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优秀]

合集下载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word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word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wor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现金流量分析、投资评价、风险分析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经济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效益、成本、投资、回报等。

2.现金流量分析:包括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金流量的计算等。

3.投资评价: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等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4.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等。

5.其他相关内容:如项目融资、成本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工程经济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实验设备:配置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V1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V1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V1正文: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以下是重新整理过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包括了以下内容: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简介工程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技术分析方法,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确定最佳的经济方案和决策。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分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和管理能力。

1.2 课程目标经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掌握现金流量分析、投资评价、风险分析等核心分析方法- 能够应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决策复杂的工程项目问题- 能够撰写和报告工程经济分析和决策结果二、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大纲本课程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工程经济学基础概念和原理- 现金流量分析及其应用- 投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风险分析与决策- 实践案例分析2.2 教学方法本课程既注重理论教学,同时也强调实践案例分析。

除了课堂讲解外,还将安排学生组织并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决策,以此来巩固和实践所学知识。

三、课程作业和考核方式3.1 课程作业本课程作业主要包括:- 系统化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决策- 小组作业和讨论- 课程论文和报告3.2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组成。

其中,课程作业占总成绩的 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40%。

结语:本文重新整理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并分为了课程背景和目标、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课程作业和考核方式三个部分进行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程项目问题,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第一节:引言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决策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本教案设计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指南,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并帮助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课程概述本节将对工程经济学的课程目标进行概述,并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通过概述,学生将了解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动机,为后续内容的学习铺垫。

第三节:教学目标本节将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四节:教学内容本节将详细介绍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经济学原理、成本概念、时点价值等。

2. 工程经济学的核心方法:包括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决策评价、风险分析等。

3. 工程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包括项目投资决策、资金筹集、成本控制等实际案例分析。

第五节:教学方法本节将介绍适用于工程经济学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节:教学评价本节将介绍教师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第七节:教学资源本节将列举一些与工程经济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以便他们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八节:教学进度安排本节将详细规划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包括每个主题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的具体讲解和实践活动的安排等。

通过合理的进度安排,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和消化。

工程经济学校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校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等经济要素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2. 学会运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3. 了解工程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掌握基本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提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建议。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在项目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分工与合作。

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等)进行工程经济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工程领域经济问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在工程实践中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面对工程经济问题时能独立思考,提出独到见解。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性质,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领域的需求,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益、折旧、现金流等。

2. 投资评价方法: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获利指数等。

3.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财务分析、经济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4. 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典型工程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6. 教学大纲:-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1课时)- 第二章:投资评价方法(2课时)- 第三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2课时)- 第四章: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2课时)- 第五章: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1课时)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某房地产项目)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某房地产项目)
数据分析能力提升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大量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有效提升了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
课程设计以小组形式进行,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能力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数据获取困难
在收集项目相关数据时,遇到数据来源有限、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 ,对数据分析和结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01
类似工程比较法
参考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结合本项目 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得出投资估算。
02
03
概算法
根据初步设计概算指标和扩大综合单 价,计算出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的造 价,进而汇总得出总投资。
资金筹措途径和策略
自有资金
投资者自有的现金、存款和其 他可变现资产,是项目资金筹
措的基本来源。
当投资回报率变化±5%时,方案一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9.5%-14.5%,方案二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14%19%,方案三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7.5%-12.5%。
建设周期敏感性分析
当建设周期变化±10%时,方案一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11%-13%,方案二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16%-18%, 方案三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9%-11%。
在项目规划、建设、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合规 性审查,确保项目符合政策法规要求。
政策变化应对
针对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化,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和 调整方案,降低政策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07
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成果回顾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成功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房地产 项目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要求
学生需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收集、模型 构建、计算分析、报告撰写等,并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 报告。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提高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含4个题目)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含4个题目)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工程财务评价报告二、课程设计容:1、设计容1)阅读设计任务指导书,收集基础资料。

2)编制财务报表3)财务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指标的选用根据案例情况而定)。

(1)盈利能力指标计算(2)偿债能力分析(3)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4)财务评价分析及结论三、基本要求1)容完整,书写整齐,字体端正。

