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团圆修订稿
《团圆》(大班)

《团圆》(大班)设计意图:《团圆》是中国原创绘本,以春节为主线,讲述一家人团圆的幸福片段。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大班社会领域活动《团圆》,让孩子理解绘本内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的同时能够大胆表达对亲人的爱,引导幼儿体会亲情的温暖,感受春节一家人团圆的幸福,体会浓浓的父爱。
活动目标:1.理解绘本内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2.能够大胆表达对亲人的爱。
3.感受春节一家人团圆的幸福,体会浓浓的父爱。
活动重点:理解绘本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内心变化。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表达内心想法及对亲人的爱。
活动准备:PPT、背景音乐、新年音乐活动过程:一、通过音乐,导入活动1.播放新年音乐,幼儿欣赏并提问:在什么节日的时候听到这个音乐呢?2.过年啦,你的心情是什么样子?你的家里会做什么呢?3.小结:过年的时候无论我们离家有多远都要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团圆。
二、通过欣赏绘本,感受春节一节人团圆的幸福1.出示绘本封面,幼儿观察。
(1)师:你们认识故事的名字吗?团圆是什么意思呢?画面里谁在团圆?(2)小结:原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会感受到幸福。
2.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故事过年时都有什么习俗啊?(2)教师小结:过年我们可以挂灯笼、贴春联、吃汤圆、舞龙舟等等。
3.继续讲故事,并提问:(1)如果你是小女孩,爸爸要走了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会对爸爸说什么?(2)你会把硬币送给他吗?为什么?4.情感升华(1)你们之前准备的好运硬币带来了吗?你想把它送给谁?你会对他说什么?(2)小结:其实好运不仅仅可以送给我们的亲人,还可以送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好运传递给更多的人。
三、结束活动“制作好运汤圆”1.制作好运汤圆2.分享好运汤圆,送祝福。
幼儿园大班绘本《团圆》

团圆拼图”等,增进亲子关系。
学校或社区推广活动示例
故事分享会
邀请孩子们在学校或社区活动中分享《团圆》的故事,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欣赏这个绘本。
绘本剧表演
组织孩子们将《团圆》改编成绘本剧进行表演,展示孩子们的才 艺和创造力。
主题展览
举办以《团圆》为主题的展览,展示孩子们基于该绘本创作的绘 画、手工等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父爱如山
通过爸爸对毛毛的关爱和呵护之情,表达出父爱 的深沉和伟大。这种情感在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 展现和传递,让读者感受到父爱的无私和奉献。
离别与思念
通过毛毛和爸爸离别的场景以及毛毛对爸爸的思 念之情,表达出亲情的深厚和家庭的温暖。这种 情感在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传递,让读者 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深情。
获奖荣誉与影响
获奖荣誉
《团圆》曾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以及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画书等 多项大奖。
社会影响
作品通过温馨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插图,传递了家庭亲情和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 性,对于培养儿童的家庭观念和文化认同感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该作品也在国 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
构图布局与视觉冲击力
构图灵活多变
绘本的构图灵活多变,既 有全景式的展现,也有局 部特写的刻画,使得画面 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
视觉引导与焦点
画家通过巧妙的视觉引导 ,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画面 的焦点,突出了主题和重 点。
空间感与透视表现
绘本中运用了空间感和透 视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 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增 强了视觉冲击力。
社会现实背景
作品创作于当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 现代家庭在快节奏生活中对亲情的渴 望和追求,以及春节对于中国人的重 要意义。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和关爱。
3. 情感目标: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感受家庭团圆的喜悦。
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于家庭团圆的认识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团圆》、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阅读绘本的经验,对家庭有一定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与家人团圆的经历,引出今天的绘本故事《团圆》。
2. 主体部分:(1)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关注角色情感的变化。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家庭团圆的意义,以及如何表达亲情。
(3)创意活动:邀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属于自己的家庭团圆画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总结与延伸: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
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团圆的场景,让幼儿体验亲情。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创作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团圆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判断他们对于亲情的理解。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判断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回顾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加深对家庭团圆的认识。
2. 学习有关家庭团圆的歌曲,通过歌唱表达团圆的喜悦。
七、教学过程1. 复习环节:教师简要回顾绘本《团圆》的故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团圆故事。
2. 歌唱活动:教师教唱有关家庭团圆的歌曲,让幼儿跟唱,感受歌曲中的团圆氛围。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团圆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判断他们对于亲情的理解。
九、教学内容1. 开展家庭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家庭团圆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教材来源:绘本《团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家庭团圆的温馨,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
