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法 PPT课件

成本作为正式的会计制度的一部 分,即会计记录不是采用历史成本(实 际成本)而是采用标准成本。
3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由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故标准成本的确 定也是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进行制定的。其基本形式:
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用量标准: 图纸用量 允许损耗量 单产标准用量
3.0元 0.3元 3.3元
2.0元 - 2.0元
9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成本标准: 材料甲(3.3×1.07) 材料乙(2.0×4.28)
3.53元 8.56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2.09元
10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 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指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 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 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 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 耗用工时等。
标准工时应以作业研究和工时研究为基础,参 考有关统计资料来确定。
11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 是指标准工资率。
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 ✓ 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预定的每件
2100 2400 1800 3900 1400 400 12000
19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部门
第一 车间
第二 车间
生产量标准(人工工时)
4000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95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工时) 2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0000 1.20
1
3.90 1.20
3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由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故标准成本的确 定也是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进行制定的。其基本形式:
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用量标准: 图纸用量 允许损耗量 单产标准用量
3.0元 0.3元 3.3元
2.0元 - 2.0元
9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成本标准: 材料甲(3.3×1.07) 材料乙(2.0×4.28)
3.53元 8.56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2.09元
10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 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指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 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 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 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 耗用工时等。
标准工时应以作业研究和工时研究为基础,参 考有关统计资料来确定。
11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 是指标准工资率。
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 ✓ 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预定的每件
2100 2400 1800 3900 1400 400 12000
19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部门
第一 车间
第二 车间
生产量标准(人工工时)
4000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95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工时) 2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0000 1.20
1
3.90 1.20
标准成本法培训教材PPT(共 40张)

单位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
导入案例
• 克伦奇玉米片公司生产的玉米片每盒需耗费18盎司玉米,直接人工 为0.007小时;每盎司玉米标准价格为0.006元,每小时工人工资7元, 预计原材料共花费5238(=18*48500*0.006)元,直接人工共花费 2367.5(=0.007*48500*7)元。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学习目标
• 1.了解标准成本的制定;
• 2.掌握各种成本差异的计算,重点掌握成本差异的账务 处理;
• 3.理解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着重理解成本差异的计 算及成本差异在成本控制中的意义;
• 4.了解标准成本法的发展及优缺点。
目
1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录
2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05 04
简化存货计价 帮助价格决 及成本核算 策和预测
Part
02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8.2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8.2.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单位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
558F 用量差异
144U 总差异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8.2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8.2.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采购
因素 通
其他通
胀 、
因素
调 控
价差
量差
生产 部门 设备 管理 采购 因素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成因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课件(PPT 41页)

一、成本差异及其分析的一般原理 成本差异分析是通过对产品成本项目的层层分解来进行的。具体来说,
根据产品成本项目,计算出每个项目的成本差异,然后再将每个项目的成本差 异分解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可通过下式计算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材料成本+实际人工成本+实际制造费用)-(标准材料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种类 (二)各成本项目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根据制定基础的不同,可
以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 实标准成本三种。
1.理想标准成本
它是企业在现有生产条件处于最佳状态的 基础上制定的成本。这种成本要求生产中 发生的各种消耗,都要达到最低值,不允 许有任何浪费。对可能出现的生产要素价 格波动,生产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差别以及 机器设备故障等因素,则没有考虑。可见, 这种标准成本没考虑企业客观存在的实际 情况,标准过高,难以达到,在实际工作 中很少采用。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 额÷标准总工时
所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源自标准 工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都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企业达到最理想生产状 态时进行预算的结果。
将上面计算出来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按产品加以汇总,就 可计算出有关产品完整的标准成本。通常 企业会建立“标准成本卡”来反映产品标 准成本的具体构成。
第二节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 的实际成本可能与目标成本不一致,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就是标准成本差异,简称成本差异。实际成本 超过标准成本的部分,称为超支、不利差异或逆差,用负 数表示;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部分,称为节约、有利 差异或顺差,用正数表示。
标准成本法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 用成本差异 实际固定 实际产量标准 = 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 - 实际产量 × 标准费用 = 制造费用 标准工时 分配率 = 实际固定 - 实际 × 工时 × 标准费用 制造费用 产量 标准 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 固定制造费 = 用耗费差异 + 用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 用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 计划固定 = 制造费用 - 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 - 计划产量 标准费用 = 制造费用 标准工时 × 分配率 = 实际固定 - 计划 × 工时 ×标准费用 制造费用 产量 标准 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 计划固定 实际产量标准 用能量差异 = 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 - 计划产量 标准费用 = 制造费用 标准工时 × 分配率 实际固定 计划 工时 标准费用 = × 标准 ×分配率 制造费用 产量Biblioteka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 用耗费差异 实际固定 计划固定 = 制造费用 - 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 - 计划产量 标准费用 = 制造费用 标准工时 × 分配率 实际固定 计划 工时 标准费用 = × 标准 ×分配率 制造费用 产量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差异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 计划固定 实际产量 × 标准费用 用能力差异 = 制造费用 - 实际工时 分配率 计划产量 × 标准费用 实际产量 ×标准费用 = 标准工时 分配率 - 实际工时 分配率 = ( 计划产量 - 实际产量 ) × 标准费用 标准工时 实际工时 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 实际产量 标准费用 实际产量标准 =实际工时×分配率 - 固定制造费用 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 × 标准费用 实际产量×标准费用 = 实际工时 分配率 - 标准工时 分配率 ( 实际产量 - 实际产量 ) × 标准费用 = 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 分配率
标准成本法课件(PPT 78页)