2)财务报表编制正确,指标计算正确。

3)纸应统一A4规格。

4)分组选做一个设计题目,每位学生设计生产能力案为:A=学号+10,若A>=3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A-50〉%]计算;若A<3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A%)计算。

成果装订顺序: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成绩评定表,财务报表、财务评价结论,财务评价分析及结论。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题目一一、项目名称某新建电子配件厂二、基础数据1.生产规模该项目建成后拟生产目前市场上所需的计算机配件,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100万件。

2.实施进度该项目拟二年建成,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四年达到90%,第五年达到100%。

生产期按12年计算,计算期为14年。

3.建设投资估算经估算,该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5700万元(不含建设期利息),其中:预计形成固定资产4910万元,无形资产490万元,其他资产300万元。

4.流动资金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估算总额为1150万元。

5.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来源建设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投入2000万元,第二年投入3700万元;流动资金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

该项目的资本金为2850万元,其中用于建设投资1700万元。

建设投资缺口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贷款解决,年利率为6%。

6.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根据市场分析,预计产品的市场售价(不含税)为80元/件。

本产品采用价外计税,增值税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税率分别为7%和3%。

工程经济学授课教案(范文)

工程经济学授课教案(范文)

工程经济学授课教案(范文)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授课教师:XXX授课对象:工程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023年秋季学期授课地点:XXX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步骤。

了解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进行项目经济分析。

能够进行工程项目成本估算和效益分析。

能够撰写简单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引言1. 课程简介目的:介绍工程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内容: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

2. 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目的: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内容:工程经济学的起源、发展阶段、现代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PPT讲解、视频播放。

3.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目的: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内容:时间价值原理、风险与不确定性原理、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教学方法:PPT讲解、课堂讨论。

第二部分: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1. 现金流量分析目的:理解现金流量在项目评价中的重要性。

内容: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教学方法:PPT讲解、实际操作演示。

2. 贴现现金流方法(DCF)目的:掌握DCF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内容: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盈利指数(PI)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

3. 非贴现现金流方法目的:了解非贴现现金流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内容: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工程项目投资决策1.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目的:掌握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内容: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社会效益性。

教学方法:PPT讲解、课堂讨论。

2. 投资决策的方法目的:熟悉常用的投资决策方法。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2. 理解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3. 了解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2. 能够运用投资、成本、收益等经济指标,对工程项目进行初步的经济分析;3. 能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树立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并重的观念;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的分析方法,勇于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工程知识基础,但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 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 经济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 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成本分类、成本估算方法;- 成本控制策略;- 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工程项目收益分析- 收益来源、收益估算方法;- 敏感性分析;- 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案例分析与实践-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优化;- 教材各章节案例。

