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镇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涞水县石亭镇—京涞新城总体规划 (图)

涞水县石亭镇—京涞新城总体规划图涞水县石亭镇—京涞新城总体规划一、涞水简介(一)地理区位涞水县位于北京西南(与北京约110公里边界接壤),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北端,总面积1650.5平方公里(247.6万亩)。
东界涿洲,高碑店,南与定兴,易县为邻,西与涞源,涿鹿、蔚县交界,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相接,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二)人文简介素有千年古县之称,东晋名将祖逖、南北朝时期的大科学家祖冲之、南极科考队首任队长、长城站、中山站首任站长、科学家郭琨,都是涞水的杰出代表。
因此,涞水拥有“冲之故里、京西南交通枢纽、百年古典(红木)家具之乡、环首都旅游休闲胜地、玻璃器皿手工吹制基地”等诸多美誉。
(三)规划大背景“环首都经济圈”已列入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内各县市的发展迎来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在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和功能疏解带来的巨大投资前景以及区域交通基础建设带来的交通区位提升背景下,涞水县应积极整合和统筹县域资源,全力寻找新的“支撑点”,将京涞新城打造为全省新的增长极,在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率先取得突破;涞水县打造首都经济增长极,重点建设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涞水将成为首都功能疏解首选之地。
(四)县域总体规划结构打造“首都涞水经济增长极”把涞水县域规划为“三大片区”包括:1. 中心城区(47平方公里范围)2. 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175平方公里范围)其中:1)新兴产业示范区(占地85平方公里),包括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2)中国航天科技城(占地25平方公里),包括新兴产业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等;3)天鹅湖小城(占地65平方公里),包括养老产业疏解区、科技创新产业疏解区等; 3. 京西南生态旅游区(500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天鹅湖、欢乐河谷•国际旅游城、十渡风景旅游度假区、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等项目。
二、(175平方公里)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介绍(一)规划范围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位于涞水县县城以北拒马河沿线区域,东至北京界,南至张涿高速,西北沿山脉走向围合,总用地面积约175平方公里。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内江市市中区等5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内江市市中区等5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5.24•【字号】川府函〔2024〕142号•【施行日期】2024.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内江市市中区等5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142号内江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内江市市中区等5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内江市市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内江市东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隆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资中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威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将内江市市中区建成创新开放活力区、现代产业新城,将内江市东兴区建成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区、新材料制造业集聚发展区,将隆昌市建成成渝发展主轴综合性节点城市、川渝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将资中县建成新型建材集配基地、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将威远县建成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区、川南穹窿地貌生态魅力宜居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内江市市中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9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2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0.2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1.73平方千米以内;内江市东兴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3.5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7.9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4.42平方千米以内;隆昌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6.7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1.9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6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2.55平方千米以内;资中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6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9.0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9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3.21平方千米以内;威远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7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6.8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2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5.04平方千米以内。
德阳总体城市设计汇报-中规院

要点 1.特色解读
2.核心问题 3.设计策略
1. 特色解读
山水格局 历史人文 城市产业
市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让人把这个城市 吸引游人离开家 真正看成家! 来这里!
