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
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根源是什么

朝鲜半岛的历史冲突根源是什么朝鲜半岛,这片位于亚洲东北部的土地,历史上经历了诸多的冲突与纷争。
要探寻其冲突的根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地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连接着亚洲大陆和日本列岛,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周边强国林立,使其常常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朝鲜半岛容易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和干涉,外部势力为了争夺地缘政治优势,时常在这片土地上展开角逐,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
政治格局的演变也是导致朝鲜半岛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古代,朝鲜半岛上存在着多个政权,它们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和人口,时常发生战争和冲突。
例如,三国时期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之间的相互争斗。
而在近代,朝鲜半岛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的殖民统治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激发了朝鲜人民的反抗意识。
这种殖民统治和反抗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朝鲜半岛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经济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朝鲜半岛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在历史上,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不同地区和势力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例如,在朝鲜半岛的南部,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优势,经济相对较为发达;而北部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也是冲突的一个潜在根源。
朝鲜半岛上虽然主要是朝鲜族,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和交流程度不同,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文化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在某些时候可能会被放大,成为引发冲突的因素之一。
国际关系的变化对朝鲜半岛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冷战时期,朝鲜半岛成为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前沿阵地,分别形成了以美国支持的韩国和以苏联支持的朝鲜。
这种冷战格局下的对峙和对抗,导致了朝鲜半岛长期的紧张局势和冲突。
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是导致朝鲜半岛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朝鲜半岛局势

朝鲜半岛局势朝鲜半岛局势扑朔迷离,错综复杂,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朝鲜半岛局势一方面是由半岛内部南北关系的因素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受半岛外部因素(美、日、中、俄几个大国)的影响。
本文拟对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及未来走向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目前朝鲜半岛局势呈以下几个特点:1.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不断扩大,但多方制衡的态势仍在起作用。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由于俄国内政治、经济动荡等因素,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作用明显下降。
而美国则加强了其对半岛的攻势。
它一方面巩固冷战期间建立起来的美韩联盟;另一方面对朝鲜采取软硬兼施的方针,试图将朝鲜纳入美国所设计的发展轨道。
1994年美朝核框架协议签署后,美国有了直接与朝鲜打交道的渠道,它一面以粮食、重油援助为诱饵;一面继续对朝鲜施以高压,妄图使朝鲜就范。
科索沃战争后,美国霸气上升,它加紧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
美国将美韩联盟和美日安保体制联系起来,形成对北朝鲜强大的军事优势。
美国和日本、韩国一起,抓住朝鲜的导弹开发问题不放,形成对朝鲜的包围圈。
为对付朝鲜再次试射弹道导弹,美国已向日本派遣两艘导弹跟踪舰,并在日本青森县三泽基地部署了导弹观测机"RC135",以加强防备措施。
尽管美国在朝半岛的攻势咄咄逼人,但在环绕朝半岛地区的安全环境中,除美国以外,其它大国如中国、日本、俄罗斯以及朝鲜南北双方,它们的政策取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对半岛的安全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在围绕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中,多方制衡的局面仍在起作用。
朝鲜半岛是中、美、日、俄四大国的利益交汇点。
因此没有理由认为,一旦半岛燃起战火,四个强大的国家会坐山观中国到底希望朝鲜半岛局势如何发展??第一、中国不会容忍任何一方,单方面破坏半岛现状的。
这极端威胁了中国的利益。
你想,韩国和朝鲜都是无赖民族,这分成两个小无赖还行,如果合并成一个大无赖。
对中国的边界势必会产生极端的威胁。
第二、中国更不会让美国介入,只是南方统一北方,这样中国就会濒临美国的驻军区域。
