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叉综合征的肌肉失衡及处理

合集下载

上交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交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交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上交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
1. 视力障碍:视交叉区域内的视觉功能异常表现,包括单侧或双侧视野缺损、视野缩小或扭曲等。

2. 眼球运动障碍:病人的外展、内收、上展及下降运动障碍,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斜视、复视和酷似眼球震颤的快速眼球运动,可发生于所有方向。

3. 肢体运动障碍:下肢的张力增高、强烈的腰部疼痛和或下肢的疼痛,可伴有四肢痉挛或延长肢体姿势保持能力等现象。

4. 伴随疾病:必须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神经系统和器质性疾病。

5. 符合超过50%的上述三项临床表现。

6. 磁共振成像确诊:脑磁共振成像必须显示异常信号影像,位于视交叉区域及其周围区域。

以上是上交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需要同时符合多项表现才能作出确诊。

具体的诊断应由临床神经医生进行。

透析中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透析中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血液中的溶质浓度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部分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2、脑缺氧。

3、低钠透析和无糖透析,患者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造成血液和脑脊液间的溶质浓度差。

(二)、临床表现:
1、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2、重者表现为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3、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挛、昏迷。

(三)、防治措施:
1、早期透析,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2、短时间、小剂量、多次透析。

3、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为宜。

4、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补充高渗糖水。

5、重度患者可使用镇静剂或立即终止透析。

(四)、失衡综合征应急流程示意图:


↓↓
↓↓
↓ ↓
【应急组成员】
组长:科室主任---
成员:科室护士长---
值班医生及当班护士。

下交叉综合征

下交叉综合征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 不良姿势和习惯,预防下交叉综合征 的发生。
康复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
针对下交叉综合征患者的肌肉力量不足问 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如深 蹲、硬拉等。
通过拉伸和柔韧性训练,提高肌肉的柔韧 性和关节的灵活性,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
特征
下交叉综合征通常伴随着肌肉失 衡、关节排列异常和姿势不良, 可能导致疼痛、功能障碍和运动 能力下降。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下交叉综合征的病因通常包括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不良姿势习惯以及肌肉力 量失衡等。
发病机制
下交叉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肌肉力量失衡、关节排列异常和姿势不良等因 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骨盆和腰椎的异常排列,从而引发下交叉综 合征。
下交叉综合征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下交叉综合征 • 下交叉综合征的危害 • 下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 下交叉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 • 下交叉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01
什么是下交叉综合征
定义与特征
定义
下交叉综合征(LCS)是一种常见 的姿势异常,表现为骨盆前倾、 腰椎前凸增加和腹部突出。
平衡训练
心理调适
进行平衡训练,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稳 定性,减少因姿势不正确导致的下交叉综 合征问题。
针对下交叉综合征可能引起的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调适和心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 熬夜。
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

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

方法: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本院从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抽到绿色球的患者为实验组,白色球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包含53例患者。

给予对照组患者电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电针治疗的同时加上肌肉能量技术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VAS评分(颈椎视觉模拟评分)、HAMD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NDI评分(颈部障碍指数)进行对比。

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明显更优。

此外各项评分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电针和肌肉能量技术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电针;肌肉能量技术;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征以形体失态和异常为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驼背、含胸、头部前倾、圆肩等,而颈部和肩部肌肉长时间代偿,就会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其中肩颈部警长酸痛、手臂麻木最常见[1]。

若未及时给予治疗或纠正,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低头伏案工作者是高发人群,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其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导致[2]。

本次研究将本院从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究将电针和肌肉能量技术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中的具体疗效,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并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本院从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抽到绿色球的患者为实验组,白色球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包含53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25例;女:28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5-66岁,平均年龄(44.6±5.2)岁,病程4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8.9±2.1)月;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数据记录为(男:24例;女:29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3-62岁,平均年龄(43.1±5.8)岁,病程2个月-14个月,平均病程(8.3±2.6)月。

交叉综合症

交叉综合症

交叉综合症,是指身体姿态偏离正常状态的症状。

“交叉”是指导致姿态偏离的强弱肌肉呈十字交叉排列。

“综合症”是指偏离的姿态有多於两项特徵。

交叉综合症分成上交叉综合症和下交叉综合症。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上交叉综合症,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讨论下交叉综合症及其表现,它的不良影响以及改善训练动作。

什麽是下交叉综合症及其表现下交叉综合症属於偏离正常体态,特别是在侧面观察时非常明显。

首先我们瞭解一下正常理想身体姿势是什麽状态。

所谓理想体态,从侧面看:如果悬掛一条垂直线,那麽这条线可以通过耳垂,肩峰突,躯幹中间,股骨大转子,膝关节,踝关节略前一点。

如图1。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达到这样一个完美的姿态,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偏离,但是如果有非常明显的偏移,则需要去改善。

因为不光会影响美观,同时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如果将“完美的姿态”作为最终的目标,那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向著这个目标前进。

