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T200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说明书

ER-T200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说明书
ER-T200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说明书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技术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引言 供电企业为了提高供用电质量水平、提高对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开展与实现配电自动化是必由之路。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环节,一般指用于配电网监控的馈线配电终端(FTU),配电变压器配电终端(TTU),开闭所远方监控终端(DTU),中压远方站控终端。其功能是实现配电网设备的监控,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继电保护、通信转发等功能。 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一般在户外运行,其工作环境与变电站自动化的终端装置相比,要恶劣得多,因此,对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的适应温度、湿度范围、防磁、防震、防潮、防雷、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要更加严格。 配电自动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系统升级换代很快,本文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进展进行分析。 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一般都依赖进口设备,但是,随着国内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关键设备由依赖进口逐步转向相信国产设备,配电终端已有了国产的入网许可产品,其功能与性能价格比更有利于各供电部门选用。 1 功能的进展 配电终端经历了监控功能的配电远动装置—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集中式配电终端装置一具有面保护功能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根据配电网监控的要求,开始研制监控功能的配电远动装置,技术从RTU移植过来,具有三遥功能,但是不具有馈线自动化功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配电自动化在全国的试点全面启动,全网的配电自动化的实现由通过重合器时序整定配合的方式逐步过渡到通过FTU(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故障检测结合通信技术进行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开始研制具有故障诊断和处理功能的配电终端,以满足集中式处理的馈线自动化功能。 本世纪初期,馈线自动化功能由集中式处理方式向分布式处理方式发展,故障诊断、隔离与恢复的面保护方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方向,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相继推出具有面保护功能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当然,面保护方式对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通信方式的进展 配电终端FTU经历了串行通信系统—网络型系统的发展阶段。 配电终端的通信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串行通信方式进行的,通过配电终端的串口与各种不同类型的Modem接口进行信息传输。2001年,东方电子推出了基于光纤以太网通信的配电终端装置,使得配电终端进入了网络型系统的时代。 配电终端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速度大幅度提高,配电自动化功能的进一步分散、分布,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冗余配置,信息路由简单易行,通信组网灵活方便,可以实现多个配电终端对等通信,为面保护方式提供较好的通信条件。 3 嵌入式软件的进展 配电终端FTU经历了中断加循环的软件结构模式—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结构的发展阶段。 早期的配电终端由于受CPU及存储器容量和处理速度的限制,嵌入式软件只能以常规的中断加循环的模式来处理,随着32位CPU及ARM芯片的大量使用,使得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得以应用,这就大大提高了配电终端软件的可靠性和可重用性以及实时响应能力。技术现状 配电终端技术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版本号:2016版V1.1 编号: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3月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书使用说明 1. 本技术规范书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10kV/20kV电压等级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4.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 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提交物资招标组织部门。物资招标组织部门及时将“表 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移交给技术标书审查会。技术标书审查会确认“表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内容的可行性并书面答复: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当发生需求变化时,需由技术规范组织编写部门组织的标书审查会审核通过后,对修改形成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技术规范书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2 项目需求部分”时,应严格按“项目单位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3.2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超纯水系统操作说明书

水处理设备(超纯水系统) 操 作 说 明 书

目录 一、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图: (2) 二、工艺流程说明: (2) 1.原水箱 (2) 2.原水泵 (2) 3.多介质过滤器 (3) 4.活性碳过滤器 (3) 5.阻垢剂加药系统 (3) 6.软化器 (4) 7.精密保安过滤器 (4) 8.高压泵 (4) 9.两级反渗透RO机 (5) 10、二级纯水箱 (12) 11、EDI输送泵 (12) 12、前置紫外杀菌器 (13) 13、0.22μ微滤系统 (13) 14、EDI装置 (13) 15、EDI超纯水箱 (17) 16、输送泵 (17) 17、核级树脂 (17) 18、后置紫外线杀菌器 (18) 19、终端0.22μ微滤系统 (19) 三、设备操作指南: (19)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以原水水质与纯水水质而定) (19) 附表1:水处理设备运行记录表 (21) 附表2:水处理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22) 附录3:售后服务承诺 (23) 一、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图: 二、工艺流程说明: 1.原水箱 原水箱作为储水装置,调节系统进水量与原水泵抽送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原水泵启停过于频繁,箱内设置液位,原水进水阀根据液位高低进行自动补水,原水泵根据水池液位情况自动启停。 操作:原水箱顶部设置手动及自动电动进水阀,可进行手动及自动补水; 手动补水时不受液位控制,只能手动控制。自动补水阀补水时受液位控制,

