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工:好吃的水果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

中秋节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分享与同伴老师一起合作过节的快乐。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活动内容:介绍中秋节、故事、儿歌、各类游戏。
环境创设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1、家长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介绍中秋节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小朋友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丰收节。
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象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菠菜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朋友认识蚯蚓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水果一活动目标1、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的快乐,感知水果的明显特征。
2、尝试自己动手剥果皮,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1、课件:水果类2、竹签、果盆、水果刀等,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交流1、教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身体都很棒的,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体怎么会长的那么棒?(幼儿自由回答:吃许多饭、菜的;多吃水果;多吃蔬菜;锻炼身体等等)2、幻灯片:水果类教师:原来小朋友都喜欢吃水果。
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水果,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幼儿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教师:这些好吃的水果想和我们的宝宝做个游戏。
有意识的把同一类水果按大小摆放成一排,或不同的水果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大小、数数、间隔排列、一和许多等。
4、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水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从小到大等)有几个桔子?我们一起来数数,好吗?(点指数数)看看谁来了?苹果生梨间隔排列(间隔排序)最后出示一个香蕉,许多小番茄(1和许多)二、游戏感知1、老师这里有一直会变魔术的金盒子,它能变成出许多好吃的水果。
2、游戏:变戏法老师摸水果,告知小朋友水果的主要特征。
(如: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是什么水果?两个黄黄的弯弯的,象小船一样的是什么水果?)3、让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水果,当老师甩一甩,毛巾擦擦,小手变干净)4、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分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菠菜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菠菜的外形特征。
2、知道多吃菠菜身体好,有爱吃蔬菜的习惯。
3、体验与他人分享的情感。
活动准备1、将洗尽的青菜、菠菜、萝卜等分别装入一次性餐盘,用保鲜膜封好。
放在货架上。
2、电磁炉,鸡蛋、盐、味精。
3、小切菜板、塑料小刀、小筐。
活动过程一、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和老师一起做菠菜炒鸡蛋的兴趣。
2011春期学前班学知汇报

2011春期学前班学知汇报拼音部分1、复韵母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2、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2、后鼻韵母ɑng eng ing ong ;3、韵母四声的练习和拼读。
4、整体认读音节:zi、ci、si、zhi 、chi、shi、ri、yi、wu、yu、ye、yue、yuan、yun、yin ying、语言部分1、常见的笔画名称;2、大量的看图识字、组词学句。
3、83个生字;4、儿歌《过春节》、《大一岁了》、《小青蛙》、《红气球、绿气球》。
5、唐诗《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看图讲故事《乌鸦学艺》、《黄鹂挪窝》、《狐假虎威》。
7、看图猜谜语;8、绕口令《小三登山》。
9、学习句型“越……越……”;10、学习简单的扩句和缩句。
11、看图搭配词语。
12、智力训练《找错误》。
13、找一找《动物的尾巴》。
14、诗歌《太阳的话》。
数学部分一、20以内的数的分解和组成。
二、学习填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
例如:()+3=7 ()-2=6 9-()=5三、在里填写“+”或“-”。
例如:3 5=8 7 2= 5四、学习数位:例如十位个位 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写作( 12 )读作(十二)五、用竖式计算。
六、比较数的大小和填空。
例如:比3多4的数是(7) 8比6多(2 )七、看图列式:例如3+2=5 5-2=3 2+3=5 5-3=2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数。
例如:2 8 5 13 6 2<5<6<8<13九、找规律填数:例如 0 5 (10) 15 (20)十、认识几和第几。
十一、用“凑10法”计算:例如:6 + 5=11十二、简单的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应用题。
十三、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英语部分1、单词:toy gun 玩具枪 football 足球 swing 秋千 dou 布娃娃 seesaw 跷跷板singer 歌手 lawyer 律师 soldier 军人 manager 经理 nurse 护士 scientist 科学家 Cook 厨师 Japan 日本 France 法国 Germany 德国 America 美国 Australia 澳大利亚 Canada 加拿大 Britain 英国 China 中国等等。
幼儿园小班泥工活动教案:好吃的香蕉