教学大纲安排:第1-2周: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3-4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第5-6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第7-8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第9-10周:工程项目收益分析;第11-12周: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案例分析1.1 案例一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十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30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20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晚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40%.【问题】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并按表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2.列式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 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答案】: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3000+30)×85%×(1-5%)] ÷10=302.423(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费=(3000+30)×15%÷5=90.900(万元)2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3000+30) ×85%﹣302.423×(10-2)=156.116(万元) 第3年总成本费用:1500+302.423+90.900+61.800=1955.123(万元)第4年总成本费用;1800+302.423+90.900+49.44=2242.763(万元)第8年总成本费用:1800+302.423=2102.423(万元)年产量盈亏平衡点:BEP(Q)=2242.763×0.4÷(54-2242.763×0.6÷50)=33.12(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3.12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3.12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表8-11.2 案例二2009年初,某业主拟建一年产15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知2006年已建成投产的年产12万吨产品的类似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自2006年至2009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3%.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项目全部建设投资为7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残值率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一年投入流动资金15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营业收入为120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600万元,经营成本为400万元,营业税基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4、投产第1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60%,营业收入与经营成本也为正常年份的60%,总成本费用为500万元,投产第2年及第2年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5、为简化起见,将“调整所得税”列为“现金流出”的内容.问题:1、试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2、编制融资前该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表,将数据填入表8-2中,并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3、列式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并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融资前该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表表 8-2答案:1.静态投资总额=500×(15/12)¹×(1+3%)³=682.95(万元)2.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1522.08万元.3. 计算指标:项目投资回收期(年)(所得税前)=(3-1)+457.6/596=2.77年.1.3【案例三】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8年,项目建设投资32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按平均年限折旧法计算折旧,残值率为5%,在生产期末回收固定资产残值.建设期第一年投入建设资金的60%,第二年投入40%,其中每年投资的50%为自有资金,50%由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7%,建设期只计利息不还款.银行要求建设单位从生产期开始的6年间,按照每年等额本金偿还法进行偿还,同时偿还当年发生的利息.生产期第一年投入流动资金3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生产期末全部收回.预计生产期各年经营成本均为2500万元,营业收入在计算期第三年为3800万元,第四年为4320万元,第5~10年均为5400万元.假定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18年.【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累计借款,固定资产残值及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表.3.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4.列式计算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资本金财务净现值、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并对项目做可行性判断.【答案】1、第一年应计利息=(0+3200×0.6×0.5÷2)×7%=33.60(万元)第二年应计利息=[(3200×0.6×0.5+33.6)+3200×0.4×0.5÷2] ×7%=91.9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3.60+91095=125.52(万元)第三年初的累计借款=3200×50%+125.52=1725.52(万元)固定资产残值=(3200+125.52)×5%=166.28(万元)年折旧额=3200+125.52)×(1-5%)﹢8=394.91(万元)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表8—3生产期前6年等额本金偿还法,每年应还本金为:1671.52÷6=287.59(万元)某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表8-4运营期各年总成本费用:第3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120.79=3015.70(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100.66=2995.57(万元) 第5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80.52=2975.43(万元)第6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60.39=2955.30(万元)第7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40.26=2935.17(万元)第8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20.13=2915.04(万元)第9、10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2894.91(万元)运营期各年所得税:第3年所得税=(3800-3015.70-228)×33%=183.58(万元)第4年所得税=(4320-2995.57-259.2)×33%=351.53(万元)同理,第5年所得税=693.19(万元)第6年所得税=699.83(万元)第7年所得税=703.47(万元)第8年所得税=713.12(万元)第9、10年所得税=719.76(万元)4.