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的概念

合集下载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的概念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的概念

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我参加得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就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就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简单说一下:(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得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

就是反映钻探质量得指标,显然,与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与质量控制有关。

本来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得岩心,采取率很低,就是要批评钻探人员得,因为取出得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得意义。

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

(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得岩石长度[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与总回次进尺得比值。

显然,如果就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得。

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

就是岩体质量评价得重要指标之一。

(3)RQD:就是长度大于10cm得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得比值.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

RQD就是常用得反映岩体质量得指标,主要表示岩体得完整性,越大越好。

不管就是RMR分类、Hoek— 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瞧出(1)>(2)>(3),也可以瞧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您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

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

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地面得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与您钻得地层有关系,如果就是灰岩与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就是灰白色;如果就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就是棕红色得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就是整个孔得岩石岩粉、岩屑颜色得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得地层岩石类别与简单特性。

另外,注意回水量得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就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就是岩溶洞穴等.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值的概念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值的概念

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

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 简单说一下:(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

是反映钻探质量的指标,显然,和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和质量控制有关。

本来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的岩心,采取率很低,是要批评钻探人员的,因为取出的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的意义。

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

(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的岩石长度[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和总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如果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的。

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

是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

RQD是常用的反映岩体质量的指标,主要表示岩体的完整性,越大越好。

不管是RMR分类、Hoek— 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1)>(2)>(3),也可以看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你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

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

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地面的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和你钻的地层有关系,如果是灰岩和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是灰白色;如果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是棕红色的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是整个孔的岩石岩粉、岩屑颜色的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的地层岩石类别和简单特性。

另外,注意回水量的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是岩溶洞穴等。

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

关于RQD

关于RQD

Deere在1964年提出RQD概念时[1],最初的定义是大于10 cm 的完整岩心累计长度与岩心总进尺之比的百分数,没有提出限制条件,通过使用发现很多问题,于是在1966、1967年提出要使用NX钻头、双层岩心管钻进,采取率的提高,使RQD值有了可比性,得到了各国工程师的广泛认同并实际应用,我国从80年代开始引用了这一评价指标。

目前,RQD 法在我国工程地质界被广泛关注,已载入我国工程界名著《工程地质手册》及多部《工程设计规范》,供工程科技人员应用。

同时,还载入我国学术界多部《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原理》等教科书。

+rA:/! b)Y1、我国国标中对RQD值的规定及评价4RXF.k J3=1.1、我国勘察方面的“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在术语中规定“岩石质量指标(RQD)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l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GQB该规定对施工使用的钻具进行了强制规定,但对岩心采取率并没进行统一规定,对参与统计的大于10cm岩芯的质量也没规定。

7 ,!-[oY[1.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属于国家标准第二层次的通用标准,适用于各部门、个行业的岩石工程”。

该规范未采用RQD值作为对岩体进行分级标准,理由在3.4.3条文说明中是“在我国工程勘探中,金刚石钻头的使用还未普及,钻具型号也不够规范,有的单位虽尝试获取RQD值,但缺乏统一性和可比性”,其实RQD值的固有缺陷也不适合单独作为岩体定量分级的标准。

-WX{ y Ci1.3、《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属于第三层次的规范,适用范围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矿区(或井田、矿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在 5.4.2.2规定“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确定不同岩组RQD值的范围和平均值。

岩心编录的常识

岩心编录的常识

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

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 简单说一下:(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

是反映钻探质量的指标,显然,和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和质量控制有关。

本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的岩心,采取率很低,是要批评钻探人员的,因为取出的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的意义。

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

(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的岩石长度[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和总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如果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的。

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

是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

RQD是常用的反映岩体质量的指标,主要表示岩体的完整性,越大越好。

不管是RMR分类、Hoek—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1)>(2)>(3),也可以看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你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

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

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面的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和你钻的地层有关系,如果是灰岩和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是灰白色;如果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是棕红色的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是整个孔的岩石岩粉、岩屑颜色的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的地层石类别和简单特性。

另外,注意回水量的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是岩溶洞穴等。

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值的概念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值的概念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值的概念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

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简单说一下:(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

是反映钻探质量的指标,显然,和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和质量控制有关。

本来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的岩心,采取率很低,是要批评钻探人员的,因为取出的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的意义。

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

(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的岩石长度[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和总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如果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的。

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

是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

RQD是常用的反映岩体质量的指标,主要表示岩体的完整性,越大越好。

不管是RMR分类、Hoek— 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1)>(2)>(3),也可以看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你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

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

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地面的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和你钻的地层有关系,如果是灰岩和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是灰白色;如果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是棕红色的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是整个孔的岩石岩粉、岩屑颜色的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的地层岩石类别和简单特性。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值的概念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值的概念

