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测试)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选项中,词性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跑提高可以是B.精神以下昨天农民C.凌乱悠闲坏非常D.趟遍千克台2 .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分岐推祟必竟边脚料名门旺族B.脉博诋毁奋慨笑嬉嬉人声鼎沸C.简练欹斜焦燥哈蜜瓜怦怦直跳D.确凿云宵亲睐一霎那关怀倍至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语境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专家经过一番考察后,对办好这个厂提出了建议:要加强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指发展经济所需的提高人员素质的措施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
)B.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花落莫言,一夜之间,“莫言旋风”席卷中国。
(旋风:指螺旋状的疾风。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迂:指父亲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D.倡导绿色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
只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就会使之成为潮流。
(绿色生活:指健康、环保、无污染的低碳生活。
)4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家父、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微风吹过,荷花、湖水在风中微微颤动,荡起层层涟漪。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哽咽.(yè)蝉蜕.(tuì)可汗.(hán)九曲.连环(qǔ)B.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ǐ)脑髓.(suì)C.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环谒.(yè)D.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B.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C.她那扑朔迷离....的眼神使得大家认为她就是始作俑者。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
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__。
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五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聊城,这座古城,有尘封的记忆,有辉煌的过往。
运河岸边久负盛名的山陕会馆历经数代仍保留完好,青砖灰瓦,亭台楼阁,都保持着初时风范。
shí guāng rěn rǎn()岁月如梭,曾经chì zhà fēng yún()的山陕商贾神话已经烟消云散,我们只能从这些灰黄的建筑中寻找这座古城往日的荣光。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世人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B. 周敦颐借《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D.《最后一课》《老王》《紫藤萝瀑布》《伟大的悲剧》的作者分别是都德、杨绛、宗璞、茨威格。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 2分)(1)《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纪传体史书。
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 )(2)《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最钟爱的作品,小说以祥子为主人公,描写了这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 )5、默写填空(16分)(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 __。
(韩愈《晚春》)(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2019年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评语文试卷

期末测评(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矜持(jīn) 孱头(chán) 毋宁(wú) 姗姗来迟(shān)B.销蚀(shí)拍摄(shè)木杮(shì)千钧重负(jūn)C.臆断(yì)伫立(zhù)概率(lǜ)忧心忡忡(zhōng)D.剽悍(piāo)绽开(zhàn)服侍(shì)气冲斗牛(dǒu)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愧怍 点缀 遗孀 迫不急待B.遗憾撵走赢弱目不窥园C.猥琐契约步履沥尽心血D.累赘撬开沉淀锋芒必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B.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4.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2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于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位音乐家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B.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的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积淀丰厚。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鹜。
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窗棂(lín)恣睢(zì)嗤笑(chī)栈桥(zhàn)B.廿年(niàn)脂粉(zhǐ)冠冕(guān)红晕(yùn)C.阴晦(huì)瓦楞(léng)祭祀(sì)瞥见(piē)D.拮据(jū)褴褛(lǚ)牡蛎(mǔ)炊烟(cuī)3 .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倾刻服辨高谈阔伦信手粘来B.傅采收揽取义成人另请高明C.尽至契合如做针毡雕粱画栋D.囫囵炼达妄自匪薄千均之力4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
”这句活中加点的词依次为连词、副词、助词、形容词。
B.“前倨后恭”“仓皇逃窜”“行为不正”“隔膜起来”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补短语。
C.“秋日的艳阳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打扮”。
D.“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他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201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综合测试题3套带详细答案(好资料)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选聘./娉.婷新鲜./鲜.为人知迥.然不同/目光炯.炯B. 殷.红/殷.切斗.争/气冲斗.牛深恶.痛绝/恶.贯满盈C. 赫.然/郝.叟哽.住/如鲠.在喉慷慨.淋漓/一概.而论D. 操练./锻炼.诧.异/叱咤.风云精疲力竭./歇.斯底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
A项pìn/pīng,xiān/ xiǎn,jiǒng/jiǒng;B项yān/yīn,dòu/dǒu,wù/è;C项hè/hǎo,gěng/gěng,kǎi/gài;D项liàn/liàn,chà/zhà,jié/xiē。
故答案为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坚决太阳寨怏怏不乐白雪凯凯B. 宽敞邓稼先千均重负天涯海角C. 粗拙锯木厂忧心忡忡猎猎作响D. 景象狐仙姑任重道远徽不足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
A项“凯凯”应写为“皑皑”;B项“均”应写为“钧”;D项“徽”应写为“微”。
考试答案为C。
3. (2017·自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
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②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③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④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A. ①④③②B. ①④②③C. ④①③②D. ④②③①【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4. 古诗文默写。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doc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旺相.(xi àng ) 羁绊.(pàn) 木屐.(jī) 叱咤.(zhà)风云B .骊.(lí)歌 嗥.(háo)鸣 眼睑.(jiǎn) 戛.(gá)然而止C .盔.(kuī)甲 斫.(zhuó)痕 蝉蜕.(tuì) 锲.(qiè)而不舍D .环谒.(yè) 盘盂.(yú) 少.(shǎo)时 苫.(zhàn)蔽成丘2.下列每组词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所给方格中(2分) A .仰幕冗杂 毛骨悚然 孜孜不倦 B .深邃 田垄 荒草萋萋 尽态极艳 C .筹划 亘古 浑身懈数 九曲连环 D .吞噬 默契锋芒必露秩序井然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弯着身子,竭尽劳苦,死了都如此)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十分恐惧)的单调每有任何区别。
