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PPT课件 (1)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
文景之治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
汉 位雄才大略而且饱受争议的皇帝,
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
武 武帝名刘彻,为景帝第三子,在 人 位54年,在位期间,在政治、经 帝 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一 其 系列“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
由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大一统,再到光武中 兴,直至东汉的灭亡,使得辉煌的秦汉一统 的伟大时代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的尘埃,等待 中国历史的是一个更大更动乱的分裂时期的 到来。但是,无论陷入什么样的分裂,“大 一统”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了人们的心田,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 不可逆转的趋势。
课堂小结
一 汉初经济的恢复 1 西汉初年的社会情况 2 休养生息的政策 3 文景之治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1 什么是大一统 2 汉武帝如何实现大一统
集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开疆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等等。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 什 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 么
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统 叫
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 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
大 一
史发展的主流。
帝措大 实施一 现汉统
武的
经济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军事 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国家统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治 削弱诸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推恩令
详细….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
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吸取前 朝灭亡的教训,多次下令减轻赋 税,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 吏,使社会经济明显好转,社会 安定,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光 武中兴”。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

深远影响。
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汉朝时期,农民依附于地主,形成 地主-佃农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 影响。
奴婢制度的演变
汉朝初期,奴婢制度较为普遍,后 来逐渐受到限制和改革,体现了社 会进步的趋势。
03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崇,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价值
汉朝医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灸 、外科手术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
04
汉朝的对外关系
与匈奴的关系
和亲政策
汉朝初期,为了休养生息, 缓解与匈奴的紧张关系,采 取了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 匈奴单于。
互市贸易
汉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关市, 与匈奴进行互市贸易,互通 有无,满足了双方的经济需 求。
防御工事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 安全,修建了长城、烽火台 等防御工事,提高对匈奴的 防御能力。
征伐与反击
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 了多次征伐和反击,如卫青 、霍去病等将领的北征,有 效地打击了匈奴势力。
与西域诸国的交往
张骞出使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 拓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加强了
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册封与赏赐
汉朝艺术风格独特,以气势恢 宏、细腻入微为特点,代表作 品有霍去病墓石刻、马踏飞燕 等。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汉朝科技在农业、天文、数学、医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和进步。
汉朝天文学和数学也有很大的发展, 出现了浑天仪等重要的天文仪器,数 学方面则有《九章算术》等著作。
汉朝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了农具 、灌溉系统,推广了耕作制度,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
汉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
刘邦建立汉朝
在楚汉战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汉朝时期,农民依附于地主,形成 地主-佃农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 影响。
奴婢制度的演变
汉朝初期,奴婢制度较为普遍,后 来逐渐受到限制和改革,体现了社 会进步的趋势。
03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崇,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价值
汉朝医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灸 、外科手术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和推广。
04
汉朝的对外关系
与匈奴的关系
和亲政策
汉朝初期,为了休养生息, 缓解与匈奴的紧张关系,采 取了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 匈奴单于。
互市贸易
汉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关市, 与匈奴进行互市贸易,互通 有无,满足了双方的经济需 求。
防御工事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 安全,修建了长城、烽火台 等防御工事,提高对匈奴的 防御能力。
征伐与反击
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 了多次征伐和反击,如卫青 、霍去病等将领的北征,有 效地打击了匈奴势力。
与西域诸国的交往
张骞出使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 拓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加强了
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联系。
册封与赏赐
汉朝艺术风格独特,以气势恢 宏、细腻入微为特点,代表作 品有霍去病墓石刻、马踏飞燕 等。
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汉朝科技在农业、天文、数学、医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新和进步。
汉朝天文学和数学也有很大的发展, 出现了浑天仪等重要的天文仪器,数 学方面则有《九章算术》等著作。
汉朝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了农具 、灌溉系统,推广了耕作制度,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
汉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
刘邦建立汉朝
在楚汉战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件(1)新人教版