1.1 山水格局
山水抱城、绵水串城、渠堰穿城
山水抱城:
凤翥山和石亭江,城市面向 区域的景观资源
绵水串城
城市重要生活景观轴
水系利用
重江河、轻堰渠
对于城市内部的水系空间缺乏重 视
重绵江、轻洛水
对石亭江利用考虑不足
重绿化、轻设施
滨水建设以绿地为主,缺乏公共 服务设施
重表皮、轻通道
缺乏滨水区和城市内部的联系
问题2:历史文化缺乏应有重视
整体文脉——古城的感知
——悠久的历史 无法感知与体验 ——城市整体记 忆与身份感缺失
价值的判断与 手段的缺乏
图景1:活力轴带
——功能提升,打造城市的三条魅力轴带
绵远河生活设施带
面向城市、现实生活延续
东山度假休闲带
面向区域、高端功能提升
石亭江生态景观带
面向未来、区域功能整合
•石亭江 •绵远河 •凤翥山
图景2:蓝绿纽带
——山水交融、构筑城市的步行空间网络
蓝绿 色色 纽纽 带带
山 水 网 络
蓝绿纽带
“蓝色纽带 ”石亭江——突出其生态景观特性
渠堰穿城:
打造精致城市的天然载体 滋养川西平原的血脉 四川水利文化的缩影
1.2 历史人文—古城格局的四大结构性要素
“墙与门”
——界定城市边界与口门
明城五门:旌阳门、孝泉门、广居门、 迎恩门、接爽门 清城四门:南旌阳、北迎恩、东常旭、 西孝感
“街与楼”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漳州市所辖7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漳州市所辖7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5.26•【字号】闽政文〔2024〕191号•【施行日期】2024.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漳州市所辖7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漳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漳浦县等七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漳政〔2024〕41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漳浦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云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诏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东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平和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南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华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统称《规划》)。
《规划》是县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你市指导所辖县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漳浦县打造漳州市域副中心城市、滨海工业城市、绿色生态石化基地,推动云霄县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滨海生态城市,推动诏安县打造闽粤边界区域性节点城市、工贸港口城市,推动东山县打造漳州市域副中心城市、生态旅游岛,推动平和县打造“土楼经济圈”、山水田园城市,推动南靖县打造“土楼经济圈”、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产业示范,推动华安县打造“土楼经济圈”、山水园林城市。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一、概况(一)市域及城市概况1.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自古为“巴蜀要冲”。
全市幅员面积1877.8平方公里,总人口85.86万人,市治保宁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古为巴国别都。
建国初属剑阁专区,1953年划入南充区,1991年撤县设市,名阆中市。
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阆中市为省直辖,由南充代管。
2.地形地貌阆中市地处盆地北沿低山丘陵区,海拔328-889米。
3.地质构造阆中市位于四川东部台区、川北台陷。
.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
4.气象水文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冬干春旱、盛夏多雨、秋雨绵绵的特点。
5.历史文化及风景旅游资源阆中市是全省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存最大最好的古城,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古建筑众多。
其中张恒侯祠、五龙庙、永安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占了南充全市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3个。
古城根据我国传统风水学而建,文化考古价值极高。
(二)城市概况阆中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北部的嘉陵江沿岸,距南充138公里,距成都351公里,由位于嘉陵江北岸的保宁镇、南岸的江南镇及七里镇三片组成,嘉陵江呈“u”字型环绕老城,盘龙山、锦屏山、东山相峙,相契于城中,是一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完美体现建筑风水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市历史悠久,置始已有2300多年,自公元前314年置县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地,是古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汇处,一直是川北商业通道和军事重镇。
战国时为巴国别都,西汉时为我国天文学研究中心,三国时为蜀巴西太守张飞驻守之地,历经朝代更迭,阆中这块山环水绕、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积累了丰富的风景、名胜、古迹资源,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今天这座宝贵的唐宋风貌的古城,成为巴蜀重要的文化名都。