当水箱液位降到设定中液位时,自动阀开启自动补水;当水箱液位达到设定高液位时,自动阀关闭停止补水,从而达到自动的性能。 2.原水泵 作用:原水泵将原水增压后输送到下道工序,保证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的操作压力及运行流量。 操作:原水泵可分手动和自动操作,自动运行时,原水泵将与原水箱液位联动,原水箱液位低时原水泵停止运行,中水位时重新启动;手动操作时除原水箱液位液位不与原水泵连锁外,其他和自动一样;其他有关说明及注意事项详见水泵说明书。 3.多介质过滤器 作用:在水质预处理系统中,多介质过滤器压力容器内不同粒径的石英砂按一定级配装填,经絮凝的原水在一定压力下自上而下通过滤料层,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得以截留去除,多介质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悬浮物、细小颗粒、全价铁及胶体、菌藻类和有机物。其出水SDI15(污染指数)小于等于5,完全能够满足反渗透装置的进水要求。 操作: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过滤器应定期清洗。冲洗周期一般为5~7个工作日,具体将根据进水浊度而定。 4.活性碳过滤器 功能:在水质预处理系统中,活性炭过滤器能够吸附前级过滤中无法去除的余氯以防止后级反渗透膜受其氧化降解,同时还吸附从前级泄漏过来的小分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F T U技术规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 技术规范

目录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 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GB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2 技术要求 概述 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箱式馈线终端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资料

2013-02-07实施 2013-02-07 发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Q/CSG Q/CSG 11109001-20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市场〔2013〕2号附件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 (1) 3.2 机架式厂站终端 (1) 3.3 壁挂式厂站终端 (1) 4 技术要求 (2) 4.1 环境条件 (2) 4.2 机械影响 (2) 4.3 工作电源 (2) 4.4 结构 (2) 4.5 绝缘性能要求 (3) 4.6 温升 (3) 4.7 输入/输出回路要求 (4) 4.8 功能要求 (4) 4.9 电磁兼容性要求 (8) 4.10 可靠性指标 (9) 4.11 包装要求 (9) 5检验规则 (9) 5.1 检验分类 (9) 5.2 全性能试验 (9) 5.3 到货抽检 (9) 5.4 到货验收 (10) 5.5 验收结果的处理 (10) 5.6 检验项目 (10)

前言 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本标准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对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外形结构、技术要求和检验验收等规则做出了规定,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招标采购、检验验收及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依据。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统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条件》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卫明、郑龙、石少青、肖勇、党三磊、张亚东、伍少成。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委员会批准。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3.1配电自动化终端 (4) 4环境条件 (4) 5功能及技术要求 (4) 5.1终端额定参数 (4) 5.2配电终端基本功能与指标 (5) 5.3馈线终端(FTU)具体要求 (6) 5.4站所终端(DTU)具体要求 (11) 5.5配变终端(TTU)具体要求 (16) 6终端试验 (20) 6.1型式试验 (20) 6.2抽样试验 (20) 7.3出厂试验 (20) 附件一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 (21) 附件二故障指示器接入标准 (22) 附件三站所终端(DTU)装置示意图 (24)

前言 配电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原则,为有效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公司生技部组织编写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将此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对其技术发展和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也做出了适当定义和描述。 本规范由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的主要审核人: 本规范的批准人: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采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标准号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2010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配电自动化终端