泥工:好吃的香蕉
一、活动内容:特色活动《好吃的香蕉》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搓、捏等方法制作水果——香蕉。
2.喜欢泥工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泥工板、橡皮泥。
2.情景布置“水果店”,张贴各种水果图片,实物香蕉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水果店:小朋友看,我们的水果店今天又要开张营业了,可是一早老师发现香蕉都卖光了,怎么办呢?(幼儿帮忙想办法)师: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说)
欣赏实物香蕉,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讨论制作方法。
二、幼儿尝试制作香蕉,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
1师:香蕉怎么做呢?(自由讨论)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始动手吧!
2幼儿交流制作的过程,请制作成功的幼儿介绍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制作的方法。
3再次观察实物香蕉与泥工香蕉进行对比师:小朋友,你们觉得他做的像香蕉吗?(拿出实物香蕉)我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橡皮泥香蕉还缺了什么?(柄)
三、教师以儿歌的方式示范。
师:小朋友真厉害,老师也想来做香蕉了。
请你们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香蕉:小泥团,手中拿,团一团,变圆球,搓一搓,变小棒,弯一弯,变小桥,捏个柄,变香蕉。
四、师:看老师做的香蕉像吗?为什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
五、把香蕉送到水果店,游戏:买水果,体验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泥工教案西瓜

幼儿园小班泥工教案西瓜活动目标:1. 学习用卷的技能做蜗牛,并能为小蜗牛创编一个小故事。
2. 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 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人手一团彩泥。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春天到了,许多小动物都醒来了,你知道那些小动物们到我们幼儿园来找朋友呢?二、示范讲解: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小蜗牛应该怎样做呢?注意点:把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
在头上可以自己用小泥做小蜗牛的眼睛和犄角。
三、幼儿操作提醒小朋友不和别人争抢彩泥。
鼓励做好的小朋友给小蜗牛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并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四、欣赏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小班泥工活动:做麻花一、活动目标:培养宝宝搓、拧泥的技能二、活动准备:彩色橡皮泥;一个盘子,泥工板,范例一盆麻花三、活动过程:1、教师头戴厨师帽:我是高级点心师,我做了世界上最好吃的点心,你们想看看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这么漂亮的麻花,宝宝想动手做一做吗?2、操作:A、取一红色橡皮泥,给它拉拉长,然后放板上搓搓长,搓成亮亮的细圆棒,再把它折过来两端靠在一起,折好后,双手持两端,轻轻拧一拧。
这样一根麻花就做好了!然后,把它轻轻放入盆中。
B、取绿色橡皮泥搓两根小圆棒,然后两根小棒放在一起,拧成麻花果。
注意:每根圆棒的长短要一样,粗细要均匀,做出的麻花才漂亮。
3、宝宝操作并引导它边搓边念儿歌;橡皮泥儿拉拉长,放在板上搓搓长。
搓成亮亮细圆棒,捏起两端轻轻拧。
小小棒儿变了样,变成麻花的模样。
展评:让宝宝说说盘里的哪根麻花最漂亮,一共有几根数一下。
教师给予表扬鼓励。
提示:做好的麻花可以做多种游戏,如:“分果果”“请客”还可利用它来引导宝宝排序,数数分类比较等。
小班泥工活动:圆圆的汤圆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活动二:泥工——圆圆的汤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各色面泥、盘子活动过程: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出示面泥,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7篇)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7篇)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正值这一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在幼儿园内开展有关中秋节主题活动,丰富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生活体验,了解中秋节的古老传奇和各地不同的风俗活动。
根据不同级部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制定以下方案:一、活动时间20xx年9月28日周四半日活动二、活动主题1.小班注意感官体验——吃喝玩乐过中秋2.中班注意自我挑战——我最爱的月饼3.大班注意文化传承——中秋文化节三、活动预备1.小班:大板纸一个班级两张大板纸2.中班:一楼门厅两侧各4张桌子3.大班:作品展现台每天小喇叭播送有关中秋节、国庆节的故事。
四、活动支配根据级部活动方案开展以下活动:小班——吃喝玩乐过中秋1.甜甜美蜜尝月饼秋的月儿圆又圆、中秋的月饼甜又甜……秋高气爽,月桂飘香,又到中秋月圆时。
为了让孩子们最直接的了解我国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欢乐,同时也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中秋节第一个活动是“中秋月饼品尝会”。
每位小伴侣从家中带来一些美味月饼,要求种类丰富,口味各异。
活动中,老师先简洁的介绍中秋节,然后进行品尝活动。
通过品尝,让孩子们体验到中秋月饼的香甜,中秋节日的甜美。
2.齐心合力拼“月饼”为了让小班的幼儿体会到中秋节团聚的含义,让幼儿用身体拼摆“月饼”。
一个一个的小圆圈围起来,组成一个大大的“月饼”,这也代表我们小班的每个班级团团聚圆一家亲。
3.快欢乐乐印“月饼”小班地幼儿都喜爱以嬉戏地形式开展活动,因此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加入了嬉戏地成分,让孩子们在欢乐自由中度过这个节日。
小班每个班级预备一块大画布,在画布上画一个大大地圆,代表“月饼”。
珍宝们在这个大大地圆中自由地用小手、小脚印画,体验绘画嬉戏地欢乐,同时也充分和班级每位幼儿交往,孩子们体验着有伴侣地欢乐,最终,每个班级大大地“月饼”做成,进行展现。
这也代表我们小班每个班级地团结友爱。
4.学说一句祝愿语。
依据小班幼儿语言进展特点,学说根据简洁的中秋节祝愿语,并将祝愿送给自己的老师、同伴和亲人,培育幼儿敢于表达的力量,提升幼儿乐于表达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泥工活动教案:好吃的香蕉

