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地理二轮气候专题卷(新课标)(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Ⅱ试题答案与解析

2017高考地理全国卷Ⅱ试题答案与解析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 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 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6.D 7.A 8.B
【解析】 6.D 尼罗河定期泛滥,肥沃淤泥覆盖,没有其他植 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
图1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 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1.C 2.D 3.D
【解析】 1.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 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 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的。
2.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 系较少,习惯上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以此为界。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B
【解析】 4、由题中芬兰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位于高纬度, 而且最佳测试时间为没年11月至次年4月,可知该段 时间里气温较低,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 卷Ⅱ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 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 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 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 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地理卷(正式考试版)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地理卷(正式考试版)

文科综合地理 第1页(共4页) 文科综合地理 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

位于冀中的容城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是中国唯一的“中华国服生产基地”。

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外资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到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

据此回答1-3题。

1.冀中南棉花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A .播种期降水量大 B .生长期土壤肥沃 C .成熟期热量充足 D .采摘期晴天多 2.容城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因素 A .原料B .政策C .市场D .科技3.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主要是为了利用上海的 A .广阔的市场B .先进的生产技术C .便捷的交通D .强大的生产能力下图为我国某省1997—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的变化图。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答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答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图1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

2017全国新课标Ⅱ卷地理解析

2017全国新课标Ⅱ卷地理解析

第(1)小题,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考生 依据文本材料,结合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等常识,组织答案。
山西省焦煤资源 丰富,其灰分和 硫分含量较低, 所生产的冶金焦 供应全国并出口 焦化企业规模小、 数量多 随着国家相关政 策和法规的实施, 山西省逐步关停 这些小焦化企业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 件。(8分)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 因。(6分)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 题。(4分)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 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
点多面广
技术水平低,设备落 后,生产过程中能耗 大,废弃物排放量大
第(3)小题,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 在的污染问题。 阅读图示信息可知, 运输过程以公路运输为主,结合公路运输特 点的知识储备,推断运输环节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单车运输量小 开放式车厢
公路运输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 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 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 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6示 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 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017年全国新课标(2)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7年全国新课标(2)卷(地理)试卷分析

一、测试内容分析试卷结构高考地理试卷没有改变以往试卷结构,依旧围绕两类题型展开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和综合题。

选择题4组11小题,共44分;综合题4题,其中第36题24分,第37题22分,第43、44题中二选一,10分,共56分,总分100分。

考测点内容限定在考试大纲,贴合大纲考查要求,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的考查。

纵观三年的考查知识点,其趋势在对主干知识点的覆盖上没有太多的改变。

本试卷紧贴高考大纲考试范围。

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没有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难度较以往走势趋平,没有涉及怪题、偏题。

本试卷对地理学科的行为目标和测量目标严格贴合了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查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价值导向分析1. 弘扬古今中外文化,实现考试育人功能充分地挖掘地理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题考查内容所涉及材料引领关注全球问题,培养国际视野,增强全球化意识和国际理解力导向。

地理学科涉及地表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在培养学生提升国际化战略视野的综合素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 突出引领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试题以地理图像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试题每道题都以图像为基础,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如37题中通过白令海峡的题干引出对人地关系中的协调和影响的思考。

3. 突出引领培养地理思维,尤为重点的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导向中学地理教学中即将施行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试卷考查学生在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学科创新思维。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原卷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原卷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一淮河线A •无划分指标依据B •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B .技术C .资金D .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 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 12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2017年新课标卷2文综地理解析版

2017年新课标卷2文综地理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H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地理部分、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一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时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 12时 【答案】4. A 5. B【解析】4•由题中芬兰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高,位于北极极圈内,而且最佳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测试期即冬半年,气候寒冷,积雪结冰期长,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

5•题中测试时间是为每年 11月至次年4月,该地纬度高达68。

以上,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所 以会出现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故选 B 选项。

