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实验观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合集下载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创新实验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创新实验

实验的不足之处
1、只能说明酸雨对植物 的影响,并不能说明酸 要较长的时间。
实验的创新和改进之处
课本中的实验设计 本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
植物(种子、幼苗) 动 物 ( 蚯 蚓 ) 较为简单
实验操作难度 较为复杂 实验时间
较长
不明显
较短
明显
实验效果
实验器材
蚯蚓若干条、清水、 模拟酸雨、棉签、pH试 纸、两个滴瓶、两个培 养皿。
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利用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的特 性,用模拟酸雨和清水作对照可以 很明显地看出酸雨对蚯蚓的影响。 2.用稀硫酸和清水配制实验用的模 拟酸雨,pH值控制在小于5.6。
实验过程
(1)用棉签轻轻地挑取数量相 等的蚯蚓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 (2)用pH试纸,分别检验已配 制好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的pH值。 (3)用胶头滴管,滴3滴清水滴 在蚯蚓体表上,观察蚯蚓的反应。 (4)用胶头滴管,滴3滴模拟酸 雨滴在蚯蚓体表上,观察蚯蚓的反 应。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创新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酸雨对生物的影 响”是人教版《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第108-109 页的一个探究实验。该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让学生认识酸雨的危害。
实验原型
对于这个实验, 课本上只有这样的 实验提示:“可以 测定酸雨条件下种 子的发芽率或幼苗 的生长状况。”
实验效果和结论
实验效果:用清 水洒在蚯蚓体表后, 蚯蚓没有明显的反应; 用模拟酸雨洒在蚯蚓 体表后,蚯蚓有明显 的不适反应。 实验结论:说明 酸雨对蚯蚓有影响。
自我评价
本实验设计能说 明酸雨对动物的影响, 实验操作简单,实验 时间短,实验效果明 显。

酸雨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酸雨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酸雨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
酸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我国酸雨污染比较严重:西南、华南地区形成了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并有向华中、华东、华北蔓延的趋势。

究其原因,人类大量燃烧含硫和氮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硫和氮的气体氧化物(酸性气体)到空气中,在降雨时,雨水与酸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弱酸,当PH值小于5.6时就形成的酸雨.酸雨的形成与酸性气体的排放量成正相关,与降雨特点相关,与地形和大气运动特点有关。

酸雨的出现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是灾难性的,比如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就极其巨大。

由于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缓冲能力,一时半时酸化不了。

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脊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牙孢杆菌,极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

特别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
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结果就是影响人类自身,我们正在把碱性石灰投入到酸性土壤中进行中和。

但是,用石灰中和并不是万全之策,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多酸雨有哪些危害的知识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酸雨实验

酸雨实验

模拟酸雨对园林植物的伤害及其敏感性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园林树种用配制的酸雨溶液定时喷洒进行模拟自然的酸雨对园林树木的伤害,并对每种树种的抗酸雨敏感性程度进行一个简单评价,得知灰莉、龙眼米兰等树皮较厚的树种对酸雨的抗性比较好,而假连翘、榕树等树皮较宝的树种抗性较差。

关键词:酸雨、伤害、园林植物、敏感性、叶面积指数前言: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明,由于大气层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地球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云水正在变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日俱增。

酸雨胁迫会干扰植物正常的代谢过程,导致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失调。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的酸雨区,该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酸雨影响园林植物细胞膜透性,当植物受到酸雨影响时,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

从而使细胞内电解质外渗,细胞损害越严重,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越多。

酸雨影响园林树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园林植物氮素代谢、活性氧代谢等也有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剂:模拟酸雨母液(硫酸:硝酸:盐酸=5:1:0.36)1.1.2试验植物:灰莉、细叶榕、金边假连翘、普通假连翘、米仔兰、澳洲鹅掌柴、龙眼树、九里香等八种广州地区常见园林植物。

1.2试验步骤1.2.1 模拟酸雨的母液配制:参照广州地区降水中主要酸根离子均值的比例配制,即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5:1:0.36。

