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动物的行为综合复习

合集下载

动物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动物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动物行为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1. 动物行为学的定义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反应的科学,涉及动物的生理、神经、遗传和环境等因素。

2. 动物行为分类- 个体行为:指个体动物的行为,如觅食、休息、求偶等。

- 社会行为:指动物之间的互动行为,如领地争夺、群体活动等。

3. 动物行为的调节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对行为的调节。

- 遗传因素:动物行为往往受遗传因素影响,如基因控制的行为特征。

-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对行为的影响。

4. 动物行为的导向机制- 生物钟:动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行为模式,受生物钟调节。

- 外界刺激: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会导致特定行为的产生。

- 内部动机:动物的内部需求和欲望会影响其行为的表现。

5. 动物行为的进化意义- 适应环境:动物通过行为的调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需求。

- 繁殖策略:动物的行为可以影响其繁殖策略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 群体生存: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助于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6. 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动物行为的特点和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 实验法:通过设定实验条件和变量,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和规律。

- 模拟法:利用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模拟动物行为过程。

7. 动物行为的应用领域- 畜牧养殖: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提高畜禽养殖的技术和效益。

- 动物保护:了解动物行为,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

- 人类行为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探究人类与动物行为的相似与否,深化对人类行为的认识。

以上是动物行为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生物中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一些知识点:
1. 动物的运动方式:
- 游泳:水生动物如鱼、鲸等利用泳鳍或鳍状肢体在水中移动。

- 水平爬行:蛇、蜥蜴等动物通过腹面与地面接触来进行水平爬行。

- 垂直爬行:蜘蛛等动物利用特殊的器官或附着结构垂直爬行。

- 跳跃:草h企鹅、青蛙等动物通过强力腿部肌肉的收缩来进行跳跃。

- 飞行:鸟类、昆虫等动物通过翅膀的扇动来实现飞行。

2. 动物的导航和迁徙:
- 借助地标:动物常常利用地标如山脉、河流等作为引导,实现导航。

- 嗅觉和视觉:动物利用嗅觉和视觉的感知来识别和记忆环境和路线。

- 地磁感应:一些动物如候鸟、海龟等能够感应地球的磁场来确定方向。

- 内部钟表:动物可能拥有内部钟表来感知时间,辅助导航和迁徙。

3. 动物的行为:
- 群居行为:某些动物如蚂蚁、蜜蜂组成群体,每个个体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协作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效益。

- 进化行为:一些动物通过物种的进化发展出特定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如迷彩、攻击和防御等。

- 社交行为:动物通过展示行为如打招呼、领地争夺、婚配等来交流和维护社交关系。

- 孵卵和育儿行为:某些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表现出孵卵和照顾幼崽的行为。

这些知识点是关于八年级生物学中动物运动和行为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你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这些内容并进行拓展。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知识点: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知识点: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知识点:动物的运动
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1) 动物的行为是指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 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3) 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 躯干骨(半活动) 四肢骨(能活动) 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4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包绕关节)、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

其中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原理。

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围绕关节活动。

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关于动物的行为,主要应该了解不同类型的行为产生的途径及其意义。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个体水平来看,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

从群体水平来看,很多种动物是过群体生活的,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知识点: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标签搜索:八年级期中复习。

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的研究知识点归纳

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的研究知识点归纳

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的研究知识点归纳
1、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

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都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些研究方法都是实验法。

3、法布尔研究昆虫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4、费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法。

5、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法。

6、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法。

7、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
观察法
实验法
区别
主要目标
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
说明行为发生或变化
方法程序
借助器具直接观察
实验处理后再观察
材料处理
对动物不施加影响
对动物施加影响
联系
实验法以观察为基础
由带给大家的初二生物动物行为的研究知识点归纳就到这里了,愿大家在生物课上都能有新的突破。

初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全知识点

初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全知识点

初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全知识点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全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全知识点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和关节构成骨骼。

3、人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约占提供的20%。

骨连接包括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即关节)4、关节组成: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

5、关节囊及其外面的韧带有增强关节牢固性的作用;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软骨具有增加关节灵活性的作用。

(关节软骨可起到缓冲作用,并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6、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7、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提供动力作用。

