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眼结构

合集下载

看国外高手的鉴鸽眼标准(图)

看国外高手的鉴鸽眼标准(图)

看国外高手的鉴鸽眼标准(图)对于初养者来讲正确引进是非常难的事情,往往被一些老鸽友忽悠,见了好鸽子的眼就讲这是老鸽眼,那是十岁的老鸽眼,造成他们引进老外、老里的鸽子垃圾成堆。

鸽眼的结构从鸽子出生就基本定型,只是在后天的营养、飞翔、疾病造成它的血管破裂形成黑线、黑斑;颜色变深、变浅;血管组织有限地变粗、变长…… 一、A、E、G、I、J、N、P、R、U、Z这十只鸽眼是底砂相对比较厚的,面砂丝绒,它们普遍带有一定的盆型砂,不像我们现在大部分鸽友培育的是平面砂和购买的是平面砂(血统优秀,上辈或本身成绩辉煌),而且稀稀(细细)拉拉。

现今流传短距离不看鸽眼,实际上你没有经验去琢磨其中的奥妙,高手就不告诉你,否则他们的垃圾怎样处理。

二、B、M它们是竞翔或营养不良时、育鸽时引起的疲劳造成的血管破裂,继而氧化形成的黑线。

三、C、F、K、M、T、W、X、Y这八只鸽眼是底砂比较松透的鸽眼,面砂呈现丝绒状。

四、D、H、L、S它们的面砂也是比较厚的,面砂丝绒,只不过它们是砂眼,即底砂的颜色与标题一的鸽眼的底砂颜色不同罢了。

五、O、Q、V它们均是幼鸽的眼睛,线扣、底砂、面砂的丝比较润和柔弱,结构到老了也不会有多大变化,只是砂丝相对现在比较粗了一点,丝络延伸了一点,颜色比原先深沉了一点。

