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常用公式
会计人必须掌握的50个常用公式汇总

会计人必须掌握的50个常用公式汇总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会计公式,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下面是50个常用的会计公式的汇总:1.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总负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3.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4.流动负债=短期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流动负债5.总收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6.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价格7.净收入=总收入-总成本8.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9.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10.间接成本=工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11.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税费-利息费用12.总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借款+资本注入13.总现金流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负债偿还+分红+资本退出14.税前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5.税后利润=税前利润-税费16.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17.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18.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19.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0.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21.销售成本率=总成本/销售收入2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2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24.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存货25.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26.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付账款27.总资本回报率=税前利润/总资本28.净资本回报率=税后利润/净资产29.资本周转率=总资产/净资产30.速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总负债31.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入/总负债32.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33.应收账款占比=应收账款/总资产34.资本积累率=利润留存/净资产35.存货周转天数=存货/(销售成本/365)3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销售收入/365)37.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销售成本/365)38.现金比率=现金/总负债39.速动比率1=(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40.资产负债率1=总负债/(总资产-累计折旧)41.ROA=净利润/(总资产-累计折旧)42.ROE=净利润/净资产4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4.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45.股东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资产46.应收账款占比1=应收账款/(总资产-累计折旧)47.资本周转率1=销售收入/(总资产-累计折旧)48.期间费用率=间接成本/销售收入49.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销售收入50.商誉形成速度=商誉/(所有者权益+商誉)以上是会计人员常用的50个公式汇总。
会计必背48个公式大全

会计必背48个公式大全作为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各种会计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会计必背的48个公式大全。
I.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3. 总负债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负债4. 所有者权益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所有者权益5.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总资产总额×100%6. 负债比率=总负债总额÷总资产总额×100%7.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总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8. 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本总额9.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总额II. 利润和财务效率10. 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总额×100%11. 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额×100%12.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额×100%13. 税前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100%14.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总额15. 总资产净利润率=税后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6.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7. 所有者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8. 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平均所有者权益19. 财务杠杆效应=权益乘数-120. 利润杠杆效应=总资产回报率-资本成本率III. 财务分析21. 现金流量覆盖率=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总额23. 长期负债性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总额÷总资产总额×100%24.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25. 非流动负债比率=非流动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26. 现金比率=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总额27.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款项)÷流动负债总额IV. 投资分析28. 投资收益率=(投资利润÷投资成本)×100%29. 投资回报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投资成本30. 资本回报率=税后净利润÷普通股权益×100%31. 成本资本回报率(ROIC)=经营活动净收益减去税项÷(资产净值+招股净额-非流动负债)32. 价值增值率=经营活动净收益减税项÷平均资产总额V. 股本分析33. 每股收益(EPS)=净利润÷普通股股本34. 每股净资产(BVPS)=所有者权益总额÷普通股股本35. 每股现金流量(CFPS)=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普通股股本VI. 成本和销售分析36. 计算总成本=总变量成本+总固定成本37. 变量成本=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数量38. 固定成本=总成本-总变动成本39. 边际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40. 边际利润率=边际利润÷销售收入×100%41. 定价公式=(总成本÷预计销售量)×(100%+预期利润率)42. 贡献毛利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43. 预测销售额=预计销售量×销售价格44. 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生产量VII. 管理会计45. 报废总额=固定资产总额×报废率46. 报废时间=(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月折旧额47.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48. 报废率=报废总额÷固定资产总额×100%以上是会计必背的48个公式大全。
会计常用公式大全

会计常用公式大全1.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表达了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原理。
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利润公式:利润是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利润公式为: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3.总成本公式:总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所承担的全部成本。
总成本公式为: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4.利润率公式:利润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利润率公式为:利润率=利润/收入。
5.平均成本公式:平均成本是指生产和销售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公式为: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
6.偿债能力公式: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偿债能力公式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指标。
7.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性的指标。
流动比率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8.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快速转换为现金的能力。
速动比率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9.现金比率公式:现金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现金比率公式为: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10.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11.负债率公式:负债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资产所负的债务比例。
负债率公式为:负债率=负债/资产。
12.资产收益率公式:资产收益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利润与资产之间的关系。
资产收益率公式为:资产收益率=利润/资产。
13.股东权益比率公式:股东权益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股东权益占总资产比例的指标。
股东权益比率公式为:股东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
14.毛利率公式:毛利率是用来衡量企业销售产品的盈利能力。
毛利率公式为: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15.投资回报率公式:投资回报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对投资的回报程度。
投资回报率公式为:投资回报率=利润/投资。
会计常用的52个公式。