朝鲜半岛局势分析论文

朝鲜半岛局势分析论文引言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复杂的地区,朝鲜半岛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势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本论文将对朝鲜半岛局势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动态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朝鲜半岛历史背景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被中国、韩国和日本环绕。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焦点。
朝鲜在1948年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和韩国,随后爆发了朝鲜战争。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的军事对抗虽然减少,但仍存在着潜在的紧张局势。
朝鲜半岛的核问题目前,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自朝鲜于2006年进行首次核试验以来,朝鲜已经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和导弹试射。
这些行动引发了世界各国的严重关切,并导致联合国对朝鲜实施了一系列制裁。
尽管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方式试图解决核问题,但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美朝关系的影响美国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关键议题,其对朝鲜政策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稳定。
近年来,美国与朝鲜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会谈,包括特朗普总统与金正恩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
然而,由于双方在核问题上的分歧较大,谈判进展缓慢。
中国的作用与立场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朝鲜的主要经济援助国和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拥有施加影响力的独特地位。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多边对话机制。
韩国的安全困境作为与朝鲜接壤的邻国,韩国的安全形势备受关注。
韩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单边和多边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
然而,朝鲜的核导开发仍然对韩国构成严重的威胁。
朝鲜半岛的未来走向朝鲜半岛的未来走向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随着金正恩和特朗普的会谈以及朝韩关系的改善,人们对半岛局势的缓和和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然而,核问题的解决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结论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析表明,解决核问题是当前的关键任务。
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与地区紧张局势

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与地区紧张局势朝鲜半岛地处东亚,是世界上地缘政治的热点之一。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与地区紧张局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对于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来说,如何缓解紧张局势,实现和平与稳定。
一、对峙背景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源于二战后的朝鲜战争。
自1950年代以来,朝鲜与韩国一直处于停战状态,双方分隔于38度线两侧。
此后,朝鲜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并进行多次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此外,韩国与其盟友美国则频繁进行军演,对朝鲜形成压力。
二、导致紧张局势的因素1. 核武器与导弹威胁: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能力不断提升,引发地区国家的担忧,打破了地缘政治的平衡。
2. 军演与部署:韩美联合军演及美军在韩驻军,被朝鲜视作对其安全的直接威胁,进一步激化了紧张局势。
3. 经济制裁:联合国对朝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使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朝鲜因此加大武力展示以抵抗外部压力。
三、缓解军事对峙的途径1. 对话与谈判:各方应强化外交努力,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争端。
尽管此前的谈判未能实现预期的结果,但通过以对话为基础寻求解决方案仍然是缓解紧张局势的关键。
2. 建立信任与合作:各方应通过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加强情报共享和军事交流,以增加互信,减少军事对峙的机会。
3. 推动经济合作: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朝鲜得以摆脱经济困境,增加民众福祉,减少对军事力量的依赖,从而缓解对峙局势。
四、地区紧张局势的影响1. 安全威胁:军事对峙和紧张局势给地区国家的安全带来威胁,可能导致冲突爆发,对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构成挑战。
