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合集下载

艾灸名言谚语集锦

艾灸名言谚语集锦

艾灸名言谚语集锦1. 艾灸宣传语短语有哪些1、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窦材语)2、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3、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

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

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

(日本--八隅景山)4、男人艾灸好精力,女人艾灸好气色。

老人艾灸更长寿,小儿艾灸更健康。

(贾丙顺语)5、针通经络,灸调阴阳。

(韩国金南洙)6、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7、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参考资料艾灸广告宣传语.豆瓣[引用时间2018-1-18]2. 关于艾灸的宣传语艾灸广告宣传语1、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窦材语)2、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3、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

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

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

(日本--八隅景山)4、男人艾灸好精力,女人艾灸好气色。

老人艾灸更长寿,小儿艾灸更健康。

(贾丙顺语)5、针通经络,灸调阴阳。

(韩国金南洙)6、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7、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3. 赞美艾灸的诗词艾灸作为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病方法,解决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老百姓也能用的起,人人都可以自救。

我们必须要传承下去了。

1.《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2.《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黄帝内经》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3.《黄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4.《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5.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6.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7.俗语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8.《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9.《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

艾灸名言名句

艾灸名言名句

艾灸名言名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艾灸的名言名句:
1.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2.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 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4. 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5.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6. 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7. 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8. 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9. 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0. 人有宿疾,非药饵不能辄愈,用药当亦如之。

11.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12. 施灸不宜过多,需适量而行。

13. 艾火能续命,艾灸能治病。

14. 千年铁树开了花,千年艾草好了疮。

15. 艾草一根在手,百病可灸无忧。

16. 擅针灸之医,受高人之教,学明经之时施妙术也。

17. 针灸拔罐,病去一半。

18. 艾灸扶阳,健脾祛湿。

19. 夏日温风满市城,柳下阴阴见短亭。

20. 扶阳固脱挽生命,回阳救逆壮人魂。

艾灸养生金句

艾灸养生金句

艾灸养生金句
----------------------------------------------------------------------
1、古语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2、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质,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梳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已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3、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淤,淤则堵,堵则瘤,瘤则癌!祛湿驱寒为首要,气血畅,经络通,饮食规,作息律,心情悦,运动适,身体健,百病无,艾灸调理,艾过,方知艾之情,艾之意,艾灸配刮痧,其中的好处,只有试过,才知其中之情意。

4、灸寒不灸热。

阴虚火旺的人不要做艾灸,否则越灸越上火。

5、伏天是养生最佳时候所为冬病夏治,适合排湿排寒,泡脚,艾灸等,坚持就有效果。

6、三伏天,冬病夏治开始啦!经络疏通排毒,再进行艾灸帮助补充人体阳气,并驱除六邪,风、寒、湿、火、热、邪,身体一身轻松,
百病不生。

7、艾是百草王,温经散寒,去风散湿;灸为养生根,散结消肿,活血止痛。

8、《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9、艾灸的好,不是你我说了算。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一直到今天。

三伏天的重要,也不是你我说了算。

在三伏天里,艾灸养生少不了,湿热的季节,让艾陪伴你!
10、针者快也,对急性病有效,灸者慢也,对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如︰风湿,疼痛,结肠炎,盆腔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陈年胃痛。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中医推拿与养生2019-02-21 15:54:23冬季属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盛阳衰状态,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中医认为,冬季的养生,以补阳、藏阳为主。

在中医外养法中,艾灸补阳在冬季尤为重要的。

而艾草属阳,加热或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艾灸超厉害的八句口诀!一、“ 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

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二、“ 腰背委中求”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委中穴在腿腘窝横纹线中间。

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虚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虑这个穴位。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功效: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三、“ 头项寻列缺”列缺穴在手腕横纹以上(尺骨陷中),在这个部位,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

位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

取穴时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

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四、“ 面口合谷收”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位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艾灸的经典语句

艾灸的经典语句

艾灸的经典语句1.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4.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5.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6.《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7.《皇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8.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9.《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0.《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

”(晋隋时代陈延之)11.《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

(唐代孙思邈)12.不与不灸三里者同行(日本)13.不灸三里者不做旅人(日本)14.《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5.《皇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16.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17.《宋史_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8.《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9.《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

故阳气尽则心死。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20.《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21.《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2.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3.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艾灸新手八句口诀