C .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形容人体态轻盈)般地飞了回去。
D .别人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现那是徒劳的。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 .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使人们学会欣赏,学会创造。
D .在转基因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谨慎食用转基因食品。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林海音,我国台湾作家,著名作品有《城南旧事》。
B .《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英国作家茨威格.C.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019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参考

2019 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参考一、积累与使用(30 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准确的是()(2分)A、祈祷(q i)亢奋(k a ng)鲜为人知(xi a n)B、花圃(f u)脑髓(su i)回环曲折(q 口)C哺育(b u)遒劲(qi u)潜心贯注(qi a n)D 阴霾(m a i )归省(sh e ng)叱咤风云(ch 1)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准确的是()(2 分)A、逞能仰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D冗杂惬意语无伦次义愤填膺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2分)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个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
虞: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2分)A、不过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不过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踌躇:彷徨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娴熟:熟练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充足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妒忌:嫉妒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准确的是()(2分)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普希金一美国B、《最后一课》一莫泊桑―法国C《观舞记》一林海音一中国D《社戏》一鲁迅一中国6、默写。
(10 分)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 分)⑵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实行描写的句子是:(《口技》)( 2 分)⑶未至,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23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分) (2)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1分) (3)然则天下事, 但知其一 ,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2分) (4)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2分) (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4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深恶痛绝 )之的。(1分) (2)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ān nào( 喧闹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1分) (3)但当我āi dào(哀悼 )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1分) (4)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ǐ shēn zuò zé(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1分)
3.(2012年广东省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2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4、1、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D )(3分) A.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 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 地扎进去。 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5、根据前后句式,补充完整,形成排比句。 (3分)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大海,何必在乎别人把
你当作小溪; 。如果你是春色,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秋颜; 。如果你是种子,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沙砾, 。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二、阅读(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 题。 (一)爱莲说(12分)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 ___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去玩弄它啊。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分) ___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______ 8.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的词语是“_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分) 9.下列对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二)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 食:____吃。________ (2)袁府君即日便征 征:__出征。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4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每逢煮饭,(陈遗)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时的人们认为陈遗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3分) 当时的人们认为陈遗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是因为他对她母亲有孝心,是上天对他纯真孝心的报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最后一课》选段(14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3、请概括选段内容。(2分) (韩麦尔宣布了后一课的结束。)
14、“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的“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它说明大家学得非常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响起的钟声出乎大家的意外。)
15、 为什么听到钟声、祈祷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3分) 5
(因为这宣告着最后一课的线束,从此他将不再能教法语,孩子们也将不再能学法语)。
16、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3分) 因为他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并为之感动所以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17、 写两个单词,为什么需要他“使出全身的力量”? (3分) 因为他内心无比悲痛,这个动作倾注了他的爱国、恨敌的全部情感。
(四)窗 外 李 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鸦雀无声。 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6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恩,不错。” 正在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你看,窗外。”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老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完呢。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王老师鼓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