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

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简单说一下:(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

是反映钻探质量的指标,显然,和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和质量控制有关。

本来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的岩心,采取率很低,是要批评钻探人员的,因为取出的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的意义。

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

(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的岩石长度[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和总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如果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的。

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

是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

RQD是常用的反映岩体质量的指标,主要表示岩体的完整性,越大越好。

不管是RMR分类、Hoek— 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1)>(2)>(3),也可以看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你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

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

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地面的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和你钻的地层有关系,如果是灰岩和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是灰白色;如果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是棕红色的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是整个孔的岩石岩粉、岩屑颜色的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的地层岩石类别和简单特性。

另外,注意回水量的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是岩溶洞穴等。

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的概念

钻探方法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的概念

网上论坛一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

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简单说一下:(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

是反映钻探质量的指标,显然,和地层岩性破碎程度、钻探技术和质量控制有关。

本来岩石很完整,取出机械破碎的岩心,采取率很低,是要批评钻探人员的,因为取出的东西失去了反映原位岩石特征的意义。

原则上要求越高越好。

(2)岩心获得率:岩心中可以拼凑成柱状、饼状的岩石长度[ 破碎但有形,可以拼凑] 和总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如果是枚棱岩或碎裂岩块,没有办法拼凑的。

岩心获得率越高,说明岩石越完整。

是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RQD是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累计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

显然,不能拼凑,要求更高。

RQD是常用的反映岩体质量的指标,主要表示岩体的完整性,越大越好。

不管是RMF分类、Hoel—Brown准则都离不开RQD可见其重要性。

从上面可以看出(1)>(2)>(3),也可以看出,钻探质量控制不好,好岩石,你也可能被误导为坏岩石。

一般钻探都要用用清水钻进,岩石里干钻钻头会被烧坏。

那么从钻孔里返回到地面的水,一般都循环利用,由于携带岩粉、岩屑颜色就比较深,至于什么颜色,哈哈!和你钻的地层有关系,如果是灰岩和大部分浅颜色岩石地区,一般是灰白色;如果是红色粘土岩,可想而知,一定是棕红色的啦!还有很多过渡色,别忘了是整个孔的岩石岩粉、岩屑颜色的混合!因此,回水颜色一定长呢高度程度上能反映钻孔穿越的地层岩石类别和简单特性。

另外,注意回水量的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是岩溶洞穴等。

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

岩石质量rqd计算公式

岩石质量rqd计算公式

岩石质量rqd计算公式岩石质量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是岩石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参数,用于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可供开采的价值。

RQD是根据钻孔岩芯的完整程度来进行评定的,它反映了岩石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本文将介绍RQD的计算公式及其意义。

RQD的计算公式如下:RQD = (完整岩芯长度 / 钻孔总长度) * 100%其中,完整岩芯长度是指连续的、长度大于10cm的岩芯段的总长度,钻孔总长度是指钻孔中钻进的总长度。

RQD的数值范围为0~100%,数值越高,代表岩石的完整程度越好,稳定性越高。

RQD的数值可以用来判断岩石的可开采性、围岩稳定性以及岩石的质量等重要工程问题。

RQD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岩石力学测试、岩石开采设计和地质工程勘察中,RQD常常被用作评估岩石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质。

根据RQD值,可以判断出岩石的强度、渗透性、断裂性等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RQD的计算需要通过钻孔取芯来完成。

钻孔取芯是一种常用的岩石勘察方法,通过钻孔取得的岩芯可以用来分析和测试岩石的物理性质。

在钻孔取芯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岩芯的完整性,以获取准确的RQD数值。

RQD的计算公式基于连续岩芯段的长度,这意味着岩芯中的裂隙和空洞会对RQD的结果产生影响。

裂隙和空洞的存在会导致完整岩芯段的长度减少,从而降低RQD的数值。

因此,在进行RQD计算时,需要对岩芯中的裂隙和空洞进行鉴别和计算,以获得准确的RQD数值。

RQD的数值可以用来判断岩石的可开采性。

当RQD数值较高时,代表岩石完整度好,适合进行开采;反之,当RQD数值较低时,代表岩石存在较多的裂隙和空洞,不适合进行开采。

通过RQD的评估,可以对岩石的开采效果进行预测和规划,以确保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RQD的数值还可以用来评估岩石的围岩稳定性。

当RQD数值较高时,代表岩石的完整性好,围岩稳定性较高,适合进行工程建设;反之,当RQD数值较低时,代表岩石存在较多的裂隙和空洞,围岩稳定性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网上论坛—钻探及岩芯采取率、岩芯获得率与RQD值
岩心采取率对于一般岩石不低于80%,对于软岩、破碎岩石应不低于65%。