2. 家庭团圆的意义。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体验家庭团圆的温馨。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难点:1.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2. 帮助幼儿理解家庭团圆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团圆》若干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看到。
2.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供孩子们绘制自己的家庭团圆场景。
3. 准备相关问题,用于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向他们展示绘本《团圆》,引导孩子们关注绘本的封面,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讲述故事:给孩子们讲述绘本《团圆》的故事,重点强调家庭团圆的温馨和重要性。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讨论:故事讲完后,引导孩子们谈谈自己对家庭团圆的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关爱家人,如何让家庭更加和睦。
4. 绘画活动:给每个孩子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绘制自己的家庭团圆场景。
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关注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团圆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孩子们在讨论环节的语言表达和分享意愿,评估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家庭团圆的认识和实践。
六、教学延伸1. 家庭角色扮演:邀请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模拟家庭生活场景,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家庭团圆的温馨。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故事简介《团圆》是一本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因为各种原因长时间分离,最终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里重聚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旨在培养幼儿多情感体验、理解家庭情感以及关注家庭至上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团圆的意义;2.培养幼儿关注家庭的情感;3.培养幼儿体验家庭情感的能力;4.提升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帮助幼儿理解家庭情感; 2. 培养幼儿体验家庭情感的能力。
难点: 1. 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分离与重聚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绘本《团圆》;2.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五、教学活动安排活动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假期和春节期间的经历; 2.提问:“你们的家人会去哪里?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分离和重聚的情境?”活动二:朗读绘本(15分钟) 1. 教师朗读绘本《团圆》; 2. 引导幼儿聚焦故事情节,提醒他们注意关键词和关键画面; 3. 适时停顿,与幼儿交流理解故事。
活动三:情感探究(20分钟) 1. 教师提问:“小兔子和妈妈因为什么原因分离了很久?”; 2. 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觉得小兔子在和妈妈分离时有怎样的情感?”;3. 组织幼儿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想法。
活动四:家庭价值呈现(15分钟) 1. 制作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家庭的价值;2.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幻灯片或白板上的家庭图片,并介绍家庭的意义。
活动五:绘本赏析(1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聚焦绘本中的关键词和关键画面; 2. 提问:“你们从绘本中看到了哪些家庭情感?”; 3. 鼓励幼儿描述并表达自己对绘本中情感的联想和理解。
活动六:活动延伸(15分钟) 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近期的一次家庭聚会或重要事件; 2. 组织幼儿以绘画、写字等方式,表达自己与家人欢聚时的开心与感动。
活动七:教学总结(10分钟) 1. 回顾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2. 教师总结幼儿在情感体验和理解方面取得的进步; 3. 鼓励幼儿珍惜和关注家庭情感。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本次绘本教案的绘本为《团圆》,适合大班儿童阅读。
该绘本作者为来自美国的Patricia Polacco,她以身边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大量的绘本作品,其中尤以《谢谢你,蓝鸟》、《团圆》等作品深受大家喜爱。
本教案的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理解绘本的基本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2. 听说能力:联想自己的体验感受,表达对亲人的感情并展现自己的创造力;3.表述能力:学习如何表达,懂得简洁、生动、有情感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绘本《团圆》2. 图片板书:家庭、爱、团圆。
3. 视频:来自网络的“团圆场景”。
活动环节:1. 想象绘本故事首先,教师先向孩子们展示一张家庭的照片,带领孩子理解家庭的含义,然后介绍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大纲,并鼓励孩子们想象一下,这个家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团圆?2. 阅读绘本教师开始演示阅读绘本,将孩子们聚集在教室圆形阅读区域附近,进行阅读,边读边展示绘本的图片故事情节,为字词的理解提供可视的辅助。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制造一些悬念或者提出问题,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3. 交流讨论阅读完毕后,老师可以开始引导孩子们参与到讨论中。
为此,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故事中的什么事件促使了家庭团圆?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喜欢家族团聚的感觉吗?孩子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归纳出思考问题的结果,父母在场的话也可以参与其中,分享自己对于孩子团圆的看法和感悟。
4. 创作亲情画孩子们可以话说自己对家庭团圆的感受和心情,鼓励孩子们把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在画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亲情画”。
5. 观看视频展示与团圆相关的场景,引发孩子们的回忆和感悟,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团圆的含义和意义。
6. 课堂总结教师可以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孩子们复述自己的理解,梳理今天的收获和自己的成长点,以此为参考,默想今后应该如何样对待家庭、朋友等等亲密关系。
2024版幼儿园绘本故事推荐《团圆》含图片、PPT课件

