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狼练习题附答案

《狼》复习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二、填空。
1、《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作者,字,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3、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狡诈阴险: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仍从()(8)屠大窘()(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6)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7)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七、选择题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精选题含答案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犬:_像__狗__一__样_____
(2)屠暴起
暴:_突__然_________
(3)目似瞑
瞑:_闭__上__眼__睛_____
(4)乃悟前狼假寐 寐:_睡__觉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止增笑耳”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2分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嘲笑其顷刻 而__毙__的__结__局__,__间__接__赞__扬__了__屠__夫__的__勇__敢__机__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一__只__狼__径__直__离__开__了__,__另__外__一__只__狼__像__狗__ _一__样__蹲__坐__在__前__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禽__兽__的__欺__骗__手__段__能__有__多__少__呢__?__只__不__过__ _给__人__增__加__笑__料__罢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 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 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基础知识训练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狼》基础知识训练题汇总及答案解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 ) 苫.( ) 少.( )时尻.( )尾黠.( ) 缀.( ) 倚.( ) 假寐.( ) 瞑.( )【答案】 jiǒng shàn shǎo kāo xiá zhuì yǐ mèi mí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假寐.(mèi)意暇.(xiá)眈.眈(dān)苫.蔽(shàn)B.缀.行(zhuì)尻.尾(kāo)顷.刻(qīng)积薪.(xīn)C.大窘.(jiŏng)麦场.(cháng)奔倚.(yĭ)弛.担(chí)D.隧.入(suì)少.时(shǎo)黠.矣(xiá)变诈.(zhà)【答案】B【解析】B.顷qĭng。
故选B。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缀.行(zuì) 少.时(shāo) 苫蔽..(shàn)(bì)B.尻.尾(gāo) 目似瞑.(míng) 眈眈.相向(dān)C.大窘.(jiǒng) 积薪.(xīn) 劈.狼首(pǐ)D.顷.刻(qǐng) 奔倚.(yǐ) 毙.之(bì) 假寐.(mèi)【答案】D【解析】A缀行zhuì、少时shǎo.B尻尾kāoC“劈”多字,劈狼首pī,D正确。
故答案为: D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B. 狡黠.(xiá) 缀.行(zhuì) 积薪.(xīn)C. 弛.担(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D. 假寐.(mèi) 禽.兽(qín) 少.时(shǎo)【答案】A【解析】A项,“窘”读音应为“jiǒng”。
《狼》中考精选复习题

《狼》中考精选复习题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狼》中考复习题1、《狼》的作者是,字,又字,号。
世称,(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
本文选自《》,该书名的意思是:。
3、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页脚内容1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页脚内容2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②其一犬坐于前。
页脚内容311、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惧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的。
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页脚内容4(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页脚内容5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2分)页脚内容6(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
(2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页脚内容72011佛山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狼》的试题及答案

《狼》的试题及答案
1. 《狼》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A. 鲁迅
B. 老舍
C. 巴金
D. 朱自清
答案:B
2. 在《狼》中,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狼的狡猾?
A. 直接描述
B. 通过狼的行为
C. 通过其他动物的反应
D. 通过人类的观察
答案:B
3. 《狼》中,狼与羊的互动体现了什么主题?
A. 弱肉强食
B. 团结合作
C. 智慧与勇气
D. 欺骗与背叛
答案:A
4. 作者在《狼》中对狼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A. 凶狠残暴
B. 机智狡猾
C. 忠诚可靠
D. 温顺可爱
答案:B
5. 在《狼》的故事中,狼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A. 被猎人捕杀
B. 被羊群打败
C. 被其他狼驱逐
D. 自然老死
答案:A
6. 《狼》中,狼的行为反映了作者对哪种社会现象的批判?
A. 腐败现象
B. 社会不公
C. 人性的自私
D. 道德的沦丧
答案:C
7. 在《狼》的叙述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反问
答案:C
8. 《狼》中的狼代表了什么象征意义?
A. 自然界的强者
B. 社会的弱者
C. 人性的贪婪
D. 社会的不公
答案:C
9. 《狼》的故事发生在什么环境中?
A. 森林
B. 草原
C. 城市
D. 乡村
答案:A
10. 作者通过《狼》这个故事想要传达什么信息?
A. 要警惕贪婪的人
B. 要保护自然环境
C. 要团结一致
D. 要尊重生命
答案:A。
《狼》测试题及答案