8、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着生在至少两块骨上。

9、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

10、骨的运动靠骨骼肌的牵拉,骨本身不能运动。

11、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1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手体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人体任何动作的产生都需要多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而且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3、动物运动的意义(了解)1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小编为您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五单元),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1.动物的行为: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
不是动物的'行为有:肠胃的蠕动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
2、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每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做脱臼。

5、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五单元),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

八年级生物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八年级生物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1、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如本能)(课本24页)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形成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动物行为的意义:动物个各种行为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3、动物行为的研究: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知识要点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微生物2、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写法:草→蝗虫→青蛙→蛇→鹰3、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

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4、我国特产的一级珍惜动物: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爬行动物)5、动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6、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

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 游泳:例如鱼类、鲸、海豚等水生动物都是通过尾鳍或肢鳍的摆动来推动身体前行。

2. 飞行:例如鸟类和蝙蝠等可以通过振动翅膀来飞行。

3. 爬行:例如蛇、蜥蜴等通过腹部和背部的肌肉运动来爬行。

4. 跳跃:例如青蛙、袋鼠等会通过弹跳的方式来移动身体。

5. 跑步或奔跑:例如兔子、马等动物会用四肢快速地交替蹬地来行动。

二、动物的行为方式:
1. 觅食行为:包括捕食行为和食草行为。

捕食动物会通过追捕、伏击等手段来捕食猎物;而食草动物会选择吃草或植物来获取能量和养分。

2. 繁殖行为:动物通过交配、产卵、哺乳等方式来繁殖后代。

3. 求偶行为:动物通过展示行为、发出声音等方式来吸引异性并进行配对。

4. 社交行为:许多动物会组成社会群体,进行合作、互助、争斗等行为。

5. 防御行为:动物会采取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领地或群体,例如躲藏、发出警告信号、逃离等。

6. 迁徙行为:许多动物会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进行长距离的迁徙,以寻找适宜的栖
息地和资源。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
问题,请继续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动物的行为综合复习
第4节动物的行为目标提示 1.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2.学会对动物行为的分类。

要点指津 1.先天性行为。

又称本能行为,是指与生俱来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主要包括:趋光性和
向性:常见的飞蛾扑火现象是昆虫趋光性的表现,细菌向营养物质浓度高处运动是趋化性的表现;植物茎叶的向光性生长,根系的向地性生长等都是向性的表现。

反射和本能:新生儿对放入嘴中的东西会
有吮吸反应,一些动物和人见到鲜美的食物时会情不自禁地分泌唾液,这些都是对外来刺激的反射行为。

行为模式较复杂的反射行为称为本能,例如工蜂筑巢、采花粉酿蜜,蜘蛛结网,动物的迁徙、冬眠以及各种繁殖行为等。

但这些反射活动都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本能不完全由外界刺激所决定,同时还决定于动物的内因。

外界刺激如光照、温度、颜色、生长的植物、筑巢的材料等,只是作为本能行为的引发者,决定者是动物的内因。

有些本能行为是受遗传基因决定的由预定程序控制的“自发”活动,它们在个体发育中,以固定顺序一个接着一个地在适当阶段自发地出现。

2.后天学习行为。

又称习得
行为,是指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后天学习行为主要包括:铭记:这是某
些生物在其生命早期特定的敏感时期的一种不可逆的认知行为。

例如,有些鸭、鹅孵出后会把它们最早见到的能运动的物体当做自己的父母。

习惯化:动物对经常发生的既无利又无害的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会逐渐淡漠。

例如,野生动物保护区或动物园的野生动物不害怕人,长期生活在铁路附近的动物往往不会被过往的火车惊吓,因为它们已习惯了这些外界刺激。

3.生物节律性行为。

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都
是有节律的,凡以近似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就称近似昼夜节律。

此外,还有月周期节律,如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如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等。

我们人体也同样存在近似昼夜节律:人的体温下午四五点最高,清晨四五点最低,两者可相差1℃;人的血细胞数
目白天最多;皮肤细胞晚上分裂最为旺盛;肾脏在白天比夜间排出更多的尿液;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出现脑溢血……研究生物节律对提高人类身体健康水平、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安全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比如,病人用药就必须考虑人体节律。