长
期
汉初经济萧条,
战 乱
秦 的
国家贫困的荒 造 暴
凉景象是怎样
成政 的、
造成的?
。
汉朝初期的皇帝, 面对经济萧条,国 家贫困的形势应该 怎么办?
汉高祖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措施:休养生息 ①轻徭薄赋 ②重视农业 ③提倡节俭 ④以德化民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出现了 怎样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汉初: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 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 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
车。 汉 初——《汉国书家·食货贫志困》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 文景之治 民富国强
雄 才 大 概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
汉武帝的大一统:
课外补充
什 么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汉书•董仲舒传》
汉武帝的大一统局 面是怎样形成的?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大一统
原因 措施
客观:文景之治的经济根底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概、
知人善任
加
政治:削弱诸侯国
强 中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央 集
中央设太学
权
意义:西也是汉中进国入封鼎建盛时时代期第,一个鼎盛局面.
背景:汉初经济一片萧条, 到处一片荒凉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
叫
“大一统〞。“大一统〞是中华民 族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中
大
国历史开展的主流。
一
统
①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下令把诸侯国越分越小,然后找借口 削去他们的名份和地位
大一统的汉朝ppt课件

历史传承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 念,大一统理念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 和发展。
汉朝实现大一统过程
政治制度
汉朝实行郡县制和三公 九卿制,加强了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军事征服
通过多次征战,汉朝逐 渐扩大了疆域,实现了
对周边地区的统一。
文化融合
汉朝推崇儒家文化,同 时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 元素,促进了文化的融
形和战术需求。
武器装备的改进
03
汉朝在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了诸多改进,如铁制兵器、弩机等,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边疆治理政策实施效果
设立郡县
汉朝在边疆地区设立郡县,加强 了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促进
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移民屯田
汉朝通过移民屯田政策,将内地人 口迁移到边疆地区,开垦荒地,增 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有助于巩固 边防。
耕作技术的改进
代田法、区田法等先进耕作技 术的推广,增加了粮食产量。
农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人口 增长和城市的繁荣,为汉朝的
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手工业、商业繁荣表现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冶铁、制陶等手工业在汉 朝得到迅速发展,产品种类繁多
,技术水平高超。
商业的繁荣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 经济逐渐繁荣起来。长安、洛阳 等大城市成为商业中心,市场上
指南针的创制
汉朝时期,人们开始利用磁铁的指极性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和地理探索。指南针的发明 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火药的发明
汉朝时期,人们开始研制火药,并应用于军事上。火药的发明对军事技术、科技文明以及 全球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ppt课件[1].ppt (410.5KB) -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ppt课件[1].ppt (410.5KB) -](https://img.taocdn.com/s3/m/cec79ee35ef7ba0d4a733b65.png)
措施:由中央统一铸造五
铢钱,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效果: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何为“大一统”?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意义: 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
第一个鼎盛局面
东汉的建立者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练习: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何为“大一统”?
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
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 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汉 武 帝 其 人
刘彻(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87年)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
2、思想上(董仲舒)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 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效果: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
措施:接立较小的侯国,削弱诸
侯势力。
效果: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3、经济上:
4、军事与外交
措施:1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效果:1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2派张骞出使西域 2开辟了丝绸之路 3在南部和西南部设郡县
3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 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新人教版七年级上)1PPT课件

33
知识点三 东汉的统治
34
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_洛__阳,史称_东__汉_。 刘秀就是_光__武_。帝
“光武中兴”
35
东汉的统治
2、外戚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36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37
秦始皇
“文景之治”
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得 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 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14
知识点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15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 汉武帝的事情!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16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 7岁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54 年。以其雄才大略、 文治武功使汉朝成 为当时世界最强大 的国家。
40
1、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41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3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2.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 的。
3.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4
长
期
汉初经济萧条,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知识点三 东汉的统治
34
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_洛__阳,史称_东__汉_。 刘秀就是_光__武_。帝
“光武中兴”
35
东汉的统治
2、外戚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统治腐朽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36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37
秦始皇
“文景之治”
历史意义: “文景之治”使西汉初的社会经济得 到了恢复发展,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 的雄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14
知识点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15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 汉武帝的事情!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16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 7岁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54 年。以其雄才大略、 文治武功使汉朝成 为当时世界最强大 的国家。
40
1、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41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3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2.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 的。
3.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4
长
期
汉初经济萧条,
辩一辩:秦始皇与汉武
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 大?(提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
《大一统的汉朝》课件(共34张PPT)

