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22
细胞核的功能
1.5
0.7
借用
0.8
23
染色体成分
1.5
0.7
借用
0.7
24
细胞器的功能
1.5
0.6
改编
0.5
25
细胞器的功能
1.5
0.5
借用
0.4
26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1.5
0.5
借用
0.6
27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1.5
0.7
借用
0.5
28
细胞膜的功能
1.5
0.8
借用
0.9
29
细胞膜的成分
1.5
0.7
借用
0.6
30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5
0.6
借用
0.6
31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5
0.7
借用
0.6
32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1.5
0.5
借用
0.6
33
氨基酸的结构
1.5
A0.5B0.6
借用
A0.6B0.
7
34
蛋白质的结构
1.5
A0.7B0.7
借用
A0.9B0.5
35
蛋白质的结构、脱水缩合
1.5
质壁分离和复原
1.5
A0.6B0.6
借用
A0.7B0.6
41
蛋白质的结构、脱水缩合
8
0.7
改编
0.6
42
检测生物组织中有机物
6
0.8
改编
0.6
4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全国新课标1、2、3卷高考语文知识双向细目表

20
6
表达准确、连贯
√
难
21
5
仿句推理
√
中
写作
22
60
材料作文
√
中
全国新课标1、2、3卷高考语文知识双向细目表
新课标卷Ⅰ双向细目表(语文)
知识内容
能力层级
难度要求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表达
应用
鉴赏
评价
探究
论述类
文本阅读
1
3
文中内容的理解
√
中
2
3
分析作品结构
√
中
3
3
作者观点的分析
√
易
文学类
文本阅读
小说
4
3
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概括作品主题
√
√
中
5
5
分析作品结构
√
难
6
6
欣赏作品的结尾的艺术效果
难度要求
识记
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
综合
表达
应用
鉴赏
评价
探究
论述类
文本阅读
1
3
文中内容的理解
√
易
2
3
分析作品结构
√
易
3
3
作者观点的分析
√
中
文学类
文本阅读
散文性小说
4
3
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概括作品主题
√
√
中
5
5
划线句子的含义
√
难
6
6
欣赏作品的语言
√
难
实用类
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究
系数
43
文言断句
√
0.7
古诗文阅读 5
3
文化知识
√
0.5
6
3
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中心意思
√
0.5
全国三(丙)卷语文双向细目表
4
5 古诗文阅读
6
考查内容
能力层级
期望
识 记
理解
分析表达鉴赏 综合应用评价
探 究
难度 系数
3 文言文理解断句
√
0.7
3 识记古代文化知识
√
0.6
3
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要点,
√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 【解析】
•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句意,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 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 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然后依据表 对话的词语“云”断开两处,再抓住句中的名词代词,明确句子结构,比如“降之”后面应断开,逐一进行分析即可。
• 【解析】
•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接着通过找一些名词与 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最后反复诵读、推断。即可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 动词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谢弘微)幼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知 人之名,见到他后认为他很特别,对谢思说:“这孩子内心沉稳聪明早慧,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人材,有一个像这样的儿子,也 就足够了”。
(完整版)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
√
√
2
中
25
简答
结合文章内容谈见解
√
√
√
2
难
写作
26
写作
了解运用常见应用文
√
√
√
5
27
写作
半命题、命题作文
√
√
√
√
√
√
45
简答
理清思路结合生活实际谈见解
√
√
√
√
√
3
难
17
简答
理解句子含义说明对象说明顺序
√
√
3
易
18
简答
说明方法及作用
√
√
√
√
2
中
19
简答
筛选整理信息
√
√
2
易
20
简答
理解文章内容、拓展
√
√
√
3
中
21
简答
提炼文章主要内容
√
√
√
4
易
22
简答
理解文章内容
√
√
√
4
中
23
简答
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含义
√
√
√
2
难
24
简答
√
√
√
√
√6中文Fra bibliotek文阅读5
填空
文学常识
√
√
√
1
易
6、9
填空
解释文言词语
√
√
√
4
易
7、10
简答
翻译句子
√
√
√
6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2)

