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狼中考题

合集下载

狼中考题目及答案

狼中考题目及答案

《狼》同步练习1、试解释加点的字。

止.有剩骨 ( ) 缀.行甚远( ) 一狼仍从.(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屠大窘.( ) 恐前后受其敌.( ) 顾.野有麦场(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 ) 眈眈..相向( )少时..( ) 径.去.( )犬坐于前....( ) 久之..( )瞑.( )意暇..甚( )( ) 屠暴.起( )又数刀毙.之( ) 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止露尻.尾( )假寐..( )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止增笑耳....( )2、辨析下列一词多义。

①敌⎪⎩⎪⎨⎧∙∙敌盖以诱敌恐前后受其②以⎪⎩⎪⎨⎧∙∙诱敌以盖刀劈狼首以③前⎪⎩⎪⎨⎧∙∙前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④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意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做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 蒙辞以.军中多务 B.其一犬坐于.前 贤于.材人远矣 C.两狼之.并驱如故 余闻之.也就 D.屠乃奔倚其.下 不能名其.一处也 4、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⑥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待时间变化的词语。

6.试分析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狡猾特点。

7.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9、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说说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0.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11.文章的情节可分为四个部分,情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12.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13.谈谈你对屠户杀狼的看法。

1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果你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会怎样办?。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顾. 野有麦场 顾()②一狼洞. 其中 洞()③止. 露尻尾 止()④屠自后断其股. 股()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1.回头看;打洞;只是;大腿2.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3.启发: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试题2: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一狼洞其.中(柴堆)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屠自后断其.股(狼)2.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答案:1.C(其:代屠户)2.狼,试题3: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狼》中考题有答案分析

《狼》中考题有答案分析

《狼》中考题有答案分析狼中考题汇编时间:2012-06-06 设计:韩爱武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

(10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分)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狼中考试题汇编答案.

狼中考试题汇编答案.

狼答案:一、答案 :12. B 13.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14. D 15.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 杀狼是正当的; 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二、答案】15.⑴回头看⑵打洞(2分,每空 1分16. C (2分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分,意思符合即可1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

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2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三、【答案】 6、 B 7、 A 8、 B 9、 D 10、 C四、 9. (2分 (1闭眼(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 1分,答对四个得 2分10(3分 B11. (3分 D12. (4分,每小题 2分 (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2 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 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意思正确即可, 关键词“去” “犬” “阳” “阴”译错酌情扣分13. (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 ;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1分。

五、【参考答案】 1. A 2. (1办法使……死亡 (2只满 (3挣脱 (4 旁边留下(5背连词,相当于“而” 3.① . 只是想不出办法来杀死狼。

② . 腿僵直不能弯曲,嘴张开了合不上。

[点拨 ]要把重点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如股:大腿;屈:弯曲 , 译句要通顺。

4. 机智、善于利用有利条件战胜恶狼。

[点拨 ]抓住对屠夫的动作描写(“伏” “捉” “割” “吹” 等 ,来分析人物形象。

六、【参考答案】 1.果腹(吃饱肚子长(长处,优点竟(结束合(配2. (1你是这么愚蠢的一种动物,哪里能比得上我?(2动不动就夸口有功。

最新文档《狼》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最新文档《狼》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14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对“其一犬坐于前”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2分)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3、解释加点词语。

(2分)A、恐前后受其敌()B、屠自后断其股()14、翻译句子。

(4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3分)16、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答案:12、B1314只不过给人增添笑料罢了15、开始很害怕,丢骨头给狼,后来镇定下来,跑到柴堆下,拿走屠刀,最后坚定下来,用到砍死狼。

16、贪婪、狡诈、凶狠。

告诉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要坚决斗争,才能胜利。

《狼》中考题有答案

《狼》中考题有答案

(2011·福建省佛山市)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9.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蒲松龄《狼》中考试题-汇编

蒲松龄《狼》中考试题-汇编

蒲松龄《狼》中考试题-汇编蒲松龄《狼》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06年乌鲁木齐)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屠惧,投以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彼竭我赢,故克之..C.一狼径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D.止增笑耳非梧桐不止..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其一犬坐于前。

3、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4、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C 2、①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2分),②个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分)3、遇狼目似瞑,意暇甚机智勇敢4、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权力,不能存有空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需勇于斗争,擅长斗争,才能取得成功。

1(二)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2011年佛山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个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中选择题知识点贯穿全六册古文。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9、写出两个以上带“狼”字的成语:10、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B卷:能力提升四、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五、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六、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狼》2008眉山市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

(10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分)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答案:12.B 13.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14.D 15.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译文:有两个牧童在山上放牧,看到一个狼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想戏耍一下,于是就各抓住一只小狼,各自爬上一棵大树.不一会大狼回窝,在第一棵大树上的牧童就扭起小狼的双脚和耳朵,弄得小狼嗷嗷叫唤.大狼听到树上小狼的叫声,就直奔树下,急得乱叫乱嚷.此时另一牧童又在第二棵树上把小狼弄得嗷嗷直叫,大狼看见那只小狼后,便又跑离第一棵大树.等大狼跑到第二棵树下,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被牧童弄得嗷嗷大叫起来,于是大狼又掉头跑回第一棵树下,可是刚跑回第一棵大树,第二棵树上的小狼又被弄得大叫起来.就这样两棵树上的小狼轮番叫着,大狼的口里也不停地叫着,脚下不停地奔跑.几十个来回之后,脚步慢了,叫声也小了,最后累倒地上,气息奄奄地僵卧着.两个牧童兴奋地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死了! 2006·连云港市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

(15分)(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1)目似瞑 ( ) (2)将舐其喉( )(3)信不诬哉 ( )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答案:9.(2分)(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10(3分)B 11.(3分)D12.(4分,每小题2分)(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13.(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1分)。

参考译文: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安相处。

(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

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

他想不对劲,便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

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扒了。

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

野兽这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狼》比较阅读【甲】有屠人货肉归。

日已暮,欻(xú,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以刃,少却。

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

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乙】一屠晚归,提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朝的。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走,又从之 ( ) ②直十余金 (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 ( ) ④其一犬坐于前 ( )3.甲、乙两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间都是,地点都是;甲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乙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

4.甲、乙两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的一个词是“”。

5.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的;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乙文则突出了狼的。

6.甲文中的屠户最终取得胜利显示了他的,乙文中的屠户刀劈两狼突出了他的。

7.乙文后面还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评论的原文是“,,?。

”如果给甲文也加一段与乙文相类的评论,该怎样说?【参考答案】 1.清;蒲松龄。

2.①跑;②同“值”;③原来;④像狗一样。

3.天快黑的时候、途中;一只、两只。

4.惧。

5.贪婪;愚蠢、狡猾。

6.机智、聪明;勇敢、警觉。

7.点明主题、默写略;甲文评论略。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译文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

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

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于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夫就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

焦虑的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那个形状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

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挂在树上像钓鱼一样,狼的遭遇太可笑了!(2011浙江宁波市)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⑴顾.野有麦场:⑵一狼洞.其中: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答案】15.⑴回头看⑵打洞(2分,每空1分) 16.C(2分)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分,意思符合即可)1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