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合集下载

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理科试卷

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理科试卷

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理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已知2(π-∈x ,0),54c o s=x ,则=x tg 2 ( )(A )247 (B )247- (C )724 (D )724-2.圆锥曲线θθρ2cos sin 8=的准线方程是 ( ) (A )2cos -=θρ (B )2cos =θρ (C )2sin =θρ (D )2sin -=θρ3.设函数⎪⎩⎪⎨⎧-=-2112)(xx f x 00>≤x x ,若1)(0>x f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1-,∞+) (C )(∞-,2-)⋃(0,∞+) (D )(∞-,1-)⋃(1,∞+)4.函数)cos (sin sin 2x x x y +=的最大值为 ( ) (A )21+ (B )12- (C )2 (D )25.已知圆C :4)2()(22=-+-y a x (0>a )及直线l :03=+-y x ,当直线l 被C 截得的弦长为32时,则a ( ) (A )2 (B )22-(C )12- (D )12+6.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22R π (B )249R π (C )238R π (D )223R π 7.已知方程0)2)(2(22=+-+-n x x m x x 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41的的等差数列,则=-||n m ( )(A )1 (B )43 (C )21 (D )83 8.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 (7,0),直线1-=x y 与其相交于M 、N 两点,MN 中点的横坐标为32-,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 (A )14322=-y x (B )13422=-y x (C )12522=-y x (D )15222=-y x 9.函数x x f sin )(=,]23,2[ππ∈x 的反函数=-)(1x f( )(A )x arcsin - 1[-∈x ,1] (B )x arcsin --π 1[-∈x ,1](C )x arcsin +π 1[-∈x ,1] (D )x arcsin -π 1[-∈x ,1]10.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 (0,0),B (2,0),C (2,1)和D (0,1),一质点从AB 的中点0P 沿与AB 的夹角θ的方向射到BC 上的点1P 后,依次反射到CD 、DA 和AB 上的点2P 、3P 和4P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4P 的坐标为(4x ,0),若214<<x ,则tg θ的取值范围是( ) (A )(31,1) (B )(31,32) (C )(52,21) (D )(52,32) 11.=++++++++∞→)(lim 11413122242322nnn C C C C n C C C C ( )(A )3 (B )31 (C )61(D )6 1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些球的表面积为( ) (A )π3 (B )π4 (C )π33 (D )π6二、填空题: 13.92)21(xx -的展开式中9x 系数是 14.使1)(log 2+<-x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15.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地区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种。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无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中学生版高三卷》
【年(卷),期】2003(021)002
【摘要】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H1 Li7 Be9 C12 O16 Na23Mg24 P31 C135.5 K39
Ca40 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

【总页数】7页(P80-85,90)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旧课程卷)生物部分[J],
2.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J], 无
3.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程卷) [J], 无
4.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J],
5.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Ⅲ卷)——生物部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新课程)(总分:160 考试时间:129分钟)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 题, 共计 44 分)1、(16分)读图1,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1——4题。

图1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时B.14时C.20时D.16时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3.该船即将进入…………………………………………………………()A.巴拿马运河B.麦哲伦海峡C.德雷克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2、(12分)图2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5——7题。

图25.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6.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7.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16分)读图3并回答8——11题。