内线口经常锻炼后粗了一点,记住一句话:它们不会成倍地增加。

六、B、F、J、L它们鸽眼中的内线口比较明显,而且在荡前角呈念珠状和皱折状。

虽然以上鸽子大部分是著名的高手曾经使用过几年~十几年,但是它们也不是他们的心肝宝贝,否则它们就成为另一个“年轻艺术家”了。

另外网拍也有鸽子的外形、血统表,但是外形都是电脑“加工”的,血统表只是辈分、名称、本身、上代的成绩,没有它们的调整描述,参考价值不大……。

鸽眼图解

鸽眼图解

鸽眼图解一、信鸽眼志的介绍眼志也叫“顺应圆”。

音译为“阿尔沙”。

位于瞳孔的外边的圆圈,色泽比瞳孔稍浅一些。

在强光下看大多数都可以看的很睛晰。

而眼志从结构上又分为卧式眼志、立式眼志、半圈型眼志、全圈型眼志,阔圈型眼志、锯齿型眼志、不全型眼志等;紫罗兰眼志等。

根据眼志的形状和色彩,可以判断出信鸽是赛鸽型还是种鸽型,或者是两者的混合型。

至于没有眼志的信鸽,虽然可以出赛,但不宜做种。

二、信鸽眼志的分类卧式眼志位于瞳孔外围下方。

是一种最常见的眼志。

长度、宽度不尽相同,以宽而呈深黑色者为佳。

围绕瞳孔周围的部分若不足25%,那么就表示这只鸽子是个劣质鸽,不适合竞翔但也不宜留种。

立式眼志位于瞳孔外围上方,处于瞳孔中心到喙的虚线上。

必须宽而呈深黑色者,外观坚硬,不可令人有破碎的感觉。

如果有具备了上述的条件,那么这只鸽子适合做种鸽,如果环绕瞳孔周围的部分也不足25%,那么作为种鸽的价值就相应递减。

信鸽基础知识之鸽子的眼睛半圈型眼志,顾名思议就是围绕了大半圈,一般是围绕了75%的瞳孔周围,而且包括了立式眼志的片段。

优于立式眼志与卧式眼志,其后代很有可能培育出阔圈型眼志的优秀信鸽。

全圈型眼志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啦,就是围绕着整个瞳孔四周。

只有在看上去浑厚但又没有什么宽度才是上品。

比立式眼志与卧式眼志好,但又不如阔圈型眼志。

不全型眼志就是几乎围绕了整个瞳孔,但没有全围。

在瞳孔外围下方的部位有凸起(缺口)。

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眼志,如果是这一种眼志的鸽子,那么它则适合长程比赛,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优秀长程赛鸽的标阔圈型眼志也是围绕着整个瞳孔四周,在这一点上与“全圈型”相同;不同的是这种眼志宽并且颜色较深,色调稳重而清晰。

阔圈型眼志是理想的种鸽的特征。

很多冠军鸽都具有这种特殊的眼志。

锯齿型的眼志很宽,严密地围绕住瞳孔,并且具有稳定的黑色。

外缘类似螺丝钉,越近虹彩处,纹路越细。

此类眼志较少见。

凡具有这种眼志不但是杰出的赛鸽,而且是关于产长距离赛鸽的种鸽,当它出现在母鸽身上时更是如此故有“育种眼”之称。

鸽眼图讲解

鸽眼图讲解

鸽眼图讲解:1.瞳孔:位于眼球最中间,呈墨黑状的水晶体。

2.内圈(内线口或品性圈):位于瞳孔外缘一圈或半圈,内圈的外缘是外线口。

3.外线口(眼志或相互联系圈):它内缘是内线口,外缘是底砂(或面砂)。

4.底板:从眼的正上方(z轴正方向)往下看,面砂在最上层,下面是底砂,底砂下边就是底板,它的颜色为黑色。

5.面砂(上层砂或浮砂):它是由血管组成的。

颜色一般为红。

6.底砂:在面砂下面,呈黄色或白色的砂。

7.脚砂:外线口外缘与底砂接合处的底砂或面砂内缘处与外线口、面砂与底砂内缘接合处的面砂。

8.空砂:透过面砂和底砂可以看到底砂或底板的砂,最显著的部位在面砂的外围一圈。

9.距离线:环绕在外线口内外的以瞳孔为圆心的弧线为距离线,它可以是黑、黄、白。

10.速度线:外线口中有线段由瞳孔往外辐射,主要在嘴的前部出现。

广义讲,面砂、底砂的射线射向瞳孔也为速度线。

以上术语的位置:瞳孔在眼睛的中心,内线口的内侧为瞳孔;外侧为外线口:外线口的外侧为面砂,面砂的外侧为空砂的一部分外封砂。

要从眼睛的下面往上讲就是:底板在最底层,上面覆盖着是底砂、底砂上面是铺着面砂。

鸽眼无论它怎样的千变万化,总离不开砂眼、黄眼、牛眼三大类,而它的色光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故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色光有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两种。

1.加色混合:使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成另一种新色,叫加色混合。

如红色十绿色=黄色;红色十黄色=品红色;绿色十蓝色=青色;红色十绿色十蓝色=白色。

因此,黄色、品红色和青色是三补色。

2.减色混合:从白光中减去若干单色光而得另一种新色,叫做减色混合,如:黄色=白色一蓝色=红色十绿色,品红色=白色一绿色=红色十蓝色,青色=白色一红色=绿色十蓝色。

以上色彩的共性也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归纳的,当然物体的三原色为红、黄、蓝,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鸽眼的色彩不能完全以以上的颜色加、减来定论,它所含的每一种颜色所占的百分比的不同而产生的效果则不同,只有靠经验去判断和推测。

这波鸽眼知识普及,你怎么看?

这波鸽眼知识普及,你怎么看?

