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讲课稿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讲课稿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1.发热反应(1)原因:输入致热物质。

多由于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彻底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所致,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原因所致。

(2)临床表现: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发热常在38o C 左右,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o C以上,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护理①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②处理: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发热扫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1)原因: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可由口鼻涌出,患者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听诊肺部有广泛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3)护理①预防: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的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需要慎重。

②处理: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可能的情况下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的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用20%~30%酒精湿化,机制是酒精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强心、利尿、平喘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四肢适当部位适当加压,以阻止静脉回流。

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必要时也可进行静脉放血200~300ml,但贫血的患者禁忌使用该方法。

输液反应和输血教案

输液反应和输血教案

输液反应和输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输液反应的类型及表现。

2. 掌握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熟悉输血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4. 了解输血反应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5. 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输液、输血过程中的紧急情况。

二、教学内容:1. 输液反应的类型及表现:a.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循环负荷过大致心脏负荷增加)b. 过敏反应c. 静脉炎d. 局部刺激反应2. 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a.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剂量b.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c. 及时处理过敏反应和静脉炎d. 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输液反应的类型及表现b. 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c. 输血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 教学难点:a. 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b. 输血反应的判断和处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输液反应的类型、表现及预防和处理方法,输血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输液、输血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讨论输液反应和输血反应的判断及处理。

3. 情景模拟法:模拟输液、输血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临床护理学》、《输液疗法与护理》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案例资料。

3. 实践操作材料:模拟输液、输血用具,急救药品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输液、输血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引出输液反应和输血反应的相关知识。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输液反应的类型、表现及预防和处理方法,输血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输液、输血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判断案例中的输液反应和输血反应类型,并讨论处理方法。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输液反应和输血反应案例,共同探讨处理经验。

5. 情景模拟:模拟输液、输血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输液反应及护理优秀课件

输液反应及护理优秀课件
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护士应 严密观察,并安排专人在旁守护,以防液体 走空。
4、空气栓塞
☆护理措施:
△ 处理: 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体
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 左侧卧位有助于气体向右心室尖部飘移,避免阻塞 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 次小量进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
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 精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 钟。
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 钟。
4、空气栓塞
☆原因
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
(3)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 扩血管药物。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即用止血带压迫 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 体上的止血带。
(5)静脉放血200-300ml,但应慎用,贫血者 禁用。
3、静脉炎
☆原因
主要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 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 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 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 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 浓度应及护理优秀课件
输液反应
1、发热反应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
重)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1、发热反应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
△ 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 药液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 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 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无菌操作
1、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讲课教案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讲课教案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一、发热反应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

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度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②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科做细菌培养③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仍可通过。

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用。

输液反应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输液反应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输液反应护理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时间: 2课时授课地点:护理实训室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输液反应的概念、常见类型及原因。

- 掌握不同类型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

- 熟悉各类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 学会识别和处理常见输液反应。

- 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

- 掌握正确使用护理设备进行紧急情况下的护理操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患者负责、关爱生命的职业情感。

- 增强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

####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输液反应概述- 输液反应的定义及分类- 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2.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临床表现- 发热反应:原因、症状、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肺水肿:原因、症状、护理措施- 过敏反应:原因、症状、护理措施- 静脉炎:原因、症状、护理措施3.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输液反应的实际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1. 预防措施- 输液前的准备工作- 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输液后的观察与护理2. 紧急情况处理- 空气栓塞的紧急处理- 心力衰竭、肺水肿的紧急处理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输液反应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进行讨论。