9.1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 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 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 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 和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 的作用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 算控制。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
数据。 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
格决策和预测。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
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标准成本 的种类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 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 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 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 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 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最佳工作状态下可 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 浪费、机器的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 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 定的标准成本。
例9-2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 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 8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 80 000元,平均每工时10 元。假设标准工资率9元, 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 为28小时。那么,直接人 工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例9-2
例9-2
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是指一定 产量产品的实际变 动制造费用与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之间 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变动成本,其成 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价格差异和数 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实际价格脱离标准价格所产生
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 ×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
数量差异是单位实际材料耗用量脱离单 位标准材料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其计 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实际耗用量 -材料单位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 ×标准价格
会计学课件:标准成本法

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2×0.82=1.64(元)
• 基于直接人工12000小时的生产量,公司单位产品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34元(2.70+1.64)。
• 华南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如表所示。华 南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为60.51元。
12.2 差异分析
• 成本差异(cost variance):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 通用计算公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 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 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即: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固定性制造费用在相关生产水平范围内,不会随 着生产量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因此,不需要单独 编制弹性预算。其他程序与制定变动性制造费用 成本的程序完全相同。
案例12—4 华南公司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成本 如表所示。
基于12000小时的生产量水平: 固定性制造费分配率=9840÷12000=0.82(元/小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
• 成本差异分类: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发生额低于预期水平, 有利差异(favorable variance),用F表示。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成本的实际发生额高于预期 水平,不利差异(unfavorable variance),用U表 示。
• 成本差异的管理方针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及其 制约因素:
案例12—1 华南公司生产的产品需要耗用A,B两 种原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过程如表所示
• 基于直接人工12000小时的生产量,公司单位产品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34元(2.70+1.64)。
• 华南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如表所示。华 南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为60.51元。
12.2 差异分析
• 成本差异(cost variance):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 通用计算公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 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 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即: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2.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固定性制造费用在相关生产水平范围内,不会随 着生产量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因此,不需要单独 编制弹性预算。其他程序与制定变动性制造费用 成本的程序完全相同。
案例12—4 华南公司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成本 如表所示。
基于12000小时的生产量水平: 固定性制造费分配率=9840÷12000=0.82(元/小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
• 成本差异分类: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发生额低于预期水平, 有利差异(favorable variance),用F表示。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成本的实际发生额高于预期 水平,不利差异(unfavorable variance),用U表 示。
• 成本差异的管理方针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及其 制约因素:
案例12—1 华南公司生产的产品需要耗用A,B两 种原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过程如表所示
第六章 标准成本法

四、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指一定产量产品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 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 实际分配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工时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
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用科学的方法制
定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2.
是按照正常条件制定的,并不能预测异常的 变动,所以具备正常性; 相对的稳定性 是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衡量实际成本的依据, 所以具有目标性和尺度性。
3. 4.
三、标准成本的种类 1. 理想标准成本
是最佳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在 排除一切失误、浪费、机器的闲置等因素, 根据理论上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 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要求较高。
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预定的
每件产品支付的工资除以标准工时,或者是
预定的小时工资;如果采用月工资制,需要
根据月工资总额和可用工时总量来计算标准
工资率。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实际工 时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工资率×直接 人工工时耗用量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 人工标准成本
第六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一.标准成本
1. 标准成本法: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 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 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 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根据已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在 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是一种预 定的目标成本。
为各项成本要素建立标准,以制造业为例,成 本要素可分解为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 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三大项目。 两个尺度:具体的业务活动以及对该业务活动 量的描述。 标准成本 = 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标准成本法讲义.pptx

