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仑贝谢电缆测井新技术

合集下载

测井常用软件说明

测井常用软件说明

用浅侧向刻度,计算较为精确的裂缝参数。
•地层倾角拾取
计算地层的真实产状,可作出各种相关统计图。
•FMI处理成果图
FMI IMAGE:FMI成像图,提供了静态图像和动态
加强图像。
FMI ANALYSIS:FMI裂缝分析图,提供了裂缝产
状等信息,并对各类裂缝进行了人工解释。
FMI DIP:地层倾角成果图。
精选版ppt
24
• 基本模块包括 数据加载 数据显示 数据预处理 数据的常规处理
精选版ppt
25
• 处理模块包括
复杂岩性最优化处理模块
阵列声波处理模块
成像资料处理模块
核磁共振资料处理模块
六臂地层倾角处理模块
生产测井处理模块
精选版ppt
26
• 复杂岩性最优化处理模块 岩石矿物成分 储层参数 误差因子
精选版ppt
8
中方
斯方
天东67井F精M选I版处ppt理结果对比图
9
斯方
斯方
天东67井FMI精处选版理ppt结果对比图
10
岩心照片
天然 裂缝
电成像
温泉1-1井 4038.5-4038.7米
用岩心刻度精成选版像ppt 资料实例
11
温泉1-1井4015. 7-4015.9米处天然裂缝
精选版ppt
12
精选版ppt
31
5700、MAXIS-500电成像对比
精选版ppt
32
5700电、精声选版成ppt像对比图
33
• 核磁共振模块 有效孔隙度 自由流体孔隙体积 毛管束缚水孔隙体积 渗透率估算值 T2(横向弛豫时间)分布 分区孔隙度P1—10
精选版ppt

国外生产测井新技术

国外生产测井新技术
Ξ
评价。 过套管井地层电阻率一直是国外大型测井公司 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 现在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 与 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相关的大量设计和测量难题已 被解决。 斯伦贝谢的 CH FR - PLU S 和阿特拉斯的 TCR 是新推出的过套管电阻率仪 , 可以用于寻找未 动油气, 跟踪油藏流体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油藏流体 界面的运移情况。 测量方法源于侧向测井 , 可以理解 为跟踪电流从下井仪流出, 流经的路径以及最后到 电路电极的全过程。斯伦贝谢公司通过对其过套管 电阻率测井仪器 CH FR 进行了改进, 推出了一种测 速较快的CH FR - PLU S。 斯伦贝谢的CHFR 仪测量 范围为 1 ~ 1008 m , 纵向分辨率为 0. 6~ 1. 2m , 定 点测速为10m �h。 而改进后的CH FR - PLU S 测速为 61m �h~ 73m �h, 额定温 度和压力 分别为 300° F 和 15000p s i。 相对于 CH FR 仪, CHFR - PLU S 立足于 误差抵消而不是误差补偿, 不必单独测量套管电阻 率补偿量, 测量时间减半, 减少了下井次数, 费用降 阀偏心筒和打捞工具 , Da llad 公司的 H a liburton 能 源服务部开发的油管传输电动气举阀 , 借助于地面 控制设备和套管柱内的金属电缆可以对其进行控制 和调节。 [ 参考文献 ] [1 ] 魏纳等.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新进展 [J ]. 新疆石 油天然气, 2006, ( 2). [ 2 ] 高峰博.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展及发 展趋势 [ J ].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8, (2 ). [ 3 ] 李鹭光. 四川油气田天然气开发新技 术进展 [ J ]. 天然气工业 , 2008, 28(1). [4 ] 黄艳 . 国外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 钻采工艺, 2005, 28 ( 4). [ 5] 张启汉, 等.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南翼山凝析 气藏的应用 [ J ]. 钻采工艺 , 2000, 23 ( 4).