图1现在我们看一下下交叉综合症的体态特点(图2):与理想体态相比,图2有明显的骨盆前倾和腰椎过度前弯。

那些有啤酒肚的人,孕妇,穿高跟鞋的OL(办公室女性)经常出现这样的体态。

无论是啤酒肚还是胎儿都有重量,由於重心前移,就会将身体拉向前方,但是正常走路时不可能弯著腰,於是会用腰的力量将身体拉回来,最後就造成了“前挺後撅”的姿态。

长期这样的姿态会导致肌肉不平衡。

形成交叉部位肌肉软弱变化。

较强/紧张的肌肉是:髂腰肌,竖棘肌;较弱/放松的肌肉是:腹肌群,臀大肌。

当神经对一块肌肉的控制增强,就会自然抑制这块肌肉的拮抗肌的控制。

比如,在下交叉综合症中髂腰肌的募集增强并缩短,那麽就会减少对於拮抗肌(臀大肌)的控制。

腹肌被拉长,控制变弱,那麽神经对於它的拮抗肌(竖棘肌)控制则增强。

下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如果经常处於骨盆前倾,腰椎过度前弯的状态,会增加关节(腰椎,膝关节)的压力,第5节腰椎和第1节骶骨周围的软组织受到压力,引起疼痛。

影响髋关节伸展时的动态姿势。

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护理

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护理
与脑缺氧也有关。
也由于低钠透析和无糖透析,患者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造成血液和脑脊液间的溶质浓度差。
原因:
蛋白质摄入过多者。
4
透析不充分者。
5
刚开始血透或透析间隔时间较长的患者。
1
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高者。
2
长期透析患者。
3
使用大面积高效透析器及高血流量、高透析液流量、高负压 透 析时。
6
易发因素:
防治措施:
早期血液透析 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是防治的关键 合理设置超率量 缩短透析间隔时间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 在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 轻度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静脉补充高渗糖水、生理盐水,重度应立即终止透析,据情抢救。
心理护理,避免紧张。
病情观察,如有呕吐,立即将其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导 致窒息。
对于经常发生者,可3次/周,每次4h。控制血流量,由小到大,在上机时BF为100-150ml/min,1h后调整到200ml/min。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不进过多蛋白质食物。
护理措施:
血透中发生失衡综合征
O1
单击添加文本
大多数在透析结束后12-24h恢复正常。
单击添加文本
O2
O3
O4
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01
重者常伴有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02
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挛、昏迷。
03
表现:Leabharlann 目前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溶质浓度(主要为尿素)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之,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量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血液中的溶质浓度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部分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2.脑缺氧。

3.低钠透析和无糖透析,患者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造成血液和脑脊液间的溶质浓度差。

二、临床表现
1.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2.重者表现为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3.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挛、昏迷。

三、防治措施
1、早期透析,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2、短时间、小剂量、多次透析。

3、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为宜。

4、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补充高渗糖水。

5、重度患者可使用镇静剂或立即终止透析。

PNF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PNF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1前言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低头族”人群在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多,这类人群屈颈过度,常常会出现头部前倾、圆肩、中背部(胸椎部位)后曲增加、肩胛骨耸起,即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

这种异常的上肢动作模式,会使颈椎生物力学综合性失衡,大脑将长期处于供血、供氧不足,出现严重的头晕目弦,精神不振,心情烦躁,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平衡肌肉张力,增强肌肉力量是改善UCS 的基本手段。

已有研究证实PNF技术、运动机能贴布治疗均可以改善肌肉张力,所以本实验通过比对方法,在增强肌肉力量的基础上,探究最佳的UCS 治疗手段,以提供更好的方法有效地治疗UCS。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30名患有UCS 的在读学生2.1.1受试者入选标准①肩颈之间疼痛,但无肩颈部急性外伤史并且非过敏体质;②圆肩,肩胛骨耸起,头部前倾;③从侧面看,耳垂位于肩峰的前方;④眼角延长线于耳朵上角的连线与水平面不平行;⑤肩胛骨与脊柱棘突的距离超过本体手指四指宽度;2.1.2受试者排除标准①X 线显示颈椎间盘退变,有严重颈椎椎管狭窄;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皮肤破损性疾病;③认知障碍无法完成治疗。

2.2实验方法a 组:PNF 技术治疗与肌肉强化训练b 组:运动机能贴布治疗与肌肉强化训练c 组:PNF技术配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与肌肉强化训练每周一、三、五9时至15时在教学实验楼进行治疗,每次治疗半小时,共持续4周。

2.2.1PNF 技术依次利用上肢D2屈曲模式和保持—放松技术对受试者进行干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上肢D2屈曲模式:上肢关节运动方式为屈曲—外展—外旋。

受试者仰卧位,操作者在腕关节上方与肘关节处徒手施加阻力,受试者在操作者的阻力引导和言语指令下抗阻完成规定动作。

共10×3组,组间休息1分钟,双上肢均进行操作。

②保持—放松技术:运用PDF 牵拉技术,分别牵拉斜方肌、胸大肌、肩胛提肌,每块肌肉牵拉3次,每次牵拉30秒,组间休息1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