我参加的国外项目都要求岩心采取率达到95%以上,要求三管取芯,实际是双管取芯+岩心外一套衬皮。

钻孔柱状图有关岩心统计指标是(1)岩心采取率;(2)岩心获得率;(3)RQD
简单说一下:
(1)岩心采取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石+破碎岩石总长度与回次进尺比值。

是反映钻探质量的
原则(2]和总回
(3
RQD
Hoek—
一般
另外,注意回水量的变化很关键,突然不返水,说明遇到破碎带,可能是断裂构造、软弱带或是岩溶洞穴等。

回水量突然增大,可能遇到含水层或承压水。

因此,在钻孔柱状图里就有一栏,叫“返水百分率%”!
钻探用水到孔里,只有两个结果,要“返水”,要么“不返水”,一般返水还要估算返水率。

至于“干孔”,是相对于“湿孔”而言的,前者没有地下水,后者遇到了地下水。

因此,和返水不返水不是一套概念,干孔也可以返水,如果岩石完整、供水强度适度;干孔也可以不返水,如果遇到大的破碎带或溶孔洞。

不返水不能表明整个钻孔都是破碎带!只能说明有破碎带或溶洞,显然整个200米的钻孔有一处这样的漏水段哪怕0.5m厚,足以产生不返水。

当然,根据每日返水记录,可以找到突然发生不返水的地方,可以检查一下岩心,一般岩石比较破碎或溶蚀、裂隙发育。

首先更正一下鉴别岩石完整破碎程度不是用采取率做指标,那是评定钻探质量的,是受钻探质量+地层影响的;应该经常用获得率或岩石质量指标RQD来评定岩石强度和性质[基本没有人为因素影响],这样,别人就不会给你提问题。

(1
节理密
(2
(3
个人认
发生等等。

然后在研究一个具体的点,讨论岩溶,如一个孔位,这是个方法的问题,否则会陷入迷茫。

我很赞赏ljmtidilgw的助人为乐精神,如果人人都这样,这个世界一定很美好!
ljmtidilgw上面所说的基本正确,他是从理论上来看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是主宰,凡事不能不考虑人的因素.例如从理论上说,岩心采取率和RQD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层岩体质量状况,但前提条件是钻探人员必需是十分认真负责,而且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经验,另方面要使用规定的钻探工具和操作规程,如钻速、钻压、冲洗液量、回次进尺等等。

但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利益诱惑下,
这一切都无法实现。

一个刚从市场找来的农民工可以打钻,该用的工具他没有,他是按进尺拿钱,对于国家规定根本不管。

这就对现场执守的技术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规定现场技术员应该始终在现场执守,可是现在除了我们这一代人而外,
很少有人这样做,好一点的三天两头去一下,有的连工地都没去过,而是根据钻探报表去“编”报告,有关管理部门对此也不管不问。

听说有的地区统计显示多层建筑的工程事故率达30%。

这是我这里的情况,别的地方说不好。

要知道岩心采取率和RQD所能反映的地层特证是有限的,例如RQD只是一个二维参数。

最主要
RQD
特征。

才能得
它是岩

1、你说的应该是岩心采取率和岩石质量指标(RQD),都是用于岩石地层的,前者是岩心长度占回次进尺数的百分比,规定不得小于65%;后者是岩心中长度大于10厘米的岩心之长度和与回次进尺的比值,都用百分比表示。

2、对于岩溶地基来说,建议你进行以下工作:
1)、对溶洞溶隙进行列表统计。

溶洞、溶隙就是在进入基岩面以后钻遇到的空洞或全充填、半充填有土的岩层里的洞隙。

对于溶洞、溶隙的区分规范没有明确,有的人以高度一米为界线,洞的垂高大于一米为溶洞,小于一米为溶隙。

我的划分界线则是0。

5米。

统计内容依次为:钻孔编号、洞高、溶洞顶板深度、溶洞顶板标高、溶洞底板深度、溶洞底板标高、充填状况(包括有无充填物、充填物的性质性状等)、溶洞顶板厚度。

这些内容是研究岩溶发育特征的重要依据,也是岩溶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岩溶洞隙发育的深度、标高、频度、规模,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规律等。

对于岩溶发育程度的划分,国家规范没有规定,贵州地方规范是这样规定的。

以见洞率或线溶蚀率来划分。

见洞率就是在场地所打钻孔中钻遇岩溶洞隙的钻孔数与钻孔总数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见洞率大于30%为岩溶强发育场地;见洞率为10%-30%为岩溶中等发育场地;见洞率小于于10%
2
3
",钻探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