6电缆地层测试.ppt

6电缆地层测试.ppt
(4)对不均质地层,可以测量地层垂直渗透率及水平渗透率; (5)油田开发过程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为弥补油田产量的递
减,或为提高采油速度,或为改善水驱波及效率以提高采收 率,常需打一些加密调整井。 对于调整井,地层静压剖面实际上是油藏在某一部位的累积出 油剖面,地层静压大小可直观地反映储层动用程度,反映注 水见效情况,反映注入水水线在纵向上及横向上的推进情况, 可以为合理开发油田提供决策依据。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②可以通过对样品的分析给出地层流体样品的气 油比、含水率,测出地层流体样品API相对密 度;所装的最高温度计可给出取样点地层温度; 可计算出地层流体粘度、地层有效渗透率及地 层产率特征。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③仪器的液压系统动力源是钻井液柱静压,通过仪器内压 力倍增器增压,使液压系统产生高压。 ④所有的液压阀(包括推靠阀、取样阀、样品密封阀、倒 泄阀、平衡阀)都通过地面控制通电,将爆炸阀打开,而 实现液压控制。 ⑤压力计采用多圈式弹簧管压力传感器, 电位器与弹簧 管末端相联,输出电压信号, 因此测压精度低,约为 0.5%。
PF压力达到满泵压力 3500psi 后,可以在地面对可变压力 控制阀(VPC)和取样阀操作,进行地层流体的采样;
测试取样完成后,要将仪器的推靠器活塞回缩,液压动力 油腔产生泵回压力(PR),在 PR作用下推靠器活塞被缩 回,同时将VPC系统复位,为下一个测试点的测试做好准 备。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第一节年Schlumberger公司又推出组装式地层动态测试 (MDT-Modul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
➢ 特点:可抽排泥浆滤液、有电阻率识别和光学识别、取 真样、多取样、有双封隔器、有三探测器、可自由组合, 有人称为压力成像系统,是第三代电缆地层测试器。

钻井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

钻井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

钻井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1 钻井技术新进展1.1石油钻机钻机是实现钻井目的最直接的装备,也直接关系到钻井技术进步。

近年来,国外石油钻机能力不断增强,自动化配套进一步完善,使钻机具备更健康、安全、环保的功能,并朝着不断满足石油工程需要的方向发展。

主要进展有:(1)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套装式井架,减少钻机的占地面积,提高钻机移运性能,降低搬家安装费用。

(2) 高性能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促进石油钻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3) 采用套管和钻杆自动传送、自动排放、铁钻工和自动送钻等自动化工具,提高钻机的智能化水平,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1.2随钻测量技术1.2.1随钻测量与随钻测井技术21 世纪以来, 随钻测量(MWD) 和随钻测井(LWD) 技术处于强势发展之中,系列不断完善,其测量参数已逐步增加到近20种钻井工程和地层参数,仪器距离钻头越来越近。

与前几年的技术相比,目前,近钻头传感器离钻头只有0.5~2 m 的距离,可靠性高,稳定性强,可更好地评价油、气、水层,实时提供决策信息,有助于避免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引导井眼沿着最佳轨迹穿过油气层。

由于该技术的市场价值大,世界范围内有几十家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其中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3 家公司处于领先地位。

1.2.2电磁波传输式随钻测量技术为适应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和控压钻井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电磁波传输MWD(elect romagnetic MWD tool s ,EM MWD) 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有很大进展,测量深度已经达到41420 km。

1.2.3随钻井底环空压力测量技术为适应欠平衡钻井监测井筒与储层之间负压差的需要,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和威德福等公司研制出了随钻井底环空压力测量仪(ann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 APWD) ,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实时测量井底环空压力,通过MWD 或EMMWD 实时将数据传送到地面,指导欠平衡钻井作业。

