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9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 (共19张)

两个等高的圆锥,如果底面半径的比是3:1,那 么它的体积比是(9:)1 。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和是12立方 厘米,圆锥的体积是__3__立方厘米。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差是12立方厘 米,圆锥的体积是__6__立方厘米。
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 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的( 2倍)。
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
体积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立方分米?
r=d÷2 6÷2=3(厘米)
v=лr²h 3.14×3²×6
=3.14×9×6 =3.14×54 =169.56(平方厘米)
1.当圆柱圆锥等底等高的时候,圆柱的 体积是圆锥的3倍。
2.当圆柱圆锥底面积相等的时候,圆锥 的高是圆柱的3倍。 3.当圆柱圆锥高相等的时候,圆锥的底 面积是圆柱的3倍。
将一个圆柱竖切成两半
S长:400÷2=200(平方厘米) 长(d)=c÷л
62.8÷3.14=20(厘米)
宽(h):200÷20=10(平方厘米)
v=лr²h 3.14×(20÷2)²×10
=3.14×100×10 =3.14×1000 =3140(平方厘米)
一个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草莓大棚,长 15米,横截面是一个半径2米的半圆。
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高4 厘米,它的底面直径是( 2 )厘米。
d=c÷л÷h 25.12÷3.14÷4 =8÷4 =2(厘米)
31.4厘米
15.7 厘 米
r=c÷л÷2 31.4÷3.14÷2 =10÷2 =5(厘米)
r=c÷л÷2 15.7÷3.14÷2 =5÷2 =2.5(厘米)
下面哪个图是圆柱的展开图,并说 明理由。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整理和复习ppt课件

所以 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不成反比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5)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比例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因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 所以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正方形周长︰正方形的边长= 4(一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求比例尺
在一幅地图上,2.4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的120千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20千米=12000000厘米 2.4:12000000=1:5000000 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5000000 。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组人数与组数是两种 相关联的量,组数是随着每组人数的变化而变 化,每组人数扩大,组数反而缩小;每组人数 缩小,组数反而扩大。每组人数和组数的乘积 总是一定的。每组人数和组数是成反比例的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5)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比例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因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 所以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正方形周长︰正方形的边长= 4(一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求比例尺
在一幅地图上,2.4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的120千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20千米=12000000厘米 2.4:12000000=1:5000000 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5000000 。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组人数与组数是两种 相关联的量,组数是随着每组人数的变化而变 化,每组人数扩大,组数反而缩小;每组人数 缩小,组数反而扩大。每组人数和组数的乘积 总是一定的。每组人数和组数是成反比例的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PPT解读

1 3
练习与应用
1. 算一算, 填一填。 名称 底面半径 底面直径 圆 柱 圆 锥 2cm 5m 2.5cm 4cm 高 5cm 表面积 体积
87.92cm² 62.8cm³ 408.2m² ____ 628m³ 7.85cm³ 0.67824m³
10m
5cm 1.2m
8m
1.2cm
0.6m
1.8m
11. 一种圆柱形饮料罐,底面直径是7厘米, 高是12厘米。将24罐这种饮料放入一个长 方体纸箱(如图)。 ( 2) 纸箱的容积至少是 多少立方厘米? V=abh =42x28x12 =1176x12 =14112(cm³ )
答:高是18厘米。 ( 2) 把它捏成高是 6 厘米的圆锥形, 底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设底面积是x平方厘米。
S柱=S锥
⅓Xx6=15x6
6X=3x90 X=45(cm² ) 答:底面积是45厘米² 。
6.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直径都是6厘 米,高都是12厘米。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 你能用不同的 方法1: 少立方厘米? 方法计算吗? V=V锥+V柱 =⅓πr²h+πr²h =3.14x(6÷2)² x12x⅓+3.14x(6÷2)² x12
整理与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 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进—步掌握圆柱、圆 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 算之间的联系。
2.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 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哪个装饰瓶里的 五彩石多一些?
V圆柱=πr²h =3.14x(10÷2)² x10 =3.14x25x10 =3.14x250 =785(cm³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整理和复习》(共18张ppt)

3.正确选择。
A
B
综合应用
(3)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 A. 高一定相等 B. 侧面积一定相等 C. 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 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综合应用
问题一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底面
底面
高
长方形的长=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圆柱的高。
圆柱的展开图
底面的周长
圆锥的特征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底面
O
r
h
高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 侧面是一个扇形。
问题一
顶点
问题二
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
底面
底面
高
侧 面
底面
底面
高
底面的周长
S表面积=S侧面积+2×S底面积
综合应用
(1)做一个圆柱形烟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2)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给这个水箱配一个盖子,应选铁皮为( )。(单位:分米) A. B. C.
——
0.5cm
4.5m
——
10dm
1m
40cm
2dm
1cm
314dm3
6280cm3
1.1775m3
2.198m3
10.048dm3
282.6dm2
3140cm2
10.676m2
综合应用
1.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8.5×4×3=102 (dm3)
( )2×3.14×5=251.2(cm3)
8 2
综合应用
A
B
综合应用
(3)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 A. 高一定相等 B. 侧面积一定相等 C. 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 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综合应用
问题一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底面
底面
高
长方形的长=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圆柱的高。
圆柱的展开图
底面的周长
圆锥的特征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底面
O
r
h
高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 侧面是一个扇形。
问题一
顶点
问题二
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
底面
底面
高
侧 面
底面
底面
高
底面的周长
S表面积=S侧面积+2×S底面积
综合应用
(1)做一个圆柱形烟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2)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给这个水箱配一个盖子,应选铁皮为( )。(单位:分米) A. B. C.
——
0.5cm
4.5m
——
10dm
1m
40cm
2dm
1cm
314dm3
6280cm3
1.1775m3
2.198m3
10.048dm3
282.6dm2
3140cm2
10.676m2
综合应用
1.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8.5×4×3=102 (dm3)
( )2×3.14×5=251.2(cm3)
8 2
综合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PPT教学课件