艾灸新手八句口诀

一、艾灸新手八句口诀:1、艾条火热烧艾草,烟雾开始起火烫;2、放置艾条温度低,接触肌肤不致烫;3、艾条轻轻拿起来,放在穴位上烫麻;4、艾条烫到痛则起,调节温度不致烫;5、艾条烫到痛不痛,持续时间不致长;6、艾条烫到痛不多,烫完穴位又换头;7、烫完穴位换一穴,换完穴位再换艾;8、艾条烫完放置处,安全第一不致伤。

二、艾灸新手八句口诀的解释1、艾条火热烧艾草:将艾草放入艾条的烟灰盒中,用火烧热艾条,使艾条发出烟雾,可以烧出艾草的油汽,这就是艾灸的基本步骤。

2、烟雾开始起火烫:烧热艾条后,艾条会发出烟雾,这种烟雾可以起到温热的作用,可以温暖肌肤,进而达到疗愈疾病的目的。

3、放置艾条温度低:将艾条放置在肌肤上时,要控制温度,使艾条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皮肤。

4、接触肌肤不致烫:艾条放置在肌肤上时,要注意控制温度,使艾条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皮肤。

5、艾条轻轻拿起来:艾条要轻轻拿起来,不要用力,以免把热量传递到皮肤上,造成烫伤。

6、放在穴位上烫麻:艾条放置在肌。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许多疾病,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穴位热灸是艾灸的一种,它是将艾条放置在人体穴位上,使其发出热量,从而起到温热的作用,调节人体的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正确操作方法是,首先要熟悉艾灸的知识,了解艾条的放置位置,然后将艾条放置在穴位上,控制温度,调整持续时间,使艾条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皮肤,烫到痛则起,烫到痛不痛,持续时间不致长,烫完穴位又换头,换完穴位再换艾,艾条烫完放置处,安全第一不致伤。

此外,艾灸还可以通过调整人体气血运行,调节人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改善神经系统,改善内分泌系统,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艾灸疗法顺口溜

艾灸疗法顺口溜

艾灸疗法顺口溜艾灸给予了人们丰富的养生之道,那么那你知道艾灸疗法顺口溜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艾灸疗法顺口溜,欢迎大家阅读。

艾炷灸心俞、膏肓和足三里,可行气活血,宁心安神艾条灸阳陵泉,疏肝理气,胁肋不再疼痛艾条灸肺俞,宣肺理气,小儿肺炎去无踪艾条温灸足三里、关元,强胃健脾,贫血不贫艾灸神阙穴,补益肾阳,消除水肿艾灸疗法顺口溜二隔姜灸神阙,力去皱纹,留住青春艾条灸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祛除眼袋不用愁艾条雀灸曲池、合谷,巧治青春痘,脸如蛋白隔姜灸神阙,有效祛除黄褐斑,不再黑脸艾绒温筒灸丰隆、水道和水分,安全减肥,有效瘦身艾条灸关元,美发秀发不脱发灸走小症状,根除大隐患艾灸疗法顺口溜三艾条灸风池、肩中俞,可治寒湿型颈椎病隔姜灸百会,不再无故眩晕悬灸外关、足临泣、风池,偏头痛不再来艾条温灸翳风、风池,清除落枕的困扰艾灸神阙,治疗口腔溃疡又快又好灸走小症状,根除大隐患艾条灸大椎,治疗风热感冒效果好温灸神阙、关元,温阳祛湿止腹泻艾灸下巨虚大肠俞,给肩周炎患者松“膀”艾灸疗法顺口溜四艾柱灸涌泉,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艾灸鬼哭穴,放飞焦虑的心情艾灸神门、三阴交,神经衰弱不再来艾条灸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远离抑郁,走出消沉艾灸疗法顺口溜五艾条灸血海、气海、阳陵泉,能有效调理慢性前列腺炎艾条灸关元、中极、命门、肾俞,让你不再有早泄的尴尬艾条温灸关元、肾俞与命门,治疗阳痿,重振雄风艾柱灸中极、曲骨、膏肓,补肾藏精,不再遗精艾灸疗法顺口溜六隔姜灸三阴交、气海、血海,调顺月经不调艾条悬灸至阴穴,通则不痛经隔药灸关元,不再无端闭经艾灸隐白、大敦,灸到血止,不再崩漏隔姜灸气海穴、中极穴和归来穴,没有带下,没有异味艾条悬灸膻中穴、乳根穴和少泽穴,产后不缺乳隔盐灸神阙,坚固子宫,防治脱垂。