会计常用的52个公式。
会计常用的52个公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X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额X 毛利率销售成本= 销售额 -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基础会计公式大全

基础会计公式大全一、会计等式;(1)财产 =欠债 +所有者权益 =权益 ?(2)收入 - 花费 =利润 ?(3)财产 =权益(4)财产 =欠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花费) ? =欠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二、固定财产折旧;(1)月折旧额 =固定财产原价 - 估计净残值 ) ×月折旧率公式(2)月折旧额 =原值× (1- 净残值率 ) ÷折旧年限÷ 12(3)年折旧率 =1估计使用寿命(年)×100%。
三、利润表公式;(1)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余业务收入(2)营业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其余业务成本(3)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带-销售花费-管理花费-财务花费-财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改动利润(-公允价值改动损失+投资利润-投资损失)(4)净利润 =利润总数—所得税花费四、竣工产品成本核算公式;(1)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花费=本月竣工产品成本+月底在产品成本(2)本月竣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花费 +月底在产品成本五、银行存款的清点公式;(1)公司银行存款日志账调理后的存款余额 =公司银行存款日志账余额 +银收企未收—银付银未付(2)银行对账单一节后的存款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 +企收企未收—企付银未付六、直接分派法各得益部门 ( 产品 ) 应分派的花费 =协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 ( 产品 ) 的得益数目协助生产单位成本 =协助生产花费总数 / 协助生产车间供给的产品或劳务总量2、一次交互分派法(1)资料花费分派1、重量 ( 体积、产量 ) 比率分派法某产品应分派的资料花费 =该产品的重量 ( 产量或体积 ) ×分派率分派率 =应分派的资料花费 / 各样产品的加工重量 ( 产量或体积 )2、定额耗用量比率分派法某种产品应分派的资料花费=某种产品应分派的资料数目×资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派的资料数目 =该种产品的资料定额耗费量×资料耗费量分派率某种产品的资料定额耗费量 =该种产品实质产量×单位产品资料耗费定额资料耗费量分派率=资料实质总耗费量/ 各样产品资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率分派法某种产品应分派的资料花费=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资料花费各样产品的标准产量 =∑( 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资料花费=资料花费总数 / 各样产品的标准产量外购动力花费分派1、生产工时比率分派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花费=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花费分派率电力花费分派率=车间动力用电花费总数/ 该车间各样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机器工作小时比率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花费=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花费分派率电力花费分派率=车间动力用电花费总数/ 该车间各样产品机器工时之和制造花费分派1、生产工时比率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花费=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总数 / 生产工时总数2、机器工时比率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花费=该种产品机器工时数×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总数 / 机器工时总数3、生产工人薪资比率法某产品应分派的制造花费=该产品生产工人薪资总数×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总数 / 生产工人薪资总数4、原料及主要资料成本比率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花费 =该种产品耗用的原料及主要资料成本×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分派率 =制造花费总数 / 原料及主要资料成本总数5、直接花费比率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花费=该种产品的直接花费数额×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总数 / 直接花费总数6、计区分派率分派法某种产品应分派的制造花费=该产品实质产量的定额工时数×计区分派率计区分派率 =年度制造花费计划总数/ 年度估计产量的定额标准7、累计分派法已竣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花费=已竣工该种产品所有分派标准数×制造花费分派率制造花费分派率 =( 期初花费结存数+本期花费发生数)/(期初未竣工产品累计分派标准数+本期发生的分派标准数)在产品成本1、约当产量法期末在产品成本 =单位成本×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竣工产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竣工产品数目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数目×竣工程度竣工产品单位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成本 )/( 产成品数目 +在产品约当产量 )?3 、定额耗用量比率法期末在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分派率竣工产品成本 =竣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分派率竣工产品定额耗用量=竣工产品数目×竣工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资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 =在产品数目×在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资分派率 =(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成本 )/( 竣工产品定额耗用量+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 )成本标准成本标准 =用量标准 +价钱标准直接资料成本标准=单位产品用量标准×直接资料价钱标准直接薪资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薪资分派率标准制造花费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制造花费分派率标准成本差别成本差别 =实质成本 -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实质产量×成本标准1、直接资料成本差别直接资料成本差别=直接资料实质成本- 直接资料标准成本资料价钱差别 =实质用量× ( 实质价钱- 标准价钱 )资料数目差别 =( 实质用量 - 标准用量 ) ×标准价钱直接资料成本差别=资料价钱差别+资料数目差别2、直接薪资成本差别直接薪资成本差别=直接薪资实质成本- 直接薪资标准成本=薪资率差别 +效率差别薪资率差别 =实质工时× ( 实质薪资率- 标准薪资率 )效率差别 =( 实质工时 - 标准工时 ) ×标准薪资率3、制造花费成本差别制造花费成本差别=实质发生制造花费- 制造花费标准成本=可控差别 +能量差别可控差别 =实质发生制造花费- 标准工时弹性估算能量差别 =标准工时弹性估算- 制造花费标准成本运营资本比率流动比率 =流动财产 / 流动欠债流动财产 =现金 +应收账款 +有价证券 +存货 +其余流动财产流动欠债 =对付账款 +对付单据 +对付税金 +短期内到期的长久借钱等速动比率=( 现金 +应收账款+短期应收单据 +短期投资 )/ 流动欠债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赊销净额 / 均匀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销货成本 / 存货均匀余额存货均匀余额 =( 期初存货余额 +期末存货余额 )/2 欠债比率欠债比率 =欠债总数 / 财产总数欠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欠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 =欠债总数 / 股东权益总数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总数 / 公司财产总数财产酬劳率总财产利润率 =营业净利 / 财产均匀总数营业净利 =销货毛利 +利息收入 - 销货花费 - 管理花费七、财产欠债表公式;1、财产(1)钱币资本 =现金 +银行存款 +其余钱币资本(2)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贬价准备(3)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贷)(4)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贷)—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5)应收单据 =应收单据(6)其余应收款 =(7)存货 =原资料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拜托加工物质 +拜托代销商品等-存货贬价准备(8)固定财产 =固定财产原价-累计折旧(9)固定财产 =固定财产(10)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2、欠债:(1)短期借钱 =短期借钱(2)对付单据 =对付单据(3)对付账款 =对付账款(4)预收款项 =预收款项(5)对付员工薪酬 =对付员工薪酬(6)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7)对付股利 =对付股利(8)长久借钱 =长久借钱(9)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10)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11)未分派利润 =今年利润 +利润分派。
会计计算公式总结