目前,阆中城内保存和恢复的历史遗迹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川北道贡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以及约1.5平方公里保存较完好的唐宋风貌式古民居群。
石亭镇宝石路拆迁规划方案

石亭镇宝石路拆迁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石亭镇是一个位于山西省的小镇,以制造和加工宝石闻名。
然而,宝石路作为镇上最繁忙和热闹的商业街区,已经存在了多年,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妨碍了镇上宝石产业的发展。
因此,石亭镇决定进行宝石路的拆迁规划,以改善交通情况,提高宝石产业的竞争力。
二、拆迁方案概述该拆迁规划旨在扩大宝石路的道路宽度,提升交通能力,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以支持宝石产业的持续发展。
具体的方案如下:1. 拆迁范围拆迁范围将包括宝石路两旁的店铺、住宅以及一些无法满足新道路需求的建筑物。
在拆迁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影响最小化,并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建设新的道路。
2. 开展公开听证和协商在拆迁计划公布后,将开展公开听证和协商活动,为受影响的居民和商户提供充分的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并通过公正的程序确定补偿标准和方式。
3. 政府统一安置对于被拆迁的居民和商户,政府将负责提供合适的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和生计不受太大影响。
政府将积极与发展商合作,提供适当的补偿和搬迁费用。
4. 道路改造与修建在拆迁完成后,将展开道路改造与修建工作。
拓宽宝石路的道路宽度,增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提升道路的绿化水平,增加景观石等装饰物,增添镇上的美观度。
5. 宝石产业园建设为了进一步推动宝石产业的发展,规划中还包括在拆迁后的空地上建设宝石产业园。
新的产业园将提供更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和更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前来发展。
政府将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三、拆迁方案的意义该拆迁方案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意义和益处:1. 改善交通状况宝石路的拓宽和改造将能够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更宽敞的道路不仅有利于车辆的流动,也增加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升了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性,促进了交通的便利性。
2. 推动宝石产业发展宝石路的改造将使得宝石店铺和加工厂更加容易进出,促进了宝石产业的发展。
新建的宝石产业园将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石亭镇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与对策,逐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其 中 , 生 态 环 境 即 是 21 世 纪 城 镇 发 展 的 制 约 与 主 题 , 也 将 越 来 越 成 为 发 展与再发展的动力,因此构筑并逐渐导向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与景观 发展模式应优先目标体现在规划中。 2.1.2 城 镇 协 调 原 则
5.进 度 安 排 第 1-4 周 : 准 备 知 识 介 绍 、 实 例 分 析 , 提 供 相 关 文 件 ( 包 括 镇 域 和 镇 区 电 子 地 形 图 、 基 础 资 料 集 以 及 调 研 的 现 状 资 料 。) 第 5-7 周 : 完 成 城 镇 规 模 的 预 测 和 发 展 方 向 选 择 , 绘 制 完 成 镇 域和镇区现状图纸绘制和用地评价图。 第 8-10 周 : 一 草 设 计 、 修 改 、 点 评 阶 段 , 评 定 设 计 阶 段 一 成 绩。此阶段学生须完成城初步的城镇道路网规划及相关分析图 纸。 第 11-13 周:二 草 设 计 、 修 改 、 点 评 阶 段 , 评 定 设 计 阶 段 二 成 绩 。此 阶 段 学 生 须 完 成 用 地 布 置 和 确 定 各 类 设 施 的 规 模 和 位 置 。 第 14-17 周:三 草 设 计 阶 段 , 草 图 成 果 答 辩 , 评 定 设 计 阶 段 三 成 绩 。此 阶 段 学 生 须 完 成 相 关 草 图 成 果 并 进 行 答 辩 ,具 体 包 括: 镇 域 规 划 草 图 、镇 区 规 划 草 图( 包 含 各 类 设 施 布 置 规 模 表 一 份 ) 和相关分析图纸。 第 18-19 周 : 正 图 设 计 阶 段 , 设 计 成 果 制 作 。 专用周:成果制作和修改阶段。评定成果制作阶段成绩。
广汉大件路扩建石亭江大桥至广汉市规划

广汉大件路扩建石亭江大桥至广汉市规划市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一干多支”“成德同城”发展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全市道路交通通达能力,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为建设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区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规划引领,把握区位优势及机遇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广汉区位优势,积极构建“七纵七横”干线交通框架,促进我市成为成德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
天府大道北延线始于成都二环路火车北站,止于德阳西二环路。
德阳境内29.5公里,其中广汉25.6公里,总投资133.5亿元,双向12车道,宽80米,共有9个互通,涉及乡镇5个。
目前广汉段征拆已基本完成,交地率95%以上。
三星堆示范段基本完成建设;青白江大桥、成兰铁路跨线桥、鸭子河至雒金路段及石亭江大桥等关键节点正加快施工。
天府大道北延线(广汉示范段)成绵高速(G5)扩容项目经过我市三水、连山两个乡镇,我市境内13.5公里,双向8车道,广汉市可利用互通3座。
