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片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一、雷公藤多苷片的药理作用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提取自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的中药制剂,主要活性成分是雷公藤素。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从而减轻关节炎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对关节组织的损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甲氨蝶呤的药理作用甲氨蝶呤是一种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功能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可以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炎症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甲氨蝶呤还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免疫损伤,延缓疾病的进展。
三、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研究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研究的验证。
中国医学科学院颈椎病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联合治疗方案还可以减少类风湿因子的表达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中药,主要成分为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作用。
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自身免疫性炎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主要特征为关节炎症损害。
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常常被联合应用。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症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
雷公藤多苷片还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细胞毒性作用,减少炎症反应。
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常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它能抑制T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关节炎症反应。
甲氨蝶呤还能减少关节破坏和滑膜增生,保护关节软骨组织。
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雷公藤多苷片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炎症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
甲氨蝶呤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关节炎症的发生和进展。
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既可以减轻症状,又可以抑制病情的发展,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雷公藤多苷片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甲氨蝶呤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口腔溃疡、皮疹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谨慎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调整剂量。
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可以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减轻疼痛、肿胀和关节损害。
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说,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化特点来确定。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及时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治肾病降蛋白见效快之药物:非激素,使用广,副作用小,仅需注意1点

治肾病降蛋白见效快之药物:非激素,使用广,副作用小,仅需注意1点原创周逊肾病科主任医师肾科大夫经常用到的一种药物,它治肾病降蛋白作用非常好,且起效快。
然而,它并非激素,使用范围非常广,价格低廉,而且它的副作用小且可控。
它就是今天肾为先专门谈到的药物——雷公藤多苷片(以下简称为“雷公藤”),我们肾科大夫称之为“奇药”。
1.雷公藤并非激素雷公藤是一种不同于现有各种药物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它不是激素类药物,没有激素的副作用,如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及股骨头坏死等等。
雷公藤在免疫性肾脏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2.雷公藤使用范围广目前,雷公藤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肾脏疾病的治疗,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糖尿病肾病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各种肾小球疾病的治疗。
另外,雷公藤也用于其他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皮炎、Behcet病、接触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均有确切效果。
3.雷公藤的副作用小且大多可控雷公藤的副作用比较小,只要是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雷公藤,其副作用是可控的。
使用雷公藤时主要需注意这两方面副作用:转氨酶升高与血白细胞降低,肝功能转氨酶的升高与血常规白细胞的降低是雷公藤主要副作用。
因此,开始服用雷公藤10天—2周内均要求患者查一次肝功能(转氨酶)与血常规(血细胞分析)。
但并不是每位肾病朋友服用雷公藤后都会出现肝脏损伤(转氨酶升高)与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这些副作用。
如果转氨酶明显升高或白细胞明显降低,则需要减量或者停止服用,一般在停药后上述指标即可恢复正常。
雷公藤还有其它比较轻的副作用,但其发生率更低。
4.雷公藤治肾病降蛋白疗效好见效快我们发现,雷公藤用于治疗多种肾病降尿蛋白,通常疗效很好。
一般来说,患者服用雷公藤2—4周逐渐起效,4—6周达最佳疗效,然后根据病情决定进一步用药的时间与剂量及何时停药。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而甲氨蝶呤则是一种常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它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炎的症状。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机制:雷公藤多苷片是由雷公藤提取而成的一种中草药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抗骨溶解、抗自由基、调节免疫等作用。
而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关节炎的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在抑制炎症反应的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在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等关节炎症状上均有显著改善,且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也得到有效控制。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些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是安全的,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在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后会出现消化道不适、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
在应用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情况,必要时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多关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雷公藤多苷片

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片,主要成分是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治疗风湿病、骨关节病、神经痛等疾病,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雷公藤多苷片的来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雷公藤多苷片是由雷公藤的根部提取制成的。
雷公藤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分布于中国南方和台湾等地。
雷公藤根部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雷公藤多苷、雷公藤内酯、雷管苷等。
其中,雷公藤多苷是其主要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首先,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其次,雷公藤多苷具有镇痛作用,能够阻断疼痛传导途径,减轻疼痛感。
此外,雷公藤多苷还具有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雷公藤多苷片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常用于治疗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种以关节炎、关节痛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够减轻风湿病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其次,雷公藤多苷片还常用于治疗骨关节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雷公藤多苷能够促进骨细胞生长和骨形成,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同时还能够抑制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此外,雷公藤多苷片还可用于治疗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雷公藤多苷片的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
药物一般在饭后或饭中用水送服。
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适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腻食物,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用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而言之,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片,具有抗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病、骨关节病、神经痛等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雷公藤多苷片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并且注意用药期间的饮食和休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对多个关节的非对称性炎症、疼痛和运动障碍。
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从雷公藤中提取的天然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可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和关节损伤。
1. 增强治疗效果: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机制,联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增强治疗效果。
雷公藤多苷片可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关节炎症状,促进关节损伤修复;甲氨蝶呤能抑制细胞增殖和代谢,减轻炎症反应,防止关节破坏。
因此,联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 减少药物副作用: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单一药物疗法副作用大。
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可以降低单一药物用量,减少副作用。
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合用可以降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消化系统副作用的发生率。
3. 增强免疫功能: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能增加血清IgG和血清补体C3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4. 延缓关节破坏: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关节破坏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联合使用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可以抑制组织因子的释放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关节破坏。
研究表明,联合使用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的患者关节破坏评分低于单一药物组。
5. 价格优惠:联合使用药品虽然增加了药品种类,但相比于单一药物疗法的总费用并不会大幅增加。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延缓关节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嘱,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雷公藤多苷片停药方案