先加入200ml水,再将20ml硫酸、4ml硝酸以及1.44ml盐酸,最后加水调整至300ml。

1.2.2选择植物方法:木本、草本兼顾;观叶、观花、阴生、阳生等;正在生长与停止生长的植物器官敏感度比较;叶子厚和叶子薄的对比,各植物类型尽量做到面面俱到。

1.2.3配制酸雨溶液:母液加水稀释至4个pH浓度,分别为5.6、5.0、4.0、3.01.2.4喷雾处理:以pH5.6作为参照雨水酸度(CK),pH4、pH3与pH2为处理,隔3天喷一次工作液,连续喷三次,每次喷至叶面滴水为度。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226):酸雨的危害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226):酸雨的危害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城市酸雨
• 酸雨的危害: • 酸雨的危害,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人健康直接产生危害,硫酸雨和硫酸 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 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使人 致死;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 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破坏土壤、 植被、森林;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 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6、[得出结论] 酸雨对绿豆发芽有不利的影响。
(二)探究酸雨对小金鱼生长的影响
1、【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2、【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小玻璃盆2个,小金鱼4条,另 外收集雾霾下雨天后的一盘雨水,pH为5;再 装一盆pH约为7的自来水。 (1)把2条小金鱼放在1号小玻璃盆里、再把另2 条小金鱼2号小玻璃盆里 (2)在1号小玻璃盆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5的雨 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阳台;在2 号小玻璃盆里注入适当的pH值约为7的自来水 ,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阳台。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酸雨对动物的危害
二、实验过程
• 1、【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及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作用。 • 2、【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小盘子2个,海棉2块, 绿豆100粒,另外收集雾霾下雨天后的一 杯雨水,pH为5;再装一杯pH约为7的自 来水。
• 实验过程: • (1)把绿豆分别放在1号小盒的海绵上 、2号小盒海绵上,每小盒的海绵上各50 粒; (2)在1号小盒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5的 雨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 方;在2号小盘里注入适当的pH值约为7 的自来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 的阳台; (3)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
四、结论
酸雨严重影响植物生长,酸雨的pH越小, 即酸性大,对生物生长不良影响就大。 长期处于酸雨频繁的环境不仅会使植物 (绿豆)遭受毒害,还会污染地下水和 江河 湖泊,从而严重危害到其他生物( 小鱼)的生存。所以我们在促进经济发 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自 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了我们的世界 ,给青山添一片绿,给河湖添一份清!

酸雨的形成机制和对生态的影响

酸雨的形成机制和对生态的影响

酸雨的形成机制和对生态的影响酸雨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酸雨的形成机制和对生态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酸雨的形成机制:1. 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源自工厂、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2. 大气化学反应:SO2和NOx进入大气层后,受到阳光、水汽等因素作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3. 气溶胶形成:H2SO4和HNO3与大气水蒸气结合形成酸性气溶胶,通过大气循环,随着雨水和气溶胶下沉,最终形成酸雨降落。

二、酸雨对生态的影响:1. 水体污染:酸雨降落后,蓄积在地表及水域中,使得湖泊、江河、水源等水体酸化,对其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伤害,破坏生态平衡。

2. 土壤退化: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与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及矿物质反应,导致土壤酸化,剥夺了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农作物产量。

3. 植物受损:酸雨降落在树叶上,通过溶解营养物质和密封气孔,使树叶受到腐蚀,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

4. 生物多样性下降:酸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许多敏感的昆虫、水生生物和微生物无法适应酸性环境,导致部分物种灭绝或减少。

三、应对酸雨的措施:1.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提升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治理水平,减少SO2和NOx的排放。

2. 促进清洁能源使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排放物产生。

3.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全面而准确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大气质量和酸性物质排放情况,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4. 推动国际合作:跨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酸雨问题,分享科学研究成果、技术经验和治理方案,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酸雨的形成机制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实验过程
选取实验植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实验
施加酸雨:使用模拟酸雨设备对植物进行喷淋
观察并记录: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叶片颜色、形态、数量等变化
设定实验条件: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
实验结果
酸雨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还可能导致植物抗病能力下降,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
模拟结论
酸雨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能与植物自身的抗逆性有关
酸雨对不同植物种类的影响程度不同
酸雨浓度越高,植物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
酸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综合研究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讨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植物生长提供科学指导
研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植物保护提供科学建议
研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植物生长提供科学预测
研究现状和进展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发现,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因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和酸雨浓度等因素而异
酸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2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选择几种不同的植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实验方法:将植物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正常雨水,另一组接受酸雨
实验条件:控制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实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发芽率、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
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差异,分析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提高植物产量:酸雨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植物产量

关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调查报告研究调查组组长:研究调查组组员:指导老师:学校:一、调查背景春雨潇潇,滋润万物。

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粘膜。

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

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

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PH,25℃温度下,其范围在0-14之间。

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二、调查目的1.通过研究调查酸雨的形成和成分,了解酸雨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并为此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2.通过此次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创新进取的精神。