这波鸽眼知识普及,你怎么看?信鸽眼志学的起源与发展最早在欧洲,对眼志学的相关研究与著作最早也在欧洲。

对于鸽眼,从瞳孔内依次往外分别是:1.瞳孔,2.内线扣,3.眼志(内线扣与外线扣之间的部分),4.外线扣(面砂靠近瞳孔边缘与眼志圈边缘的部分),5.底砂,6.面砂。

瞳孔:处于鸽眼中央的位置,很多鸽友认为瞳孔收缩越小越好,实际大多鸽眼形成这样的原因是鸽眼对光线的强弱诞生的条件反射,与其相应应的是瞳孔呆板无力的未必是好鸽。

瞳孔的收缩自如与抖动快慢,确实可以看作是参考一羽良鸽的显著标记。

内线扣:一般来说,内线扣不易用肉眼直接察觉,须用10倍以上的专业光学眼底镜方可清晰一窥。

内心扣多见于锯齿形以及多边形,密集程度愈发达愈好,是中短距离速度兼具耐力的象征。

眼志:眼志的宽窄厚薄决定种信鸽的质量,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凡眼志宽厚,轮廓明显者为佳,无眼志,眼志狭窄者为次(并非绝对,信鸽而言)。

外线扣:其轮廓的分明与内向扣的相互衬托使得眼志更加清晰可见,以轮廓颜色深,清晰可见者为佳,模糊不清者为次。

底砂:大多鸽友上手看到鸽眼的色彩时,基本都是以此判定信鸽属于那种鸽眼,这是常识,不必详解。

要说明的是底砂的松透性,也是反映种信鸽质量的不二法则。

底砂越是颠簸大,空隙间距分明,有多处暗斑色泽,且松透性良好者为上佳。

面砂:以鱼鳞状与片团状为佳,以密布透气,浅淡,全覆盖底砂者为次(非绝对)。

同时兼具底砂通透性良好,即有面可窥底者为上佳,底砂延伸到眼帘而且面砂时有时无清晰可见颗粒状者为绝佳。

阿尔赛:就是位于眼志圈轮廓上颜色较深,不同于其他颜色的一小部分,长度约为四分之一眼志圈的弧度,中短距离速度鸽均见于此特征,长短颜色深浅不一。

至于优劣程度,本人不敢苟同,但需强调指出的是绝对要有此特征。

点眼丛:就是附着于瞳孔外表上的一些颗粒状或簇拥成团的物质,颜色多见于黄色,也有白色等,据说有此特征的鸽眼作为种鸽,所作出的信鸽多半骁勇善战,亦可种放兼用。

“点眼丛”鸽眼中的黄金眼!

“点眼丛”鸽眼中的黄金眼!

“点眼丛”鸽眼中的黄金眼!其生长部位同眼底栉膜一样在瞳孔内,但前者是在瞳孔底部,后者却在瞳孔浮面,具体位置并不固定。

有的是在瞳孔的上方或者下方,而有的是在瞳孔的前方或者后方。

有的鸽眼中也许仅为一点,有的鸽眼中也许会有二点或者三点。

仅有一点者又被称其“点眼”,二点以上者才被称为“点眼丛”或者“点丛眼”。

特征“点眼丛”的重要特征是:黄眼鸽的瞳孔上是呈现的“点”为金黄色,砂眼鸽则是银白色。

有的鸽仅为一只眼睛里面有,而有的鸽则是一双眼睛里面都有。

由于其“点”甚微,如同大号衣针的线眼大小,所以仅靠眼力洞察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鸽眼镜方能窥视清楚!它又不像眼底栉膜那样呈动态状。

因此,只要它映入你的眸子里就不可能隐藏起来了。

遗传因素遗传方面而言,相对来说“隐性遗传”的概率要大于“显性遗传”的概率很多。

也就是说,即便父母双方的瞳孔中皆具此特征,但在子代孙代鸽的瞳孔里未必能承袭。

人们在大量的信鸽眼睛的研究中发现许多奇特现象,在少数鸽眼的瞳孔中出现闪闪发亮的点和团状物,通过此类现象的个体群,发现其共性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诠释,是否对初养者有用呢?答案就在下面。