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经试算.取i1=44%,得NPV1=26.45(万元)取i2=45%,得NPV2=-4.92(万元)带入线性内插公式:IRR=44%+26.45/[26.45-(-4.92)] ×100%=44.84%资本金财务净现值FNPV=4297.9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Pt=5-1+598.94/1514.70=4.40(年)动态投资会收取Pt=5-1+7053.31/940.63=4.75(年)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44.84%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资本金财务净现值为4297.90万元大于0,静态投资回收期4.40年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8年;动态投资回收期4.75年小于计算期10年,说明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1.4例案四某建设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3年开始投产,第五年开始达到100%设计生产能力.固定资产投资96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预计90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6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费为700万元,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在计算期末收回.项目运营期(即从第三年到第十年)按等额本金法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每年付息,建设期贷款利率为6.22%(按年付息),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第三年、第四年的经营成本分别为4200和4600万元,第5---10年的经营成本均为5000万元.经营成本的80%作为固定成本,所得税率为25%.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8—5.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表(单位:万元)表8—5【问题】1.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2.填写借款还本付息表,把计算结果填入表8-6中(表中数字按四舍五入取整,表8-7、表8-8同).3.填写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把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8-7中.填写简化的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把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8-8中.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为10%.解:1.无形资产摊销费=600÷8=75(万元)2.建设期借款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0.5×5000×6.22%=156(万元)每年应还本金=(000+156)=645(万元)项目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表8-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表8-7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 表8-81.5案例五某建设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1300万元,第一年投入700万元,全部为投资方自有资金;第2年投入800万元,其中600万元为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6%.贷款偿还方式为:第3年不还本付息,以第3年末的本息和为基准,从第4年开始,分4年等额还本,当年还清当年利息.项目流动资金投资400万元,在第3年和第4年等额投入,均为银行贷款,贷款利率8%,贷款本金在计算其最后一年偿还,当年还清当年利息.项目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含贷款利息偿还)为9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总成本费用均为1500万元,其中,第3年至第10年的折旧费均为100万元.计算结果出答题纸表1.17保留三位小数外,其余均保留两位小数.问题:1.计算项目各年的建设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还本付息额,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8-9和表8-10.2.列式计算项目第3年,第4年,第10年的经营成本.3.项目的投资额,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分别变动±10%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的计算结果见表8-11.根据该表的数据列式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并对3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4.根据表8-11中的数据绘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列式计算并在图中标出单位产品价格的临界点.单因素变动情况下的财务净现值(单位:万元) 表8-9项目建设投资贷款换本付息表(单位:万元) 表8-10项目流动资金贷款换本付息表(单位:万元)表8-112.第三年的经营成本=900-100-37.080-16=746.92(万元)第四年的经营成本=1500-100-39.305-32=1428.695(万元)第十年的经营成本=1500-100-32=1368(万元)3.投资额:(1410-1300)/1300/(-10%)=-0.85单位产品价格:(320-1300)/1300/(-10%)=7.54年经营成本:(550-1300)/1300/10%=-5.77没关系排序为:单位产品价格,年经营成本,投资额4.单位产品价格的临界点为:-1300×10%/(1300-320)=-13.27%单因素敏感分析图如图所示.)2某新建煤炭项目经济评价2.1概述2.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新建矿井及选煤厂工程,有国内A、B两投资方组建的项目公司建设和经营,是本项目的财务分析主体.矿井及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均为6.01米t/年.矿井建设准备期6个月,施工工期24个月,项目拟于2006年1月开始准备,2006年7月开工建设,2008年7月建成投产,投产当年生产原煤2.40米t,2009年及以后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6.01米t.选煤厂与矿井同步建成.矿井劳动定员523人,选煤厂劳动定员84人.选煤厂产品方案为末煤和混煤两种产品.2.1.2编制依据本经济评价的编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1.3计算期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建设期确定为2.5年,生产运营期确定为20.5年,则项目计算期为23年.2.1.4目标市场及产品售价煤炭产品坑口价为:末煤104.10元/t,混煤137.50元/t.2.1.5 产销计划投产第1年末煤产量1.2010米t,混煤产量0.9800米t;达产后年份末煤产量3.1380米t,混煤产品2.3539米t.