####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性。

4. 理论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

####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护理学基础》、《临床护理技能操作》等。

《输液反应及护理》课件

《输液反应及护理》课件

老年人输液护理
老年人输液反应的特点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输液反应的 耐受性较弱,容易出现心悸、呼吸困难
等症状。
老年人输液中的观察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老年人的 生命体征和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应
及时处理。
老年人输液前的准备
在输液前,应了解老年人的病情、用 药史和身体状况,评估老年人的营养 状况和心理状态。
儿童输液前的准备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输液反应 的耐受性较弱,容易出现过敏、发热等症 状。
在输液前,应了解儿童的病情、用药史和 过敏史,确保儿童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哭 闹和挣扎。
儿童输液中的观察
儿童输液后的护理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 征和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输液后,应保持儿童安静休息,观察是否 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
预防
询问过敏史,进行过敏试验,备好急 救药品和设备。
空气栓塞
总结词
潜在的致命风险
原因
多由于输液装置连接不紧密或管道破裂导致 空气进入。
详细描述
空气栓塞是由于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的,表现 为呼吸困难、胸痛和发绀等症状。
预防
确保输液装置连接紧密,及时处理管道破裂 和气泡。
03
输液反应的护理措施
发热反应的护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 的异常反应,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舒适。
观察输液过程中患者 的面色、呼吸、脉搏 等生理指标是否正常 。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 ,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避免输液过快或过量,以免引 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注意保持输液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输液反应教案模板范文

输液反应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静脉输液反应的定义、常见类型、原因及临床表现。

2. 能力目标:掌握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护士对输液反应的重视,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静脉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原因。

2. 静脉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

3. 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2. 静脉输液反应的观察与评估。

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内容:一、静脉输液反应的定义1. 静脉输液反应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液体、输液器等因素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

二、静脉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原因1. 类型: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药物反应、输液反应等。

2. 原因:药物、液体、输液器污染、药物配伍不当、输液操作不规范等。

三、静脉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1. 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2. 热原反应: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3. 药物反应:恶心、呕吐、头痛、皮疹、视力模糊等。

4. 输液反应:疼痛、肿胀、发热、感染等。

四、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1. 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液过程安全。

(2)合理选择药物,避免药物配伍不当。

(3)规范操作,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2. 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抗过敏、抗休克等。

(3)做好记录,及时向医生报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静脉输液反应吗?请举例说明。

2. 教师简要介绍静脉输液反应的定义。

二、讲授1. 讲解静脉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原因。

2. 举例说明静脉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

三、讨论1. 针对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反应的措施。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静脉输液反应的模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汇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静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和输血教案

输液反应和输血教案

【复习提问】1. 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 答:30-40°2. 皮下注射的常用部位? 答:上臂三角肌下缘【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 职业专业能力:能够熟练、规范完成静脉输血、输液的操作、学会处理输液反应。

2. 专业理论能力:掌握静脉输血的目的、原则、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 职业核心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严格的无菌技术观念及实践能力,具有用物准备齐全、应变能力。

慎独以及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

【新课导入】王先生,男,26岁,教师,因车祸伤及左侧胸腹部而急诊入院。

入院时患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出冷汗,烦躁不安。

查体:体重71kg ,血压65/40mmHg ,心率120次/分钟;左季肋部外伤处有压痛,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 ,结合CT 检查诊断为左下位肋骨骨折、脾破裂,失血量为1800ml 左右,为纠正失血性休克,遵循医嘱快速输血1000ml 。

根据患者的情况,应选择何种血制品进行输血?其主要作用是什么?【新课讲解】任务二静脉输液技术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输液反应) (一)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患者表现发冷、寒战继而发热。

轻者体温在38°C 左右,重者体温可达40°C 以上,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症状。

(二)原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输液器和注射消毒灭菌不合格;输入药物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模块十三静脉输液与输血 任务二 任务三静脉输液技术 静脉输血技术(三)护理措施1.轻者可减慢滴速,观察体温,通知医生。

2.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送检,查原因。

3.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4.对症处理:高热物理降温,寒战保暖。

5.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6.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

(四)预防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如输液瓶纯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

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危机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度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用期。

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反应危机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科做细菌培养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危机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
(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张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吃紧心理。

高流量氧气吸入,大凡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合适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仍可通过。

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用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用。

三、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

3、护理
(1)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处理: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进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超短波理疗。

中药治疗。

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2)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3)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周密。

(4)佳颖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2、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适应或胸骨后部疼痛,发生呼吸困难和危机的发绀,并伴有频死感。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洪亮的“水泡声”。

心电图里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这是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右心室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内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危机缺氧而死亡。

3、护理
(1)预防: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右侧头低足高位,
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打成泡沫粉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吸收。

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有条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④周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