8.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A.180千米B.280千米C.380千米D.480千米9.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D.排水10.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理工类)及答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理工类)及答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数 学(理工农医类)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 l c c S )(21+'=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sin()[sin(21sin cos βαβαβα--+=⋅ 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 球体的体积公式:334R V π=球 ,其中R)]cos()[cos(21sin sin βαβαβα--+-=⋅ 表示球的半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已知2(π-∈x ,0),54cos =x ,则2tg x = ( ) (A )247 (B )247- (C )724 (D )724-2.圆锥曲线θθρ2cos sin 8=的准线方程是 ( ) (A )2cos -=θρ (B )2cos =θρ (C )2sin =θρ (D )2sin -=θρ 3.设函数⎪⎩⎪⎨⎧-=-2112)(xx f x 00>≤x x ,若1)(0>x f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1) (B )(1-,∞+)(C )(∞-,2-)⋃(0,∞+) (D )(∞-,1-)⋃(1,∞+) 4.函数)cos (sin sin 2x x x y +=的最大值为 ( )(A )21+ (B )12- (C )2 (D )25.已知圆C :4)2()(22=-+-y a x (0>a )及直线l :03=+-y x ,当直线l 被C 截得的弦长为32时,则a ( ) (A )2 (B )22- (C )12- (D )12+6.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A )22R π (B )249R π (C )238R π (D )223R π7.已知方程0)2)(2(22=+-+-n x x m x x 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41的的等差数列,则=-||n m ( )(A )1 (B )43 (C )21 (D )838.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 (7,0),直线1-=x y 与其相交于M 、N 两点,MN 中点的横坐标为32-,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 ) (A )14322=-y x (B )13422=-y x (C )12522=-y x (D )15222=-y x 9.函数x x f sin )(=,]23,2[ππ∈x 的反函数=-)(1x f ( )(A )x arcsin - 1[-∈x ,1] (B )x arcsin --π 1[-∈x ,1] (C )x arcsin +π 1[-∈x ,1] (D )x arcsin -π 1[-∈x ,1]10.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 (0,0),B (2,0),C (2,1)和D (0,1),一质点从AB 的中点0P 沿与AB 的夹角θ的方向射到BC 上的点1P 后,依次反射到CD 、DA 和AB 上的点2P 、3P 和4P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4P 的坐标为(4x ,0),若214<<x ,则tg θ的取值范围是 ( ) (A )(31,1) (B )(31,32) (C )(52,21) (D )(52,32)11.=++++++++∞→)(lim 11413122242322nnn C C C C n C C C C ( )(A )3 (B )31 (C )61(D )6 1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些球的表面积为( ) (A )π3 (B )π4 (C )π33 (D )π6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数 学(理工农医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92)21(xx -的展开式中9x 系数是14.使1)(log 2+<-x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地区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种(以数字作答)16.下列5个正方体图形中,l 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l 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① ② ③ ④ ⑤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复数z 的辐角为︒60,且|1|-z 是||z 和|2|-z 的等比中项,求||z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侧棱21=AA ,D 、E 分别是1CC 与B A 1的中点,点E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是△ABD 的重心G(I )求B A 1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II )求点1A 到平面AED 的距离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0>c ,设P :函数xc y =在R 上单调递减 Q :不等式1|2|>-+c x x 的解集为R 如果P 和Q 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c 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 (如图)的东偏南102arccos(=θθ)方向300km 的海面P 处,并以20km/h 的速度向西偏北︒45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km ,并以10km/h 的速度不断增大,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常数0>a ,在矩形ABCD 中,4=AB ,a BC 4=,O 为AB 的中点,点E 、F 、G 分别在BC 、CD 、DA 上移动,且BE CF DG BC CD DA==,P 为GE 