产品产销率按100%考虑.2.2费用与效益估算2.2.1投资估算1.建设投资(1).投资范围.投资范围包括矿井及选煤厂从筹建至设计生产能力时,按设计规定的全部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设计及工程器具购置、安装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投资以及预备费.(2)投资划分.根据煤炭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有关规定,井下工程均划归矿井,地面工程从井筒胶带输送机以下至产品装车的全部工艺系统划归选煤厂,矸石系统,铁路专用线以及其余地面工程划归矿井,公共建筑全部划归矿井,土地征用费按矿井、选煤厂各自的占地面积分别计算.(3)编制依据.执行煤炭行业现行核算指标、综合预算定额和配套的取费标准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4)价格基年.价格基年为2005年.(5)采矿权价格.本项目进过评估确认的需缴纳采矿权价款60000万元,根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规定,采矿权价款分6年平均缴纳.由于本项目建设期30个月,项目建成投产后尚需3年才能缴清,所以投产后3年需要缴纳的采矿权价款不计入项目建设投资,计入生产运营期投资以自有资金支付,自有资金不足以支付时,用短期借款支付.计入建设投资的采矿权价款30000万元.建设投资估算总额为125317万元,其中矿井106651万元,选煤厂1866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构成表见表1-1、附表1-8---财务分析辅助报表1和附表1-9---财务分析辅助报表2.表1-1 建设投资汇总表单位:万元2.建设期利息本项目债务资金拟使用银行贷款,借款年利率,名义年利率6.39%计取,每年计取4次,有效年利率为6.54%,建设期利息5322万元.3.流动资金流动资金采用分项详细估算,矿井及选煤厂投产第一年流动资金量4400万元,达到设计能力后为10060万元.逐年流动资金占用表见附表1-10.4.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406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25317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5322万元,流动资金为10060万元.2.2.2形成资产1.固定资产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和安装工程等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土地征用即迁移补偿费,耕地占用税,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联合试运转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省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维修费,绿化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其他费,补充勘探费,财务费等转入固定资产.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的价值.2.无形资产采矿权价款作为无形资产.3.其他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除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费用均计入其他资产.4.工程预备费与建设期利息工程预备费按其汲取技术平均摊入相应资产价值,建设期利息全部计入固定资产.本项目固定资产原值100367万元(井巷工程19106万元,地面建构筑物25653万元,机器设备55608万元),无形资产原值为30000万元(不含投产以后支付的30000万元采矿权价款形成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原值为300万元.表1—2 资产分类估算表2.2.3 总成本费用参照设计规模、开拓方式、选煤工艺、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及管理水平相类似的邻近生产矿井及选煤厂实际成本,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估算矿井及选煤厂采、选成本.(1)材料费:参照邻近类似生产矿井及选煤厂实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估算.(2)动力费:按照邻近煤矿生产用电单价〔0.38元∕(KW·h)〕,结合本矿井及选煤厂综合电力电耗估算.矿井综合电力电耗为15.081KW·h∕t,选煤厂综合电力电耗为1.974KW·h∕t.(3) 工资及福利费:根据邻近生产煤矿年人均工资水平和拟建项目的劳动生产率情况,工资水平按以下确定:井下工人53000元∕(人·年)地面工人19800元∕(人·年)管理人员43500元∕(人·年)生产服务人员17600元∕(人·年)生活服务人员14900元∕(人·年)职工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算.(4) 修理费:综采综掘设备大修理提存率按5%计算,其他设备大修理提存率按2.5%计.(5) 折旧费:按照直线折旧费计算折旧,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如下:地面建、构筑物折旧年限40年,综采综掘设备折旧年限8年,一般采掘设备折旧年限10年,其他设备折旧年限15年.计算折旧费时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6) 维简费(含井巷工程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财建〔2004〕119号文件有关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按9.5元∕t提取(含井巷工程费2.5元∕t).井巷工程费与维简费在成本中单列科目,单列后未见费标准为7元∕t,其中50%计入经营成本.(7) 摊销费: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1999.11.11)的规定,采矿权价款形成无形资产后,应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本矿井采矿权受益期为30年,故采矿权价款按30年摊销计算(本项目不存在除采矿权价款之外的其它无形资产).参照原煤炭工业部煤规字【1996】第50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其他资产按10年摊销.(8) 地面坍塌赔偿费:参照邻近生产矿井地面坍塌赔偿费实际发生数额,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按0.2元/t估算(9) 安全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财建[2005] 16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按5元/t计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根据安全费用的使用范畴,并通关了解生产矿井安全费用的实际情况,按照30%进入经营成本考虑.(10) 其他支出:系指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属于其他支出的费用,包括各种保险费,工会经费与职工教育经费,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使用费,审计费,排污费,办公费,招待费,取暖费,技术开发费,税金,消防费,绿化费,汇税净损失,班中餐等其他费用.本项费用参照邻近和国内类似生产矿井及选煤厂实际成本资料和相关规定估算.构成如下:1) 劳动保险费等费用:根据《矿井原煤成本计算方法》(采矿设计手册),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工会经费与职工教育费按成本工资的27.6%计算,为1.00元/t.2) 矿产资源补偿费:根据《矿井原煤成本计算方法》(采矿设计手册)按销售收入的1%计算,为1.08元/t3) 采矿使用费: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综字【1997】74号文件规定,采矿权实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据此计算,采矿权使用费为0.01元/t.4) 其他费用:参照邻近和国内类似生产矿井实际成本资料估算,为15.61元/t.(11) 财务费用:包括建设投资借款生产期间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其他短期借款利息.