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点评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及点评一、【真題再現】生活中總有一些畫面,揮之不去:徜徉于流轉的四季,與自然對話,心靈會純淨安甯;遨遊于書籍的海洋,與經典神交,思想會豐滿深邃;駐足于感人的場景,励志,與美好相擁,性情會豁達陽光……親友團聚,歡快溫馨;書畫相伴,閑适舒展;邉痈偧迹瑹崃冶挤拧??粠瑤?脫苄南业漠嬅妫?屛覀兂磷怼⒘鬟B……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曆和切身體驗,以“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個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書寫要正确、規範、美觀。
二、【思路解析】那麽針對2014年的中考作文題《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我們該如何去解讀呢?作爲一名多年從事作文教學研究,并且數十年參加中考閱卷的教者,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準确審清題意很顯然,我們在審讀《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這個文題時,必須把握住兩個關鍵詞:一是畫面,二是流連。
在具體思考時,必須審清“這樣的畫面”究竟是怎樣的畫面,是一幅畫面,還是一組畫面,這都必須在動手之前需要考慮的。
而“流連”的意思是“舍不得離開”,它不同于“留念”和“留戀”,因此在完成作文時就必須弄清楚,這幅畫面爲什麽會讓你流連,值得你流連的理由是什麽。
也就是說這“畫面”與“流連”之間的關系一定要弄清楚。
2、明确選材範圍作文的提示語給了我們選材的依據,也就是說我們該選擇哪些畫面,不過值得提醒的是,這樣的畫面,再怎麽寫,充其量還隻能是文章的一條線索,它更應該是文章情感的載體。
這就對選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許不少學生都是寫媽媽深夜遞牛奶,老師燈下批改作業……我倒是希望考生能夠把觀察的視角轉向社會,轉向社區,引導更多的考生去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因爲隻有那樣的畫面,才更值得你去流連,你去思考,尤其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更需要這種正能量的畫面。
3、重在細節刻畫很顯然,這樣的作文題,命題者在命題時一定考慮到要讓考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借助于細節描寫,來具體地生動地描繪這樣的畫面,隻有把這樣的畫面用具體的生動的文字表現出來,才能突出讓你“流連”的理由,否則,怎麽樣會讓你産生“流連”的沖動呢?更深一層意義是把這樣的畫面細膩地刻畫出來,更能夠突出“流連”後的深層意義,“流連”之後,對你的未來成長會産生什麽樣的影響,引發你哪些思考,而這一點恰恰就是作文出彩的地方。
南通市二模作文还有下一次评分细则

•
记忆里闪过这样的画面,夕阳下他运着球,不断地奔跑,无数次的上篮,黄昏里的他,在落日的余
晖中不停地喘息……
•
曾经,他无数次地对我说:“我下一次一定会打败你。”这样的话过去只能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
如今却不绝于耳,刺得我的心生疼。
•
他曾经只是我的手下败将,在一次又一次对下一次的渴望中,练习再练习。我不知道为了这一次,
当枯叶凋零,没有感伤,大树把养分留给下一次;当猎豹丧失猎物,没有懊恼,猎豹把力量留给下一 次;当人遇上挫折,没有恐惧,他把成功留给下一次。人生之路布满险阻,实现理想的旅途不会一帆风顺, 但我们要始终记住“还有下一次”,为了理想,把自己留给下一次。
•
为了实现理想,刘翔把锐气留给下一次。他承载着千万人的期待来到奥运赛场,却不得不因为伤病
是还有下一次翻身的机会,也会重蹈过去失败的覆辙,不会把失败的深渊摆脱,只越陷越深,最终不能
自拔。
•
还有下一次,我们怀着美好的憧憬;
•
还有下一次,我们充满胜利的渴望;还有下一次,让我们挟起手来,皦然成功……
• 简评:
• 此作基本切题,文中有的例子不恰当,语言尚通顺,符合“基本分”的要求。 (54)
5、还有下一次
围剿失败之后,毅然转移战场,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因为看
到下一次的希望,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几经坎坷,他们
最终胜利会师,保留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夺回了民主,取得了胜利。因为知道还有下一次,他们没
有放弃,坚守住他们的信念,也铸就了他们的精神长城。
•
下一次装饰了坚守者的心灯,下一次点燃了失败者的希望,让我们坚信,还有下一次,下一次必定