与OF 的交点(如图),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使P 到这两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两点的坐标及此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2分,附加题4 分)(I )设}{n a 是集合|22{ts + t s <≤0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即31=a ,52=a ,63=a ,94=a ,105=a ,126=a ,…将数列}{n a 各项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写成如下的三角形数表:35 69 10 12 — — — —…………D E KBC 1A 1B 1AFCG 东O⑴写出这个三角形数表的第四行、第五行各数;⑵求100a(II )(本小题为附加题,如果解答正确,加4 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150分)设}{n b 是集合t s r t s r <<≤++0|222{,且},,Z t s r ∈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已知1160=k b ,求k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数学(理工农医类)答案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D 2.C 3.D 4.A 5.C 6.B 7.C 8.D 9.D 10.C 11.B 12.A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221-14.(-1,0) 15.72 16.①④⑤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解:设)60sin 60cosr r z +=,则复数.2r z 的实部为2,r z z r z z ==-由题设 18.(Ⅰ)解:连结BG ,则BG 是BE 在ABD 的射影,即∠EBG 是A 1B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 设F 为AB 中点,连结EF 、FC , (Ⅱ)解:,,,F AB EF EF ED AB ED =⋂⊥⊥又 19.解:函数xc y =在R 上单调递减.10<<⇔c不等式.1|2|1|2|上恒大于在函数的解集为R c x x y R c x x -+=⇔>-+ (以上方法在新疆考区无一人使用,大都是用解不等式的方法,个别使用的图象法)20.解:如图建立坐标系以O 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 轴正向.在时刻:(1)台风中心P (y x ,)的坐标为⎪⎪⎩⎪⎪⎨⎧⨯+⨯-=⨯-⨯=.22201027300,2220102300t y t x 此时台风侵袭的区域是,)]([)()(22t r y y x x ≤-+-其中,6010)(+=t t r 若在t 时刻城市O 受到台风的侵袭,则有.)6010()0()0(222+≤-+-t y x 即22)22201027300()2220102300(t t ⨯+⨯-+⨯-⨯答:12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21.根据题设条件,首先求出点P 坐标满足的方程,据此再判断是否存在的两定点,使得点P 到两点距离的和为定值. 按题意有A (-2,0),B (2,0),C (2,4a ),D (-2,4a )设(01)BE CF DG k k BC CD DA===≤≤ 由此有E (2,4a k ),F (2-4k ,4a ),G (-2,4a -4ak ) 直线OF 的方程为:0)12(2=-+y k ax ① 直线GE 的方程为:02)12(=-+--a y x k a ②从①,②消去参数k ,得点P (x,y )坐标满足方程022222=-+ay y x a整理得1)(21222=-+a a y x 当212=a 时,点P 的轨迹为圆弧,所以不存在符合题意的两点. 当212≠a 时,点P 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点P 到该椭圆焦点的距离的和为定长 当212<a 时,点P 到椭圆两个焦点(),21(),,2122a a a a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当212>a 时,点P 到椭圆两个焦点(0,)21,0(),2122-+--a a a a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a .22.(本小题满分12分,附加题4分) (Ⅰ)解:用(t,s)表示22ts+,下表的规律为3((0,1)=0122+)5(0,2) 6(1,2)9(0,3) 10(1,3) 12(2,3) — — — —…………(i )第四行17(0,4) 18(1,4) 20(2,4) 24(3,4)第五行 33(0,5) 34(1,5) 36(2,5) 40(3,5) 48(4,5)(i i )解法一:因为100=(1+2+3+4+……+13)+9,所以100a =(8,14)=81422+=16640解法二:设0022100t s a +=,只须确定正整数.,00t s数列}{n a 中小于02t的项构成的子集为 },0|2{20t t t s s <<≤+ 其元素个数为.1002)1(,2)1(000020<--=t t t t C t 依题意满足等式的最大整数0t 为14,所以取.140=t因为100-.1664022,8s ,181410000214=+=∴=+=a s C 由此解得(Ⅱ)解:,22211603710++==k b令}0|22{2B ,(}1160|{r t s r C B c M t s <<≤++=<∈=其中因}.22222|{}222|{}2|{37107107101010++<<+∈⋃+<<∈⋃<∈=c B c c B c c B c M 现在求M 的元素个数:},100|222{}2|{10<<<≤++=<∈t s r c B c t s r其元素个数为310C : }.70|222{}222|{1071010<<≤++=+<<∈s r c B c r s某元素个数为}30|222{}22222|{:710371071027<≤++=++<<+∈r c B c C r某元素个数为.1451:2327310710=+++=C C C k C另法:规定222r t s++=(r,t,s ),10731160222k b ==++=(3,7,10)则0121222b =++= (0,1,2) 22C依次为 (0,1,3) (0,2,3) (1,2,3) 23C (0,1,4) (0,2,4)(1,2,4)(0,3,4) (1,3,4)(2,3,4) 24C…………(0,1,9) (0,2,9)………… ( 6,8,9 )(7,8,9) 29C(0,1,10)(0,2,10).........(0,7,10)( 1,7,10)(2,7,10)(3,7,10) (2)7C +4。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着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