目前G5扩容连接线已完成工可初步方案,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开展。
天府机场快速路已完成工可评审及国土空间编制工作。
彭广青淮、货运大道等项目加紧开展前期工作。
这些重点项目的扎实推进,将进一步加强了我市与成都、德阳的融合互动,有力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学定位,构建交通干线路网按照“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利用“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计划”“撤乡并村通达通畅工程”等政策,按照“公路+便民出行、公路+乡村旅游、公路+特色产业、公路+乡村振兴、公路+脱贫攻坚”的“公路5+”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内路网结构全面优化,路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完成南和路、S422、向新路、三星堆大桥等70余个重点项目,全力推进三星堆旅游大道、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升级改造工程、三星堆旅游大道宝成铁路下穿、三江大桥、南兴花桥等项目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亭镇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1 概况及现状分析
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9952户,总人口为37537人,农业人口37021,非农人口516人;全镇共有劳动力24168人。
男性19662人,女性17875人,男女比例为1:1.1。
集镇人口5200人,城镇化水平13%。
2000-2008年石亭镇镇域年均自然增长率为4‰,机械增长率为-10‰,镇区现状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速约为0.89%。
石亭镇位于醴陵市的西部,距醴陵市城区27公里,离株洲市区28公里。
该镇东邻神福港镇,南邻均楚镇,西与株洲县洲坪乡和南阳桥乡毗邻,北与株洲县仙井乡接壤,2005年元月撒乡并镇,由长岭乡、石亭镇合并为石亭镇。
2008年我镇已列入“长株潭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境内有313省道和醴军线(醴陵城区至军山)经过,形成畅达的对外交通体系,水系有渌水横贯其境。
本次规划所指的石亭镇包括现石亭镇行政区划范围(长岭乡已于2005年与石亭合并为石亭镇)。
现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分别为樟树村、长塘村、永红村、苏家垄村、石塘岭村、渔潭洲村、花溪村、上保村、长岭村、高冲村、聂湖村、妙泉村和石亭居委会。
(详细资料见基础资料集)
2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规划原则
2.1.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展是前提,发展又必须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逐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其中,生态环境即是21世纪城镇发展的制约与主题,也将越来越成为发展与再发展的动力,因此构筑并逐渐导向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与景观发展模式应优先目标体现在规划中。
2.1.2城镇协调原则
在城市之间的物质与非物质联系日益加强,区域城镇系统网络结构逐渐凸显的今天,认识到城市组群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特征,强调区域高度的宏观视野和有机联系的系统观念,在城市规划中显得非常重要,对城镇密集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其多方面的关联性需要规划作出得好的引导与控制。
2.1.3城乡一体化原则
城镇发展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指导下,谋求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整体考虑,通过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网络化和整体性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乡村城镇化,达到区域整体的持续协调发展。
2.1.4以人为本原则
城镇的发展越来越要求规划不仅应从技术本身来看待问题,必须以一种人文关怀来审视与提升技术。
规划必须按照人的行为特征,满足人
各方面的特质和精神需求,应通过适当方式,在环境和城乡居民点之间建立适合人类生活的和谐关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有一定乡土特征的社会与文化发展模式。
2.2指导思想
2.2.1以农业建设为中心,加强对花炮出口、商贸服务业、休闲旅游业的建设。
2.2.2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发展家禽养殖、农业等特种经济作物。
2.2.3利用石亭镇镇区的建设带动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3.4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和技术人才,大力发展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形成规模经营。
2.3.5进行综合动态规划,保持弹性,留有余地,增强规划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3.规划期限
石亭镇总体规划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
近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4.成果要求
4.1图纸
A1 1镇域规划图。
比例1:40000
A1 2)镇区土地利用规划图、3)镇区道路竖向规划图。
图幅:比例1:3000
4)镇区景观结构分析图、5)镇区功能结构分析图、6)镇区道路结构分析图、7)镇域区位图4-10比例不限
4.2 A3文本(包含说明书及文本)
4.3 电子文件及PPT
5.进度安排
第1-4周:准备知识介绍、实例分析,提供相关文件(包括镇
域和镇区电子地形图、基础资料集以及调研的现状资料。
)
第5-7周:完成城镇规模的预测和发展方向选择,绘制完成镇
域和镇区现状图纸绘制和用地评价图。