2. 经济破坏:紧张局势对地区经济合作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投资和贸易受限,经济增长减缓,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 人道主义危机:紧张局势会给朝鲜民众带来巨大困境,导致人道主义危机的发生,加剧地区的紧张程度。
五、实现和平稳定的前景1. 国际合作:各国应共同努力,加强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和平解决方案的达成,为实现长期稳定奠定基础。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
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是复杂且不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趋势:
1. 对话和和解:近年来,朝鲜与韩国和美国都表达了愿意进行对话和解的意愿。
这可能包括限制导弹测试、减少军事紧张局势以及推动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然而,实现真正的对话和和解仍面临许多挑战。
2. 军事紧张局势: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计划引发了一系列的军事紧张局势。
例如,朝鲜的导弹测试和核试验引发了联合国的制裁和国际社会的谴责。
这种军事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导致地区不稳定和紧张。
3. 经济合作:韩国一直试图通过经济合作和援助来改善与朝鲜的关系。
就在2018年,韩国向朝鲜提供了几个经济援助项目,包括联合开发经济特区和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
这种经济合作可能有助于缓解冲突和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4. 美朝关系:朝鲜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
虽然特朗普总统与金正恩举行了历史性的峰会,但由于无法达成一致的协议,这种关系又陷入了僵局。
未来,美朝之间是否会恢复对话仍存在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的趋势是不确定的,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朝鲜的军事行动、国际社会的制裁以及地区大国的政策和动向。
朝鲜半岛分裂南北对峙

朝鲜半岛分裂南北对峙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复杂政治问题,涉及到地理、历史、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北韩与韩国的分裂原因、对峙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裂原因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大势力范围在世界各地的碰撞,朝鲜半岛走向分裂的演变逐渐形成。
其中,冷战的对抗格局是导致朝鲜半岛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冷战期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朝鲜半岛陷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明显对立。
此外,朝鲜领导层的决策与经济发展模式亦与韩国有着显著区别,也是导致分裂的原因之一。
二、影响与挑战朝鲜半岛分裂对地区和国际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南北对峙不仅加剧了半岛两侧的紧张局势,还引发了核武器扩散的担忧。
此外,分裂也对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南北关系的紧张导致了人道主义危机,许多朝鲜人民不得不流离失所,寻求逃离危险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机会。
三、解决途径为了缓解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局势,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推动对话与合作。
尽管许多谈判或峰会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例如朝美峰会、韩朝峰会等,但要实现持久和平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继续努力通过外交途径,通过建立互信、对话、合作机制来帮助朝鲜半岛走上和平发展轨道。
此外,国际社会也可以提供经济援助和促进交流合作,为朝鲜半岛制造条件走向融合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区、增进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互动,有助于打破分裂的藩篱。
总结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是一个深受关注的国际问题,它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分裂问题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痛苦,也对地区和国际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该问题,国际社会应加大力度推动对话与合作,通过外交途径和经济援助等方式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创造良好的条件。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为朝鲜半岛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朝鲜半岛局势向何处去

朝鲜半岛局势向何处去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日趋紧张,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长期以来仍然未得到解决的热点地区。
自2018年朝韩领导人会晤以来,朝美关系有所缓和,但随着朝鲜核问题的重新复燃,局势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就朝鲜半岛局势向何处去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朝鲜半岛仍然是全球最具有争议的地区之一。