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3.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A.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B.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C.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4.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A.睾丸发育不全B.甲状腺功能低下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了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6.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

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A .He 43B .He 32C .He 42D .He 33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

在同 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数B .密度C .质量D .质子数8.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 4、NH 3、H 2、CO 、CO 2和HCl 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 2SO 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 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 4粉末变色。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文科综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文科综合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文科综合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9
【摘要】@@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rn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页数】7页(P32-38)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J],
2.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J],
3.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新课程卷) [J], 李元平
4.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旧教材卷) [J], 陈丽芳
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理综统一考试(全国卷)答案

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理综统一考试(全国卷)答案

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理综统一考试(全国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C 2.D 3.D 4.B 5.C 6.B 7.A 8.A 9.B 10.C 11.C 12.D 13.D14.C 15.B 16.D 17.C 18.D 19.A 20.C 21.C 22.C23.(1)如图(2)①作U —I 直线,舍去左起第2点,其余5个点尽量靠近直线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②求该直线的斜K ,则R=K 。

R=Ω-Ω237221(229均为正确)。

(3)由图可知其长度为0.800cm,直径为0.194cm.(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1076.81016.8(1046.8222m m ⋅Ω⨯-⨯⋅Ω⨯=---ρ均为正确)24.考虑中子是赤道外一块物质,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体所需的向心力时,中子星才不会瓦解。

设中子星的密度为ρ,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角速度为ω,位于赤道处的小块物为m ,则有R m R GMm 22ω=① T πω2= ② ρπ234R M =③ 由以上各式得 23GT πρ=④ 代入数据解得kg 341027.1⨯=ρ. 25.解:当自行车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小轮使发电机的线框在匀强磁场内转动,线框中产生正弦交流电动势,具最大值BSN m 0ωε=① 式中0ω为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即摩擦小轮转动的角速度。

发电机两端电压的有效值m U ε22=② 设自行车车转动的角速度为.1ω由于自行车车轮与摩擦小轮之间无相对滑动,0011ωωr R =③ 小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与自行车轮转动的角速度相同,也为.1ω设大齿轮转动的角速度.ω 有123ωωR R =④由以上各式解得 13022R R r R BSN U ⋅=ω 代入数据得s /2.3=ω⑥26.答: 小 麦第一代 AABB ×aabb 亲本杂交第二代 AaBb 种植F 1代,自交第三代 A_B_,A_bb,aaB_aabb 种植F 2代,选矮杆,抗病(aaB-),继续自交,期望下代获得纯合体马铃薯第一代 yyRr×Yyrr 亲本杂交第二代 YyRr,yyRr,YyRR,yyrr 种值,选黄肉,抗病(YyRr )第三代 YyRr 用块茎繁殖27.(1)传入功能 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脊髓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入功能。

辽宁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卷)

辽宁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卷)

化学部分(试题满分:6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0-16 H-1 Cu-64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道小题,共15分。

1-9小题每小题1分,10-12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 2.下列溶液中,溶质是液体的为 ( )A ·医用葡萄糖溶液B .20%的氢氧化钠溶液C ·75%的消毒酒精D .0.9%的生理盐水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毒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 ( )A ·煤气(一氧化碳)B .假酒(甲醇)C ·霉米(黄曲霉毒索)D .假盐(亚硝酸钠)4·右图是某教材中所示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其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壳里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是钾B .地壳里各种元素所占的体积分数C .地壳里元素含量最多的是铝D .地壳中各种元索所占的质量分数5.不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 ( )A .乙酸铅B .浓硝酸C .硫酸钠 D.甲醛6.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 ·塑料B ·钢材C .陶瓷D .钢筋混凝土7.2000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制取了氮-5分子(N 5)。