幼儿园绘本故事推荐《团圆》含图片、PPT课件•绘本故事《团圆》简介•绘本内容解读•绘本艺术风格赏析目录•亲子共读方法与技巧分享•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探讨•家长心得交流与反馈收集01绘本故事《团圆》简介故事背景与主题故事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背景,通过小女孩毛毛的视角,讲述了一家人在春节期间团聚的温馨故事。
主题团圆、家庭、亲情、传统文化。
作者及创作历程作者余丽琼,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创作多部获奖作品,如《安的种子》、《小石匠》等。
创作历程余丽琼在创作《团圆》时,深受自己童年经历和家庭氛围的启发,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传递出家庭团聚和亲情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获奖情况与荣誉获奖情况《团圆》曾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画书等多项大奖。
荣誉该作品被誉为中国原创绘本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国内外读者和专家的喜爱和推崇。
同时,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广受欢迎。
02绘本内容解读主要人物角色介绍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
毛毛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很少回家。
毛毛的母亲,温柔贤惠,对毛毛充满关爱。
毛毛的祖父母,慈祥善良,对毛毛疼爱有加。
毛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毛毛期待团圆爸爸回家过年欢度春节爸爸再次离家情节发展与高潮部分故事从毛毛期待爸爸回家过年开始,她想象着一家人团圆的场景,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
春节期间,毛毛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晚等,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随着春节的到来,爸爸终于回家过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毛毛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春节过后,爸爸不得不再次离家工作,毛毛虽然不舍,但她明白爸爸是为了家庭在努力。
通过毛毛期待爸爸回家过年的情节,传递了家庭团圆、和睦相处的价值观,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家庭团圆的重要性故事中提到了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春节习俗,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毛毛对爸爸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孩子学会理解父母的付出和辛劳,培养感恩之心。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记忆故事中的情节;2.能够准确表达故事内容;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激;4.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团圆》是一本关于家庭的故事绘本,围绕一家四口因为各种原因分别在不同地方生活,最终在春节时聚在一起的故事展开。
故事生动而充满温情,适合小学大班阅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答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和谁团聚?”•学生回答。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绘本故事《团圆》,看看是关于什么的?”2. 阅读绘本先让学生自己看绘本,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故事的情节。
1.教师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3.教师边读边解释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故事复述让学生反复朗读故事,然后口头复述故事。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比如通过绘画、说故事、模仿角色等方式。
4. 情感认知体验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意义,感受家庭的温暖和责任。
1.让学生画出他们想要和谁团聚的场景,然后让他们介绍。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文章或者写一张贺卡,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3.安排一次家庭主题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加强家庭关系。
5. 总结•教师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和教学内容。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复习故事情节,并在心理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美好。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培养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和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在暖暖的家庭氛围中,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绘本团圆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大班语言绘本:《团圆》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2.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绘本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活动难点:
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团圆.》幻灯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谈话导入
今天郭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我的图书,看看封面上我的旁边都有谁一家人在干什么我睡在哪里你有没有在爸爸妈妈的中间睡过是什么感觉
二、阅读绘本,理解体验
1.在第一页上你看到了谁爸爸为什么不在家你猜一猜爸爸到哪里去了
2.爸爸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我看见爸爸的表情是怎样的爸爸为什么用胡子渣我的脸爸爸抱起我,我为什么吓得大叫起来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来了,你看到爸爸什么表现
3.当我吃到包着钱币的汤圆后、心情是怎么样的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为什么爸爸看到我吃到了包着硬币的汤圆比我还开心呢
4.当大春给我看他的大红包时,你猜猜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不觉得大春的大红包稀奇,却要把我的硬币拿给他看
5.爸爸让我跟他一起去屋顶,看不到远处有什么,你会怎么表现当爸爸看到我看不见远方的东西时,你猜一猜爸爸会怎么做你被爸爸高高的举起过吗是什么样的心情
6.堆完雪人打完雪仗后回到家一摸口袋,什么找不到了我的心情怎样你猜一下我会怎么做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着急的表情。
为什么我这么在乎这枚硬币
7.爸爸要走了,我的心情怎样爸爸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你猜一猜爸爸说了什么为什么我不要爸爸给我买洋娃娃,却把硬币给了爸爸
三、配合音乐,重温故事
活动结束:爸爸要走了,我把硬币送给爸爸,因为这是一枚代表好运的硬币,这枚硬币会给爸爸带来好运,保佑爸爸平平安安的早点回来跟我和妈妈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