我们先来介绍眼睛的结构:1.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

2. 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

3. 视神经、视路。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视路是指从视网膜接受视信息到大脑视皮层形成视觉的整个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

4. 眼附属器。

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其中视神经乳头是视神经的眼内部分,它一方面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的延续,另一方面通过巩膜筛板就成为视神经的球后或眶内部分。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它从视乳头起,至视交叉前止,全长6mm - 10mm左右。

视神经乳头就是我们养鸽人称的“点眼丛”。

独家丨名家荟萃鉴鸽眼—精选集(一)

独家丨名家荟萃鉴鸽眼—精选集(一)

独家丨名家荟萃鉴鸽眼—精选集(一)“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评价一羽鸽子,判断眼睛的好坏是尤为重要的。

全世界的鸽友,无论在哪里,评价一羽鸽子的时候,总会看其眼睛。

如果你问:你在看什么,那么接着你会得到五花八门的答案。

然而小编就是这么善良,用心给广大鸽友们制作整理了一套珍藏精选集,里面不仅有鸽眼的基础知识,也有名家名师对于鸽眼的解析和心得体会,对于喜欢研究鸽眼的鸽友来说,真心值得收藏学习呢!鸽眼结构小知识鸽眼结构,从直观上看大体可分为七个方面,从内往外看,一是瞳孔(又称瞳仁),二是内线口(又称磁圈、内圈或品性圈),三是眼志(又称眼脐),四是底砂(又称内虹彩),五是面砂(又称外虹彩),六是眼缘线,七是外封砂。

各色眼志的基本属性东邪绿眼志——越漂亮的越低能,晚熟性急,邪性十足。

西毒白眼志——快刀如锋,速度利刃。

南帝牛眼黑目——偏安一隅,独自称王。

北丐黑眼志——四海为家,有形胜无形。

中神通黄眼志——百搭鸽眼,你懂的。

不同的眼志色,长在公和母身上效果不一样,砂型厚薄比赛遗传不一样,不同眼志互配结果不一样鸽眼附属结构眼睑:俗称眼皮。

是覆盖在眼球前面起着重要保护作用的帘状组织。

结膜:眼皮内面是黏膜层,紧贴于眼睑的称睑结膜,紧贴于眼球的称球结膜。

眼瞬膜:又称第三眼睑。

是一层半透明能返折的膜状结构组织。

泪器:泪腺、泪管、泪液在睑结膜与球结合膜返折处,上睑稍微偏后,下睑居中处,形成眼睑的穹窿部。

眼外肌:眼外肌比较简单,主要有背斜肌、腹斜肌2条眼斜肌和内直肌、外直肌、腹直肌、背直肌4条眼直肌。

眼眶:由头骨所组成的,双侧各一个巨大的眶窝,深深地容纳下整个眼球。

普及了一些基础小知识,估计有的鸽友相对于基础知识更喜欢名师解析,或者可以参照一些铭鸽来鉴赏就更好了,于是乎小编找到了邓文敏老师讲解过的与鸽眼相关的精品视频,供鸽友们收藏学习!邓文敏专讲:谈独家雄鸽鉴赏小窍门邓文敏专讲:细谈雌鸽眼砂蕴含机密★邓文敏从13岁开始养鸽子,但那时都是一些观赏鸽。

鉴鸽技巧,眼底镜。

鉴鸽技巧,眼底镜。

鉴鸽技巧,眼底镜。

用栉膜理论鉴别赛鸽品质的方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人们把栉膜叫做“视团”或“磁团”,后来才以生物学的术语“栉膜”一词冠名。

因栉膜是禽类特有的生理现象,它能预先反映出很多有关赛鸽内在的生理特性,从而引起鸽友的关注和探索。

经过鸽友们多年的观察、统计、总结、实践,以栉膜表现来鉴别赛鸽品质的技术,已日渐成熟,为赛鸽爱好者淘汰劣质、选择良种、把握赛事、繁殖育种,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帮助。

