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桶上的朝鲜半岛-完整版

合集下载

朝核危机

朝核危机

朝核危机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

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应。

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称朝方此举严重违反了安理会相关决议。

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1993年3月12日,朝鲜第一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朝鲜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国和朝鲜进行了副部长级的谈判,并于1993年6月11日达成一个联合声明。

原则上,这次核危机得以解决,实际上,双方仍有很多争执。

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朝鲜表示无意开发核武器。

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

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中国政府积极斡旋。

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举行了三方会谈。

朝鲜在会谈中曾提出同时消除美朝安全疑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要求美国作出回应。

2003年8月,中国在北京举行有中国、朝鲜、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

截至2008年6月,六方会谈已进行到第6轮。

2009年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5日试射通信卫星的问题通过了一份主席声明,要求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禁止进行此类发射的1718号决议。

第二天(4月14日),朝鲜外务省即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将重启核设施建设。

萨德事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萨德事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萨德事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韩国民众的抗议声中,韩国国防部27日确认,乐天集团理事会当日批准同韩军方的“萨德”系统部署地土地置换协议。

韩官方和舆论认为,一旦协议签署,韩方将加快部署“萨德”系统。

这一举动无异于把韩国推向一条危险的“快车道”,不仅罔顾韩国民众安危,更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萨德”是用来做什么的?世界很清楚,邻国很清楚,韩国民众也很清楚。

但它无法保护韩国,甚至不能把首尔纳入保护范围内。

相反,部署“萨德”却会把韩国以及韩国民众推到危险境地。

韩国近期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韩民众认为部署“萨德”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有韩国民众提醒,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

更需要注意的是,“萨德”X波段雷达的探测范围半径可达2000公里,其监控范围和拦截对象远超韩国自称的防卫需要,而事实上将把地区内国家置于美国监视之下,是把韩国纳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如俄罗斯驻韩大使所说,俄方认为在韩部署“萨德”系统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俄方视其为“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威胁”。

一国安全不应建立在损害别国安全的基础上。

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要由美韩来承担。

实际上,“萨德”一旦在韩国部署将严重损害中韩关系基础,破坏中韩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势必将影响两国经贸往来,包括这些年努力耕耘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在内许多人将成为受害者。

需要指出,在“萨德”这件事上,某些韩国企业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有韩国民众明确提出,中国民众恐怕无法容忍某些韩国企业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却做着伤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

奉劝相关国家,莫要一意孤行,置地区民众安危和地区国家利益于不顾,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紧急刹车“萨德”系统部署,才是明智之举,否则恐将走上一条难归路。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魏巍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 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 “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 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 杨育才 胡修道 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 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 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爱的人! 英雄主义精神。 ……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 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 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许有的人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支援朝鲜,舍生忘死,英勇奋 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 杨春增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孙生禄 战,捍卫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 。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 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 的利益,也为国家在国际上赢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少,因此,你没有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 得了荣誉。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 邱少云 伍先华 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视频《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粉碎美国侵略军进犯的战役。 美军为了挽回败局和迫使中朝方面接受其无理的谈判要求,于1952年10月发 动了“金化攻势”。美军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中间突破、分割包围战术,企 图先夺取我方金化以北的上甘岭阵地,然后占领五圣山,压迫我方后退。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军先后投入了6万多兵力,出动3 000 多架飞机和170多辆坦克,动用了18个炮兵营,向上甘岭发动猛攻。在朝鲜 人民支援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依托坑道作为防御阵地,打退敌人多次 冲锋,战斗异常激烈,阵地几次失而复得。在杀伤大量敌人后,志愿军进入 坑道,坚持战斗。敌人用毒辣手段企图破坏坑道。退守坑道的志愿军克服缺 粮、缺水、缺氧的严重困难。10月30日,志愿军组织新的兵力发动反击,收 复了失去的阵地。11月25日,战役结束。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敌人先后向 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投下几千枚重磅炸弹,山头被削低两米,中国人民志 愿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打垮了敌人数百次冲锋,歼灭敌人2.5万余 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所谓“金化攻势”。 •

朝核危机的解析

朝核危机的解析

朝核危机朝鲜2016年1月6日进行的第四次核试验以及2月7日进行的第六次长程导弹试验,已成为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外交最为紧张和激烈的话题。