目录 一、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型号及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使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配电终端总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控单元功能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控单元外形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控单元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控板(MCU)..................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测板(YC,交流直流采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信板(YX,开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控板(YK,开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源板(PW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终端外形尺寸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搬运及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输及装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装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现场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流电源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接口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信回路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测回路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控回路配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现场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气开关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远方/ 闭锁旋钮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分闸出口操作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池的更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调试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调试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终端与开关柜联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电前后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DTU 三遥功能调试...................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终端与主站联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认配电终端相关通信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站联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投运说明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投运前配电终端的设置、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电终端的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水表使用说明书

智能水表 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 一、概述 二、技术参数 三、操作(使用)说明 四、安装说明 五、故障处理说明 六、附件 一、概述 系列智能表是按照 CJ/T133-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IC 卡冷水水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8-2007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的技术要求,由公司设计生产制造。 该系列智能表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结构合理、计量准确、可靠。该智能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始动好; 2、基表采用四位指针、五位字轮,明确、易读; 3、阀门采用悬浮结构、开关扭矩小;寿命长、可靠; 4、表阀一体,结构合理; 二、主要技术参数 1、流量范围

2、相对误差 2.1 从包括最小流量至分界流量(不含)的流量低区,最大允许误差为±5%; 2.2 从包括分界流量至过载流量(含)的流量高区,当水温≤30°时;最大允许误差为±2%;当水温>30°时;最大允许误差为±3%。 3、工作温度:冷水水表:0.1℃~30℃;热水水表:0.1℃~90℃; 4、工作压力:≤1.0MPa 5、压力损失:≤0.063MPa 6、安装环境:B类-安装在户内的固定式IC卡水表 7、电磁环境:E1-住宅、商业和轻工业 8、工作电流:静态:( 5~6)uA 9、工作环境温度:5℃~55℃; 10、流动剖面敏感度等级:U10、D5。 11、存储环境温度:-5℃~55℃; 12、安装尺寸与重量 水表外形示意图: 安装尺寸与重量表 三、操作使用

用户使用本表时应到管理部门营业处去开户、建档,购买相应的水量的用户卡。用户卡在初次使用时必需在指定的表上使用,否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将射频卡靠近水表塑料壳体的读卡标志区处,按动按键,听到”嘀”的一声表示刷卡成功.在按按键的同时液晶显示“rd IC”表示检测到射频卡,如显示“END”表示卡操作正常,如显示“E rr XXX”表示可能有问题.请重新放一下卡的位置,再试一下,如还有问题请与管理部门联系. 当水表剩余量小于设定的报警值时(本表出厂时设定报警值2.0 m3),阀门关闭告警,同时显示请充值标志,用户发现关阀后可刷用户卡或按按键将阀门开启。IC 卡水表以此提醒用户及时充值;当剩余量递减至零时,阀门自动关闭。用户需重新购买充值后才能打开阀门。 当射频卡表出现说明2中的故障时阀门也将关闭,当故障排除后阀门才可打开。如果用户将卡丢失,须到管理终端处办理相应的补卡手续。本系统补卡后,如果原用户卡找到仍可使用。 四、安装说明 1、选择水表口径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管道直径及流量等于或小于水表常用流量为依据来选择适宜口径的水表。 2、安装位置应选择方便拆卸和易读取水表计量数据的地方,应避开暴晒、雨淋、水淹、污染和有外磁干扰的环境。在有冰冻期间,除将水表和水管包扎外,不用时把水表进水端阀门关闭,出水端放水阀和水龙头打开,以防止水表因冰冻膨胀而损坏;透明吸塑罩是防止异物卡住水表转动部分而损坏水表,不读表时切记将其盖上。 3、安装时(特别是新管段)应避免将麻丝、胶带、砂石等杂物进入水表管道内,造成水表计量故障。 4、安装时,为了计量准确,水表出水口管道安装应高于水表不少于0.5米、在水表前面管道上应安装阀门,以便在拆卸水表时可以关闭水源。水表不应直接与管道连接,水表与管道间应有活接头(如管接头.连接螺母.接管密封垫圈等).拆装水表时,切不可用力硬扳.以免损坏水表; 5、安装时必须使表壳上水流指示箭头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安装方式必须按水表读盘上标明的水平或立式安装,并使读盘朝上。