《狼》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狼》这篇课文中,狼的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
A. 温顺善良
B. 狡猾凶狠
C. 忠诚勇敢
D. 懦弱胆小
答案:B
2. 文中描述狼的行动时,使用了哪些动词?
A. 走、跑、跳
B. 走、跳、扑
C. 跑、跳、扑
D. 走、跑、扑
答案:C
3. 《狼》这篇课文中,狼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A. 被猎人杀死
B. 被牧羊人赶走
C. 被羊群击败
D. 自然死亡
答案: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狼》这篇课文通过______的故事,揭示了______的本性。
答案:狼;狼凶狠狡猾
2. 文中狼的第一次攻击是______,第二次攻击是______。
答案:扑向羊群;跳过羊圈
3. 狼在攻击羊群时,表现出了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答案:狡猾;凶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简述《狼》这篇课文中狼的三次攻击行为。
答案:狼的第一次攻击是扑向羊群,企图捕食羊;第二次攻击是跳过羊圈,企图从高处攻击羊;第三次攻击是假装离开,实则埋伏在羊圈附近,等待机会再次攻击。
2. 《狼》这篇课文通过狼的形象,传达了什么样的道德寓意?
答案:《狼》这篇课文通过狼的形象传达了对恶势力的警惕和对善良与正义的维护。
狼的狡猾和凶狠象征着社会上的恶势力,而最终被猎人杀死的结局则象征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结束语:通过以上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对《狼》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深层含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培养正义感和勇气。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狼》复习题大全(带答案)(重庆市潼南区梓潼中学唐跃全整理)文学常识积累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一、通假字1、止有剩骨止通只二、古今异义: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三、一字多义: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4、止:止.有剩骨(通“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5、为:化为.邓林(成为)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做)6、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久之(音节助词)又数刀毙之(代指狼)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7、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8、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相去.数十步(距离)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推)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四、词类活用:1、一屠.晚归(屠夫名作动)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作动)3、一狼洞.其中(打洞名作动)4、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名作状)5、意将隧.入(钻洞名作动)6、狼不敢前.(上前名作状)五、重点字词:1、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紧跟)2、投以.骨(把)3、一狼仍从.(跟从)4、一狼得骨止.(停止)5、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一起)(旧、原来)6、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7、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8、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9、积薪其中(堆积柴草)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覆盖、遮蔽) 11、弛.担持刀(这里指卸下)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14、一狼径去(径直离开) 15、目似瞑.(闭眼)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过了一会儿)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神情、态度)(空闲) 19、屠暴.起(突然)20、亦毙.之(杀死) 21、一狼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打洞)(柴草堆)22、意.将隧.入(企图)(从柴草堆中打洞) 23、止露尻.尾(屁股)24、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25、盖.以诱敌(原来是)26、狼亦黠.矣(狡猾) 27、顷刻两毙(一会儿)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作假、欺骗)(能有多少)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罢了)六、翻译句子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精选题含答案

《狼》精选题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 (2)苫蔽..成丘苫蔽:___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_(4)狼亦黠.矣黠: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共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屠户御狼和____________。
(2分)4、“一屠晚归”的“晚”字用得十分精妙,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阴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有关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的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狼》专题训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填空。
1、本文选自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
2、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书房 名,“志”的意思是
记述
“异”指奇异的故事。
三、解释词语及句子:
1、解释词语
担中肉尽 (完) 止有剩骨(仅,只) 缀行甚远(连接、 紧跟) 一狼仍从 (跟从) 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 顾野有麦场(看, 视) 积薪其中 (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弛担持刀(解除, 卸下)
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 目似瞑(闭上眼睛)
数刀毙之(杀死)
意将隧入 (从通道) 断其股(大腿) 一狼洞其中(挖洞)
假寐(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盖以诱敌(大概, 原来是)
意暇甚(从容,悠闲) 犬坐于刖(像狗似的)
屠暴起(突然)
2、一词多义:
'恐前后受其敌(代词,狼
)
其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以攻其后也(代词,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代词,狼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缀(zhu 1 ) 奔倚(y 丫)
ch 1(弛)担持刀
意xi a (暇)甚 窘( ji eng ) 隧(su 1)入
d m d m (眈)(眈)相向
狼亦xi a (黠)矣
苫蔽(shen ) ( b 1 ) 尻(k ao )尾 目似m ing (瞑) 假m 召(寐)
代 文学家。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Y
之 j 亦毙之
复投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狼) (代词,狼)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前面) 刖I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
恐前后受其敌 敌
盖以诱敌 (动词,攻击)
(名词,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