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但极夜期没有日出,不会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由于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该地冷 空气向南移动,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方,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考点:区域不同时期的天气状况、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日出方位。

2017届新课标Ⅱ高考压轴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届新课标Ⅱ高考压轴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压轴卷(二)文综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根据图1回答l~2题1.根据图示,有关人员与部门应该严加防范的是:A、东北山区森林火灾危险B、东南大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有洪涝险情C、太行山区泥石流风险加大D、华北地区预防旱情2.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B、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C、伦敦的昼短夜长D、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日出东北在北非,有一条被称为“萨赫勒”(阿拉伯语意为“沙漠之边”)的地带。

它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出发,穿过苏丹,直至西岸的毛里塔尼亚,就像一把利剑劈开了撒哈拉沙漠和非洲热带雨林。

据此及图2回答3~4题图23.该地主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大气污染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土地荒漠化4.产生该地区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的自然原因是A 、严重的旱灾B 、地区冲突不断C 、粮食和燃油价格攀升D 、人道主义援救资金不到位材料一:阶梯电价全称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分段或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单位电价随着分段不同逐步上涨。

这种计费方式可引导居民节约用电,有很多国家已经在采用。

国家发改委部署2012年上半年推出居民阶梯电价,80%家庭电价将保持稳定。

材料二:发改委指导方案拟实施的阶梯电价分为三档如表1:5.通过材料分析,不属于我国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原因的是:A 、中国进入21世纪后,能源供应紧缺、环境压力加大B 、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分配不合理C 、 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持续攀升,电力价格也随之上涨D 、电价较低,造成加工业经营粗放、浪费严重6.关于我国实施第一档电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分用电覆盖范围 电价方案 第基本覆盖80%居保持稳定,第正常覆盖95%居提价幅度不第高质 每度提价2免 城乡低保户每月提供表1A 、耗电量大的地区第一档电量标准要低,有利于节约用电B 、较落后地区第一档电量标准可以适当提升C 、全国应该统一标准,体现公平D 、北京、上海的首档电量最高读图3、4、5回答7~9:7.读图3,关于图中山脉说法正确的是:A 、该山脉主要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形成B 、该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C 、该山脉南坡雪线高于北坡D 、该山脉走向有利于海洋性气流的深入8.根据图分析判断图3中A 、B 两地对应图示及其成因叙述组合正确的是:A 、A ——图4:交替受信风带与赤道低压带控制B 、B ——图5:长期受西风带控制C 、A ——图5:长期受赤道低压带控制D 、B ——图4:交替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9.关于A 地与B 地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A 、A 国内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形成于本国丰富的铁矿资源40° 1050° AB 山脉 国界线 海域 图3图5 0 20 40 60 80100 1 月 3 月 5 月 7 月 9 月 11月降水量(毫米)0 5 10 15 20 25 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平均气温 图4 50100150200 1 3 5 7 9 月 11月 05 1015202530B 、A 国内河航运发达C 、B 国有著名的新兴工业区,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发达D 、B 国农业主要类型为季风区水田读图6“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线图”回答10~11题10.世界著名谷物生产国位于A 、 AB 、 BC 、CD 、 D.11.关于a 、b 、c 线说法正确的是A 、a 反映的是夏季等温线B 、a 反映的是冬季等压线C 、b 洋流向南流,为暖流D 、c 洋流向北流,为寒流36. (26分)材料一: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洽会)2012年4月9日,圆满落下帷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气候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模拟)下表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1~2题。

月份7 8 9 10 11 12次年1次年2次年3次年4次年5次年6 气温(℃)11.512.12.614.619.323.226.3 26.8 24.4 20.4 15.9 11.1 降水(mm)61.257.47.236.122.610.43.1 7.1 32.5 60.5 56.0 66.8A.暖流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2.该城市可能属于下列的国家是( )A.美国B.南非C.巴西D.意大利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中气候资料,该地1月份气温高,说明位于南半球。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说明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所以影响该城市冬季降水的主要因素是西北风,C项对。