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

ICS 备案号: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203017-2016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2016-04-01 发布2016-04-01 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要求 (3) 4.1 环境条件 (3) 4.2 功能架构与外观结构 (4) 5 功能要求 (8) 5.1 电源要求 (8) 5.2 遥信功能要求 (9) 5.3 遥测功能要求 (9) 5.4 遥控功能要求 (9) 5.5 保护和逻辑控制功能 (10) 5.6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选配) (11) 5.7 电能质量监测(选配) (12) 5.8 配变量测采集与控制(选配) (12) 5.9 设备状态监测(选配) (12) 5.10 配电变压器状态监测(选配) (12) 5.11 环境湿度监控(选配) (13) 5.12 水浸监测(选配) (13) 5.13 烟雾监测(选配) (13) 5.14 安防门禁监控(选配) (13) 5.15 视频监控(选配) (13) 5.16 新能源并网接入(选配) (13) 5.17 对时功能要求 (13) 5.18 通信功能要求 (13) 5.19 数据处理及传送功能 (14) 5.20 维护与调试功能 (15) 5.21 其他功能 (15) 6 技术参数 (15) 6.1 模拟量采样 (15)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 T U设备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采购 技术规范书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检中心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为适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 电终端的发展需要,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加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技术管理,规范采购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技术规范书。 2.本技术规范书是依据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 范并结合公司运行情况而制定的。 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 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产品所执行的标 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招标方和投标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 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本规范书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具体要 求,适用于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采购技术管理。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书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GB 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1992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T 14049-2008额定电压10、35kV架空绝缘电缆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T4623-2006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836-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DOC)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电变压器终端,简称配变终端)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验的检测条件、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并明确了相关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系统内的配电终端检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怛定湿热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测) GB/T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

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IEC 60664-1:2007,IDT)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 GB/T17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 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 GB/T 17626.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是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 GB/T 17626.1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盘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lEC 61000-4-2 2001,IDT) Q/GDW 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配电终端remote terminal nnit of distribntion

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概要

Q / GDW 212 — 2008 ICS 29.24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8 — 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terminal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 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Q / GDW 428 — 2010 I 目次 前 言 ·················································································································································· II 1 范 围 ·············································································································································· 1 2 引用标 准 ······································································································································· 1 3 基本技术条 件 ································································································································ 1 4 主要性能要 求 ········································································································

(完整版)给排水说明书.

1.概述 (1) 2. 主体配置 (1) 3. 技术参数 (2) 4. 实训项目 (4) 5. 项目实训 (4) 6. 注意事项 (19) 附录1:阀门设置 (20) 附录2:系统控制电路图 (22) 附录3:系统主电路接线图 (23) 附录4: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 (24)

1.概述 现在社会智能化建筑大多都是高层建筑,如何规范、合理、安全可靠的给水和排水,实现给排水系统智能化成为楼宇智能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设计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不仅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不同要求,而且能最大程度的节省电力和水资源。 YL-708-R型给排水系统是根据智能楼宇建筑设计规范,结合我国当前智能化建筑发展的需求精心设计的综合实训系统。本系统采用实物式设计,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以及工控技术,系统稳定可靠,结构合理清晰,可为示教与实训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YL-708-R型给排水系统共包括4个部分:恒压供水系统、供热/暖系统、气压供水系统和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通过控制电柜和手阀,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相互切换以进行不同的实训项目。 2. 主体配置

表1 3. 技术参数 1)三菱FX2N-48MR主机 型号:FX2N-48MR 工作电源:AC250VDC30A以下 工作负载:2A/1点8A/4点公用 响应时间:10ms 2)三菱E740变频器 型号:FR-E740 输入电压:380V 输出电压:380V 额定功率:0.75KW 3)三菱FX0N-3A特殊功能模块 型号:FX0N-3A, 工作电源:PLC内部供电,

