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的输注时限
大量输血的定义与原则

大量输血的定义与原则大量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或失血过多的患者。
在进行大量输血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大量输血的定义和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医疗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大量输血的定义。
大量输血是指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血液制品,以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和血容量。
通常情况下,大量输血是指一次输注超过患者自身全血容量的血液制品,或者一小时内输注超过全血容积的一半。
大量输血通常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或手术室进行,以确保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进行大量输血时,医生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首先,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输血的指征和数量。
只有在患者失血量过多或贫血严重时才需要进行大量输血,过度输血可能会导致血容量过多或血液凝固功能障碍,从而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新鲜冰冻血浆、全血、红细胞悬液等不同种类的血液制品。
在选择血液制品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血型和 Rh 因子,以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此外,医生还需要注意血液制品的保存时间和质量,确保输注的血液制品符合标准。
医生在进行大量输血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输血反应、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此外,医生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和血红蛋白水平,以评估输血效果并调整输血方案。
总的来说,大量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可以帮助治疗严重贫血或失血过多的患者。
在进行大量输血时,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确定输血指征和数量、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等。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大量输血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量输血的定义和原则,促进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安全输血制度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不超过20滴,并严 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输注红细胞类血液成分时,成人一帮控制在 40--60滴/分,老年人或心脏功能较差者要调节到最低速度(1ml/分,小儿10滴/分)
一般输血不需要加温,如给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肢 体以消除静脉痉挛新生儿科 陶婷 Nhomakorabea:
全血或红细胞应该在离开冰箱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必须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 (室温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
血小板尽快输注,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要在20分钟内输完
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尽快输注,速度宜快且患者可以耐受,一般200mL血浆 在20分钟内输完,1U冷沉淀在10分钟之内输完。
医院血液输注管理制度

医院血液输注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输血过程管理,确保输血安全二、范围手术室、用血科室三、内容1.临床用血科室应建立血液输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的使用的操作规程。
2.输注时限:(1)一袋血从血液出库到输注完毕,最长时限不得超过4h。
(2)每次取血最大数量:红细胞⒉袋,血浆2袋(血浆置换除外),机采血小板1袋,冷沉淀10袋。
(3)血液制剂从出库至开始输注,在室温保存不得超过30分钟,按要求尽快输用。
(4)临床用血科室不得自行贮血,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输血科输血专用冰箱中,直至输血前取走。
3.输注过程监护:(1)尽量使用PDA进行血液输注过程的监护。
(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下同)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执行双人双核对、双签名制度。
(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急诊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并再次核对血液后进行输注。
(4)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确认静脉通路通畅。
输血器必须具备过滤功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三证”齐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
(5)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患者无输血(不良)反应等特殊情况,一般不得在输血中途拔掉输血器,以免造成血液人为污染。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重点监测以下几个阶段: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
(7)输血当天相关病程记录内容应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
输血记录单上应注明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有两位输注核对者的签名。
血液输注时间标准及要求

血液输注时间及要求
血液制品种类从离开血库至开始输注时间要求输注速度要求放置要求
全血、红细胞30分钟200ml在2小时内输完,如受
血者条件允许,尽量在40-60
分钟输完因故不能输注,可返回血库,最长保存4小时
新鲜血小板或冰冻血小板10分钟以受血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
输入
室温(22±2℃)放置。
新
鲜血小板不超过24小时,
冰冻血小板不超过半小时,
且每10分钟摇动血袋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30分钟内输注100-200ml(成人)在30分钟
内输完因故不能输注,可在2-6℃冰箱内保存24小时
冷沉淀融化后即时输注,不超过10分钟以受血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
输入因故不能输注,可在2-6℃冰箱内保存6小时
精品文档交流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输血安全相关注意事项

