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管理学派分类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管理理论的丛林-11个主要的管理学派目录一、管理过程学派------------------------------------------------------------------------------------------------------------- 21.代表人物 -------------------------------------------------------------------------------------------------------------------- 22.主要著作 -------------------------------------------------------------------------------------------------------------------- 23.主要理论 -------------------------------------------------------------------------------------------------------------------- 2二、人性行为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三、社会系统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四、管理科学学派------------------------------------------------------------------------------------------------------------- 41.代表人物 -------------------------------------------------------------------------------------------------------------------- 42.主要著作 -------------------------------------------------------------------------------------------------------------------- 43.主要理论 -------------------------------------------------------------------------------------------------------------------- 41.代表人物 -------------------------------------------------------------------------------------------------------------------- 52.主要著作 -------------------------------------------------------------------------------------------------------------------- 53.主要理论 -------------------------------------------------------------------------------------------------------------------- 5六、系统管理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63.主要理论 -------------------------------------------------------------------------------------------------------------------- 6七、经验主义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7八、经理角色学派------------------------------------------------------------------------------------------------------------- 71.代表人物 -------------------------------------------------------------------------------------------------------------------- 7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8九、技术系统学派------------------------------------------------------------------------------------------------------------- 81.代表人物 -------------------------------------------------------------------------------------------------------------------- 82.主要著作 -------------------------------------------------------------------------------------------------------------------- 83.主要理论 -------------------------------------------------------------------------------------------------------------------- 8十、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9十一、权变理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10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 1908-1984) 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管理学派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 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 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 种社会心理现象。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 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 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 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 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 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 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 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 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 具有普遍适用性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 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 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 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 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 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 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 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认为, 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 的系统。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 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 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 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 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目录一、经验学派。
(3)1.代表人物 (3)2.主要观点 (3)3.优缺点 (4)二、人际关系学派 (4)1.代表人物 (4)2.主要观点 (5)3.优缺点 (5)三、群体行为学派 (5)1.代表人物 (5)2.主要观点 (5)3.优缺点 (6)四、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6)1.主要人物 (6)2.主要观点 (6)3.优缺点 (6)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观点 (7)3.优缺点 (7)六、决策理论学派 (7)1.代表人物 (7)2.主要观点 (8)3.优缺点 (8)七、系统学派 (8)1.代表人物 (8)2.主要观点 (9)3.优缺点 (9)八、管理科学学派 (9)1.代表人物 (9)2.主要内容 (10)3.优缺点 (10)九、权变理论学派 (10)1.代表人物 (10)2.主要观点 (11)3.优缺点 (11)十、经理角色学派 (12)1.代表人物 (12)2.主要观点 (12)3.优缺点 (12)十一、管理过程学派 (13)1.代表人物 (13)2.主要观点 (13)3.优缺点 (14)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管理学的流派及构成

管理学的流派及构成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管理学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管理学的流派及构成1、管理学的流派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
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
他认为到1980年为上,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2、各流派研究的内容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
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
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和韦伯的典型的组织研究成果。
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
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11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
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
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
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⑴.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⑵.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
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完整版)11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
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
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
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⑴.法约尔。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⑵。
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2、发展过程: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派分类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
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5※<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
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作为五项职能有效综合运用的结果。