石油测井技术介绍

石油测井技术介绍
同的电极距,通过测量人工电场电位梯度或电位的变化
来确定地层电阻率的变化。利用具有不同径向探测深度
的横向测井技术,可以识别岩性、划分储层、确定地层 有效厚度、进行地层剖面对比、确定地层真电阻率及定 性判断油气水层等。目前还保留了 2.5米、4米梯度和微 电极(微电位和微梯度组合)等普通电阻率测井方法。
第二代:数字测井(60年代开始)
第三代:数控测井(70年代后期) 第四代:成像测井(90年代初期)
翁文波先生于1939年在四川隆昌的井中测出了我国第一条电测曲线 (点测)开创了我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测井技术在50年代以横向 测井为代表,60年代发展了声波与聚焦电测井(感应测井、侧向测井), 均为模拟记录。到7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密度与中子测井,地层倾角测井 与电缆式地层测试器,并采用数字磁带记录。80年代中期数控测井投入运 用,从地层倾角测井到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到后期发展为微电阻扫描 成像测井,地层测试器发展为重复式多点压力测量,密度测井发展为岩性 密度测井,碳氧比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也相继应用。进入90年代, 成像测井系统逐步投入应用,包括核磁共振测井、井壁微电阻扫描成像 (发展为六个、八个极板)、井壁声波成像、偶极子阵列声波、井旁声波 测井、阵列感应、三相量感应、方位侧向等测井,以及模块式地层测试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各种针对非均质各向异性地层 的侧向电阻率测井技术产品己投入使用,如高分辨率侧向测 井仪,方位电阻率侧向测井仪、阵列侧向测井仪等。 侧向测井可以用来定量计算钻井液冲冼带、侵入带半径、 地层真电阻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
SL6233 强聚焦数控双侧向测井仪
SL6233强聚焦数控双侧向测井仪采用多层屏蔽及多反馈控制等新技术,提高了测井仪器的电阻率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

斯伦贝谢_油田新技术Schlumberger_OilField_Review-2

斯伦贝谢_油田新技术Schlumberger_OilField_Review-2

楚科奇海
加拿大 阿拉斯加
巴罗角
巴罗拱
普拉德霍湾 Mukluk
E. Mikkelsen Bay State 1
阿拉斯加国家 石油储备区
Brooks Range Foothills
Bel i Unit 1
^
连接后的模型有助于工程师研究 在盆地发展史(包括多次流体充填事 件、发生圈闭和古油/水界面倾斜的时 期)中压力-体积-温度的变化对不连 续稠油沉积的影响。模型连接的结果 为KOC提供了稠油形成机理方面的可 靠假设。事实证明,这对预测这种低 渗透遮挡层的分布很有效果,适合作 为ECLIPSE储层模拟的输入数据。
0
公里 100
0
英里
100
研究区域
22
油田新技术
Brookian
Beaufortian
Etivluk 组
Ma SW 0
陆上
Gubik 层
NE
Sagavanirktok 层
50
Mikkelsen 岬
Staines 岬
65
PrSinccheraCdreeerkB层luff 层
Canning 层
Schrader Bludd 层
25. Saller A,Lin R和Dunham J:“Leaves in Turbidite Sands:The Main Source of Oil and Gas in the DeepWater Kutei Basin,Indonesia”,AAPG Bulletin, 90卷,第10期(2006年10月):1585-1608。
和Enrico RJ:“A New Geochemical-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for the Mahakam Delta and Makassar Slope,Kalimantan,Indonesia”, AAPG Bulletin,84卷,第1期(2000年1月): 12-44。