均分,并在评卷之前报中学教研室。 填写,注:这个估计作为试卷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
教研组长签名:
命题教师签名:赵鸿聆
15
(现代文阅读)问答题1
问答题
4
中
∨
16
(现代文阅读)问答题2
问答题
4
中
∨
17
(现代文阅读)问答题3
问答题
8
难
∨
18
阅读理解
双项选择题 4
易
∨
19
语言表达运用
非选择题 8
中
∨
20
作文(材料作文)
非选择题 60
中
∨
22
注:尽量按照水平测试的标准出题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初中、高一命题分值易中难比例:6:3:1;高二命题分值易中难比例:5:3:2。
2013-2014学年 上 学期__高一语文 学科 期中考试
双向细目表
科目: 语文
年级:高一
考试时间:150 分钟
题序
知识内容 (考查、考试)
试题形式 分值 难易度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述
1
字音(必修一)
选择题
3
易
∨
2
字形(必修一)
选择题
3
易
∨
3
成语使用
选择题
3
中
∨
4
语病
选择题
3
中
∨
5
选词填空
选择题
3
易
∨
6
科普类现代文内容把握
选择题
3
202-207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中
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分值
文本类型
考查内容
能力标准
选择题
1
3
现代文
论述类
《《老子》的年代》
理解文本中重要的信息
理解
选择题
2
3
理解文本中重要的句子
理解
选择题
3
3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分析综合
选择题
4
3
文言文
传记类
《明史·马文升》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
选择题
5
3
理解传主的形象特点
√
中
5
3
文言断句
√
中
6
3
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中
7
10
文言句子的翻译
√
中
8
5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
难
9
6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
难
10
6
古诗文默写
√
中
文学类
文本阅读
第11题
(1)
5
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
中
(2)
6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
难
(3)
6
欣赏作品的写作手法
√
中
(4)
8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
难
8
5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
中
9
6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
中
10
6
古诗文默写
√
中
2018复习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

2018复习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2019—2019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双向细目表题号内容能力历年考查内容应试策略及技巧复习计划1论述类文阅读理解B14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常见命题错误类型:①偷换概念;②以偏概全;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2、论述类选材:重文艺理论、社科类,穿插自然科学,多以概念、理解、筛选、概括、归纳居多、17年最后一题考查推断。
3、解题步骤:先凝神静气读选文,审清题意,再找选项文本区间,居高临下,宏观把握,把选项与文本比对,选项间比对排除。
15年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3分)16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7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2 分析综合C级14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5年理解并比较文章句子。
(3分)16年文中内容的理解。
(3分)17年分析作品结构。
(3分)3 分析综合C级14年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分析。
(3分)15年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分析。
(3分)16年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分析。
(3分)(3分)17年作者观点的分析4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C级14年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5分)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及总分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查内容
能力考查标准
现代文
阅读
9分
客观题
1
3
理解概念的含义
理解
客观题
2
3
理解文句的意思
理解
客观题
3
3
理解分析内容
理解
古代诗文阅读
38分
客观题
4
3
文言断句
分析综合
客观题
5
3
文言实词及文化常识
分析综合
客观题
6
3
概括内容,分析观点态度
分析综合
主观题
7
10
文句翻译
理解
16
3
修改病句
表达运用
选择题
17
3
语言表达的连贯
表达运用
选择题
18
3
文言实词
识记分析
选择题
19
3
文言句式
实际分析
主观题
20
5
语言得体
表达运用
写作
60分
主观题
21
60
材料作文
表达运用
主观题
8
5
鉴赏诗歌的手法、欣赏情感
鉴赏评价
主观题
9
6
分析诗句表达效果
鉴赏评价
主观题
10
8
名句填空识记文学类本阅读23分选择题
11
5
分析概括内容
分析综合
主观题
12
6
分析写作手法
鉴赏评价
主观题
13
6
分析人物形象
鉴赏评价
主观题
14
6
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探究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选择题
15
3
成语辨析
表达运用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