第8-10周:一草设计、修改、点评阶段,评定设计阶段一成绩。
此阶段学生须完成城初步的城镇道路网规划及相关分析图纸。
第11-13周:二草设计、修改、点评阶段,评定设计阶段二成
绩。
此阶段学生须完成用地布置和确定各类设施的规模和位置。
第14-17周:三草设计阶段,草图成果答辩,评定设计阶段三
成绩。
此阶段学生须完成相关草图成果并进行答辩,具体包括:
镇域规划草图、镇区规划草图(包含各类设施布置规模表一份)
和相关分析图纸。
第18-19周:正图设计阶段,设计成果制作。
专用周:成果制作和修改阶段。
评定成果制作阶段成绩。
6 参考资料链接
《城市总体规划资料集》
《镇规划标准》中国城市规划网h t tp://w w w.u p l a.c n/
石亭镇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指导书
1 用地规模
石亭镇镇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平方米。
依据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88-93),本次规划确定人均用地指标为?级标准。
根据人均用地指标为级标准,确定人均用地为平方米/人。
2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包含镇域人口预测和城镇化水平预测两个部分,具体见实例。
根据醴陵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到2015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45%左右,到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0%左右。
3发展方向
通过对城镇各个方向用地的现状情况的优劣势比较选择出适合城镇发展的方向。
比较内容包括建设用地的类别(一、二、三类建设用地)、具体为适宜建设的土地规模大小、是否存在地质灾害(洪水、滑坡)、交通条件、建设所需资金技术难度、要尽量少占用耕地等。
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对比表
4镇域公共建筑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配置。
人口预测方法实例(以金刚镇为例)
一、现状概况
2005年末全镇共有14346户,61698人,其中农业人口39103人,非农业人口17079人,暂住人口5516人。
现状城镇化水平为36.61%。
二、镇域总人口预测
综合増长法:
2005年金刚镇总人口为 6.1698万人,2000-2005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4.33‰。
规划到2020年,确定自然增长率仍为4‰。
金刚镇的鞭炮加工业非常发达,外地来金刚镇的鞭炮加工厂打工的人很多,据统计,2005年暂住人口5516人,占金刚镇总人口的8.94%。
规划到2020年,确定机械增长率为 3.5‰。
则到2010年金刚镇人口为 6.17*(1+4‰+3.5‰)5=6.40万人。
2020年金刚镇人口为6.17*(1+4‰+3.5‰)15=6.90万人。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
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分配法
根据浏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到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47%左右,到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0%左右。
因此,到2020年,金刚镇城镇化水平为60%。
金刚镇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现状城镇人口为22595,城镇化水平为36.6%左右,随着旅游和花炮业进一步发展,金刚在浏阳市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这将对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规划确定2020年金刚镇城镇化水平为60%。
则2020年金刚镇城镇人口为 4.3万人。
城镇建设用地 4.5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06平方米/人。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法
2005年,金刚镇有劳动力31278人,占总人口的50.7%,考虑到规划远期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规划确定2020年劳动力数目占总人口的45%,则将有32400个劳动力。
2005年,金刚镇有耕地36575.6亩,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21956人,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土地 1.67亩,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为5859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为3463人。
2020年,金刚镇有耕地40000亩,按浏阳市城镇体系规划,规划远期每个劳动力一般可耕种土地5-10亩,本次规划按每个劳动力可耕种土地7亩计算,需劳动力5715人。
那么到2020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5715人。
则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26685人,带眷系数按 1.5人计算,则有40028人将从事非农业劳动。
则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1.6%。
3、年平均增长率法
金刚镇1998-2005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率为 1.91%(不含暂住人口),根据浏阳市城镇体系中,全市城镇化水平年平均增长率为:近期2005-2010年4.5%,远期2010-2020年3%。
金刚镇也按此增长率计算:
则2010年:
金刚镇城镇化水平为:36.61%×(1+4.5%)4=43.66%。
2020年:
金刚镇城镇化水平为:43.66%×(1+3.0%)10=58.68%。
根据以上三种推算方法,2020年金刚镇城镇化水平为60%。
因此,金刚镇2020年城镇人口为72000×60%=43200人。
四、结论
2020年,金刚镇城镇化水平为60%,城镇人口为4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