当然,栉膜鉴别要在血统、个体都过关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赛鸽栉膜鉴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鉴鸽方法,其优点在于它的可视性和早期预见性。

与认识自然一样,在赛鸽领域里,多一些知识,多一种实践,也许会让你的赛鸽生涯从此与众不同。

鸽眼的结构通常赛鸽的眼房水是无色透明的(体弱、衰老、病变时除外),当阳光透过瞳孔进入内眼时(以瞳孔为界),栉膜(脉络膜)受自身组织结构的感光特性,与视网膜(血管)的感光特性综合反映出不同的背景颜色;同时栉膜也因感光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不论背景的色彩,还是栉膜的色泽,从生理上反映出赛鸽的光敏特性。

也就是说,栉膜是赛鸽用来感知外界景物,协助飞行的重要器官。

它对某种光谱的敏感性,决定了这只赛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飞行(即不同的天气时)的适应能力,栉膜表面的颜色、形状以及与它相关连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赛鸽的品质。

经广大鸽友长时期的观察、统计、总结,从栉膜的外观表现中,得到了许多认知赛鸽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赛鸽的选择、比赛、育种,其准确程度,越来越高。

但对栉膜理论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越来越多的鸽友去探索、充实和完善。

因眼底镜光源的光谱与阳光的光谱不一样,在观察时会有差别,现在只能以眼底镜反映的色彩为准。

一、栉膜的观察将医用检眼镜(以下简称眼底镜)固定在桌面上,周围光线尽量暗一些,打开眼底镜开关,将眼底镜的曲光度,调节到黑色刻度20档(察看栉膜表面和背景光)。

一手按正常抓鸽子的方法,尾上头下与水平成45度角,将鸽子身体固定。

简析鸽眼结构

简析鸽眼结构

——安顺信鸽史话简析鸽眼结构——周伯辅信鸽眼睛是信鸽视物器官,在信鸽觅食寻路等方面有其他器官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故鸽友“一鸽在手,首观其眼”已是不争的事实。

鸽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攻破这一理论难题,其深奥之处让人难以捉摸。

现就多年对鸽眼结构的观察,简单分析一下其大体结构,皮毛拙见,如有不妥还望同仁指教。

鸽眼结构,从直观上看大体可分为七个方面,从内往外看,一是瞳孔(又称瞳仁),二是内线口(又称磁圈、内圈或品性圈),三是眼志(又称眼脐),四是底砂(又称内虹彩),五是面砂(又称外虹彩),六是眼缘线,七是外封砂。

一、瞳孔瞳孔是鸽眼最内的一个黑色物体,是用于视物及调节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一个重要关口,瞳孔太大及呆板者,说明这只信鸽比一般信鸽需要更多光线进入瞳孔,才能看清外界景物,一方面给人其呆板木讷不聪明的感觉,另一方面这种瞳孔因进入的光线过强,容易产生疲劳,这种瞳孔的信鸽,参加竞翔,往往是“泥牛入海”,偶有归巢者也是“拖拉机”。