在朝鲜拥有核武器和导弹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特别是日本都对其存在构成了天然的威胁。
同时,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朝鲜也成为其在东亚的利益点。
然而,朝鲜与西方国家以及中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直接或间接的冲突也将对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带来极大的威胁。
尽管朝鲜与美国曾经在2018年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朝鲜实际上并没有放弃其核计划,这也使得朝鲜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未真正得到缓解。
同时,在朝鲜未来国家领导人问题上,也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如果不能顺利地实施权力交接,朝鲜政局的稳定也将可能受到影响。
这些都会影响到朝鲜半岛局势的进一步演变。
二、未来展望朝鲜半岛局势目前充满了不确定和风险因素,未来的发展路径难以预测。
然而,从长期来看,实现半岛长期稳定和和平仍然是各方必须努力的目标之一。
其中,下面是一些未来或许可以期望实现的情景:1. 制定出可行的全球协议。
目前世界的各个国家对朝鲜半岛局势都非常关注,如果可以达成一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协议,将有利于稳定半岛局势,减少了全球各方的不确定性。
2. 加强朝美互动,缓和朝鲜对美国的不信任感。
在朝鲜未放弃核计划以前,朝美之间的局势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朝鲜对美国的不信任感,才能最终降低紧张程度。
3. 实现和平共处,建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机制。
只有建立和平合作的机制,将相互尊重作为前提,并且根据双方的实际利益合理地分配资源,才能真正的实现长期的和平共处。
4. 加强半岛国家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朝中韩对话机制。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不仅仅只有朝美之间的矛盾,作为地区的邻国,中国和韩国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卷入了其中。
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析

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析朝鲜半岛局势一步步升级,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朝韩邻国的局势逐渐演变严峻。
2010年的朝鲜半岛局势,在期待中开局,在动荡中度过。
3月26日晚,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西部海域爆炸后沉没,46名海军官兵殒命。
韩朝对“天安”号事件各执一词,韩方一口咬定是朝鲜鱼雷攻击所致,但朝鲜矢口否认。
联合国安理会话听两边,未下定论。
“天安”号事件冲淡了韩朝旨在缓和关系的努力,拉开了韩朝近年来罕见的军事对立。
尽管韩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对官方结论持怀疑态度,但韩国靠紧美国,频繁军演,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11月23日,延坪岛海域传来隆隆炮声,朝韩在存在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相互炮击,再次成为世界焦点。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热点的问题。
但是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不是由于单方面的力量造成的,而是由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中作用的结果。
南北朝鲜都曾积极地努力地去改变民族分裂的现实。
但都没有成功。
内部因素:第一,朝鲜与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经济实行的体制不同,朝鲜是一计划经济为主要原则,而韩国是市场体制,比较尊重个人和企业在经济上的自由和创意。
第二,朝鲜和韩国的正式体制不同。
第三,朝鲜和韩国严峻的军事对峙,两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独立军队。
第四,朝鲜和韩国在统一方案上存在较大分歧。
外部因素是主要是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从中国上看。
中国扮演的角色是较为重要的,半岛无核化和避免大规模战争是中国的根本目标。
朝鲜拥有的核武器对中国有威胁的,因为朝鲜与中国毗邻,朝鲜发射核武器会伤害到中国的安全问题。
所以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朝鲜核武器的研究会导致韩日研发核武器,这是中国最不能容忍的问题。
中朝有着悠久的有好的历史,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从现在情况看,中国会阻止半岛发生战争,因为朝鲜半岛战争不仅会给中国带来直接的压力,还会导致地元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内容摘要:由于朝鲜半岛地处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四大国的交叉点,因而周边大国一直都视其为必须争夺的关键地区。
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尤其是近些年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给朝鲜半岛、周边大国和国际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使得对朝鲜半岛局势的研究更加重要。
本文试着分析了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措施,希望能为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周边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多端。
