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16至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试题卷共 8 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6题、12至14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至11题、15至17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
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本试题共6页,六大题,22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

重庆市璧山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2018级语文半期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16—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半期考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区)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第Ⅰ卷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1.【答案】B.[解析]A 供gōng诃hē C尽jǐn佶jí D晕yùn翘qiáo2.【答案】B.[解析]A噩耗没精打采 C琉璃仗义执言 D贮存感恩戴德3.【答案】C.[解析]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为不负众望。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一般用于否定句。
危言危行: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4.【答案】C.[解析]A结构混乱,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节目组成员”,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各高校学生”,应将“给予”改为“得到”。
B前后逻辑顺序(递进关系)颠倒D中途易辙,前句中的主语“二孩政策”,未出现谓语,后句又出现主语“广大民众”。
5.【答案】B.(注意重点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对语句关系的确定来判断使用哪个词语。
)6. 【答案】D.[解析]A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及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人事,古义:做官。
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B见机,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
今义:狂妄而放肆,含贬义。
C奔弛,古义:快速上路,马上进京。
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7. 【答案】D.[解析]例句为被动句.A宾语前置B状语后置 C判断句8.【答案】 B.[解析]A乐:意动用法窜:使动用法 B都是名词作状语 C南:名词作动词怡:使动用法 D美:形容词作名词策:名词作动词二、(9分,每小题3分)9.【答案】B[解析]B项偷换概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答案答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11 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老趼(jiǎn) 铁砧.(zhēn) 陨.身不恤桀.骜不驯B.谂.知(niǎn) 蘸.水(zhàn) 芸芸..众生偃.仰啸歌C.惩.罚(chéng) 铁臼.(chǔ) 流觞.曲水宠命优沃.D.螫.针(shì) 椽.子(chuán) 莞.尔而笑放浪形骸.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B.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
C.“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的说法。
D.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写文章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都要服从表达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说得清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③⑤④⑥①② D.⑤③④①⑥②4.下面关于《红楼梦》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因为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家务,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王熙凤也愿意到荣国府协理丧事。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测试)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贸然缘分核威慑走漏风声B . 拮据搏弈忘年交甘拜下风C . 烦琐编纂黄粱梦绿草如荫D . 通碟伏法一柱香出其不意2. (2分) (2016高一上·扬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 .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且危险的。
C . 每年5月至8月的茂名放鸡岛,海水清澈见底,浅水区的鱼群珊瑚清晰可见,是潜水的黄金季节。
D . 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二、综合题 (共1题;共4分)3. (4分)(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甲]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映态度也不一致。
[乙]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丙]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2016年重庆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宁静的山村,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轻盈飘缈.(miǎo)。
B.“梧桐飘落叶,秋虫情更痴”,秋风萧飒时,虫鸣是旷.(kuàng)野最生动的音符。
C.阅读能滋养灵魂,成熟心智,使我们不受繁华左右,不被潮流裹挟.(xiá)。
D.郁郁葱葱的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bì)护所和栖息地,许多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暄闹讹诈妄加揣测抑扬顿挫B.濒临愧怍通宵达旦不卑不亢C.慰藉收敛换然一新警报迭起D.笨拙玷污怒不可遏嘎然而止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B.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丫,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和《我的叔叔于勒》。
5.重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
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6.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如人意,尽管在造型设计上它十分耀眼,不过它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
②几十年前,他们曾聚集在这家老式度假村的庭院,今天,他们又在此萍水相逢....,往昔的年轻人已然苍颜白发,垂垂老矣。
③内地雪灾十分严重,数以万计灾民如涸辙之鲋....,受断电断粮之苦,正需要大家伸手援助。
④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咬文嚼字....,惟其如此,才能领会一篇篇文章的精神实质。
⑤他今天得了奖金,难免有些得鱼忘筌....,边开车边唱歌,以致于乐极生悲,撞上了行道树。
⑥陈教授一生严谨治学,无论什么问题,必定是锱铢必较....,一定要弄得个水落石出。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③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国产的首艘航母的建造一直广受关注,目前它正处于系泊试验的最后阶段,不久后将离开港口,开始海试工作。
B.房地产调控已经机制化,之所以不放松,不动摇,是因为目前还存在着反弹、投机的试卷第2页,总12页可能性,有一些上涨压力。
C.我们面对复杂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回归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精神真谛,是我们这些两岸四地华语媒体人的历史责任。
D.我国在紧跟美国从英国引进了搅拌摩擦焊技术之后,于2002年开始相关设备的自主研发。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发展了多种设备。
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够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B.我之所以完全赞同家君的意见,委实由于这些意见令人折服啊。
C.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钱令希院士为昭示后人而恭录《钱氏家训》。
D.请您谨代表公司全体同仁,感谢各位拨冗光临我们新年联欢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2016年秋期秀山高级中学校高2018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卷2016.11语文试题卷共8 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6题、12至14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至11题、15至17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
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
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
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
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
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
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
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
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
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 《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
”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的。
B.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 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
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C. 《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3分)A.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 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
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C. 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D.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
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
栾布者,梁人也。
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
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
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
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
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
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
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
趣烹之。
”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
”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
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
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
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
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
”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
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
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
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B.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C.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D.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穷困,常指不得志,处境窘迫;有时也指贫穷。
而“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和“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中的“穷困”都是指不得志,处境窘迫之意。
B.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C.古人对人死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是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D.表示古代官职任免的文言词很多:“拜”,表示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出”,表示出京做官;“乞骸骨”“致仕”,表示辞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燕时,栾布因臧荼推荐,做了都尉;经彭越进言,被释放并做了梁国大夫;吴、楚反叛时,因有功被封为俞侯,担任燕国丞相。
B.在皇帝将要烹杀自己时,栾布仍为国着想,痛陈皇帝“以苛小案诛灭之”将导致功臣人人自危。
C.栾布认为汉王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汉能成功,彭越起了关键作用。
D.司马迁认为彭越把赴汤镬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样,他真正晓得要死得其所,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即使古代那些重义的人也不能超过他。
7.将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
(5分)(2)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清平乐·春晚王安国①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②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花。
注:①王安国:王安石的弟弟,后被罢官归田。
②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宠妃淑妃名,后泛指歌女。
8.上片描写晚春图象的手法新巧而饶有韵味,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5分)9.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
”表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3)《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4)《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5)“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意在告诉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
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
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他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
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