幼儿园小班泥工活动教案:好吃的香蕉一、活动目标1. 了解香蕉的外形特征,学会用泥工技巧塑造香蕉的形状。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香蕉若干,泥工材料(如橡皮泥、泥巴等)。
2. 水杯、小刀、盘子等工具。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拿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和纹理,了解香蕉的特点。
2. 泥工操作:a. 教师示范如何用泥工材料塑造香蕉形状,讲解泥工技巧。
b. 幼儿按照教师示范,动手操作,塑造香蕉形状。
c.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创意绘画:a. 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香蕉。
b.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与展示: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欣赏。
b. 幼儿相互评价,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活动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环境中,营造艺术氛围。
3. 主题延伸:开展“水果丰收季”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水果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4.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六、活动准备1. 音乐CD、香蕉图片等辅助材料。
2. 视频资料:香蕉的生长过程、香蕉加工成各种美食的过程。
3. 制作香蕉水果沙拉的材料:香蕉、苹果、橙子、酸奶等。
七、活动过程1. 泥工操作:a. 教师示范如何用泥工材料塑造香蕉形状,讲解泥工技巧。
b. 幼儿按照教师示范,动手操作,塑造香蕉形状。
c.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创意绘画:a. 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香蕉。
我是大班小朋友(通用5篇)

我是大班小朋友(通用5篇)我是大班小朋友(通用5篇)我是大班小朋友篇1*活动目标:1.对诗歌内容感兴趣,激发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2.初步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活动准备:相应挂图,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问题:⑴.暑假你们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请小朋友一一举手回答.)⑴.哦,你们真棒,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我们小朋友又张大了,成为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2.帮助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内容.⑴.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提问: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听了这首诗歌,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⑴.请幼儿带着问题再欣赏一遍.提问:诗歌里的小朋友帮助别人做了那些事?你们最喜欢哪一句?3.借助挂图,再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⑴.提问:诗歌里大班小朋友帮助弟弟妹妹做什么?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了什么?⑴.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练习念诗歌.4.引导幼儿学习有表情的看图朗诵,激发幼儿产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⑴.提问:你们喜欢诗歌里的打扮小朋友吗?为什么?你们想怎样朗诵这首诗歌呢?(启发幼儿带着自豪感朗诵诗歌.)⑴.提问:你们现在也是打扮的小朋友了.你们还可以问别人做写什么呢?活动延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能帮助别人做什么,在哪些方面比较能干.鼓励幼儿依照诗歌的结构进行模仿编辑.我是大班小朋友篇2活动目标: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较有感情。
2、对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活动准备:配乐的诗歌朗诵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教师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一个小朋友正在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是我应该的’。
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
3、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4、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学习新词“夸奖” 5、分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