2014南通二模语文教师版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忸怩裨官野史戏谑(xuâ)长吁短叹(yù)B.羁靡英雄辈出狡黠(xiã)叱咤风云(zhà)C.妨碍既往不咎果脯(fǔ)一针见血 (xiě)D.荣膺惹事生非商埠(bù)安土重迁(zhòng)C(A项,稗官野史,长吁短叹(xū);B项,羁縻,狡黠(xi á);D项,惹是生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今年南开大学在自主招生复试中加入了体质测试内容,考生须参加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的测试。
B.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推进先审后播管理制度。
C.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很大,病毒可通过网络快速扩散,一旦某程序被病毒感染,则整个互联网交易系统甚至整台计算机都会受到病毒威胁。
D.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五花八门,有些口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系统,但它本身带有的挥发性气体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A(B项,搭配不当,“推进”与“制度”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整台计算机甚至整个交易互联网”;D项,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中心语“的问题”)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请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种方式,每条不超过15个字。
①自我封闭,不知借鉴;②机械搬用,不知创新;③吸收消化,创造新知。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4.仿照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并保持语意连贯。
南通二模作文讲评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他山之石: 且把光阴仔细烹 一眼万年 自锄梅花种月明 争一方岁月流年 岁月是朵两生花 让时间永恒 掬一把时间 时光静好,岁月不老 樱花入境来 玫瑰与胶囊 与时光轻语 走马灯 属于我的时间很少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 阳
他山之石:
时间的短暂成就时间的绵长 时短乎?短乎哉,不短也! 抓住此刻,便可永恒 稍纵即逝中抓住永恒 珍惜,让时间变得更长 时间带不走的小镇
•
立意
结 构
语言
• 四 48~42 基本切题 略有牵强 基本通顺 • 记叙文: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 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 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 • 议论文:观点熟套,仅限常识常理,且说理止于浅表;或 论证方法单调,缺少变化,只会一味“例证” • 五 41~28 不切题 逻辑层次不清 不通顺有语病 • 记叙文: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继 续描写能力较弱 • 议论文:基本没有论证,关键概念“整体打包”;或者一 味例证且止于一个层面,缺少逻辑性;或者篇段分离,硬 贴标签
• 3.从身体与青春之间关系的角度立意 • 身体的青春可以朽,精神的青春可以不朽,可以将两者统一起来, 写人老心不老的故事,也可以写虽然身体的青春不在了,但仍然 会坚守青春时就已经坚守的责任,或者,其人青春已逝去,但在 别人的心中不朽。
• 南通二模: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 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 • • •
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平均48.4 本校平均49.07 三类文 37人 四类文 19人 五类文 3人 归因分析: 1.审题偏差 2.重心不明 3.立意肤浅 4.文体模糊 5.素养不高 6.书写糟糕
2014江苏各大市一模二模作文审题指导附答案

2014江苏各大市作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第一’和‘第二’的问题。
”同学们都看着老师,一时不明白老师的意图。