斯伦贝谢---页岩气开发

斯伦贝谢---页岩气开发

该类干酪根含氢量高,含氧量低,易于
0
0.1
0.2
0.3
ᄟ0༐Բ୲
> 干酪根的演化。修正后的 Van Krevelen 图显示埋藏过程中热 量增加后干酪根发生的变化。干酪根受热转化成烃类的一般趋 势可以表示为先产生非烃类气体,然后演化成油、湿气和干 气。在此演化过程中,干酪根先在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析 出氧,接着开始在演化成烃类时析出更多的氢。
学分解的微量元素,以及其所受到的 热力程度和受热时间的长短等。
有机物,即动物和植物的遗骸,经 热力转化后可以形成油或气。动植物 遗骸需经过一定程度的保存才能发生 这一转化过程。保存程度将对最终形 成的碳氢化合物类型产生影响。
大多数动植物遗骸不是被其它动 物消耗,就是被细菌侵蚀或腐烂,因而
保存动植物遗骸通常需要在能抑制多数 生物或化学净化作用的缺氧环境下快速 埋藏。水循环受到限制、生物需氧量超 出供应量(出现在每公升水中含氧量低 于0.5毫升的水域)的湖泊或海洋环境符 合快速埋藏的条件[4]。但即使在这些环 境下,厌氧性的微生物也能以埋藏后的 有机物为食物,在此过程中产生生物甲 烷。
3. 基岩渗透率是指流体通过岩石的能力,主要 是指流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之间间隙的能 力,但不包括流体在岩石裂缝中的流动。
过去 150 年所钻的数百万口油气井 在达到其目标深度之前,都钻透了大量 页岩层段。既然页岩层段的暴露如此普 遍,是否每口干井实际上都是潜在的页 岩气井呢?当然不是,页岩气只有在某 些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被开采出来。
页岩是一种渗透率极其低的沉积 岩,通常被认为是油气运移的天然遮 挡。在含气油页岩中,气产自其本身, 页岩既是气源岩,又是储层。天然气可 以储存在页岩岩石颗粒之间的孔隙空间 或裂缝中,也可以吸附在页岩中有机物 的表面上。对常规气藏而言,天然气从 气源岩运移到砂岩或碳酸盐岩地层中, 并聚集在构造或地层圈闭内,其下通常 是气水界面。因此,与常规气藏相比, 将含气页岩看作非常规气藏也就理所当 然了。

油服三巨头起家追记

油服三巨头起家追记

测井起家——斯伦贝谢斯伦贝谢公司创始人康拉德·斯伦贝谢是法国人,早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的矿业学院,留在学院担任物理学教授。

康纳德在教学的实验中,发现大地磁场在一些地方有差异,原因是不同地方的电阻率不一样。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他把家里的浴室当成了试验室,用一只儿童用的铜质浴缸,装满沙子和黏土,插入几根螺栓当电极,通上电流,观察电阻率的变化。

1912年,康纳德在法国诺曼底半岛上他们家族所有的瓦尔里切庄园做了一次实地试验,用人工电磁场测不同地点电阻率的方法,画出世界第一张等电位图。

1919年,他弟弟马塞尔·斯伦贝谢大学毕业,成为机械工程师,和他一起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

兄弟俩在一座铁矿上验证这一方法取得了成功,可以清楚地测定矿体的范围。

1923年,康拉德辞去教授职务,用三年时间,先后在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刚果等地开展电法勘探,完善了工艺方法,积累了经验,扩大了影响。

1926年,兄弟二人正式创办了斯伦贝谢电法勘探公司,开展商业性业务。

他们的这种新技术吸引了佩谢尔布龙油田经营者的注意,他们提出:能不能用人工电磁场在井中垂向测量不同层位的电阻率,帮助判断产油层。

1927年9月5日,斯伦贝谢兄弟在佩谢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是世界三大油服巨头,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它们凭借着手中的绝活儿,从成立之初的单一业务发展成为油服行业的一体化跨国公司,业务遍及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油海钩沉HISTROY综合整理/洛阳油服三巨头起家追记. All Rights Reserved.尔布龙油田迪芬巴奇2905号油井做了一次现场实验。

马塞尔设计了一种仪器,用两根黄铜管和一根木管作电极,加一节灌满鸟枪铁砂的铁管作加重,三根铜芯电线作电缆,缠绕在一台绞车上,通过绞车上安装的计数器记录绞车转的圈数来计算仪器下井的深度。

