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科临床路径
2023)19个退休人员病种

2023)19个退休人员病种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_2023) 19个退休人员病种概述本文档是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_2023) 19个退休人员病种的介绍和指南。
该临床路径旨在为骨伤科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指导和规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的痛苦。
临床路径列表以下是试行版_2023中包含的19个退休人员病种的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1. 骨折2. 脱位3. 腰椎间盘突出症4. 骨质疏松症5. 关节炎6. 肩周炎7. 高血压8. 糖尿病9. 心脏疾病10. 脑卒中11. 肺部疾病12. 慢性阻塞性肺病13. 退行性痴呆14. 骨肿瘤15. 骨髓炎16. 骨干神经炎17. 踝关节扭伤18. 脊柱侧弯19. 骨关节结核临床路径内容每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包括以下内容:1. 病因及病情评估2. 中医诊断方法3. 中医治疗方案4. 中药处方建议5. 推荐的针灸疗法6. 康复护理建议7. 随访和复诊建议使用指南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医生、中医师和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以便在退休人员的骨伤科病种中应用中医临床路径。
根据实际情况,可结合临床经验和个体化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试行版_2023的重要说明事项本文档为试行版,仅供参考和实践,具体遵循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
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和建议,不可作为权威依据。
建议在使用时,遵循医学伦理和国家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3).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试行版_2023) 19个退休人员病种.。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 -10:M17.901)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骨科11种临床路径护理表单

入径第1天1、入院护理评估(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 Braden评估表、入院护理评估表、护理记录单、)2、相关介绍和健康教育(提示:环境介绍、住院须知、健康教育评价表)3、相关检查指导(提示: 健康教育评价表)4、患肢制动、观察末梢血运(提示:外科术后观察记录单、护理记录单)一、锁骨骨折临床路径护理表单入径第2-3天(术前)入径第4天(术日)入径第5-15天(术后1-11天)入径第16天(出院日)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2、术前患者准备(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2、3、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4、观察末梢血运(提示:外科术后观察记录单、护理记录单)1、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提示: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单)2、术后患者交接(提示: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单)3、术后患者评估(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导管风险评估、健康教育评价表、护理记录单)4、观察末梢血运(提示:外科术后观察记录单、护理记录单)5、术后饮食、卧位指导(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6、协助患者床上早期活动(提示: 健康教育评价表)7、患者安全管理(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8、管道护理况(提示:护理记录单)9、术后心理指导(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1、观察及评估患者情况(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导管风险评估、护理记录单)2、术后功能锻炼(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3、观察并记录引流情(护理记录单、体温单)4、患者安全管理(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1、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提示:护理记录单)2、进行出院健康教育(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3、出院护理评估、带药指导(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出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肱骨上端骨折临床路径护理表单三、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护理表单四、肱骨骨折临床路径护理表单1、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提示: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单)2、术后患者交接(提示: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单)3、术后患者评估(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导管风险评估、健康教育评价表、护理记录单)4、观察末梢血运(提示:外科术后观察记录单、护理记录单)5、术后饮食、卧位指导(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6、协助患者床上早期活动(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7、患者安全管理(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8、管道护理况(提示:护理记录单)9、术后心理指导(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1、观察及评估患者情况(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导管风险评估、护理记录单)2、术后功能锻炼(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3、观察并记录引流情(护理记录单、体温单)4、患者安全管理(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1、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提示:护理记录单)2、进行出院健康教育(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3、出院护理评估、带药指导(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 Braden评估表、出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六、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护理表单七、桡骨头骨折临床路径护理表单八、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护理表单九、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路径护理表单十、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护理表单主要护理工作1、观察及评估患者情况(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导管风险评估、护理记录单)2、术后功能锻炼(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3、观察并记录引流情(护理记录单、体温单)4、患者安全管理(提示: 健康教育评价表)1、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提示:护理记录单)2、进行出院健康教育(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3、出院护理评估、带药指导(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出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跟腱断裂临床路径护理表单。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21〕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青枝型骨折横断型骨折粉碎型骨折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缺乏证〔三〕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的患者。
骨伤科临床路径

目录1、胫骨平台骨折2、踝关节骨折3、股骨干骨折4、肱骨干骨折5、肱骨髁骨折6、尺骨鹰嘴骨折7、尺桡骨干骨折8、股骨髁骨折9、髌骨骨折10、胫腓骨干骨折11、股骨下端骨肉瘤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一、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ICD-10:S82.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膝关节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局部病人患侧膝关节严重肿胀,需要等待2周方能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10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0-14天。
1.必须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膝关节三维重建CT,膝关节MRI;〔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骨科临床路径表单汇总

目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ICD-10:)行侧凸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0天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ICD-10:)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6天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5天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胸椎管狭窄症(ICD-10:)行后路椎管后壁切除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内固定融合术/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融合术(ICD-9-CM-3: )。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天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 * /↑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椎间盘置换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5天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ICD-10:)行椎管减压或加用内固定、植骨融合(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或髋关节高位脱位(ICD-10:)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
骨伤科临床路径

1、胫骨平台骨折2、踝关节骨折3、股骨干骨折4、肱骨干骨折5、肱骨髁骨折6、尺骨鹰嘴骨折7、尺桡骨干骨折8、股骨髁骨折9、髌骨骨折10、胫腓骨干骨折11、股骨下端骨肉瘤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一、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ICD-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膝关节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严重肿胀,需要等待2周方能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0-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膝关节三维重建CT,膝关节MRI;(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14天(急诊手术为入院0天)。
骨伤科临床路径

目录1、胫骨平台骨折2、踝关节骨折3、股骨干骨折4、肱骨干骨折5、肱骨髁骨折6、尺骨鹰嘴骨折7、尺桡骨干骨折8、股骨髁骨折9、髌骨骨折10、胫腓骨干骨折11、股骨下端骨肉瘤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一、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ICD-10:S82.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膝关节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严重肿胀,需要等待2周方能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10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0-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膝关节三维重建CT,膝关节MRI;(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17.901)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
(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
动脉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如患者青霉素过敏可考虑使用克林霉素。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3.术后24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全膝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全膝关节假体、骨水泥,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螺钉。
4.引流管:通常关节腔内留置一根引流管,如确定术后出血不多可不留置。
5.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止血药物氨甲环酸(开皮前1g静脉小壶+缝合关节腔后1g注入关节腔内)。
6.术中自体血回输:视术中具体情况,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多(比如术中不打止血带)时可考虑使用。
(九)术后住院恢复4-18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手术部位X线检查。
2.必要时复查的项目:下肢静脉彩超、血常规、生化、电解质等。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如患者青霉素过敏可考虑使用克林霉素。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8年1月.28卷.1期);
(3)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4)其他药物:消肿等。
4.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5.患者膝关节可主动伸直,主动屈曲90°以上。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术中或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大量出血
需输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伤口并发症或假体周围感染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2.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同时治疗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3.内植物选择:根据患者骨质条件及韧带条件选择表面置换假体(后稳定假体或后交叉韧带保留假体)、髁限制型假体、铰链式假体。
此外,还可根据患者年龄等情况,选择普通聚乙烯垫片或超高交联聚乙烯垫片或抗氧化聚乙烯垫片等,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901)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