老师就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大家哄堂大笑,大声回答道:“珠穆朗玛峰!”老师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于是老师又接着说道:“同学们,‘第一’和‘第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你们都只记住了第一高峰,而不知道第二高峰呢?你们记住了第一高峰,该不该就忽略第二高峰呢?”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审题参考】所给材料是叙述性文段。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与第二的课堂”是叙述的中心对象;老师的话是所叙事件意义的提示语。
从老师的话语及其语气、还有情感态度来看,其意义指向十分清楚。
老师对只关注第一,而忽略第二的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
即使要肯定第一,也不能孤立、片面为之,否则会偏题;至少要兼顾第二,行文中要同时提及第二,表明对“第二”的立场与态度。
第二重要,为什么?第二为什么不该忽略?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意的正确性。
立意一:第一是相对的成功,第二是相对的失败。
凡事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失败的教训也许正是成为下一次成功的重要凭借。
据此可立意为“第二是第一之母”。
立意二:第一是台前,第二是幕后;可立意为“是第二成就了第一的辉煌”。
立意三:只关注第一正是“精英教育”,政府、教育部门只看到“清华、北大”,只看到名校,看不到绝大多数考生是重本以下,其弊端显而易见,——以牺牲大众为代价。
由此可立意为批判精英教育模式。
立意四:第二是基础和前提,第一是最后的成果。
割裂二者的联系,必将陷入唯心主义和浮夸的泥潭。
由此可立意为“注重过程和基础,别让‘第一’成为空中楼阁”。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一、试题回放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
(爱默生)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舒婷)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
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
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
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材料的基本理解第一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
意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伟大的人,普通人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
第二句话: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
爱默生的名言意为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也是平常人、普通人,暗指他们通过特定的努力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第三句话: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舒婷的名言意为以平凡的心态追求伟大,取得伟大的成就。
三则材料均指向“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的关系,且暗含“平凡(普通、平常)”可成为“伟大(不平凡)”之意,有着积极的人生意蕴。
3.主要立意角度:①谈平凡的人需要追求伟大、为何要追求伟大、如何才能实现伟大;②谈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从平凡开始,伟大事业由平凡人创造;③谈心态需平凡但追求应伟大;④谈平凡的人未必能伟大,但不可无伟大之志……总之,行文要扣住平凡与伟大的关系,立意须有积极意义。
若偏离“平凡(普通、平常)”、“伟大(不平凡)”这些核心词,无视“平凡(普通、平常)”与“伟大(不平凡)”的关系,谈“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本质” “奋斗” “梦想” 等则视为偏题。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开头部分似乎偏离题意,然而文中有具体阐述,须客观评分。
2014届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评分补充细则

2014届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评分补充细则一、语知部分第3题:补充一个得分点:抓住事物的特征。
