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 绿化率公式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密度
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
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m2/hm2)
容积率
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
去化率
在市场营销领域,去化率即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率。在房地产领域称为销售率,主要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人口净密度
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
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
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日照标准
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1993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计算公式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计算公式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两个指标,用于衡量建筑物在土地上的占用程度和建筑物的高度。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在土地上的占用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而容积率则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
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密度 = 建筑占地面积 / 用地面积
容积率 = 建筑总面积 / 用地面积
其中,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实际占用面积,包括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地下室等部分。
建筑总面积则是指建筑物所有层面的建筑面积之和,包括地下室和阁楼等。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计算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中,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设定可以控制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节约土地资源。
在土地利用中,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计算可以帮助开发商合理规划建筑物的高度和占地面积,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在城市规划中,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设定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环境和社会等因素,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土地利用中,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以确保
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和空间利用。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重要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规划者和开发商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物的高度和占地面积,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转载) (1)建筑面积密度 (1)建筑用地面积: (5)建筑占地面积: (5)总建筑面积: (5)容积率: (5)绿地率: (5)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转载)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m2/hm2)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日照标准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
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要求指标注:1、D——建筑密度,PRA——建筑容积率。
2、绿地率:新区大于35%,旧城区大于25%。
通常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联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1 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18层高层住宅为1.8~2.5;19层以上住宅为2.4~4.5;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 0,为非一般住宅。
并依据不一样城市特点有所差异。
新建居住区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通常为26%左右,5层楼区通常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 0%。
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对公共绿地最小要求是宽度大于8米,面积大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70%,且最少13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用地,不得算入绿化用地。
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要求这个指标通常不少于30%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百分比,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包含到居住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通常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适。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盈利角度来设计一个小区。
一个良好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出5,多层住宅应不超出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因为受土地成本限制,并不是全部项目全部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全部是正当,除尤其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通常全部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要求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部分开发商就钻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奥妙,还认为这个小区容积率真很低,入住后才发觉受骗了。
什么是容积率?根据《成城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计划管理技术要求(试行)》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总和和建筑用地面积比值。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1】国家并没有统一制定建筑密度标准,一般是由县级或区级规划部门制定《XX区(县)控注:1、D——建筑密度,PRA——建筑容积率。
2、绿地率:新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
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联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18层高层住宅为1.8~2.5;19层以上住宅为2.4~4.5;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新建居住区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一般为26%左右,5层楼区一般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0%。
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且至少1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算入绿化用地。
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规定这个指标一般不少于30%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转载) (1)建筑面积密度 (1)建筑用地面积: (3)建筑占地面积: (3)总建筑面积: (4)容积率: (4)绿地率: (4)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转载)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m2/hm2,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日照标准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
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m2/hm2)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日照标准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
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
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
1993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国家并没有统一制定建筑密度标准,一般是由县级或区级规划部门制定《XX区(县)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个控制性详细规划都可以在各地的规划部门网站上下载。
一般建筑密度,容积率之类的都是国土规划局控制的•不管是不是强制性规定都不由其他人私自改变。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表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基地类型旧城改造地区规划新区地区中心地段一般地段一般地段D%PRA D%PRA D%PRA低层独立式住宅及其他低层居住建筑40 1.235 1.0居住建筑多层40 2.435 2.232 2.0高层30 5.025 4.025 3.5一般办公建筑多层45 3.040 2.532 2.0高层40 5.535 5.025 4.0公寓式办公建筑多层40 2.535 2.532 2.5旅馆高层35 5.035 4.525 4.0商业建筑多层60 3.555 3.045 2.5高层55 6.050 5.540 4.5商住综合楼多层40 2.540 2.532 2.1高层40 5.035 4.025 3.5工业建筑低层40 1.040 1.0(一般通用厂房)多层35 2.035 1.5普通仓库低层多层35301.02.030201.01.5公共绿地按照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注:1、D――建筑密度,PR 建筑容积率。
2、绿地率:新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o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 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新建居住区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一般为26%左右,5层楼区一般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0%。
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
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建筑密度=(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
5. 绿化率: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