尤其是2010年,朝鲜半岛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先是3月份发生的“天安舰”爆炸事件,朝韩各说各话,迄今真相不明。
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造成四死、数十伤的惨剧,东北亚情势再度剑拔弩张。
朝鲜半岛的局势为何会如此多变?有哪些影响因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下面简单讨论一下。
一、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朝鲜是具有悠久统一历史的国家。
“甲午战争”以后,朝鲜逐渐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终于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
但由于美苏的干预、冷战格局的形成及朝鲜半岛内部因素的作用,朝鲜半岛被分裂成两个国家。
20世纪末,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体制的崩溃对整个国际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前哨阵地,朝鲜半岛也深受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没有摆脱其影响,近十年的朝韩冲突频繁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1年11月27日,朝韩边境发生交火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位于汉城东北二十五英里处的边境。
在非军事区内的朝鲜岗哨开了两到三枪,韩国士兵随即开火还击。
但是没有韩国士兵受伤,也没有朝方士兵受伤的报告。
2002年6月29日,朝鲜海军两艘警备艇从韩国延坪岛北方越过“北方限界线”,韩海军以快艇各两艘组成的编队驶往现场,多次以广播警告,但朝鲜舰艇不予理睬,并于9时25分左右向韩国舰艇首先开火,韩国舰艇立即还击。
双方交火持续18分钟左右,韩方4人死亡、1人失踪,22人受伤,1艘高速艇沉没;朝方1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30余人伤亡。
2003年2月20日,朝军1架“米格—19”战斗机于当天上午10时03分在西部海域延平岛附近越过“北方限界线”,然后于10时05分返回北方。
韩国空军随即派遣2架F-5E战斗机前往监视,稍后又派了4架F-5E战斗机前去增援。
驻扎在仁川地区的韩国导弹防空部队也因此进入战备状态。
2006年7月31日晚19时35分左右,朝鲜人民军哨所向韩国军方哨所首先发射了两发子弹,韩国军队当即发射6发子弹回应。
2008年,随着李明博新政府的执政,韩朝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新政府终止了金大中、卢武铉政府时期实行的对朝“阳光政策”与“和平繁荣政策”,而提出并执行了以“无核、开放、3000”构想为主要内容以“务实和效益”为基础,以“相生共荣”为战略目标的对朝新政策,并提出三个方面的构想,即为了实现朝鲜半岛真正的和平,在努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同时,促进建立南北军事信任并缓和紧张关系;通过相生互惠的南北经济合作,推动朝鲜的发展进程,同时实现南北关系质的飞跃;减少离散家属、被绑架者以及战争俘虏等由分裂状态导致的痛苦,帮助解决朝鲜居民的粮食问题,从而实现南北共同幸福。
对此,朝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抵制措施,结果导致所有的官方会谈全部停止;各种南北合作委员会相继“关门”;离散家属企盼团聚变得遥遥无期;已经开展了十年的金刚山旅游中断;现代峨山公司被迫撤出在朝员工,公司业务遭受重创,朝韩经济合作陷入全面瘫痪状态。
韩朝关系处于一波三折,动荡不安。
2009年,朝韩关系恶化升级,双方剑拔弩张。
继朝总参谋部发言人1月17日宣布“进入对韩全面对抗状态”之后,l月30日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又声明单方面废除所有朝韩关于停止政治、经济对抗的协议。
2月1日,朝鲜发出警告,朝韩的紧张关系可能引发“一场不可避免的军事冲突甚至战争”,而根源就在于韩国政府采取的“对抗政策”。
特别是朝鲜在2009年5月25日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后,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朝鲜则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双方陷人了严重僵局。
在联合国制订了1874号决议,对朝鲜进行全面的经济制裁及美、日、韩三国积极备战的情况下,朝鲜也不甘示弱,宣布永远退出六方会谈,还多次试射短程导弹甚至要试射弹道洲际导弹,并作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朝鲜半岛矛盾迅速加剧,朝鲜半岛上空被战争乌云所笼罩。
至此,朝韩关系降至近10年来的冰点。
2010年3月份,“天安号”和炮弹袭击事件使半岛局势再次紧张。
3月26日,韩国军队警戒舰“天安号”在韩国西部海域值勤时发生爆炸而沉没,舰上104名官兵中仅有58人生还。
事件发生后,韩国成立了联合调查团调查沉没原因。
5月20日,调查团正式宣布:调查结果证实该军舰是在遭到朝鲜鱼雷的攻击后沉没的。
国际社会各方在此结果公布后纷纷表态。
潘基文秘书长发表声明,表示深切不安和严重关切。
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韩国公布的“天安舰”调查结果是建立在假定、猜测和设想的基础上的蓄意捏造。
2010年11月23日韩国方面称,位于该国西部海域的延坪岛23日下午遭到来自朝鲜的炮弹袭击,数十座建筑和住宅受损或起火,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方面则表示,韩国当天先向朝鲜领海发炮,因此采取了军事应对措施。
潘基文秘书长发表声明,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升级深表关切,呼吁相关方要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
由此可见,目前朝韩冲突愈演愈烈,朝韩半岛的局势也越来越不稳定。
近期,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升级,不仅仅引起了朝鲜半岛的人民的不满,而且引起了周边各大国的密切关注,更重要的是给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影响朝鲜半岛局势多变的因素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热点问题。