=60(页)
答:还剩60页没有看。
整理与复习(2)
1
6.一件上衣78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 。这条裤子
6
多少元?
78× −
1
6
5
= 78×
6
=65(元)
答:这条裤子65元。
整理与复习(2)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感谢观看
北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3)
芳芳能看到甲楼上的 A 点,不能看到甲楼上的 B 点。
整理与复习(3)
7.实验小学举行运动会,在50名运动员中,参加项
目分布如下表。
项目
田径
球类
游泳
人数
19
18
13
占运动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38%
36%
26%
各类项目人数÷运动员总人数=所占百分比
整理与复习(3)
8.海洋总面积约36亿km²,大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
(1)五1班有40名学生,今天有1人请假,今天的出勤率是( B )。
A. 2.5%
B. 97.5%
C. 99%
(2)今年比去年增收20%,就是说今年收获的是去年收获的( C )。
A. 20%
B. 80%
C. 120%
(3)甲数是乙数的80%,丙数是甲数的80%,三个数中 ( B )最大。
A. 甲数
B. 乙数
C. 丙数
整理与复习(3)
4.完成下表。
分数
3
4
小数
0.75
百分数 75%
1
4
0.25
3
5
答:还剩60页没有看。
整理与复习(2)
1
6.一件上衣78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 。这条裤子
6
多少元?
78× −
1
6
5
= 78×
6
=65(元)
答:这条裤子65元。
整理与复习(2)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感谢观看
北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3)
芳芳能看到甲楼上的 A 点,不能看到甲楼上的 B 点。
整理与复习(3)
7.实验小学举行运动会,在50名运动员中,参加项
目分布如下表。
项目
田径
球类
游泳
人数
19
18
13
占运动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38%
36%
26%
各类项目人数÷运动员总人数=所占百分比
整理与复习(3)
8.海洋总面积约36亿km²,大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
(1)五1班有40名学生,今天有1人请假,今天的出勤率是( B )。
A. 2.5%
B. 97.5%
C. 99%
(2)今年比去年增收20%,就是说今年收获的是去年收获的( C )。
A. 20%
B. 80%
C. 120%
(3)甲数是乙数的80%,丙数是甲数的80%,三个数中 ( B )最大。
A. 甲数
B. 乙数
C. 丙数
整理与复习(3)
4.完成下表。
分数
3
4
小数
0.75
百分数 75%
1
4
0.25
3
5
比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共12张PPT)

2、把300个苹果按4 :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 大三个班。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
比的应用
2、工厂买来120吨生产原料,先把 2 分给丙车间, 其余的按3 :5分给甲、乙两个车间5甲乙两个车间 分别分到多少吨?
拓展延伸 A,B两个班共有学生90人,其中A 班人数的 1 与 B班人数的1相等,A,B 两个班各有多少人4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比值 商 分数值
填一填
)填小数
比的基本性质
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6,如果甲乙两个数 都除以6,那么比值是( 6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
0.5:0.8
化简比
2
5
4.2
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
化简比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求比值的最 终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或整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比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 比 )。
如果:
A :B=C
1
前比后 比 项号项 值
求下面比的比值
所得的商就是这个比的比值
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是什么?
比 除法 分数
互相关系(相当于)
前项
: ( 比 号 ) 后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PPT课件全套

说出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吗?
一个整数能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数就
叫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它的因数 。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典中点》)
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47 ),最小的 合数是( 4 )。 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3 )。 3. 20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 )。 4. 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是( 2 )和( 19 )。
(4)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括号里。
-15,9.4,8.3%,13亿
①永乐大钟钟壁的厚度为( 9.4 )cm。 ② 中国大陆现有人口约为( 13亿 )人。 ③某地区低于海平面15m,海拔高度记为 ( -15 )m。
④今年商品房的价格比去年提高了( 8.3% )。
2.我来选择。(选题源于《典中点》)
2.判断。(选题源于《典中点》)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有 限的 。( × )
(2)因为56÷8=7,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
( × ) (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 。( × ) (4)1是1,2,3,4,5,„ 的因数。(
√ )
(5)12是4的倍数,8是4的倍数,12与8的和也是4的倍
正整数
零 小于零的整数(负整数)
分数(小数)
真分数
假分数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典中点》)
1.整数可以分为( 正整数 )、( 0 )和( 负整数 )。
x x 2. 是真分数, 是假分数,那么x可以是( 3或4 )。 3 5
3. 3.05这个数是( 两 )位小数,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 是( 3.050 )。 4.按规律填数。
6 整理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