朝鲜半岛局势出现2003年10月六方会谈启动以来最大变数,半岛问题正在走向颠覆性的变化。

这一新情况和新现实,使得中国的对朝鲜半岛政策正在面临新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败降,苏美军队分别进入日本占领的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界进行南北分区占领。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1953年10月签订的《朝美共同防御条约》获得了在韩国无限期驻军权,并于1958年开始在韩部署核武器。

美国多次对朝鲜进行核威胁。

”①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解决资源短缺和电力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朝鲜开始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这些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朝核危机一触即发。

每过4年,朝鲜半岛就会爆发一次危机。

1994年的朝鲜半岛危机,美朝经过密集谈判签署了框架协议。

1998年朝鲜半岛爆发导弹危机。

2002年,就浓缩铀问题美国和朝鲜谈崩,1994年签定的核框架协议破裂,爆发了第二次核危机。

2006年,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此后危机周期开始缩短,2006年六方会谈恢复,2009年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

2010年的朝鲜半岛危机达到了高潮,造成了至今悬而未决的天安舰事件、延坪岛事件,使朝鲜半岛处在战争边缘。

后来危机缓解,但2013年朝鲜半岛又是风云再起,朝鲜进行了第三核试验。

用朝鲜的话说就是,“现在不是战争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今天打还是明天打的问题”。

2014年第一天是好兆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发表了积极的新年讲话,呼吁改善南北关系,后来尽管有美韩联合军演,但南北接触有了积极的进展,实现了双方都盼望的离散家属团聚。

朝核危机

朝核危机


“中国责任论”

美国及西方的一些舆论 把火气往中国头上撒,抛 出朝核问题的“中国责任 论”。美国“大嘴”总统 参选人特朗普宣称“中国 应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 应当施压中国”。他甚至 狂言要在贸易上对中国采 取“非常强硬的措施”, 让中国“两分钟就崩溃”。
关键在美国
朝鲜半岛停战60多年,中国早就撤回了自己的军 队,而美国的军队为什么还赖在朝鲜半岛不走,还时 时刻刻对朝鲜进行威胁?这就是朝鲜需要拥有核武器 的根本原因。 中韩都已走向“友好睦邻”,而美国却长期在朝鲜 半岛举行大规模军演,布置武器。
安理会制裁
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一系 列制裁措施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并呼吁恢复六方会谈。 决议说,安理会谴责朝鲜无视安理会相关决议,于1月6日 进行的核试验及2月7日使用弹道导弹技术从事发射活动。 为遏制朝鲜的核、导开发计划,决议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要 求各国禁止向朝鲜运送可能用于核、导计划的物品,收紧对朝 鲜的武器禁运措施,冻结可能与核、导计划有关的金融资产等。 决议强调,有关措施无意对朝鲜平民造成不利的人道主义后果 或对在朝鲜开展援助活动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决议重申对六方会谈的支持,呼吁恢复六方会谈,重申支 持六方在2005年9月19日共同声明中阐述的承诺等。
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
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 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 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美国的明确“敌对”

2001年,美国总统乔 治· 沃克· 布什(小布什)上 台后,美国对朝政策变为 强硬,并于2002年初将朝 鲜语伊朗、伊拉克、一起 称为“邪恶轴心”,媒体 披露的美国《核态势审议 报告》也将朝鲜列为使用 核武器的对象之一。

朝鲜半岛核危机

朝鲜半岛核危机

朝鲜半岛核危机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俄罗斯和日本。

2006年10月9日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进行了核试验。

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局势出现了危机,延续至今日。

朝鲜先天有发展核武的最大优势,也就是它自产铀矿。

在1956年与前苏联缔结“核能研究合作计划”并每年派遣数十名科学家到莫斯科的“核子研究中心”学习,更与东欧各国进行技术交流。

1962年在距平壤北方90公里的宁边地区设立核能研究所兴建反应炉,积极进行核能的研发工作。

朝鲜于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于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约在1980年代初开始在宁边建造第二座反应炉,这个5000万瓦的研究反应炉于1987年开始运转每年可生产约700公斤的钚,有潜力足以每年制造一到两枚核子武器。

但是朝鲜1992年签订《保障监督协定》,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并多次接受其核查。

美国从70年代起就关注朝鲜的核项目,1988年下半年美国正式对国际宣称朝鲜有可能正在开发核武器项目的信息,此举立刻引起朝鲜当局的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4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鲜进行核项目调查并对其进行制裁。

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往平壤斡旋,与朝鲜政府达成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此一协议是朝鲜核危机的直接渊源。