项目达当年总成本费用为53216万元,单位成本88.55元/t,年经营成本为34833万元,单位经营成本57.96元/t.偿清长期借款后年总成本费用为47572万元,单位成本79.15%元/t.逐年总成本费用估算见附表1-13———财务分析辅助报表62.2.4销售收入和税金1.市场分析近年来,国内煤炭市场在我国GDP高速增长,电力用煤和钢铁用煤等需求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了煤炭需求量增大,煤炭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的态势,主要原因是动力煤特别是电力煤需求增加的强力拉动.据预测,电力工业用煤2010年,2020年分别达到14亿t和18亿t左右,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近70%,因此,未来煤炭市场将会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决定了煤炭价格将稳定在较高价位.并成小幅度上升的趋势.2. 销售收入本井田煤种为长焰煤,商品煤种为末煤和混煤,根据产品方案项目达产后年产末煤3.1380米t,年产混煤2.3539米t,末煤经铁路运往附近配套建设的电厂做发电燃料,混煤经铁路外运到华东地区销售.根据当地电煤售价水平,混煤目标市场的煤炭供需情况对未来煤炭市场需求的预测,结合本项目煤炭产品质量指标情况,确定本项目煤炭产品售价.按2005年当地电煤平均售价水平折算到本项目坑口价格为0.022元/1000kcal,项目产出品末煤的发热量为4713.18 kcal/千克,以此计算末煤坑口售价为103.50元/t;华东某地区2005年混煤平均售价水平折算到本项目坑口价格为0.025元/1000kcal,项目产成品混煤的发热量为5508.8kcal/千克,以此计算混煤坑口售价为137.72元/t.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为64919万元.3.税金(1)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关于调整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销项税按销售收入的13%计取进项税按成本中应扣税部分的17%计取.(2)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税额的5%计取,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税额的3%计取.(3资源税.资源税按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财税187号规定,按原煤产量以2.3元/t缴纳. 逐年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见附表1-12—财务分析辅助报表5.2.2.5营业外净支出参照类似项目实际情况,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净支出部分按原煤产量以1元/t 估算.2.3 资金筹措2.3.1 项目资本金根据资金筹措方案,建设投资中资本金占37%,流动资金中资本金占30%.资本金总额49415万元,占总投资的35.09%,占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的36.95%,满足《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的要求.2.3.2 债务资金建设投资中债务资金占63%,流动资金中债务资金占70%,债务资金总额为91264万元.2.3.3股权比例项目资本金有A B两公司按照6:4的比例出资,故A B两公司的股权比例为6:4. 2.3.4筹措计划1.建设投资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各年建设投资使用量,各年度建设投资中的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等比例同步筹措.2.流动资金流动资金从投产第一年开始安排,各年的资本金和债务资本金比例均为3:7.2.4资金成本2.4.1债务资金成本债务资金成本包括建设期利息和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承诺费、管理费、信贷保险费等融资费用.本项目债务资金筹措费用率0.2%,实际筹得的金资额与名义借贷自己呢的比例100%,建设期贷款利率6.54%,接挎包偿还期还期10年,则所得税后债务资金成本为4.39%.2.4.2资本金成本(权益资金成本)资本金成本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参照长期国债率的平均值取3.3%,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取8%,投资风险系数可比煤炭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取1,则资金成本为8%.2.4.3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总投资中资本金占35.09%,债务资金占64.89%,则所得税前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9.98%,所得税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6.69%.综上所述,当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9.98%、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6.69%、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8%时项目即可以被接受.2.5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本项目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资本金成本为8%,则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和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可取8%;按近5年具有代表性的5家煤炭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计算的资本金成本为10.93%(见表1-3),则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和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可确定为10.93%,两者平均为9.47%表1-3 煤炭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统计表单位:%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本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和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为10%.鉴于本项目所得税后加权资金成本为 6.69%,设定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为7%.2.6 资金来源于保障债务资金来自银行借款,项目资本金来自项目公司A、B两股东的直接投资.股东A成立于2004年初,是一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总资产近100亿,职工总数近10万人,拥有较强的科技力量和先进的生产设备,2005年集团公司煤炭产量达到50米t以上,企业综合实力雄厚,财务状困良好,具有较强的出资能力和融资能力.股东A、B 均能够保证所处资金的持续稳定供应 .在项目经济效益和偿债能力的支持下,项目能够取得银行的贷款支持,项目资金来源是可靠的.2.7财务分析2.7.1有关数据说明1.安全生产投入安全费用的30%进入经营成本的相关费用,70%以购置固定资产的形式投入,由于资金投入的时间受矿井安全生产状况制约,存在预防性与随机性,难以事先做出准确的计划安排,因此,为保障矿井安全投入资金的充足供应,并使经济评价结论稳妥可靠,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安全费用采取“即提即用、当期形成固定资产”的方式处理,以“安全生产投入”科目计入现金流出.2.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7号)规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3%计取.3.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10000万元)时不再提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