输血安全相关注意事项一 .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受血者进行输血监测:1. 在输血开始前,应告知受血者一旦出现呼吸短促、发热、寒颤或感到不适时,应立即通知护士或医生。
2.护士需在受血者的病历上记录监测的情况:受血者的一般状况、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液体出入量等;需记录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输注全血或血液成分的种类和容量。
3. 应注意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制品在以下阶段对受血者进行监测:①输血开始后,须观察 5 分钟;②输血开始后 15 分钟;③输血过程至少 30 分钟一次;④输血结束后 4 小时。
4. 医生应在病例上记录输血适应症、输血过程的一般状况、输注全血或血液成分的种类和容量、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等情况。
5. 如怀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需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并将结果反馈给输血科。
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后的最初 15 分钟,因此,在此期间以及随后输注其余单位的血液制品开始后的最初 15 分钟期间,对受血者特别是失去意识的受血者进行监测是极为重要的。
二 .血液输注要求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即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所以对输血的时间应进行限制。
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常在离开专用储血冰箱后 30 分钟内输注,一个单位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 200 ml 制备)2 小时以内输注结束,倘若受血者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在 40 – 60 分钟内完成输注;机采血小板或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输注应以病人能够耐受的速度进行;新鲜冰冻血浆或普通冰冻血浆融化后应在 30 分钟内输注,如果是成年受血者 100 ~ 200 ml 一般应在 30 分钟以内输完。
三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其对输血安全起何作用及注意事项:临床护士应掌握:①了解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②熟悉红细胞 ABO 、Rh ( D ) 血型知识、全血及血液成分的适应症、禁忌症,要了解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③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要抢救措施。
输血相关知识点

输血相关知识点
(主讲人:强薇)
一、输血的时间限制
全血或红细胞: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
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
血小板:收到后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每袋血小板要在20分钟
内输完毕;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尽快输注,一般200mL血浆在20分钟内输完.
二、输注单采血小板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1.输注前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
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
2.血小板的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尽快输用;
3.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
4.若因故未能及时输用,应常温下放置,每隔10分钟左右轻轻摇动血
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入冰箱或取血箱暂存;
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需注意哪些事项?
1、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
块不能输用;
2、输注速度为每分钟5~10ml;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
输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
3、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用4℃冰箱暂时保存,
但不能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
临床常用血制品相关注意事项

名称
保存条件
保存期
输注
放置
外观
全血
4±2℃
35天
1、取回后30分钟之内输注。
2、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急性失血、慢性贫血、年龄、心肺功能等)
3、一般情况200ml在40-60分钟输注完毕,最长不超过2小时。
如30分钟之内不能输注,应放回储血冰箱或2-6℃冰箱
静置:上层淡黄色,下层暗红色,两层之间界限清楚,无凝块。如果下层暗紫色,界限不清,表示溶血。
2、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的输注,1袋(16U)不超过60分钟。
3、如输注时间超过30分钟,应间断摇动血浆,放置血小板聚集
如不能马上输注,室温下放置20分钟,每隔10分钟摇动血袋一次,超过20分钟仍不能输注,送输血科暂替保存。
淡黄色,云雾状,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无气泡,无重度乳糜出现。
储血袋无破损
5年
1、取回后30分钟之内输注
2、输注速度根据病情,一般情况下200ml在30分钟内输完
特殊情况溶化后未能及时输注,4℃储血冰箱暂时保存,不超过24小时,不可再冰冻。
淡黄色澄清液体,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无气泡,无重度乳糜出现。
储血袋无破损
标签清楚。
新鲜机采血小板
22±2℃
(轻震荡)
5天
1、取回后马上输注
储血袋无破损
标签清楚。
去白红细胞悬液
4±2℃
35天
同上
同上
暗红色,无凝块,无溶血,无黄疸,无气泡,无重度乳糜出现。
标签清楚
洗涤红细胞
4±2℃
24小时
(洗涤后24小时有效)
同上
如30分钟之内不能输注,应放回储血冰箱或2-6℃冰箱,有效期内输注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
一、医院有明确规定的流程,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二、输血前在患者的床旁由两名工作人员准确核对受血者和血液信息。
三、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
输血过程先慢后快。
1、红细胞类:应在离开冰箱 30min 内使用,4 小时内输注完毕;
2、血小板:以患者能忍受的速度输注,输注速度可为
1—6ml/min;
3、血浆:输注速度遵医嘱,最慢 4 小时内输注完毕;
4、白细胞:2 小时内输注完毕。
四、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五、在血液输注过程中不得添加任何药物。
六、输血中要监护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处
理。
七、输血全过程的信息应及时记录于病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液制品的输注时限
一、所有的贮血冰箱应专门为保存血液设计。
二、一旦从血库发出,全血、红细胞和解冻的新鲜冰冻血浆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内开始输注。
三、如果不能在30分钟内输注,应该保存在得到认可的贮血冰箱中,贮血冰箱温度应该为2—6℃。
四、血小板发出应立即输注,切勿在2—6℃贮血冰箱中保存。
五、临床科室、手术室所有用于贮血的冰箱,应该每天进行温度监测和记录,以确保其处于2—6℃范围内。
六、临床科室、手术室没有适于贮血的冰箱,血液应该保存于输血科专用贮血冰箱中,直到开始输血前。
七、血液制品一旦离开正确的贮存条件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