按照《朝核问题框架协定》的要求朝鲜必须冻结其各种核项目,并在所有核设施上加装监控系统,禁止一切关闭项目的重启。

然而美、日、韩三国协助朝鲜拆卸石墨反应堆并帮助朝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和每年提供重油的承诺一拖再拖。

朝鲜认为美国对条约没有诚意,只是想箝制朝鲜发展。

这两座反应堆的发电能力约为2千兆瓦。

对外资讯有称无法顺利进行的原因中约为4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是一个不小的因素。

2002年8月轻水反应堆仅在朝鲜平壤奠基。

在此之前朝鲜与美国就反应堆的建设资金分摊问题讨价还价。

1968朝鲜武装特工袭击青瓦台

1968朝鲜武装特工袭击青瓦台

1968朝鲜武装特工袭击青瓦台“朝鲜武装分子青瓦台袭击事件”又称“1·21青瓦台袭击事件”,发生于1968年1月21日。

当时,朝鲜派遣了由“124军部队”所属特战敢死队31人组成的武装队员,暗中穿越军事分界线透入韩国,以全副武装的韩国野战部队打扮,进入了可以对青瓦台一览无遗的汉城市北岳山路。

不巧遇上了下班路过的韩国钟路派出所所长,识别出野战军服的肩章属于无法擅离的驻守前线部队,于趋前盘问时,导致双方开火,立即惊动驻守在北岳山路防守青瓦台的韩国军队,使得朝鲜特攻敢死队南下摘取朴正熙总统项上人头的计划化为泡影,也震撼了全球。

韩国当局为报一箭之仇,也仿效朝鲜“124军部队”,于同年4月,在仁川外海无人荒岛“实尾岛”建立秘密基地,暗中招募包括死囚在内的各路好汉,成立“684部队”(意味着1968年4月成军),接受魔鬼训练,打算派遣特攻敢死队渗透平壤,格杀朝鲜金日成。

《新东亚》引述当时负责调查“1·21青瓦台袭击事件”的白东林(当时的韩国防谍部队调查系系长)的话指出,当时的31名朝鲜特攻队员中,除了金新朝欲引爆自尽前被生擒之外,能够确认的尸体只有27具,其余3人下落不明。

《新东亚》指出,就在韩国的调查工作结束后不久,韩国当局透过朝鲜的广播才得知,有一名参与袭击青瓦台的朝鲜敢死队员,已经安全逃回朝鲜,而且成了朝鲜的大英雄,他就是现任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负责宣传的副总局长朴载庆。

刺杀金日成的死囚特遣队1968年1月21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侦察局所属第124部队的一支由31人小分队渗透进入汉城,计划袭击青瓦台刺杀韩国总统。

但是在进入汉城后被当地警察识破发生激烈枪战,仅两人逃回朝鲜,刺杀计划失败。

青瓦台事件发生以后,时任总统朴正熙和韩国中央情报局创建了一支由囚犯组成的特种部队,政府要求将这组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成专业的特工人员,他们的任务就是进入平壤,将金日成的项上人头取下来。

一旦任务完成,他们所犯的刑罚将全部被撤销,脱胎换骨可以顶天立地的活着,而任务失败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必须死去。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10)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10)
③ 文化:开放包容
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 1、兴起 2、强盛
文化繁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文 ① 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化 繁
② 阿拉伯人征服的都是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已有深厚积淀;
荣 ③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广泛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成就,加以融


合和创造。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299-1923年)
默罕默德 (先知)
哈里发 (继承者)
一、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
1、兴起 2、强盛 7世纪:建立政权
白衣大食
巴格达 (首都)
绿衣大食
黑衣大食
7世纪中期: 大规模向外扩张
8世纪: 建立横跨三洲的 帝国
(1)表现:
① 疆域地跨三洲 ② 政治稳定 ③ 经济文化繁荣
① 政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2)原因: ② 经济:重视工商业
1)、秦汉之际中国移民迁 入,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 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 社会的发展。
冶 铁 技 术
《天空开物》
四、东亚的国家
1.日本 内容:模仿隋唐制度建立
2)大化
中央集权制国家
改新 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
(646年)
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按照中国的模式, 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 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 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 和地方行政官统治。此 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 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 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 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 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 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 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
拜占庭帝国
1、13世纪,奥斯曼攻击拜占庭帝国,征服小亚细亚。
奥 斯 曼 帝 国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299-1923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