电线连在地面上的电位计上,通入电流,每3英尺测一个电阻率数据,康拉德的女婿亨利·道尔用这些数据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可以判断地下地层结构的电法测井曲线,由此测井技术(当时称作“电取心”)横空出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lumberger Private
高分辨 上天线 高分辨 下天线 主天线
<4>
多重测量深度
MAGNET
Hi-Res
Main 1
S
Main 2
Main 3
N
Main 4
Main 8
天线 测量壳型区
1.25 in. 1.5 in. 1.9 in. 2.3 in. 2.7 in. 4.0 in.
特点:
Schlumberger Private
“Rv” 15 ft
“Rh”
1
V = sand
V + shale
RR R
h
sand
shale
Rh
Rh dominated by Rsh
**把薄层当作各项异性的 一个整体来处理,通过 测量Rh,Rv来评价薄层
<13>
电阻率扫描测井(Rt Scanner)实例分析
接收器: 水诊器/ 3-C接收器
井深
7,000m+
井间距
1,000m (piezo)
1,500m+ (Z-Trac)
温度
150°C
特殊水蒸汽作业 270°C
接收器外径 43mm (1-11/16”)
震源外径
88.9mm (3 ½ ”)
震源选择
裸眼井 (piezo)
套管井 (piezo/Z-Trac)
铬套管
接收井 裸眼 玻纤 套管
钢套管 铬套管 铬套管
最大井距* 1000m
1000m
450m 500m 350m
井间电磁波测井(Cross-well EM)
Schlumberger Private
发射器
T
R
仪器长度 12 m
直径
3 3/8 “
温度
150DEGC
压力
20000PSI
井筒流体 没有限制
Schlumberger Private
同位线圈,真正的张量测量
多级阵列,独立确认测量结果
单根仪器,提高作业效率
同时测量Rh,Rv,评价薄层
一维反演,可以在井场得到
<11>
Rh,Rv及地层构造产状
电阻率扫描测井(Rt Scanner)
Schlumberger Private
测速
3600 ft/hr
<26>
单分量 多极 (10 or 20) 接收阵列
One File for each Fan (profile)
接收阵列 移动 50 或 100 ft
接收阵列 静止测量 深度段
井间地震( Crosswell Seismic)
Schlumberger Private
<27>
震源: 压电 / Z-Trac EX
<22>
– 单相流体: • 荧光探测确定露点 • 反射系数探测气体
– 流线压力和温度 (取样点处) – 单元电阻率 (水基泥浆双封割器) – 改良污染校正算法 (多线路) – 未来探测器的扩展槽
Quicksilver-最短的时间取最纯的样
Schlumberger Private
取样 面积
普通单探针
- 测量壳形区域 - 探测深 - MRF连续测量
可解决低 阻油藏储
- 多重探测深度
层和流体
- 测速快(250-3000ft/h) 识别难题
MR Scanner 烃 类识别适用于淡水 泥浆和低矿化度地 层水以及高孔隙度 地层。
**井下适用条件: Rm (Ω ) x Ф (%) > 1
受仪器的重量和 耗电量的影响,与 其它仪器的组合受 限, 但是与 ECS的 完全组合可提供完 整的岩性,孔隙度 和流体识别的方法
工程实施
− 持续的微地震监测 − 实时的探测和处理 − 处理后的裂缝位置可
进行三维显示
Schlumberger Private
裂缝的几何学特征
− 裂缝高度 − 裂缝长度 − 裂缝方位
<25>
井间地震( Crosswell Seismic)
Schlumberger Private
电缆 震源
移动 距离 2.5, 5 or 10 ft
Schlumberger Private
介电扫描测井(Dielectric Scanner)实例分析
<9>
Schlumer)
<10>
电阻率扫描测井(Rt Scanner)
三轴发射器 3 个轴向接收阵列 (3 couplings) 6 个三轴接收阵列 (full matrix) 所有 AIT 探测曲线 套筒式电极