中医艾炙疗法歌诀

中医艾炙疗法歌诀

中医艾炙疗法歌诀《扁鹊玉龙经》中风瘫痪经年月,曲鬓七处艾且热。

耳聋气闭听会中,百会脱肛并泻血。

承浆暴哑口喝斜,耳下颊车并口脱。

偏正头疼及目眩,囟会神庭最亲切。

风劳气嗽久未痊,第一椎下灸两边。

肺疼喘满难偃仰,华盖中府能安然。

喉闭失音并吐血,细寻天突直无偏。

瘰疬当求缺盆内,紫宫吐血真秘传。

霍乱吐泻精神脱,艾灸中脘人当活。

食积脐旁取章门,气癖食关中脘穴。

脐上一寸名水分,腹胀更直施手诀。

关元气海脐心下,虚惫崩中真妙绝。

呕吐当先求膈腧,胁痛肝腧目翳除,肩如反弓臂如折,曲池养老并肩髃,泄泻注下取脐内,意舍消渴诚非虚,气刺两乳中庭内,巨阙幽门更为最。

忽然下部发奔豚,穴号五枢宜灼艾。

肺俞魄户疗肺疾,疟灸脾腧寒热退。

膏肓二穴不易求,虚惫失精并上气。

五痔只好灸长强,肠风痔疾尤为良。

肠痛围脐四畔灸,相去寸半当酌量。

赤白带下小肠腧,咳逆期门中指长。

大敦二穴足大指,血崩血衄宜细详。

项强天井及天柱,鼻塞上星真可取。

人门挺露号产疒貴,阴跷脐心二穴主。

妇人血气痛难禁,四满灸之效可许。

脐下二寸名石门,针灸令人绝子女。

肩髃相对主痿留,壮数灸之直推求。

腹连殗殜骨蒸患,四花一灸可无忧。

环跳取时须侧卧,冷痹筋挛足不收。

转筋速灸承山上,太冲寒疝即时瘳。

脚气三里及风市,腰痛昆仑曲月秋里。

复溜偏治五淋病,涌泉无孕须怀子。

阴中湿痒阴跷间,便疝大敦足大指。

癫邪之病及五痫,手足四处艾俱起。

风拄地痛足髃疼,京历付阳与仆參。

心如锥刺太溪上,睛痛宜去灸拳尖。

历节痛风两处穴,飞扬绝骨可安痊。

脾虚腹胀身浮肿,大都三里艾宜燃。

赤白痢下中膂取,背脊三焦最宜主。

臂疼手痛手三里,腕骨肘髎与中渚。

目骨更取穴譩譆,肩背痛兼灸天柱。

腰俞一穴最为奇,艾灸中间腰痛食。

醉饱俱伤面目黄,但灸飞扬及库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中医推拿与养生2019-02-21 15:54:23
冬季属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盛阳衰状态,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中医认为,冬季的养生,以补阳、藏阳为主。

在中医外养法中,艾灸补阳在冬季尤为重要的。

而艾草属阳,加热或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艾灸超厉害的八句口诀!
一、“ 肚腹三里留”
也就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

位置:外膝眼下3 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

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腰背委中求
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委中穴在腿腘窝横纹线中间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虚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虑这个穴位。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功效: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头项寻列缺
列缺穴在手腕横纹以上(尺骨陷中),在这个部位,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

位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

取穴时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

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四、“ 面口合谷收”
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位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 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主治:头痛,眼睛疲劳、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

指压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五、“ 心胸取内关”
心胸从咽喉部到胸口,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刚才讲“肚腹三里留”,腹部以上的这部分,有病找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等。

六、“ 小腹三阴谋”
“小腹三阴谋”就说凡是小腹的疾患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疗。

位置:内踝直上3 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肾虚阳痿、宁
心安神,补阴除烦等病症。

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七、“ 坐骨刺环跳现在坐骨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西医概念上的坐骨这一个部分,而是从腰到腿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由坐骨神经引起来各种疼痛可以找这个环跳穴,上可以治到腰,下可以治到脚,所以在这里发生疼痛要考虑环跳穴。

位置:股骨大转子和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

主治:袪风除湿,强腰通经。

适用于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药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痛感,同时向下肢发散至小腿外。

八、“ 腿疼阳陵透”
腿疼阳陵透,指阳陵泉穴是整个腿,上至大跨、下至足跟的一个总的开关。

发生疼痛了要考虑到打开这个开关,使它的气血流通。

像老年人的风湿老寒腿,肌肉拉伤,静脉曲张等等,都要用阳陵泉穴来治疗。

位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

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陽陵泉
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