第2题,该城市位于南半球,美国、意大利位于北半球,A、D两项错。

巴西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没有地中海气候,C项错。

所以可能属于南非,B项对。

答案:1.C 2.B(2016·百校联考)读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完成3~4题。

3.土壤颗粒在风或水等外力作用下从地面被移除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的程度与土壤本身的特性、外力作用的方式和大小、植被状况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

长期而言,在具有类似的地质及地形条件且未经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位于气候类型中哪个气候区的集水区所产生年平均土壤侵蚀最可能居于首位( )A.①B.②C.③D.④4.有关③④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气候都是雨热不同期B.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相似C.两种气候都分布在大陆西岸D.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解析:第3题,图中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区植被最差、多沙质土壤,降水集中,故土壤侵蚀相对其他气候更严重,故B项正确。

第4题,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都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因素,都是雨热同期,且分布在大陆东岸,故B项正确。

热带季风气候只在北半球的亚洲有分布。

答案:3.B 4.B(2016·模拟)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

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6.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A、B两项错;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C项正确、D项错误。

第6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A项错;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季风时强时弱,B项错;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为正,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说明华北地区降水偏多,C项错;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D项正确。

答案:5.C 6.D(2016·质检)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

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与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下图)。

读图,完成7~9题。

(导学号 53490073)7.与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 )A.华盛顿B.路易斯维尔C.迈阿密D.洛杉矶8.西雅图的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是由于(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B.冬季气温低C.冬半年降水量较少 D.冬半年日照时数少9.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 )A.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B.充分利用气候资源C.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D.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第7题,依据材料中的定义,可知图示适宜区为气候相似区,华盛顿位于适宜区,故A项正确。

第8题,西雅图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较少,不利于源于西雅图的园林植物在此生长。

第9题,利用气候相似原理,可在气候类似地区种植相同植物,使各地气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并没有增加生物种类,也不影响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7.A 8.C 9.B(2016·浏阳模拟)下面图1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降水量和月年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专家描绘的埃博拉疫情暴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

据此完成10~11题。

图110.疫情暴发高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①B.②C.③D.④11.有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对于甲地区来说,病毒向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的是( ) A.1月B.3月C.7月D.11月解析:第10题,根据图2可以判断,高风险区位于刚果盆地,属于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

根据图1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项。

第11题,甲地位于北半球,几亚湾沿岸,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而1月份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3月、11月没有明显风向。

故选C项。

答案:10.D 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6·质检)下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分)(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4分)(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4分)(3)说出甲、乙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原因。

(4分)(4)简述图2中C海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原因。

(4分)(5)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反映D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__;并分析该气候在D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8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第(2)题,B所在风带是北半球信风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的风向为东北风。

第(3)题,结合图示说明甲、乙气压带位置差异并依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分析原因。

第(4)题,C海为地中海,其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影响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第(5)题,D地处于40°N~60°N 的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多雨。

(2)画图略。

(在B处画东北风向即可)(3)差异:甲图气压带位置较乙图中气压带偏北。

原因:受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影响,甲图中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5)③原因:D地位于40°N~60°N之间,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地形多平原,山地多东西走向,利于暖湿气流进入陆;海岸线弯曲,深入陆,使该区更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

13.(2016·六校联考)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22分)(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

(4分)(2)比较A、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C气候成因的是________。

请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4)D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6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南部日照时数较短,中部、西部较长。

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第(2)题,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

第(3)题,C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②地、④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④地7月份受西风带控制,说明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②地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③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①地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农业生产不利,但夏季光照充足,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与养分的积累。

第(4)题,D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岭—淮河一线以南,其差异的原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小的角度分析。

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且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

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

(2)相同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A地夏半年多雨,B地冬半年多雨。

原因: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

B地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

(3)④气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雨热不同期或夏季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表现: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