最大井斜 发射接收在一个平面
套管井 裸眼井
最小井径 4.5”
4.5”
最大井径 13.75” 没有限制
H H/L ~> 0.3
L
<30>
接收器
仪器长度 5.5 m
直径
2 1/8 “
温度
150DEGC
压力
20000PSI
井筒流体 没有限制
最大井斜 发射接收在一个平面
套管井 裸眼井
最小井径 2.5”
2.5”
机械测量短节
仪器改进: 由记录同相电流变为记录矢量电流 — 消除周相偏移的影响(盐水泥浆或低 Rxo/Rm易产生) 信号分辨率由10 bits 提高到16 bits — 提高图像分辨率和地层精细结构 的敏感度 各极板独立自动增益 — 优化测量信号质量, 提高图像质量 信号定向单元集成在电子短节底端,靠近探测器 — 有利于对仪器精确定向
核磁扫描测井( MR Scanner )技术指标
Schlumberger Private
• 测速 (ft/hr)
3600 - 250
• 纵向分辨率 (in)
7.5, 18
• 回波间距(ms)
0.45
• 主天线探测深度DOI (in) 1.5, 1.9, 2.3, 2.7, 4*
• 高分辨率天线探测深度(in) 1.25
接收器选择 裸眼井/套管井
过筛管(hydrophones)
优化油田开发: 生物礁碳酸盐
Schlumberger Private
高孔隙度段尖灭界面 1 - 2 米小断裂
礁内部结 构分析
<28>
30 m’
井间地震的好处:
• 精细到储层内部 • 提高地质模型精度 • 制定详细的开采方案
7 口水平井 轨迹
Schlumberger Private
1
V = sand
V + shale
RR R
h
sand
shale
R v
= Vsand R sand
+VshaleRshale
φ φ φ =V +V t sand sand shale shale
R
( ) φ R sand
=
w
mS n
sand w
V sand
+Vshale
<19>
FMI Plus与FMI图像对比
FMI Plus
FMI
FMI Plus
FMI
Schlumberger Private
<20>
Schlumberger Private
组合式动态地层测试器(MDT)
1. 流体取样 2. 流体组分分析 3. 地层压力测试 4. 井下流体酸碱值 5. 地层渗透率 6. 地层测试 7. 产能预测 8. 地应力测试
<8>
活动极板 垂向分辨率 1 inch 最高频率时的精度 :
− εr ± 1% or ± 0.1 , (~ 0.2 p.u. of water)
− σ ± 1% or ± 5mS 探测深度: ~ 1 to 4 inch 最大测井速度: 3600 ft/hr 温度: 175 °C, 压力:25000psi 完全可组合性
导污 面积
取样 面积
Quicksilver 探针
<23>
取样流线
P
P
聚焦流线
Schlumberger Private
水力压裂监测(HFM - Hydraulic Fracture Monitoring)
<24>
水力压裂监测(HFM )
设计
− 压裂井 − 地震检波器(VSI tool)位于监
测井中 − 压裂井与监测井间距小于600米
声波扫描测井仪(SonicScanner)
<15>
声波扫描测井仪(SonicScanner)
Schlumberger Private
SonicScanner
裸 眼 井
SonicScanner
套 管 井 软 地 层
DSI
DSI
<16>
Schlumberger Private
声波扫描测井仪(SonicScanner)
最小井径
6 in.
压力
20 Kpsi
温度
150 (DegC)
长度
6m
分辨率
0.5m薄层
仪器直径
3-7/8 in.
仪器重量
404 lbs
单根仪器,跟其他仪器兼容
可以同时获得AIT logs & SP,Rm
Rv, Rh, dip, azimuth 数据可以在现场得到
<12>
电阻率扫描测井(Rt Scanner)实例分析
• 最小井眼尺寸 (inches) 5-7/8”
• 耐压 (kpsi)
20
• 耐温 (Deg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