它是大自然中能量巨大的奇异物质,将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

该物质属于 ( ) A.酸 B .盐 C .碱 D .单质8.尿素是一种高效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 2)2,下列有关尿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尿素是由4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B .尿索是由CO(NH 2)2分子构成C .尿素中氧、氮元素的个数比为1:2D .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点燃9.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上发生的化学反应:2N 2H 4 +N 2O 4==3N 2+4X 其中X 的化学式是 ( )A .N 20B .NOC .N02D .H 20lO .在垃圾处理中.我们提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第1页 (共8页) 辽宁省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理 化 试 卷 科 目 物理部分 化学部分 总 分 得 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物理部分(85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如图1所示,小心地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你会看到 杯中的墨水扩散快.这个实验表明: 扩散越快. 2.滚摆在上升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3.小红站在穿衣镜前0.3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是 m. 4.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分别是 冲程. 5.一电风扇工作时的电流是300mA,5min通过它的电荷量是 C. 6.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完全燃烧8k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 J. 7.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 只有 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8.图2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 传播的; 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 是光的 现象.

座位号 (考号末两位)

得分 评卷人 图1

图2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第2页 (共8页)

9.一起重机将重为1.2×104N的钢材竖直匀速提升3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为 J. 10.R1=40Ω,R2=60Ω,R1与R2并联时的总电阻是 Ω. 11.在图3中,光线AO的折射光线可能沿着 方向传播。(填“OB”、 “OC”或“OD”) 12.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在滑片P由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 ,电压表的示数变 .(填“大”或“小”)

13.请你根据图5所展现的情景,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 例如:问题:他为什么看不清热锅中的食物? 简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液化,使镜片蒙上一层小水珠. 问题: . 简答: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B.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C.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它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15.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得分 评卷人

A R2

R1

P S

V 图4

O 水

空气

B C

D

A 图3

好香啊!就是看不清楚啦!

图5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第3页 (共8页)

16.在图6中,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的横截面,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17.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8.下列四组物质中,都属于绝缘材料的是 ( ) A.水银、玻璃、油 B.玻璃、石墨、纯净水 C.塑料、橡胶、陶瓷 D.干木柴、陶瓷、海水 19.用图7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拉力 F=6N,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做的有用功为1J B.所做的额外功为0.5J C.所做的总功为1.2J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20.在下列情况中,导体两端电压一定为1V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是1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 B.导体的电阻是1Ω,导体消耗的电功率是1W C.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导体消耗的电能是1J D.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导体消耗的电功率是1W 21.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连成的电路如图8所示,已知他所使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定值电阻R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S闭合后,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0.6A 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V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0W D.电阻R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W A

P V R S 图8

图7 F a a a

N S N S

S N S N

A. B. C. D. a

图6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第4页 (共8页)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2.如图9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大致位置.

23.如图10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并标出F1的方向. 24.小刚是勤学善思的好学生,他学习时用的台灯,可以通过调节旋钮改变亮度,小刚很快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试用你学过的电学知识,用适当的元件符号,在图11中画出台灯工作原理的简单电路,并正确连在火线和零线上.

四、实验题(25、26小题各2分,27、28小题各6分,29小题4分,共20分) 25.王楠同学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12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他的体温是 ℃. 2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 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B C A O △

图10

图11 火线 零线

· · S1

S2 图9

M N

36 37 图12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第5页 (共8页)

27.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路如图13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电源为两节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4中的元件连成符合这个实验要求的电路(连线不能交叉).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发光,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处有开路 B.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处开路 C.小灯泡L短路 D.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 (3)排除故障后,当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位置 如图15所示,则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W. 28.在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种测蜡块密度的方法,写在下面的表格中.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2)写出蜡块密度的表达式。 器材:正方体小蜡块、量筒、大头针、细线、小铁块、刻度尺、足量的水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蜡块密度 表达式 ρ蜡块=

0.2 0 1 2 3 A 0

0.4

0.6 0.6 3 -

图15

A V 图13

L

S

图14 S

L 理化试卷 物理部分 第6页 (共8页)

29.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16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 的不同. (2)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 .

五、计算题(30、32小题各6分,31小题5分,33小题8分,共25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运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案.) 30.如图17所示,在空气中称木块重6N;当该木块的3/5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求:(1)木块的密度是多大?(2)若把木块 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里,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 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g取10N/kg)

得分 评卷人

a b c d

甲 乙

图16 S S

S

S

图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