雷公藤多苷片停药方案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片,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其使用的时间和方法,合理的停药方案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合理的雷公藤多苷片停药方案,以帮助患者正确进行停药。
1.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停药时间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的患者应当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停药的时间。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因此停药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停药应在症状明显减轻或者疾病完全康复后进行,但在停药前应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逐渐减少剂量在确定停药时间后,应逐渐减少雷公藤多苷片的剂量。
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
通常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减少一次剂量,如每周减少1/4片或1/2片,直至完全停用,可以有效避免副作用和戒断症状的发生。
3. 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在停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自身身体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或症状有所恶化,应立即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有些患者在停药后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这时应及时就医并与医生商讨下一步治疗方案。
4. 配合其他治疗措施雷公藤多苷片的停药并不意味着疾病的治愈,患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来巩固疗效。
这可能包括针灸、推拿、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在停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其他治疗方案,并在停药后继续坚持治疗,以保证疾病的稳定和康复。
总结: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片。
在停药时,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停药时间,并逐渐减少剂量,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同时,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继续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巩固疗效。
重要的是,停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并咨询医生的意见,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停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耐心配合,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制定停药方案。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摘要】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是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雷公藤多苷片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关节炎细胞的增殖,减轻关节炎症状。
甲氨蝶呤则通过抑制DNA合成和抑制炎症反应,起到抗风湿作用。
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有协同效应,能更有效地减轻关节炎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显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确认。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最佳剂量和长期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 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联合治疗, 作用机制, 优势, 临床研究, 安全性, 耐受性, 有效性, 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疾病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患者关节的炎症和破坏。
该疾病通常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RA多发生在中年女性,并且具有家族聚集性。
R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提示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关。
免疫细胞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慢性炎症和关节结构的损害。
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治疗RA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部分患者对现有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或存在耐药性。
1.2 治疗需求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受累,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患者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
寻找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雷公藤多苷片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患者对治疗的需求,提高疗效同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公藤多苷片
Leigongteng Duogan Pian
【处方】雷公藤多苷10g
【制法】取雷公藤多苷,加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至棕黄色片;味微苦、涩。
【鉴别】取雷公藤内酯甲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5: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雷公藤甲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3:57)为流动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8nm。
理论板数按雷公藤甲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雷公藤甲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 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雷公藤甲素(C20H24O6)不得过10μg。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D)。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64:16:20)为流动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0nm。
理论板数按雷公藤内酯甲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雷公藤内酯甲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制成每1ml 含0.1m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相当于20片的量,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瓶中,加乙酸乙酯30ml,超声处理(功率400W,频率58kHz)30分钟,放冷,滤过,容器及滤器用乙酸乙酯适量分次洗涤,合并滤液及洗液,蒸干,残渣用10ml乙酸乙
酯使溶解,置已处理的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3g,内径1cm,乙酸乙酯湿法装柱)上,用乙酸乙酯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雷公藤内酯甲(C30H46O3)不得少于10 g。
【功能与主治】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
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
用于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
按体重每1kg每日1~1.5mg,分三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注意】(1)服药期间可引起月经紊乱,精子活力及数目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
(2)有严重心血管病和老年患者慎用。
(3)孕妇忌用。
【规格】10mg(雷公藤多苷)
【贮藏】密封、遮光、置干燥处。
附:雷公藤多苷标准
雷公藤多苷
Leigongteng Duogan
本品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去皮根的提取物。
【制法】取雷公藤,去皮,粉碎,用60%~70%乙醇浸泡、加热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三氯甲烷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萃取液,回收溶剂,干燥,经硅胶柱层析分离,收集二萜类和三萜类成分,按比例调配,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粉末。
【鉴别】取雷公藤内酯甲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雷公藤内酯甲项下供试品溶液20μl,上述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5:3)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和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5.0%。
炽灼残渣不得过1.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J )。
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醇)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3:57)为流动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8nm。
理论板数按雷公藤甲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雷公藤甲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 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按干燥品计算,本品含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醇)(C20H24O6)不得大于0.10%。
毒力试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雷公藤多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聚山梨酯80适量(每20mg对照品加0.1ml),搅匀,加热使溶解,逐滴加水稀释至所需体积,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按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配制,即得。
测定法取小鼠,体重18~22g,灌胃给药,分别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
对照品和供试品的LD50比值应为0.90~1.10(L D50平均可信限率不得超过15%,P=0.95)。
残留溶剂取本品2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N,N-二甲基甲酰胺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精密称取三氯甲烷适量,加N,N-二甲基甲酰胺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I P),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柱温50℃保持8分钟,再以每分钟50℃升至200℃,保持3分钟。
顶空温度100℃,顶空时间20分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气体适量,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既得。
本品含三氯甲烷不得过0.006%。
【含量测定】雷公藤内酯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64:17:19)为流动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0nm。
理论板数按雷公藤内酯甲峰计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雷公藤内酯甲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制成每1ml 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酸乙酯30ml,超声处理(功率400W,频率58KHz)30分钟,放冷,滤过,容器及滤器用乙酸乙酯适量分次洗涤,合并滤液及洗液,蒸干,残渣用10ml乙酸乙酯使溶解,置已处理的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3g,内径1cm,乙酸乙酯湿法装柱)上,用乙酸乙酯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议,测定,即得。
按干燥品计算,本品含雷公藤内酯甲(C30H46O3)应不得少于0.10%。
【贮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