会计计算公式总结1.费用率计算公式:费用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2.成本率计算公式:成本率=总成本/销售收入3.毛利率计算公式: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4.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5.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6.应付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7.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8.资本回报率计算公式:资本回报率=净利润/资本总额9.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利润率计算公式: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1.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12.现金比率计算公式:现金比率=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余额/流动负债13.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4.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5.应收账款收现周期计算公式:应收账款收现周期=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平均每日销售收入16.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7.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8.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9.无形资产回报率计算公式:无形资产回报率=净利润/无形资产净额20.股东权益回报率计算公式: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润/股东权益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会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在会计计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会计人员进行财务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对于做出合理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会计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应用更多的计算公式,以满足具体需求。
会计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

会计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会计是一个与数字和计算密切相关的领域。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运用各种计算公式来分析和处理财务数据。
以下是常用的会计计算公式汇总:1.利润公式:净利润=收入-成本净利润率=净利润/收入2.成本计算公式: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产量3.折旧计算公式: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年折旧率=折旧费用/资产原值4.摊销计算公式:摊销费用=资产原值/使用寿命年摊销率=摊销费用/资产原值5.资本回报率计算公式:资本回报率=净利润/资本投入6.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7.应付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8.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9.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速动比率计算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1.负债比率计算公式: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12.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13.营业利润率计算公式: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4.经营杠杆效应计算公式:经营杠杆效应=营业利润/净利润15.财务杠杆效应计算公式:财务杠杆效应=净利润/每股收益16.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资产负债总额17.资本结构比率计算公式:资本结构比率=长期负债/总资本18.销售净利润率计算公式: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会计计算公式,会计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和指标。
在使用这些计算公式时,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公式,并且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和完整,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会计的公式

会计的公式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毛利计算公式: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成本率计算公式:成本率=成本÷营业收入
毛利率计算公式: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
费用率计算公式:费用率=费用÷营业收入
利润率计算公式:利润率=利润总额÷总成本
营业成本计算公式:营业成本=营业收入x(1-毛利率)
营业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计算公式: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调整减少额
期末存货成本计算公式: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固定资产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值x年折旧率
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常用公式
一、试算平衡表计算公式:
1、全部帐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2、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3、全部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整前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调整前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三、账户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2、资产类: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3、权益类: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四、资产负债表计算公式:
1、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预收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坏帐准备
3、预付帐款:
预付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应付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
4、应付帐款:
应付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预付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
5、预收帐款:
预收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应收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
6、存货:
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
7、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9、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本年利润
1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负债)要由非流动资产(负债)中减出单独列示
五、利润表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六、试算平衡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1、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
2、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
3、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4、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5、期末余额借方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