好的瞳孔要求收放灵活,在强光下收缩约达0.8毫米即可。

鸽眼瞳孔可分为两色、三型。

<一>鸽眼两色瞳孔到目前为止,已见到的鸽眼瞳孔色彩有二种,一种为红色,另一种为黑色。

红色瞳孔大多出现在白色羽毛及灰白色羽毛信鸽身上。

由于出现红色瞳孔信鸽的几率较小,对其功能作用少有研究,不去赘述。

黑色瞳孔是常见的一种。

在绝大部分信鸽的眼中显现,也是鸽友们常去研究的一种,下面所谈及的信鸽瞳孔,都是在黑色瞳孔基础上的叙述,不涉及红色瞳孔。

<二>信鸽瞳孔的三种形态信鸽瞳孔分为三种形态:一种是正圆型,二种是椭圆型,三种是不规则型。

1、正圆型瞳孔。

正圆型瞳孔在信鸽眼中属于比较普通的一种,只要是收得细小,收放灵活,就算合格。

2、椭圆型瞳孔。

椭圆型瞳孔是竞翔鸽种比较理想的一种,其形态似鸽蛋样,通常以45度左右角倾斜在鸽眼中,略偏于咀角方那就更加理想。

瞳孔如果是椭圆型,那收放灵活、细小就不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鸽眼结构、动态与遗传性(图)
为了能让初学者更好地观察鸽眼的“结构”和“动态”以及“遗传性”,本人详细讲解一下鸽眼的基本观察知识,希望养鸽初学者能深入了解赛鸽的基本要求和认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体现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眼睛又是直观世界的必然利器。

有人说什么样的鸽眼都有飞出成绩的,但这些人看的只是鸽眼的表面,能得好成绩的鸽子就肯定有一个不变的定律,只是这个定律他本人没有细心地看出来而已。

俗话说,人是否聪明能从眼睛里看出来,可以说这个人的眼睛很灵活,很醒目,也就是说此人的内心世界要比常人的思维活跃、灵敏度高,那么这个“活”也是我们指的好鸽子不变的定律。

说到“活”,我们首先就讲讲鸽眼为什么要“活”才好,说人是心灵手巧,说鸽是心灵眼疾,所以我们从鸽眼活不活完全可以判断信鸽的内心世界是优是劣,也可以说,通过鸽眼的灵活性来判断鸽子优劣是完全不会错的。

但话要说回来,信鸽眼睛活动越快的相对越容易丢失,这类鸽子多数属于急性,当方向判断失误时,它同样急促飞行,等知道飞行方向错误时,早已筋疲力尽无力返航,可一旦方向选择正确,那它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下面首先讲快速鸽子眼睛的性状:
图一:快速鸽眼的特征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同,所以东西南北使用的鸽子也多少有些不同,但要是不细心研究的话是不会觉察到有什么不同的,我们现在只说平原和山区信鸽的鸽眼特征会有哪些不同之处。

平原鸽眼睛特征:
第一,平原快速鸽多数可以不挂黑前荡角,越晴朗的天气越可以不带黑荡角,但鸽眼底砂一定内外满到边缘线,色彩要亮,色彩不要暗淡浑浊,面砂越薄、越松散些越为快速。

一般在北方平原对比赛鸽子的内线口和眼志宽窄要求不高,只要有就行,只要底砂亮彩,面砂通透加上本身的体能和定向,就可以完成竞翔,但鸽友要求的并不仅仅是竞翔,还要在比赛当中飞出成绩,才能对得起自己一年的心血。

1、山区快速鸽眼的特征
2、中距离快速鸽眼睛
3、长距离抗恶气候鸽眼
第二,南方山区对鸽眼的要求就非常高,多数是什么天气飞什么眼砂什么色素都十分的重要,和平原鸽大体上的区别在于,南方山区鸽眼的特点是必须要带黑荡角,眼志色素越黑的越能抗雾天,眼志、内线口越宽越全就越能飞长距离,但要与身体条件吻合。

那么我们就要注意眼睛的动态了,鸽眼在高速飞行时起来了什么作用:
第一,视觉效果好的可以高空看几千米以外。

第二,光线强弱的调整。

第三,高空下望时起到一定焦距作用。

鸽眼有很多种动态,这一点也是很多鸽友没去观察的,瞳孔有一收面砂一转,一收两前转,一收前后转,还有的稳定鸽在瞳孔收缩后要间隔零点几秒才转动一下,所以我们要判断鸽子的速度,鸽眼的动态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一章鸽眼动态
第一,我们看鸽眼是想知道什么样的是好鸽子,所以我们去研究鸽眼,首先要把瞳孔不动的鸽子淘汰掉,所谓死瞳孔的鸽子再好的血统都不能留下来。

