朗读文章的时要读出句子的意思,还要能够通过意思传递感情;3、朗读时要将情、声、气融在一起;4、朗读要和平时说话一样。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智范给予本次大赛高度评价,他指出本次大赛结果真实,参赛者基本功扎实,组织灵活,气氛和谐。

语文教学时应注意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写而不是写什么。

这些我们每个小学语文老师务必铭记在心。

思想的火花
此次昌吉之行,让我再一次审视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1、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么文化从哪里来?那就是从阅读中来。

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现在教师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以前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的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不是这样,这可能与自身的成长有关。

虽然小学语文简单,可是基础的东西还是很广泛的,尤其是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意味着教师文化的再生产。

有人认为课改前觉得语文没有什么,无非是学字、解词、背课文、分段、归纳中心,并且都有一定的标准答案。

教师教起来很顺手,几乎你不用认真备课,也能教语文。

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对语文的定位,即要落实工具性,还要拓展人文性。

一下子,使教师摸不着了边际。

最近几年,我们还提倡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就使教师更难把握语文教学了。

其实,语文无论怎么定位,语文始终是母语教学,语文始终离不开文化。

那么,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怎么说也不会把语文教好。

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精秒的语言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

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

有些教师说话很随意,想什么说什么,一句话重复几遍,并且时常带着口头语,一听到这样的教师上课,就感到不舒服。

还有的教师方言很重,语气平淡无味,在范读课文的时
候,不读倒好,一读还不如一个学生。

这样的语文教师怎么能有语文感染力。

相反,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技高一筹。

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

一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

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没有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

是的,语文课谁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话说:“近珠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3、充满激情
每个参赛者都满怀激情,都明白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个“味”是什么呢,我认为“激情”是语文味之一。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

有人批评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激情。

举个例子说,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么,你面对学生,也不能把你内心的伤感留给学生,虚伪的也是善良的。

一个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孩子所想,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教出有激情的语文。

4、专业的知识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呢,有的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要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

”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

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不替代人脑。

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

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

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这些知识,有的是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

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

5、敏锐的思维
一个语文教师,光有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
力。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

思维也就是智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

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我们主张顺学而教,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

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

”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

比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而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

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再如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同时要迅速的分析学生的语言,要敏捷的判断出学生发言的价值所在,然后是有针对性的点拨或概括。

可见,只有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才情睿智,见识广博,学问精深的语文教师才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才能“桃李”满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