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该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按照该学派的理论架构编排的,另外,该学派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管理学》是孔茨与奥唐奈合著的一部著名的管理学著作,是西方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也奠定了孔茨作为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地位。
.5※<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是在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派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即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二是对群体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即组织行为学派的观点。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马斯洛(A. H. Maslow),他的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理论,其代表作为1954年出版的《激励与个人》一书。
还有美国的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他的理论被称为双因素理论,其代表作为1959年出版的《激励因素》,此外还有美国的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他提出了对人进行研究的X理论和Y理论。
该学派认为,管理是经由他人达到组织的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下级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
行为科学学派和人群关系理论的共同点都是重视组织中人的因素。
5※<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把企业及组织视为一个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协调和影响的社会协作系统,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
巴纳德出生于1886年,是近代对管理思想有卓越贡献的学者之一,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并在美国的电话电报公司和新泽西贝尔公司等著名大公司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
他将社会学用于管理的研究,在组织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代表作是《经理人员的职能》。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种人的行为和活动相互作用的社会协作系统,只有依靠管理人员的协调,才能维持一个“努力合作”的系统;组织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组织成员要有协作的意愿,组织要有良好的沟通。
这些思想构成了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
5※<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又称案例学派,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管理的实例和案例的研究,从中提炼和总结出带有规来分析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及失败的管理经验,律性的结论,使管理人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
管理不仅是科学,而且还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成功的管理不仅要靠科学,还要靠经验。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其代表作有《伟大的组织者》、《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还有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代表作有《有《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等。
效的管理者》、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 作为企业主要领导的经理,其工作任务着重于两个方面:第一,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有效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第二,经理作出每一项决策或采取某一行动时,一定要把眼前与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2) 对建立合理组织结构总是普遍重视。
德鲁克认为,各类组织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特殊条件以及管理人员的特点,来确定本组织的管理结构,切忌照搬别人的模式。
(3) 对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重新评价。
该学派许多人认为,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只有经验学派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才真正实用。
(4) 提倡实行目标管理。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对目标管理的发展和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5※<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的思想,并广泛结合现代数学及计算机等科学知识,形成了对管理实践进行科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崭新的、独特的管理体系,在西方管理理论界具有很大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 A. ··Simon)。
他因为在决策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曾获得过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学派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
因此,管理理论主要应研究决策的问题,要研究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以及合理的决策程序等问题。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1)(2) 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即搜集组织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以及组织内部的有关情况;拟定计划阶段,即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所搜集到的信息,编制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选定计划阶段,即从可供选用的方案中选定一个行动方案;评价计划阶段,即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对过去所做的抉择进行评价。
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3) 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准则。
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准则认为管理者的理性是有局限的,由于在实际中的决策情况非常复杂,而管理者的判断力又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认识在给定的情形下所有备选方案的各种可能结果。
因此,管理人员应寻求简单的、尚“满意”的结果,而非“最佳方案”。
(4) 计算机辅助决策。
随着高速计算机的出现,大部分的决策工作可由计算机来执行,即程序化决策。
这类决策通过编制程序,在有关问题一提出时,就对它假设一个答案,以对该决策作出指导。
对于经常发生的需要决策的问题,往往可以制定一个例行程序,凡遇到这一类问题,就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决策。
当问题的涉及面广,又是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或.者问题极为重要而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以遵循,就要进行特殊处理。
对这类问题的决策就称为非程序化决策。
(5) 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是和决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有关整个组织的决策必须是集权的,而由于组织内决策过程本身的性质及个人认识能力的有限,分权也是必需的。
5※<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组织管理活动及管理职能。
系统方法其实早就存在,很多极富经验和卓有成效的管理人员在他们的管理实践中,早已习惯将其所遇到的企业问题与环境看成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分析。
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斯特(F. E. Kast)等人,其代表作是《系统理论和管理》。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开放系统,它具有系统的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动态环境适应性,这些要素可以被称为子系统。
组织系统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它们如何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总系统。
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视野,提高了管理人员对管理所涉及的各种相关因素的把握和分析能力。
5※<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较新的管理思想学派。
该学派认为,在组织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为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例外的情况越来越多,以前的各种管理理论所适用范围是十分有限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好的管理方法才是正确的。
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其代表作为《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其代表作为《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1973),《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卢桑斯使用了函数关系将管理与组织环境联系起来,他将环境作为自变量,而将管理作为因变量,认为权变管理就是依据环境自变量和管理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学派目前的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派及实际管理人员不仅接受了权变理论学派的思想,而且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中积极地采用,如领导的权变理论、组织理论中的弹性组织原则等。
5※<信息中心学派>信息中心学派这一学派同决策理论学派关系密切,它主张把管理人员看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
这一学派认为,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收信息、贮存与发出信息;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岗位犹如一台电话交换台。
这一学派强调计算机技术在管理活动和决策中的应用,强调计算机科学同管理思想和行为的结合。
大多数计算机科学家和决策理论家都赞成这个学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