2、 标准成本法的 运作程序 :
制定单位标准成本
计算产品标准成本
计算标准成本差异额
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分析成本差异
2020/11/17
提出成本控制报告
2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丨)
❖ 1、标准成本:是指在生产正常条件下制造单位成本的
预计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耗费的标准价 格确定的。
❖ 2、制定标准成本的意义: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2)便于考核、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 (3)便于进行成本控制; (4)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5)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正确制定标准成本,是确保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顺利
标准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 0 为不利差异 ,称为逆差、 借差
< 0 为有利差异 ,称为顺差、 贷差
2020/11/17
5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4)
❖ ①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 额*材料的计划单价
❖ 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用量标准: ❖ 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技术方法确定;是现
2020/11/17
12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模式如下:
(1)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1)-(2)=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实际数量×价格差异
(2)-(3)=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3)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A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混合价差 C
P标
纯量差
B
Q标 Q实 用量(Q)
混合价差 A+C = 实际用量 * 价格差异 = Q实 * ( P实 - P标)
制定单位标准成本
计算产品标准成本
计算标准成本差异额
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分析成本差异
2020/11/17
提出成本控制报告
2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丨)
❖ 1、标准成本:是指在生产正常条件下制造单位成本的
预计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耗费的标准价 格确定的。
❖ 2、制定标准成本的意义: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2)便于考核、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 (3)便于进行成本控制; (4)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5)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正确制定标准成本,是确保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顺利
标准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 0 为不利差异 ,称为逆差、 借差
< 0 为有利差异 ,称为顺差、 贷差
2020/11/17
5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4)
❖ ①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 额*材料的计划单价
❖ 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用量标准: ❖ 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技术方法确定;是现
2020/11/17
12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模式如下:
(1)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1)-(2)=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实际数量×价格差异
(2)-(3)=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3)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A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混合价差 C
P标
纯量差
B
Q标 Q实 用量(Q)
混合价差 A+C = 实际用量 * 价格差异 = Q实 * ( P实 - P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想标准成本
指在最优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 低成本。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 给企业一个明确降低成本的方向。因其提出的要求太高, 不能作为考核依据。
2.正常标准成本
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 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 定出来的标准成本。从具体数量上来看,它应大于理想 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水平,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 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它是一种 广泛使用的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5)=(4)×(3)
30元/件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按性态划分,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相
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 动,而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 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制 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指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指工时用量标准,含义与直接 人工用量标准相同。
本控制手段。它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 尤其是针对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 而研究出来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其显 著特点是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相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 成本标准,即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标准消 耗量与标准单价的乘积。二是指标准成本,即实际产量 的标准成本,是实际产量与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乘积。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例9-2】仍按【例9-1】中的企业,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的计算如表9-2所示:
表9-2 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1)
15000小时
月标准总工资(2) 标准工资率(3)=(2)÷(1)
300000元 20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4)
1.5小时/件
表9-1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标准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用量标准(1)
5千克/件 6千克/件 8千克/件
价格标准(2)
60元/千克 30元/千克 50元/千克
成本标准(3)=(1)×(2)
300元/件 180元/件 400元/件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3)
880元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按成本加以汇总,就可以确定有关产品完整的标 准成本。企业通常要为每一产品设置一张标准成本卡, 该卡中分别列示各成本项目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以此来反映产成品标准成本的具体构成。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耗用的第i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
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
×材料i的用量标准)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例9-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其直 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9-1所示:
第一节 标准成本系统概述
二、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 1.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支出 2.代替实际成本作为存货计价的依据,反映存货真实
的价值 3.作为经营决策的成本信息,有利于做出合理的产品
定价决策 4.作为登记账簿的计价标准,简化成本核算的账务处
理工作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种类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例9-3】仍按【例9-1】中的企业,A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 本的计算如表9-3所示:
表9-3 A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月标准总工造费用总额(2)
54000元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3)=(2)÷(1)
3.6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4)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指工时用量标准,也称工时
消耗定额。它是指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 品所需要的时间,含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 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 标准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等于标准工资 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商。 即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标准成本法
学习目的
1. 了解标准成本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掌握各种成本差异的分析 计算,了解成本差异在成本控制中的意义 3. 掌握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方法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第一节 标准成本系统概况