(南京细则)“反映生活”——“来自生活”“源于生活”“生活化”“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象”等均可;“富有哲理”——“富含哲理”“包含哲理”“寓意深刻”等均可;“巧用修辞”——“拟人手法”也对;“幽默生动”——“幽默风趣”“机智生动”、“有趣味”也对;“短小精练”——“文字精练”“”“语言简洁(练)”“短小精悍”也可。
第4题丰子恺的漫画,主要是以毛笔缯就的简朴黑白线条单幅画作,配以点晴作用的画题。
常常流露对人世关爱的同情心,非常温厚,初看貌不惊人,但越看越觉隽永,十分耐人寻味。
画漫画之难常常在於如何选择要描绘的时刻,丰子恺对此道简直举重若轻。
他的画多为人们日常生活情景,又具有普遍的人情世故与动人情趣,笔调简洁而流畅,不论是生活场景、人情世态,还是自然风貌、诗词意境都能信手拈来,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其隽永、简括、流畅、朴实的漫画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乃至世界传之久远的艺术珍品。
漫画另一版本的题目是——“跌一交,且坐坐,还有五里路”。
“跌一跌,且坐坐”是绍兴话,即普通话中“顺水推舟”的意思。
第(1)小题:内容2分,“人”和“包袱”各1分;点出题目1分。
“人”的表情不作要求中,看似“笑”是印刷的原因,原画并无笑意。
第(2)小题:这是一道开放题。
题目“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可理解为“给你怎样的感悟”。
既然是“道理”,就要“正面”说;句式上要是陈述句;要表明观点;要“理性”。
答案分为两小块:一是对“跌一交”的理解——人生挫折(生活挫折)一是对“坐一坐”的题解——正确对待两层意思可以合并起来说,如“要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或生活中的挫折”。
角度示例如下:1、要正确对待人生(或生活)中的挫折(以下为对“正确对待”的具体说明,从总的方面或任意具体的方面说,均符合题意)2、……从容淡定……(标准答案)3、要拥有豁达的情怀4、要善于化解积垒,调整情绪5、要保持静观,豁达大度6、不必在怀,不要害怕,不要沮丧7、风物长宜放眼量,因为前面还有五里路8、“坐一坐”是为了更快的“走”9、“坐”也是一种活法10、面对挫折,要善于顺水推舟,趁势而为。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忸怩裨官野史戏谑(xuâ)长吁短叹(yù)B.羁靡英雄辈出狡黠(xiã)叱咤风云(zhà)C.妨碍既往不咎果脯(fǔ)一针见血 (xiě)D.荣膺惹事生非商埠(bù)安土重迁(zhòng)1.(3分)C(A项,稗官野史,长吁短叹(xū);B项,羁縻,狡黠(xiá);D项,惹是生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今年南开大学在自主招生复试中加入了体质测试内容,考生须参加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的测试。
B.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推进先审后播管理制度。
C.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很大,病毒可通过网络快速扩散,一旦某程序被病毒感染,则整个互联网交易系统甚至整台计算机都会受到病毒威胁。
D.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五花八门,有些口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系统,但它本身带有的挥发性气体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2.(3分)A(B项,搭配不当,“推进”与“制度”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整台计算机甚至整个交易互联网”;D项,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中心语“的问题”)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请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种方式,每条不超过15个字。
3.(5分)①自我封闭,不知借鉴;②机械搬用,不知创新;③吸收消化,创造新知。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大市联考二模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一、试题回放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位摄影师在挪威冰湖捕捉到一只青蛙被死死冻住、无法动弹的画面。
报道分析称,当地气温突然回升,青蛙可能以为冬天已经过去,于是决定去湖对面寻找伴侣。
然而,湖面可能一夜之间就又冻住了,青蛙于是被冻在湖中央。
那位摄影师认为这个难得的画面是如此的美,看上去是一只青蛙在睡觉,但再也不能跳起来。
他推测,青蛙当时正打算从冰面上钻回水里,被冻住了。