第二,身体本身是快速鸽子,但眼睛在强光下瞳孔不能收缩到最小的淘汰掉。

第三,身体本身是快速鸽子,但瞳孔收缩缓慢,没有力度,面砂不能在瞳孔收缩后瞬间转动的,这说明这样的鸽子在思维上是不够敏捷的,多数能回来也肯定不快。

第四,最好的快速鸽眼,一收两转三跳动,就是瞳孔收缩一下,面砂转动两次,底砂的肌肉跟着会跳动几次,这样的鸽眼视神经敏感,思维活跃,这样眼睛的鸽子多数在棚里都是名列前茅的鸽子。

第二章鸽眼结构
为什么说看鸽眼一定要看面砂的结构呢,刚刚上面我们说了瞳孔收缩和面砂的动态,那么面砂的结构就为瞳孔收缩和面砂动态提供了一定作用。

我们看鸽眼结构前,首先要明白鸽眼每个部位在鸽眼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作用又对鸽子飞行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光说看鸽眼是没有一点意义的,首先我们把鸽眼分成多个部分来分析。

第一,外圈黑色边缘线。

有些人把这个圈叫育种线,这个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这个圈的色素有黑色、赭石、褐色、土黄等等,但总体上来看,这个圈和品种有很大关系,至于在鸽子眼中起到什么大的作用,本人不能妄言。

第二,外圈线里面松散的面砂,我们叫它“外砂”。

这个外砂在鸽眼的作用是:当瞳孔在暗光时开始快速放大,会把所有的面砂向外挤压,这个外砂就要为面砂释放空间,要是外砂太满,那么瞳孔就不能放大到与光线相吻合最有利的视觉程度。

第三,面砂,我们看到的浮在底砂上面红色的一层就叫面砂。

一般来说,比赛鸽的面砂都不要太满太厚,这不利于飞行时瞳孔在光线变化时收缩的质量。

面砂分两层,分上浮砂
和盆地砂,两者相连接。

在眼志的外圈像盆地一样的面砂就是鸽眼中的盆地砂,这样的眼睛在做种和中长距离都有很好的发挥。

第四,盆地砂的作用。

盆地砂也是面砂,只不过是与浮面砂低一层,外与浮砂相连,内与眼志相结合,这个盆地砂的作用和外砂的作用相同,都是在瞳孔收缩时起到了一定的空间释放作用,所以外砂和盆地砂一定都不能太满太厚,方为上品。

第五,眼志圈在鸽眼中的重要的作用是调焦作用。

它和内线扣相呼应,内线口在强光照射时急速收缩,把瞳孔瞬间收缩到与光照相等的大小,当暗光时眼志会瞬间把缩小的瞳孔拉回与暗光相等的大小。

所以内线扣和眼志正好是里拉外拽,使瞳孔随时与光线相呼应,保证眼睛保持观测物体的清晰程度。

眼睛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鸽子在光线变化下视觉模糊的关键因素,所以眼砂结构与飞行速度息息相关。

有些眼砂结构实在不合理,视觉与光线在飞行时总是不能相吻合时,就会导致视觉模糊,飞行不快,并且容易迷失方向而丢失。

所以鸽眼不能不看,并且一定要看,再加上身体的综合素质,那么你就基本赢了一大半了,要是不看鸽眼,就等于丢掉半壁江山。

第三章什么是种鸽眼
很多人都会以为鸽眼根本不重要,只要不瞎就可以飞,那就大错特错了。

上面已经说过了,用于比赛鸽子的面砂一定要薄,要为瞳孔收缩起到一定的空间释放作用,这样可以让瞳孔能在任何光线下调整视觉的清晰度。

那么有人会问,那这样的眼睛不就是一流的鸽眼了吗,还分什么种鸽眼飞鸽眼呢?对,这就是配对时的关键,也是能不能继续发挥的问题所在。

很多时候此鸽飞得好,再配就不行,也正是不懂鸽眼配的重要环节,导致鸽眼退化。

1、快速鸽中性鸽眼
2、中距离中性鸽眼
3、长距离中性鸽眼
以上三张图片都是鸽眼中的中性结构,也就是说这样的鸽眼的性状好配,也适合于做种鸽,不极端偏向于短距离或长距离。