分辨率:40mV(10V/250)、20mV(5V/250)、64uAMIN(4~20mA/250) 通道数:2输入1输出 4)三相水泵 型号:CP-25-2.4 工作电源:AC380V/3φ 流量:2.7m3/h 扬程:28m 功率:0.5HP 转速:2900R/min 5)单相水泵 型号:CP-25-2.4 工作电源:AC220V/1φ 流量:1.5m3/h 扬程:28m 功率:0.3HP 转速:2900R/min 6)热水器 工作电源:AC220V/1φ 容量:40L 额定压力:0.75Mpa 功率:1500W 7)压力变送器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S2:对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S3: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S5:基于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若与理论状态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执行步骤S7;S7:获取最终权重矩阵,得到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升了对终端的状态管控能力,具有预测准确度高、方便可靠等优点。 技术要求 1.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

S2: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 S3:基于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 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该待测终端的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 S5:基于待测终端的总得分和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 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并与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比较,若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对应的初始权重矩阵即为最终权重矩阵; S7:基于最终权重矩阵,获取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包括多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每个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获取初始权重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初始权重矩阵具体为,基于专家法,对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赋值,即得到初始权重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从初始权重矩阵中获取一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或者二级指标判断矩阵,作为待检验矩阵; S202:获取待检验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智能终端说明书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TTU 说明书 XXXXXXX公司 目录

1.概述 1.1应用范围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安装于柱上变压器台区,具备对配电变压器0.4kV 低压设备实现电能分配、电能计量、无功补偿以及供用电信息的自动测量、采集、保护、监控及安全防护等功能。配变终端通过信息汇聚并上传至配电自动化主站,, 具有“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的智能化特征,实现智能台区的精益化管理。1.2产品特点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产品功能全面,以智能台区配变终端为核心,实现台区的配变监测、智能无功投切监测、低压进出线监测、三相不平衡治理和智能巡检功能,并具备安全加密功能。对配电台区各设备进行集中管控,并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将相关信息上送至主站系统。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其特点如下: 配变监测:对台区电压、电流、温度等实时数据采集和上传。 自动抄表:台区总表采集,获得台区精细化运行数据;可扩展宽带载波抄读用户电表数据。 台区设备监控:对台区馈线开关、漏电开关等设备自动监控。 智能无功补偿监控:对智能无功补偿设备信息实时采集。 微功率无线维护:由于箱体安装位置环境复杂,目前终端提供方便的现场无线调试,升级。 三相不平衡治理:通过对台区三相不平衡情况的监测,通过换相装置进行平衡调节。故障定位与指示:通过监测自身状态和外接开关故障等信息就地指示及自动上报。安全防护:具备基于内嵌安全芯片实现的信息安全防护功能。 2.终端结构 2.1 终端外观 终端尺寸大小:259 mm (宽)*276 mm (高)*184 mm (深)(含重载连接器)。 2.2结构设计 终端采用插件式设计,各功能插件独立设计, 按不同的功能将电路设计为独立的子板,各子板通过欧式板间连接器连接到总线底板上。 3.主要技术指标 3.1 、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40 C ~ +70C 海拔高度:<1000m 环境相对湿度(在25 C时):10%—100%

2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

2到3岁早教教案(二) ICS 备案号:Q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目次 前言....................................................................... IV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技术要求3 4.1环境条件 3 4.2功能架构与外观结构 4 5功能要求8 5.1电源要求 8 5.2遥信功能要求 9 5.3遥测功能要求 9 5.4遥控功能要求 9 5.5保护和逻辑控制功能 10 5.6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选配) 11 5.7电能质量监测(选配) 12 5.8配变量测采集与控制(选配) 12

5.9设备状态监测(选配)12 5.10配电变压器状态监测(选配) 12 5.11环境湿度监控(选配) 13 5.12水浸监测(选配) 13 5.13烟雾监测(选配) 13 5.14安防门禁监控(选配) 13 5.15视频监控(选配) 13 5.16新能源并网接入(选配) 13 5.17对时功能要求 13 5.18通信功能要求 13 5.19数据处理及传送功能 14 5.20维护与调试功能 15 5.21其他功能 15 6技术参数15 6.1模拟量采样 15 6.2遥信采集 16 6.3遥控 16

6.4保护动作准确度16 6.5信息响应时间16 6.6信息通道16 6.7装置功耗16 6.8可靠性16 6.9时钟17 6.10机械特性17 6.11绝缘性能17 6.12电磁兼容17 6.13可靠性要求18