他感到格外伤心:“可怜的小家伙显然没有能做到,就死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容及含意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
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
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
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青蛙和摄影师”材料的基本理解从“青蛙”角度,可以这样理解:①不能被表象迷惑,有如下表述:认清事物的本相;看清事物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慎思之;克服片面的主观认识;独具慧眼;莫被浮云遮望眼;三思而后行;审时度势;反对经验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可纵容自己的误判;对盲目行为说“不”……②从揭示生命的本质这个角度出发,谈失败的悲剧美,对生命的敬畏、赞美。
从“摄影师”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①常怀悲悯之心;②善于发现美。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乍一看似乎过于宽泛,然而他在文中是有具体对象与阐述的,例如:文章题目为“不可大意”,似乎不太准确,但是读文后却发现作文中写的是:对变幻莫测的形势不可大意。
这样的主题、行文是符号题意的。
再如抓住时机、等待时机,说到抓住正确的时机、准确地抓住时机都为正确的立意。
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这类作文应适当降档。
3.对材料理解的几种注意点①立意偏差,但不是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
例如:看清自己;全面考虑问题。
②若即若离,立意不准确,但在行文过程中分析说理和原材料有某些联系,例如:勇于争先,此类作文在四类档考虑。
③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
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上不宜判为不及格。
例如谈气候的,行文中告知是从材料的“当地气温突然回升”中得出的立意,那就视为及格,在及格线上3分浮动。
④立意也是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但理解是偏差的。
例如将青蛙“决定去湖对面去寻找伴侣”理解为“诱惑”,从而立意为“抵制诱惑”,此类作文为不及格作文。
⑤立意与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属于“天外来客”型的,此类作文为不及格作文。
⑥图解材料,立意简单,构思幼稚可笑。
例如一位老人以为春天到了,把棉袄卖了,然而天气又变冷了,结果老人被冻死了。
此类作文视语言表达及谋篇情况在及格线上下浮动。
当然,学生对作文题旨的理解纷繁复杂,具体情况需要各位阅读卷老师认真阅读、仔细甄别,要勇判高分,敢打低分,坚决杜绝保险分。
三、判分1.判分原则本次作文阅卷,坚持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实事;坚持一以贯之的公正公平;坚持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要求。
2.判分等级一类63~70 ;二类56~62;三类49~55 ;四类42~48 ;五类28~41 ;六类27分以下。
3.几点说明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
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特别提醒,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
一方面,同一角度中的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立意,也要看文章写得如何。
5.个案处理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
(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缺作文题,扣2分。
四、标杆文【一类文】一跃,极美这条路上,败,亦美。
郁郁等待了多久,方换来这一刻的机会,如飞蛾扑火般的凌空,跃向了寒澈的湖水。
何时仿若冲动的一跃,孰不知是深思熟虑了一个冬天后的悸动的萌发,喷薄的感情让它难以压抑地跃向了爱侣,怎知,竟成了永恒。
想必那凝固的还有微笑,随着最深的憧憬,最挚热的渴盼一同长存一瞬,而非化为乌有。
总是如此,默默徘徊等待或是蓄势了极久。
到一天,在那个或存在或不存在的机会,控制不了自己,向前,壮烈或是壮观。
成功固然可喜,失败呢,默默地舔舐伤口,暗暗垂泪,还有些连垂泪的机会都没有了。
或许在郁结,在嘲笑自己的笨拙、丑态。
不知,跃起的那一刻,就已美得惊心动魄!抛开顾虑,甩开重担的凌空一刻,本就是最令人惊叹,为了追逐,奋不顾身的勇气震撼得让人无法呼吸,哪怕真的丧失了呼吸。