三、调查形式(方法):查阅书籍、网站,访问,实地考察等。

四、调查小组成员与分工五、调查实施过程和步骤1.制定调查实施计划方案,明确调查目的,合理分工合作。

2.提出调查研究问题。

3.通过查阅书籍、网站,访问,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酸雨方面的知识。

4.整理分析所调查、收集有关酸雨方面的资料。

5.根据调查分析得出调查报告。

6.根据调查过程情况撰写研究调查报告。

六、调查分析和结果研究调查问题1:什么是酸雨?调查分析和结果: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只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研究调查问题2:酸雨的成分是什么?调查分析和结果:酸雨中酸度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造成的。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屋里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0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SO2富集,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SO2+H2O=H2SO3],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2H2SO3+O2=2H2SO4],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背景资料:1形成原因:近代工业革命,从蒸气机开始,锅炉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机器;而后火力电厂星罗齐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

遗憾地是,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 SO2;燃烧产生的高温尚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x。

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成为了酸雨;这些酸性气体成为雨水中杂质硫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

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

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

2酸雨:科学家发现酸味大小与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而碱味与水溶液中羟基离子浓度有关;然后建立了一个指标: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值。

于是,纯水的pH值为7;酸性越大,pH值越低;碱性越大,pH值越高。

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于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pH 值为5.65。

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

3酸雨的危害:酸雨危害危害包括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农田土壤酸化、贫脊,有毒重金属污染增强,粮食、蔬菜、瓜果大面积减产,使建筑物和桥梁损坏,文物面目皆非。

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利影响吗?有怎样的不利影响?不同的酸在同一PH时对同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吗?[2]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利影响,可能会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叶片表面有斑点等现象。

不同的酸在同一PH时对同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影响基本相近。

[3]探究方案:⑴材料用具:①5×3×100颗青菜种子(子粒饱满无病斑)②5×3套培养皿(规格一样)③吸水纸④5支吸管⑤PH=3的盐酸溶液⑥PH=3的硫酸溶液⑦PH=3的冰乙酸溶液⑧PH=7的清水⑩4-6张设计好的观察记录表⑵探究步骤:①观察种子的萌发和萌发后幼苗的生长状态,将青菜种子分散放在铺了吸水纸的培养皿里,保持湿润(用每组相应的溶液湿润),放在向阳处,每个培养皿中青菜种子数为100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雨实验观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量酸性物质,使降雨的酸度较正常情况下偏低的一种自然现象。

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包括植物生长受阻、土壤酸化和水源的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酸雨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酸雨对稻草和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实验材料:
1. 稻草
2. 豌豆种子
3. 酸雨溶液
4. 普通水溶液(对照组)
5. 盆栽土壤
6. 盆栽花盆
7. pH试纸
8. 摄影设备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稻草和豌豆种子,并分别放入盆栽花盆中。

2. 实验组:向实验组的花盆中注入一定浓度的酸雨溶液,确保土壤与酸雨溶液充分接触。

3. 对照组:向对照组的花盆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普通水溶液,与实验组保持一致的条件。

4. 实验观察:记录每天的实验观察结果,包括植物生长情况、叶片颜色变化、根系发育等。

5. pH值测定:使用pH试纸测试酸雨溶液的酸度,以便进行后续数据分析。

6. 实验结果记录: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寻找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
1. 实验组中的稻草和豌豆幼苗受到酸雨的影响明显大于对照组。

实验组中的植物生长较慢,叶片出现黄化现象,枝条干瘪,根系生长不良。

2. 对照组中的植物生长正常,叶片翠绿,茁壮成长。

实验分析:
1. pH值测定:酸雨溶液的pH值明显低于正常水溶液。

这表明酸雨溶液酸度较高。

2. 植物对酸雨的敏感性:植物对酸度较高的酸雨溶液更为敏感,其
生长、光合作用和根系发育受到抑制。

我们分析认为,酸雨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 酸性溶液对土壤酸化: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的酸化,破坏了土壤微生物和多种养分的平衡,使植物无法
吸收足够的营养。

2. 根系受阻:酸雨溶液中的氢离子可导致土壤中大量的铝毒离子释放,高浓度的铝离子抑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

3. 光合作用受阻:酸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升高,
进入植物叶片,破坏了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结论: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植物生长受阻、叶片黄化和根系发育
不良等现象。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酸化,破坏了植物养分的吸收
和根系的生长,同时也破坏了叶片的结构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为了减缓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 加强环境管理,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进行有效治理。

3. 种植耐酸性植物,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并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减少酸雨的形成,才能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