一、标准成本系统的含义 标准成本系统是日常成本管理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成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各成本项目的用 量标准和价格标准。用量标准是指每单位产品应该投 入资源的数量,包括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 直接人工工时等;价格标准是指标准每单位投入应该 支付的价格,包括原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制 造费用分配率等。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即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是指现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3.现实标准成本 指根据适用期合理的耗费量、合理的耗费价格和生产
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的切合适用期实际情况 的一种标准成本。它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 的成本水平。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首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
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有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材料数量,包括必不 可少的消耗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可以用统计方法、 工业工程法等分析方法确定。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即进料单位成本,是指预计下年 度所需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含发票价格、运费、检 验和正常损耗等,是对取得材料时的完全成本的标准 化。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1.5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4)×(3)
5.4元/件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6)
180000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7)=(6)÷(1)
12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8)=(4)×(7)
18元/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9)=(5)+(8)
23.4元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 将以上确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标准
指在最优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 低成本。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 给企业一个明确降低成本的方向。因其提出的要求太高, 不能作为考核依据。
2.正常标准成本
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 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 定出来的标准成本。从具体数量上来看,它应大于理想 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水平,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 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它是一种 广泛使用的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5)=(4)×(3)
30元/件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按性态划分,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相
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 动,而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 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制 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指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指工时用量标准,含义与直接 人工用量标准相同。
本控制手段。它是为了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 尤其是针对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 而研究出来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其显 著特点是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相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 成本标准,即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标准消 耗量与标准单价的乘积。二是指标准成本,即实际产量 的标准成本,是实际产量与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乘积。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例9-2】仍按【例9-1】中的企业,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的计算如表9-2所示:
表9-2 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1)
15000小时
月标准总工资(2) 标准工资率(3)=(2)÷(1)
300000元 20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4)
1.5小时/件
表9-1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标准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用量标准(1)
5千克/件 6千克/件 8千克/件
价格标准(2)
60元/千克 30元/千克 50元/千克
成本标准(3)=(1)×(2)
300元/件 180元/件 400元/件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3)
880元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按成本加以汇总,就可以确定有关产品完整的标 准成本。企业通常要为每一产品设置一张标准成本卡, 该卡中分别列示各成本项目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以此来反映产成品标准成本的具体构成。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耗用的第i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
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
×材料i的用量标准)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例9-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其直 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9-1所示:
第一节 标准成本系统概述
二、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 1.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支出 2.代替实际成本作为存货计价的依据,反映存货真实
的价值 3.作为经营决策的成本信息,有利于做出合理的产品
定价决策 4.作为登记账簿的计价标准,简化成本核算的账务处
理工作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种类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例9-3】仍按【例9-1】中的企业,A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 本的计算如表9-3所示:
表9-3 A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项目
标准
月标准总工造费用总额(2)
54000元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3)=(2)÷(1)
3.6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4)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指工时用量标准,也称工时
消耗定额。它是指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 品所需要的时间,含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 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 标准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等于标准工资 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商。 即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标准成本法
学习目的
1. 了解标准成本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掌握各种成本差异的分析 计算,了解成本差异在成本控制中的意义 3. 掌握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方法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第一节 标准成本系统概况
一、标准成本系统的含义 标准成本系统是日常成本管理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成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各成本项目的用 量标准和价格标准。用量标准是指每单位产品应该投 入资源的数量,包括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 直接人工工时等;价格标准是指标准每单位投入应该 支付的价格,包括原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制 造费用分配率等。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即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是指现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3.现实标准成本 指根据适用期合理的耗费量、合理的耗费价格和生产
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的切合适用期实际情况 的一种标准成本。它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 的成本水平。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首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
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有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材料数量,包括必不 可少的消耗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可以用统计方法、 工业工程法等分析方法确定。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即进料单位成本,是指预计下年 度所需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含发票价格、运费、检 验和正常损耗等,是对取得材料时的完全成本的标准 化。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1.5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4)×(3)
5.4元/件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6)
180000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7)=(6)÷(1)
12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8)=(4)×(7)
18元/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9)=(5)+(8)
23.4元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 将以上确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