一生经由短暂,能疯狂几回?望着挚爱的人儿,嗫嚅不敢做声,抑或远远的观望,多年以来,叹一声红颜老矣;悬着心中最光亮的梦想,颓丧于去追寻,或不敢,或无力,渐渐看着它渐渐飘远……孤单徘徊了多久,暗自决定了多久,时光快要流尽,机会降到眼前,不奋力纵身的一搏,安知无成功之果,不然默默等待,或许韶光逝尽,红颜颓矣。
那纵身的一跃,最完美的诠释了等待的含义,等待有多久,喷薄就有多浓烈,我甩开了一切,凭乎本心而行,就在这一刻,让生命绽放出火焰,哪怕寒冰也休想冰封我的心。
这一刻,有多唯美。
这一刻“永劫回归”,我将永劫飞跃,亦如尼采伸出双手,自傲而不桀的诠释着生命存在的价值。
向前飞跃,哪怕前方寒冷透骨,怎可让生命在等待中消亡;向前飞跃,梦想就在前方,哪怕折翼又怎样。
要知道,这一跃,才最美。
[简评]这是一曲对执着追求梦想的生命的礼赞!小作者另辟蹊径,用抒情性的语言赞美了青蛙那“绝美的一跃”,如拉奥孔父子被巨蟒缠绕时的呼号,但极其悲壮,生命的本质意义在这里昭然若揭,乃“性灵之作”!但文章的语言表达还有一些疙里疙瘩,行文中有些错别字,书写的正确性须继续提升。
故判为一类中,65分。
缺憾之美晶莹的冰面上,透亮无瑕。
一抹翠绿镶嵌在这剔透圆透的“白玉盘”上,让绿的青翠与白的纯净交相辉映,流转出相得益彰的和谐之韵。
哟,可怜的小家伙,你可知你的粗心虽然使你遗憾地过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却已意外地造就了这场不期而遇的美丽。
这缺憾之美足以让你超越那些呱呱乱鸣的同类,使你竟与美有了这巧然的邂逅,成就了这略带着些哀婉的独特之美。
缺憾之美,因为缺憾而让人心生怜爱。
同样,也因为拥有缺憾而显得那样独特而奇巧。
“留得残荷听雨声”便是对于缺憾中所蕴含的奇特的最好注脚。
荷,虽殆尽,却依存残叶,破败凋蔽,应得上“残败败叶”的损称了。
而文人雅士却便爱这残荷,雨打残荷,在荷的缺憾中升华了雨如孩童般的顽皮与可爱。
而残荷之声也并非凄楚怆然之音,其中竟也流露出坚韧顽强的意味,这样的美感是那整荷再怎么模仿都生造不出的。
残荷之美似乎与悲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的确,缺憾中蕴育着悲的气息,而缺憾之美便是将这悲伤升腾成悲壮,进而喷涌出壮美。
混乱喧哗的菜市前,一群白面书生身缠枷锁,而不改色的走上了行刑台。
而他不但面色镇定,而且迸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或许是被这笑声的爽朗与坚毅所感染,同行的士子都壮然地大笑起来。
谭嗣同,这个本应继续他大好青春的青年毅然选择了生命的终结,虽有缺憾但全然无悔。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惊人的怒吼足以让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这凛然的呐喊让天地同震,万民悲哭。
他用这怀有遗憾却毫无悔意的人生将缺憾中的壮美深深地铭印进中国人的骨子里,让缺憾之美直直地嵌进中国人的心房里去了。
没有经历遗憾的人生谈不上完美,而经历过遗憾的人们却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殊不知,或许逃出遗憾的自我哀婉,我们可以领略到这别样的风景。
缺憾之美,因缺憾而可怜,因缺憾而独特也因缺憾而壮阔。
且让我们转换一下视点,领略这独特的缺憾之美![简评]本文立意深刻,能从材料中读出“缺憾之美”是难得可贵的。
残荷、谭嗣同的生命终结,都以一种哀婉的独特之美留于人间。
行文流畅,语言优美。
故判为一类中,65分。
乍暖之时,严冬未去这是股市开盘来第一个春天。
政府雄心勃勃的4 万亿救市方案为市场注入了极大的信心。
早春的股市一如拔节生长的新笋蓬勃向上。
“春天来了!”散户们挥舞手中的钞票,兴奋地叫嚣,而刚站上7000点的大盘应声而落,没有预兆。
被套牢的股民就那只冻死湖心的青蛙含冤而没!不幸者又何止中国股民,在互联时代,日益老迈的芬兰巨人诺基亚结盟微软苟延残喘。
在营销一度有起色后,芬兰巨人似乎嗅到重新崛起的希望,盲目推出新机型,铺开销售渠道。
但它不会明白它已走完了所有的春天,历史不再青睐于它,只会留下一个寂寞的寒冬,于是一夜倾覆,化为乌有,引人长嗟!其实,每个人都不会再冬天无缘无故地倒下!一切源于误判。
股民以为股市大好,全线飘红,殊不知股市渗杂了多少资金泡沫,他们一哄而上,盲目注资,终究在股市暴跌之时,品味到寒冬苦涩的滋味。
而诺基亚亦是如此。
由是观之,误判使人盲目冒进,不体察实情,往往致使人们利益受损,乃至企业倒闭,社会无序。
而在此时,我们便比以往更加热忱地呼唤理性的智者。
在盲动的人群中做出清晰精准的决断,引领时代走出严冬的陷阱,医治这误判的痼疾。
因为只有这样,社会之上才有可能形成“细察其理,而非泥于其表”的风气,真正脱离误判的困境。
许家印先生无疑是其中的翘楚,被赞为“踩准每个节拍的商人。
”文革之后,改革前夜,青年许家印看准时机,毅然从生产队回乡,参加高考,搭上中国高考头班车。
此后,他投身舞阳钢铁厂在全国各地产能底下的现状下,力行企业规章300条,迅速盘活整个企业,使舞阳在全国一炮打响!90年代,房地产意于兴起之时,他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商机,投身房市也便有了日后享誉全国的恒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