但是,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并不是由于单方面的力量所造成的,而是由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内部因素朝鲜半岛分裂的局势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南北朝鲜都曾积极地努力去改变民族分裂的现实,但是所有努力都没有成功,反而使朝鲜半岛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难题。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认真分析朝鲜半岛的内部因素——朝鲜、韩国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1、朝鲜和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朝鲜和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都遭受了朝鲜战争的严重破坏,都是在战争废墟上开始搞建设的,虽然通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两国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韩国从70年代初期,经济开始出现高速增长,朝鲜相对则显得滞后些。
朝鲜和韩国从80年代起,综合国力差距拉大,如1996年朝鲜的GNP 为214亿美元,韩国为4804亿美元;朝鲜人均GNP为910美元,韩国则为10548美元;朝鲜总贸易额为19.8亿美元,韩国为2801亿美元;朝鲜进出口额分别为12.5亿美元、7.3亿美元,韩国分别为1503亿美元、1297亿美元;朝鲜煤产量2.1亿吨,韩国4950万吨;朝鲜铁路长度为5112公里,韩国为6559公里;朝鲜道路总长为23369公里,韩国为82342公里;朝鲜汽车产量为8.5万辆,韩国为2183万辆。
其次,经济实行的体制不同。
朝鲜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要原则,国家在经济管理中,按照总的工作体系的要求实施的经济体制,正确利用成本、价格、赢利等经济杠杆,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自立民族经济基础之上,由国家和合作社占有生产资料。
韩国的经济运行原则和朝鲜相反,他以尊重个人和企业在经济上的自由和创意为基础,国家维持均衡型国民经济的成长及安定和适当比例的所得分配,防止市场支配和经济权力的滥用,通过经济主体间的协调,为经济的民主化做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划和调整。
2、朝鲜和韩国的政治体制不同。
朝鲜的政体模式为:立法权属于最高人民会议,在其闭会期间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代为行使其任务和职权,最高人民会议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而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依据法律进行审判活动,但最高法院要对最高人民会议负责,在最高人民法院闭会期间对其常任委员会负责。
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由总理、副总理、委员长、相和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对最高人民会议负责,最高人民会议闭会期间对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负责。
国防委员会是国家的最高军事机关,它对最高人民会议负责。
韩国的政体模式为:立法权属于一院体制的国会,而司法权属于由法官构成的法院。
行政权属于以总统为首的国务会议,总统不但是国家元首,而且还是武装力量的总司令。
但须指明的是韩国的三权,即行政、司法、立法是分立的,它们互不隶属、互相制约和监督。
朝鲜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韩国则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朝鲜的政体是在劳动党领导下的一元化国家,而韩国的政体是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的国家。
3、朝鲜和韩国严峻的军事对峙。
作为冷战孤岛的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上兵力部署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一直是造成半岛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隐患。
朝鲜、韩国都维持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
朝鲜拥有正规军队112万人。
此外,还拥有工农赤卫队、红色青年近卫军等准军事部队600余万人。
韩国则有正规军63.3万人,乡土预备军、学生护国团等准军事部队500余万人。
朝韩仍在军事分界线两侧部署70%的正规军,双方军队昼夜相向,严阵以待。
朝韩之间曾多次发生军事摩擦事件,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武装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朝韩峰会后,南北双方举行了国防部长会谈,但由于问题敏感,分歧严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0年10月25日,美韩举行代号为“秃鹭2000”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12月1日韩国国防部在2000年国防白皮书中仍将朝鲜列为“主要敌人”。
2001年1月,韩国宣布“有关导弹问题的新方针”,决定由本国开发300公里射程的导弹,突破原来180公里的射程。
同年4月份韩美两国举行了代号为“阿尔索伊2001”联合军事演习。
在同年8月份两国又举行了代号为“乙支焦镜”联合军事演习。
2002年3月美韩还举行了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2010年3月8日,代号为“关键决断”的韩国与美国大型联合军事演习,1.8万名美军官兵和2万多名韩国官兵参加。
“天安舰”事件后,韩美接连举行联合军演。
7月25日至28日,韩美在韩国东部海域(日本海)举行了名为“不屈意志”的大规模海上联合军演。
8月16日至26日,韩美举行了代号为“乙支自由卫士”的大规模年度联合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