第一,我们配鸽子绝对不能把两只飞鸽眼配在一起,就算后代有发挥也肯定是丢多归少,到第三代就更不说了,眼砂会极端到退化的层面,导致鸽眼失去战斗力,更容易疲劳。

所以鸽子快到了一定程度时,我们必须要把它稳下来,这就是配对的上上策,要不然再好的鸽子都发挥不到三代。

第二,要想让鸽子稳下来,我们一定要找有盆地砂的,眼志宽些,内线口宽些的鸽子来配对,这样可以让你快速鸽瞳孔收缩回到稳定的力度上来,没有力度的瞳孔收缩鸽眼更易疲劳,最容易丢失。

第三,快速鸽眼配回中性鸽眼的目地是在维护鸽眼本身韧性,后代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任何事物都不能一直走向极端,太极端了最好的也就变成最不好了。

所以很多鸽友说高价购买的鸽子飞不出来,受骗了,其实不是。

除了这羽鸽子真的没有遗传之外,鸽眼配对是最重要环节,还有山区和平原鸽眼多少有些不同,只要能摸索出这一个不变的定律,鸽友可以放任自如地把持自己的鸽子。

第四章极端鸽眼
1、极端种鸽眼黄眼
2、极端种鸽眼砂眼
3、极端赛鸽眼
极端的种鸽眼,在目前赛鸽人的心目中失去了一定地位,比赛不快,留种太慢,所以很多赛鸽家都放弃了这种极端的种鸽。

(1)极端种鸽眼有哪些优势:极端的种鸽眼在配对时,养稳定品系的鸽友可以找相同眼砂配,这样出的后代一样是极端的种鸽眼,可以留种,也可以和极端的赛鸽眼配,这样就可以出现中性眼砂,也可以比赛,也可以做种之用。

(2)极端种鸽眼有哪些缺点:一般情况下极端种鸽眼不能一次配出赛鸽眼砂,要经过三四代后方能配出赛鸽的眼砂来,所以一般配赛鸽都使用中性眼砂为宜。

(3)我们比赛都喜欢使用第三种极端赛鸽眼的性状,因为只有这类眼砂结构在公棚或地方赛晴天赛事中才能取得上位名次。

但配对就不能这两种鸽眼继续配,否则后代肯定发挥不好。

很多拍回来冠军后代不发挥,很可能就是配了同样极端的赛鸽眼,所以后代不易发挥。

第五章眼砂配对
图一:
第一,在北方,我们配鸽子不用选择带黑前荡角的鸽子,只要面砂结构好,底砂满,瞳孔的位置好,眼志和内线口窄一些影响不大,但不能没有。

上图这样配是完全用于比赛的鸽子,只适合晴天比赛。

图二:
第二,飞山区有雾的天气,我们就必须要选择一羽是有前黑荡角的鸽子配,最好两只鸽子的眼砂都有黑色荡角。

上图如果没有黑荡角的鸽子,在天气多变时就容易丢失。

图三:
第三,这种砂眼和黄眼配是最常见的配对方法。

但在北方有前黑荡角的鸽子分速会有些影响,如在南方山区,会最为适宜。

这都属于赛鸽眼砂配对,如果不是又稳又快的情况下,都不适合留来做基础种鸽,可以留来起到过桥作用。

图四:
第四,为了不让赛鸽眼性状继续升级到退化的程度,必须要配回中性鸽眼,这样会加强鸽眼的韧性,不然就会丢多归少,最后一代不如一代。

图五:
第五,我们作育种鸽时,尽量不要黄眼X砂眼,更不要改变信鸽眼砂本有的性状特征,我们为的是保留种鸽的特性。

如果黄X砂,就完全会改变鸽眼的性状,会出现第三种性状,所以保留下来的血脉意义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