心脏病患者夜间比白天对洋地黄的敏感性要高10倍…… [例] 有一次,动物行为学家把经常用来做动物行为实验的黑猩猩领进实验室内。

然后,行为学家离开房间。

在门外驻足5分钟后,他通过门上的钥匙孔向屋内观察,发现黑猩猩正在通过此孔观察他。

请问: (1)黑猩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为什么黑猩猩会产生这种行为? (2)本结果证明了什么? [分析和解] 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又称习得行为,指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领悟学习或推理也属于后天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行为不仅限于简单的模仿,还能够活学活用有所创新。

领悟学习曾经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事实上有些灵长类动物也有一定的领悟学习能力。

最突出例子是黑猩猩。

所以本题答案为:(1)后天性行为,因为这只黑猩猩经常被用来做动物行为的实验,即经常被人进行观察,因此黑猩猩逐渐学到模仿人的行为,对人进行观察。

(2)黑猩猩是较高等的动物,适应环境和模仿能力很强。

同步冲刺 1.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
___________的繁衍。

动物一般都有其特殊的生殖行为,如求偶、
___________、筑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动物的后天性行为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经过逐步___________才能形成的,而动物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动物的行为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__________有关。

例如,鸟类复杂的生殖行为,如筑巢、___________、育雏、___________等,都和激素有关。

4.动物生来就有的,由___________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5.学习行为主要与___________有关,黑猩猩学习能力比较强,其___________较发达,行为也很复杂。

6.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___________
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调控。

7.家燕秋天过后,携幼燕离开出生地飞向遥远的南方过冬是因为( )。

A.温度原因
B.食物原因
C.生殖需要
D.防御敌害 8.工蜂不停地跳
着“圆舞曲”是( )。

A.社群行为 B.本能行为 C.学习行为 D.迁徙行为 9.赤眼蜂将卵产在一种蛾的蛹中,并在蛹中孵化发育,利用蛹中大量的营养物质发育成长,这种行为是( )。

A.觅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生殖行为 D.本能行为 10.狗看见人在吃东西时,发出叫声,并在地上蹦跳,分泌唾液,这种行为是( )。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后天性行为 11.下列行为属觅食行为的是( ),防御行为的是( ),生殖行为的是( )。

A.夏季蝉鸣、蛙鸣 B.斑马的花纹、蝗虫的绿色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响尾蛇利用红外线感受器都可以确定青蛙的准确位置 D.成群的蝗虫从一块农田飞向另一块农田 12.选择适当的词填入下列动物行为后边的括号。

(1)当雄蛙和雄蟾蜍在一起以美妙动听的呜叫声向雌性求爱的时候,蝙蝠却能分辨出是可食的青蛙还是不可食的蟾蜍。

( ) (2)有一种海鸟衔起一粒石子放进蚌张开的壳,然后轻松的把长长的喙伸进贝壳,美美的享受一餐。

( ) (3)当你想去捉一只小鸡时,母鸡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前。

( ) (4)李明家养了一群绵羊,如果有人想去捉一只时,羊群中会跑出几只雄羊将其他的羊挡在后面。

( ) (5)成群的麻雀一起飞向一片高梁地。

( ) (6)每年的春天,我们看到回来的家燕,总是“夫妻”双双忙筑巢。

( ) (7)孔雀开屏。

( ) A.社群行为 B.觅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生殖行为 D.判断题。

(判断下列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A)还是后天性行为(B)) (1)刚孵出的小鸡跟在母鸡后边觅食。

( ) (2)刚生下的小兔,眼还没有睁开就在寻找乳头。

( ) (3)听到敲打盆子的声音,猪就嗷嗷的叫个不停。

( ) (4)当眼前急速飞过一只昆虫,人总是眨眼睛。

( ) (5)当主人拿起一根火腿肠,家养的小狗就站立起来,两只前足作抱拳状,然后再叫两声。

( ) 14.竞技场上斗牛士总是拿着一块红布逗引牛来攻击。

牛的这种行为是通过什么调节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 参考答案第4节动物的行为。

1.种群占区交配孵卵育邹 2.学习行为条件反射学习和发展蜜
峰采蜜蜘蛛结网鸟类迁徙 3.激素孵卵迁徙 4.遗传物质所控制5.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6.外界刺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 7.B 8.B 9.CD 10.AD 11.C、D、B、A 12.(1)B (2)B (3)C (4)A (5)B (6)D (7)D 13.(1)A(2)A (3)B (4)A (5)B 14.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

红色是一种信号刺激,可兴备牛的神经,使牛具有攻击的行为。

是先天性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