汉
谢谢
影 视 人 物 再 现
指导!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在中央, 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 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说一说:
你觉得汉武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何世无材,患主人不能识耳, 卫 青 苟能识之,何患无材。 —— 王汉武帝
主父偃
国 问 题
朱买臣读书台
刘邦封王
七国之乱 加强控制
王 国 问 题
景帝平乱
武帝???
诸侯 中央
“推恩令”
Good idea!
汉武帝说,
“此计甚妙!”
刘邦封王
强化监察制度
在中央, 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 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 设立“十三州部”,刺史负责监督地 方官员,抑制打击地方富豪,并监察 郡国长官。
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 强化监察制度
朕用哪种思 想来治理国 家最好呢?
法家
道家
儒家
汉武雄才,彪炳千秋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 罢黜百家 万物要一统于上天, 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 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独尊儒术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比一比
汉初: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 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贫困 ——《汉书· 食货志》 文景时期: 国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富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民 ——《汉书· 食货志》 安
大统一的汉朝初中历史课件PPT

总
汉 武 帝 的 大 一 统
结
原因
客观 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贡献。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
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阅读教材,找出本课讲了汉朝哪几位成绩显著的皇帝?
其中你最佩服谁?
西汉
东汉
汉 文
汉 武
帝
帝
汉 景 帝
知识回顾
你知道我总结的我能 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吗?
文景之治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使经济恢复发展,为大一统奠定基础,使中国出现第一盛世局 面.
思想措施
汉武帝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大一统,达到政治上的统一, 儒家学说从此也作为封建统治思想而受到封建王朝的推 崇。同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结束了春秋 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利于文化交流和发 展。
边疆问题
汉武帝派大将远征匈奴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 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 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经济措施
汉 初 的
汉高祖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①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背景 ②统治者吸取 秦亡 教训。
休
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课到此结束,非常感谢!
3、意义: 意义: 两汉进入鼎盛时期, 两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 3、经济上: 4、军事与外交 、经济上: 措施: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 措施:1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措施:由中央统一铸造五 措施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
铢钱, 铢钱,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效果: 效果: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 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效果:1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效果: 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2派张骞出使西域 派张骞出使西域 2开辟了丝绸之路 开辟了丝绸之路 3在南部和西南部设郡县 在南部和西南部设郡县 3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促进了民族间经济、 促进了民族间经济
如果你是汉朝 初期的皇帝, 初期的皇帝,面对 经济萧条, 经济萧条,国家贫 困的形势怎么办? 困的形势怎么办?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轻徭 :少修宫室园陵 秦朝统治者 每年约占人口总数的15% 的壮劳动力服徭役 薄赋:三十税一 收成的2/3以上上缴租税 慎刑:在位期间极少死刑 赭衣塞路,囹圄成市为政以德、重视农业 横征暴敛,穷奢极欲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挥霍无度暴力治国
东汉的建立者
时间:公元25年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 都城:洛阳 建立者: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
练习: 练习: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 史书记载: 主父偃说上曰: 史书记载 弟以地,侯之。 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 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 . .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 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必须到: 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 . . .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汉武帝的“ 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 道家和兵家 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 . 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 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何为“大一统”?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 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 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东汉的统治
阅读了解: 阅读了解: 1、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在洛阳称帝。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2、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 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 刘秀在位期间,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使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被史家誉为光武中兴。 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 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 东汉中期后,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朝政更加黑暗。 4、东汉末年爆发什么?东汉政权怎样? 东汉末年爆发什么?东汉政权怎样? 这样,在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东汉 政权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名存实亡。
西汉的建立
时间: 时间:公元前 202 年 建立者: 汉高祖) 建立者: 刘邦 (汉高祖) 都城 长安 。 汉高祖刘邦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第12课 七年级上第12课 12
大一统的汉朝
授课:孙惠 授课:
请思考:西汉建立后, 请思考: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 死者过半。 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 而将相或乘牛车。 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 —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经济萧条,
汉 武 帝 其 人
刘彻(公元前156年 刘彻(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87年 公元前87年)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 政治上:
措施:颁布“推恩令” 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 侯势力。 侯势力。 设立刺史制度 效果: 效果: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2、思想上: 思想上:
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 以五经为教材, 在长安设立太学 以五经为教材,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效果: 效果: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