DAT系列配电自动化终端

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述 DAT系列配电终端是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10kV中压配电网环网单元、站所单元、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线路等进行数据采集、监测或控制,可与配电网自动化主站和子站系统配合,完成多条线路的“二遥”、“三遥”实时数据采集、控制与上送,并实现故障检测、故障区域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等配电自动化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 应用 DAT系列配电终端应用广泛,尤其应用在中压配电网中实现监视、控制和自动化功能。DAT系列配电终端主要包括: FXD620-D系列站所终端(DTU),监视和控制环网柜、箱式开闭所; FXD620-F系列馈线终端(FTU),监视和控制柱上开关; FXD620-T系列配变终端(TTU),监视和测量配电变压器。特点 DAT系列配电终端主要特点: 完全的“三遥”功能(遥测、遥信、遥控); 故障检测功能,可检测单相接地、相间短路及过负荷等故障; 与主站配合实现集中式故障隔离和自愈; 基于对等通信技术,终端之间信息交互,实现就地快速故障隔离和自愈; 信息安全,支持基于非对称密钥技术的单向认证功能,能鉴别主站的数字签名,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 大容量存储器,事件记录及故障录波存储; 完整的后备电源运行监测及控制,双路电源备份供电; 配置方便灵活,远程维护功能,减少现场维护工作量; 模块化设计,易安装,免维护,低功耗,易扩展,可靠性高。

故障检测、隔离与恢复 (FDIR) 为了提高中压配电网络的可靠性,最可靠的途径之一是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并隔离故障,自动恢复非故障段的馈线供电。采用故障检测、隔离与恢复功能的馈线自动化可以给我们带来: 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增强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势在必行。馈线自动化(FA)可以实现每条馈线运行方式和数据采集的监视,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配电自动化实施区域的供电可靠性需求、一次网架结构、配电设备等情况,DAT配电终端可以选择实现下面不同的故障处理模式,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A+类供电区域宜采用集中式或智能分布式;A、B类供电区域可采用集中式、智能分布式或就地型重合器式;C、D类供电区域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就地型重合器式或故障监测方式。 就地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 DAT系列配电终端具备智能分布式故障就地处理功能。多个DAT系列终端基于对等通信技术,终端之间故障信息交互,根据相邻终端信息,智能决策开关动作,实现馈线故障的分布式处理,并将故障处理结果上报给配电主站。该方案可以大大提高馈线自动化的反应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次数。就地型重合器式馈线自动化 就地型重合器式馈线自动化提供给客户在短时间内恢复供电的解决方案。DAT系列配电终端在无通信条件的情况下,在故障发生时,通过线路开关间的逻辑配合,利用重合器实现线路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FXD620配电终端作为开关控制装置的同时,也可作为过电流保护装置。每个开关的动作逻辑可根据其在运行网络上的位置通过不同程序配置来实现。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集中型全自动或半自动式馈线自动化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或配电管理系统主站,通过收集区域内DAT系列配电终端的信息,分析判断配电网运行状态,集中进行故障定位,确定故障后恢复供电的最佳方式。 集中型全自动或半自动 馈线自动化 SCADA/DMS 不依赖于配电SCADA主站系统 的通信,可独立运行 可扩展的安装,不需要通信网络 的前期大量投资 不需要新建SCADA或者DMS系 统,可支技已有监控系统 最快的恢复时间 不依赖通信网络,故障发生时通 过线路开关间的逻辑配合实现故 障隔离和恢复供电 仅在故障时起作用,不能优化运 行方式 需要经过多次重合,对设备及系 统冲击大 基于配电SCADA主站系统,可应 用于复杂网络,适用灵活的运行 方式 灵活控制,可采取安全和最佳 措施 功能易于扩展,可和GIS/MIS/ DMS等联网,实现全局信息化就地型智能分布式 馈线自动化 FTU/DTU配电终端 就地型重合器式 馈线自动化 重合器控制器 伊顿公司 DAT系列配电自动化终端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